讀屈原列傳的讀後感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W

寫讀後感是一種思考未來的機會,通過它我們可以展望自己的未來發展和成長,寫讀後感是一種記錄和回顧的方式,讓我們可以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跡,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屈原列傳的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讀屈原列傳的讀後感6篇

讀屈原列傳的讀後感篇1

太史公在《屈原列傳》中塑造了一個“其志潔,其行廉”,“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的屈原,千古流芳。

就是這樣一個屈原,居然被上官、靳尚、張儀等人不明不白地給害了。嗚呼!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而莫敢直諫,其後楚竟為秦所滅!暖乎!若是屈原不死,秦何以滅楚?何以定天下?歷史也許因此而改寫也!

所謂賢人政治,就是説治亂由人,任賢臣而感天地泣鬼神,天下太平風調雨順;用小人則災禍由此而起,異變由此而生。故周八百年江山是姜子牙之魂保佑,齊之霸業系由管仲,漢興乃由張子房,蜀興系由諸葛亮;同樣,商亡是殺了比干,楚亡是去了屈原,秦亡是趙高作祟。説來説去,君主只要會用人就可以了,本人才德並不重要。齊桓公好色好小人,但只要全盤信任管仲仍可稱王稱霸;漢高祖無才無德,但文有張良蕭何武有韓信,便可逼項羽烏江自刎。一部中國政治史,由是留下了無數半人半神的名字。

賢人政治的產生,人皆道是人治體制造成的。的確,西方政治史的名臣沒人有像中國名臣被神化的地位,流放了但丁的佛羅倫薩也還是佛羅倫薩。可中國人就真有這麼大能耐,一人左右天下事麼?

最明顯的例子,諸葛亮。“伏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劉備將二人盡得,天下仍未安於蜀漢。相反,蜀是三國中實力最弱者廠。於是人們只好説,諸葛亮,寸運”不濟,“生於末世運偏消”呀。在人與天的較量中,人們似乎又默認了賢人未必應天而生,天未必感人而動了。這,也算是不走運的“賢人”們的一條藉口吧。

就以屈原來説,《史記》並沒有獨立的《屈原列傳》,而是屈原、賈誼合傳為《屈賈列傳》。賈誼何許人也?漢文帝時天才少年,獻上的削藩、和匈奴、重農抑商、禁私鑄幣等等政策,都或早或晚被採用,對安定漢江山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可細看賈誼一生,竟發現和屈原一樣很不得志,官最大也不到九卿,且又是被謫長沙又是為樑懷王太傅,最後還鬱郁而死,才31歲。其貢獻勝於屈原,而遭遇卻頗為相似。可是漢沒了賈誼,照樣轟轟烈烈了幾百年;楚沒了屈原,怎麼十幾年就被滅了呢?

由此可見,即便是標榜賢人政治的中國古代,“體制”暗中的力量也還是重於“人治”。與其説是氣運,不如説是體制是否適於時世。

屈原死了,楚國滅了;賈誼死了,漢朝興了。箇中原因,讀《史記》的人,不妨去字裏行間細細體味。

讀屈原列傳的讀後感篇2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

屈原又是一名政治家和愛國志士。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千百年來感動着無數中華兒女。

他兩次被流放,一次是因為懷王的愚蠢;一次是因為子蘭的讒言。最主要的是他——革新圖強;遭受打擊,不背叛祖國。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千古,成為中華民族的愛國代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讀到這句,我總有一種悲歎!一種文人的悲歎!一種時代的悲歎。一個愛國者,一個堅持自己理想與高尚情操的人,結局卻是如此的悲慘——投江自荊

一個人的行為詮釋着他對人生的理解,對生命的看法。屈原熱愛祖國,他不像孫臏、李斯那樣跑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當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無法施展實現時,慷慨以死明志。

我為屈原之死惋惜悲歎。志向雖不可移,用生命去替換,代價太大,過於沉重。有1%的希望,就要用99%的努力去爭取,絕不悲觀!絕不等待!決不放棄!

我慶幸自己生長在一個新時代,一個勇於變革的時代,一個提倡人人平等的時代。儘管生活還有許多不如意,但我不明白有些人為什麼放棄希望,甚至生命。一次與父母的爭吵?一次比賽的勝負?還是看破紅塵,甘願成“仙”?神仙都難免俗,何況人乎?對待名利地位,重要的是做到“心平氣和”。

人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來。讓我們一起去擁抱希望!擁抱未來吧!明天一定會更好!

