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讀後感三篇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3W

一個清閒的早上,選一處幽靜的所在,捧一卷散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那麼關於《塵埃落定》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塵埃落定》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塵埃落定》讀後感三篇範文

《塵埃落定》讀後感

我之所以會打開阿來的《塵埃落定》這本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室友推薦的時候,説這本書有一些愛情的片段,這激發了我的獵奇心,所以我就開始了這本書的閲讀。《塵埃落定》這本書可以説是我近期看得最細緻的一本書了,雖然是出於獵奇,可我確確實實是被阿來的文學功底征服。

小説中有幾對性關係的描寫,但是細細深思,每一段關係的背後,都折射着傳統的性文化。麥琪土司和他的二太太的性愛,是表現傳統愛情結合並帶來的繁衍子息。麥琪土司和央宗的性愛,是表現當權之人對於別人的女人的覬覦與征服,畢竟有這麼一句古話“妻不如妾”。麥琪土司與其他各類土司制度之下的性愛,是權利之下男人對性的貪婪與沉迷,也就是俗話説的好色歡_。小説的主人公“我”重點有三段性愛:“我”與桑吉卓瑪的性,是性愛的啟蒙。卓瑪就像是漢族貴族富家子弟的性啟蒙對象一般的存在。“我”與馬伕的女兒塔娜的性,是啟蒙之後真正去感受性對於權利人的象徵性。“我”與土司的女兒塔娜的性,是真真學着性裏的愛情。而“我”的哥哥與“我”的妻子的性,是亂倫,是表現了川藏的落後。以上種種,所有的性還表現着女性地位在男女關係之中,不過是下者。在小説的最後,除了“我”以外的所有土司都染上了性帶來的梅毒,但這些土司並不知道梅毒是什麼。這讓人感覺特別的荒唐可笑,上位者利用自己的權利去欺凌霸女,卻不知道性愛氾濫會帶來種種弊病,可見他們的思想矇昧和無知。所以他們在感染梅毒之後,生命的衰微也伴隨着土司制度的滅亡。

性給人帶來了生命,是新生,而性也給人帶來了無妄之災,是滅亡。《塵埃落定》之中,土司制度就是在土司制度中的當權人享受性中走向了滅亡,在這種愚昧封建中走向了滅亡。圓形堡壘築起了每一個土司所佔有的領土,同時這堡壘築起的還是古寨與外界的溝通聯繫。古寨中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下,沒有時間感,失去了對自己、對古寨未來命運、對世界的正確認識。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小説中“我”的哥哥在北邊修築的房子還在古寨裏官寨的翻版,哥哥被認為是聰明人卻也看不到在歷史的推動下時代的腳步是往前發展的,是包容開放的,而不是一味地固步自封。“我”一個傻子卻是推掉了所有的土牆,建立起了市場。市場這樣一個開放包含的存在,帶來了大量的金銀的同時,也讓“我”嚐到了權利的味道。在我看來,雖然市場的建立並不是為了推動進步,但是我看到了這個愚昧的封閉的世界在於一個全新的世界在融合,在相互包容。

滅亡的不僅僅是土司制度,還有土司制度之下的行刑人。爾依的存在,我覺得是最有力證明等級存在的證據。爾依聽從土司的命令對那些犯人行刑,可見土司是權利的巔峯,是不用殺人的劊子手。在那個時代沒有法制,沒有規範,有的只是主人和奴隸,還有在變成奴隸路上的自由人。森嚴的等級制度也隨着土司的滅亡,將走向滅亡。

歷史推動着官寨的發展,見證着歷史的傳統的文明走向沒落,走向另一個開始。

《塵埃落定》讀後感

慾望起塵埃,時間歸羅定。在喧鬧人世,我們是如阿來《塵埃落定》中的主人公一般做一個聰明的“傻子”還是讓自己的聰明展現出來呢?我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於我而言,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遠比“深藏不露”要來得更有意義。

當今時代,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但機遇往往給了有準備的人,而有準備的人無疑是聰明人,而非隱藏自己聰明的“傻子”。一個人遮遮掩掩,不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示人,而是整天裝瘋賣傻,那麼這個人得到他人欣賞而遇見機遇的機會微乎其微。

那麼,是什麼讓那些原來聰明的人選擇了隱藏自己的聰明呢?原因不外乎有三。其一,信奉槍打出頭鳥,擔心太過招搖而被人嫉恨。要我説來,這類人的擔心純屬多餘,畢竟現實不是電視劇,羨慕肯定有,嫉恨卻是遠遠達不到的。其二,覺得在某些人面前不需要展現自己的智慧。這類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的聰明已經凌駕於世人之上,在他人面前展露智慧並無多大用處。其三,一個字,懶!擔心展現出聰明後,會有大堆事務找上門來,打擾自己悠哉遊哉的生活。

展露聰明,意味着更多的機遇,展露聰明,意味着能得到更多的鍛鍊的機會。而隱藏聰明,意味着你將與無數機遇失之交臂,意味着你將逐漸失去本有的聰明,最終泯然眾人。喧鬧人世,何不讓此喧鬧為你而鬧?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做最真實的自己!

《塵埃落定》讀後感

《塵埃落定》對嘉絨部族歷史的書寫,在很大程度上凸顯了阿來作為藏族作家的獨特民族身份,使他的文學創作打上了鮮明的民族生活的烙印。然而,對阿來來説,民族性或民族鄉土生活的書寫表達了他對藏民族生活的關注,同時表徵了他對文學某些獨特性的尋求,但卻並不是他文學追求的全部。

《塵埃落定》還力圖表現一種普遍的人類情懷或人類意識,力圖從普遍人性的角度把握歷史深處的文化祕密。從這個意義上説,對嘉絨部族歷史的書寫只是阿來建構的一種歷史“客體”,而對人類普遍歷史之密的尋繹才是阿來主要的文學意圖所在。

對權力的認識是《塵埃落定》所打開的尋繹歷史之祕的一條新的通道。阿來認識到,人類的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權力便開始成為社會生活的軸心,支配着人類的一切活動。無論世界其他民族還是嘉絨部族都是如此。

在《塵埃落定》中,阿來按照自己的理解,從對麥其土司與僧侶、書記官等知識層關係的描述中展示了歷史生活中權力與知識的緊張關係。麥其土司代表權力,他遵循的生活邏輯便是維護自己的不可侵犯的權威。

活佛或書記官翁波西代表着知識,他們崇尚史官意識,講究“秉筆直書”,仗義執言。二者的矛盾必然發生,儘管某些時候知識會因為現實環境順從權力,但二者關係的緊張狀態卻似乎永遠不會完結。

現實的情況是,濟嘎活佛在麥其土司強大的權力下選擇“沉默”或屈從,乃至淪為御用文人,翁波意西被麥其土司關進大牢並割掉“説話”的“舌頭”,最終被處死。權力對知識佔有絕對的優勢,知識者墮入歷史的煉獄。

知識者在民族生活中擁有知識,企圖參與歷史文化建構,然而卻被權力劃定了活動界限。然而,知識者的這種人生結局不僅意味着他們自身人生的悲劇,更意味着歷史理性的缺席,同時也反映了權力的泛濫及其嚴重社會危害。從中,人們似乎能聽見阿來對歷史未來的一種深切呼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