讀屈原列傳的讀後感篇3

自懷石投江之後,屈原便一直為人們傳誦至今。先民們專設一個節日來紀念一個人並且延續兩千年之久,這至少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嫉惡如仇,潔身自好的高風亮節,贏得了後人對他的永世景仰。

屈原之死,感天動地,氣貫長虹。

每至端午。每每讀到《屈原列傳》中“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這一句,都要被屈原感動得潸然淚下。不難想像,作為一個“真正直行,竭忠盡智”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謗直至被貶,作為一個有着強烈愛國之心的國之棟樑,眼看祖國山河破碎而自己卻無天之力,這該有多痛苦!在極端痛苦之中,用死來求得永恆的解脱,以死來保護自身的清白,以死來報效祖國,這實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動,令世人油然而生敬意。

然而,感動景仰之餘,我常會生出一些疑問,死,固然不失為一個保持清白、抗爭世事的途徑,但這未免夾雜一些懦弱和無奈。當一個人的理想破滅,處於窮途末路之際,死難道就是唯一的最好選擇嗎?屈原之死,確實悲壯令人感唱。但相形之下,孔夫子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倔強鬥志,不更令人景仰嗎?人生怎麼可能沒有挫折?人生怎麼可能沒有幻滅?一旦遇到巨大災難,就以死來解脱,不是顯得太消極了嗎?

屈原之死,對於國家也是有害無益的。在強秦來楚之際死自然可以從此不再為破碎的山河傷神,自然可以求得永恆的寧靜,然而,淪亡的民族怎麼辦?侵略者鐵蹄這下的國土怎麼辦?

我同情屈原,我景仰屈原,我歌頌屈原,但我又不深深地感歎一句:

屈原之死,悲哉!惜哉!

讀屈原列傳的讀後感篇4

回顧歷代王朝的興衰,總是令人歎息而無奈的。戰國後期,秦國在諸侯爭霸中愈顯鋒芒,開始吞併六國。在激烈的秦楚之爭中楚國節節敗退,步步堪憂。然而楚國之內,楚王昏庸,吏治腐敗,憂患意識淡薄。此時,楚國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面對國家危亡,極力勸諫以拯救搖搖欲墜的.楚國,然而哪知那昏庸的國君“親小人,遠賢臣”,他處處受排擠,脱離了楚國權力中心,心憂天下卻只能心痛無奈地被放逐。他,就是屈原。

屈原所在的時期是古代社會大變革的戰國中後期,此時各諸侯國的兼併戰爭十分激烈,而楚國是左右當時局勢的兩個重心,“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最初,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他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激烈的秦楚之爭中,作為愛國文人,屈原固然有他不可逃避的歷史使命,即儘自己所能保衞國家,守護家園。他愛楚國,愛楚國的人民,愛得深沉。他屈原的詩表露着他的一片真誠,他的實際生活也表明他的言行一致。他在政場上失意了二十幾年,顛沛流離,卻從來不曾離開他的祖國。他熱愛楚國,熱愛楚國的人民,甚至到了最後寧可溺死在楚國也不離開。屈原的愛國情懷與政治思想在其文學作品中尤以《離騷》表現得最為突出。

屈原以國家興亡為己任。“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他在乎的是國家的傾覆而不是個人的得失,正因為有這樣強烈的責任感,屈原才不迴避鬥爭,敢於冒着生命危險屢次直諫。伴君如伴虎,當時的遊説之士都要當心“無嬰人主之逆鱗”,而屈原則不然,他正道直行,用他所堅持的標準來衡量,提出“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直接批評楚王“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悟”。屈原在《離騷》中還提到“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饞而齌怒”,“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他痛斥楚王朝政昏亂,顛倒是非,高喊“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種事實高於人情的態度確實大有悖於中庸之道,然而這種至死不渝的堅定信念正是屈原的可貴之處。

屈原還提出了著名的“美政”思想。《離騷》中提到:“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可見“美政”是屈原的嚮往,也是他的政治原則。以“美”形容可施於他人的言行,見《老子》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在《荀子儒效》篇中也有“美政”一詞,所謂“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則美俗”,其意為使其政美。屈原則以“美政”為一個完整的概念。美與善是通用的,這裏不用善政而用美政,是強調了程度上的區別,美之較善意味着更高的追求,“美政”便是一種理想的政治。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美政”思想極力抨擊舊貴族腐敗集團,損害了其利益,屈原便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奸臣小人的誣陷,加之,楚王日漸昏庸,聽信讒言,疏遠屈原,種種不利導致了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漢北。

儘管命途多舛,在政治道路上受盡挫折痛苦,他對楚國的熱愛卻從不曾減弱半分,重重壓抑與無奈終於使他承受不住。汨羅江邊,江面異常平靜,他輕拂衣襟,淚濕青衫,投入冰冷的江水,那麼決絕,帶着對楚國的赤子之心,與無能為力的痛楚無奈。他終於是選擇了逃離。不,這決不是逃離!他只是以另一種方式,以死亡,對朝政的腐敗昏亂表示無聲卻鏗鏘有力的抗議!

屈原的一生是悲劇的,他懷才不遇,遭人陷害,熱愛楚國卻只能眼睜睜看它淪陷。也許這也正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共同命運。但同時他又是偉大的,他是一位行動者,也許他的離去並沒有帶來楚國朝野的醒悟,也沒有改變楚國被吞併的命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所表現出來的忠貞與高潔,由古至今,一直震撼着整個中華民族的心靈。

讀屈原列傳的讀後感篇5

早春三月,天氣還是那麼寒冷,閒暇之際讀屈子列傳。雖斯人已遠,但感其遭遇,依然心中鬱結難釋。彷彿看到一個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披髮老人行走在汨羅江畔,對着滔滔江水,淚水長流。家國仍在,可惜報國無門。

江邊的漁夫見到屈原後兩人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漁夫問:“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答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讀完兩人的對話,深感屈原人性的高潔,不隨波逐流。寧可葬於魚腹,也不能蒙世俗之温蠖。像這樣的`境界是多少人永遠也達不到的高度,但這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格註定了屈原的悲劇。這個悲劇的屈原個人性格造成的嗎?我看未必。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血緣上與楚國國君不可謂不親;居楚國三閭大夫、左徒高位,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地位不可謂不顯赫。可以説屈原至少已經具備了實現他政治理想的前提條件,比起那些苦於謀求進身之階的普通士大夫強千百倍。古往今來,太多的人一直在思索報效朝廷,但苦於無門、還有人長期延滯於卑微下僚的地位,終身飽受勞碌之苦,蹉跎一生。屈原的身世對於他個人是他的幸運,對於楚國來講也是楚國的幸運。

但命運無常,小人難測。上官大夫妒賢嫉能,在楚王面前屈原,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楚王聽之開始疏遠屈原。後來秦欲伐齊,齊與楚為同盟,秦派張儀以小惠離間齊楚,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楚王沒有得到張儀許諾的六百里土地,一怒之下,懷王大肆興師伐秦又遭慘敗,楚國上下蒙受了奇恥大辱。 屈原雖然被放逐,但依然睠顧楚國,繫心懷王,希望懷王能幡然悔悟,召回自己,但懷王終不悔悟,後多次聽上官、鄭袖等人的讒言,一次次做出失敗的決策。太史公曾論到,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懷王見欺,可憐又可恨。

自古士大夫飽讀詩書,期待有一天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致君堯舜,天下大治。他們遵循着一條修身齊家平天下的道路,擔負着社會理想的實現和國家秩序的穩定。中國古代的文人承擔着道義和對社會的責任,但他們又不是一個獨立的階級,往往需要依附政治勢力或統治階級去實現所謂的道和義。屈原的悲劇是註定的,因為他沒有遇到一個賢明的君主。伊尹碰到了知錯就改的太甲能中興殷商;姜子牙遇到禮賢下士的文王,開大周八百年之基業;魏徵與太宗同時,才可以共創貞觀盛世。所以賢臣治國還賴有賢君,賢君能聽採納忠言,賢臣才能開一個太平世界。

自古壯志難酬是士人的最大悲劇,多少人在這條為國為民的道路上白了少年頭,以後悲劇收場。是個人悲劇,也是時代悲劇,更是制度的悲劇。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權為核心,一切政治目標的實現都有賴於皇帝的首肯。一個昏庸的皇帝足以讓所有的賢臣在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偌大的皇權也是有皇帝一人來行使,他也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人,容易被小人左右,也有自己的性格弱點。為什麼有的賢臣説的話,皇帝就是聽不進去,小人一番鼓譟就言聽計從呢?一些品德高尚的人不一定能有讓人信服的例子來説教,一些華而不實的大道理説教然而讓人生厭。但一些小人能揣摩上意,一下子就説到了皇帝的心裏,自然就會大受重用了。

屈原被疏遠與其説是小人的讒言,不如説懷王擔心其功高震主。屈原的悲劇歸根到底是制度的悲劇罷了。

讀屈原列傳的讀後感篇6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我們不能抵抗的困難會讓我們動搖對這個夢想的信念,但是我們就要執着的堅持於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向自己的命運屈服低頭。而屈原就是這種形式的代表。

在《屈原列傳》中,他兩次被流放,一次是因為懷王的愚蠢,不明是非;一次是因為子蘭的讒言。最主要的是他——要改革,導致很多的達官貴族不滿,但是屈原在為祖國積極培養人才。可是楚國的貴族政治,以日趨沒落,楚懷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國的張儀以重金收買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懷王的寵妃鄭袖,造成一個全面的政治攻勢。事後,屈原便找到楚懷王,要楚懷王聽從他的建議,但楚懷王的寵妃和大臣們百般阻撓,最後沒聽從屈原的建議。過了一段時間秦兵大舉來襲,最終楚國滅了。屈原回首再回首,擦乾了自己的眼淚,最後終於抱起岸邊的一塊記錄楚國輝煌、中落的歷史的江石投入了奔騰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嗚呼。

在這個故事中,屈原有着很濃厚的愛國情懷和不屈精神,面對國家的滅亡屈原並不是去取悦新的國王,而是毅然決然的抱着石頭跳下汨羅江,譜寫了一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讚歌。而且,我們應該遵從自己的理想,讓自己不再有遺憾,這樣任何的困難都不會阻擋我們的腳步,因為我們已經經受住了夢想的考驗,該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了,而且我們應該時刻清新自己的頭腦,不讓自己的頭腦變得像黃河的水一樣渾濁。

其實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應該學到的是人只有在經歷困難的時候才會爆發自己的潛能,將自己的困難變成自己的墊腳石,讓自己的人生中登上一個又一個的“高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