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讀後感600字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6W

寫讀後感最忌諱的就是照搬原著的故事情節而沒有自己的感想和收穫,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深化同學們對名著內容的領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哈利讀後感600字7篇,供大家參考。

哈利讀後感600字7篇

哈利讀後感600字篇1

儘管《哈利·波特》已經向我們揮手告別,但它在我們心中留下的痕跡將是永遠。

一年前,《哈利·波特》對我來説是陌生的,我從未接觸過它,無論是小説還是電影。直到我捧起《魔法石》時,我才發現《哈利·波特》註定要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痕跡,註定會為我的生命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隨着故事的發展,我一步一步地向霍格沃茨靠近,一步一步地走進了魔法世界,走進了他們的生命,並跟隨他們走過一段又一段精彩紛呈的旅程。

在這段時光中,我伴隨着哈利一天天地長大,看着他長成一個勇敢、堅強、敢於擔當的男子漢,直到最後的最後。每當我閉上眼睛時,我都會想,哈利他們一路走來,他們的生命愈加完整、有意義,但最後一些人紛紛地死去,又剩下了什麼?

我們不曾像哈利一樣擁有悲慘的身世,不曾像哈利一樣是一個巫師並需要接受魔法教育,不曾像哈利一樣經歷那麼多生離死別……太多的不曾,也許就註定了我們和哈利會有天壤之別,但畢竟,我們和他們一起走過。

在羅琳女士的筆下,每一個人都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最後,所有的人都變了——長大,老去,誕生,甚至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就如我最喜歡的角色斯內普,儘管他從一開始就欺負哈利,但到最後才發現他對哈利的感情複雜而真切,那一幕幕的感人場面觸動了我的心靈,淚水無聲地滑落了。説真的,倘若不是他的暗助,最後的贏家恐怕會是伏地魔,而哈利他們,就不會再有明天。對西弗勒斯·斯內普來説,也許這就是宿命吧,註定要面對死亡。

事實上,我從未想過自己會為一個欺負哈利的人流淚,更未想過跟他們永久告別之後會是如此的令人神傷、欲罷不能,內心湧動着無數的悲哀,比中了鑽心咒還難受。跟哈利一起經歷了這麼多,從尋找魔法石到密室探險到最後驅散黑暗迎來光明,我們伴隨着他長大,一起學會了接受離別與背叛,一起品嚐了成長的陣痛。而如今,我們卻不得不向他告別,可我們,該怎麼説出這句“來日方長”?也許,我們還沒有像哈利一樣真正長大,還不能更坦然地接受現實,面對離別。過去的不會再回來,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心裏,永遠。

?哈利·波特》在給予了我們一個美麗的夢的同時,也磨礪了我們的成長,我們與它融為一體,它已經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中,永遠也抹不掉。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段段奇妙的歷險,還是一種精神,一種團結友愛、勇於對抗黑暗的精神,也讓我們相信,友情和親情,永遠是值得我們堅守和珍惜的。

哈利讀後感600字篇2

説到《哈利波特》,其實一開始我挺反感它的。好像我對所有別人熱捧的電影或明星,總是有一股很強的排斥心理。對於哈利波特也不例外。

那時會選擇去看《哈利波特》完全是外界環境的影響。因為這本書太火了,很多人都在講,不看就顯得我out了。

不過看過後,我覺得,這本書風靡全球不是偶然的因素,裏面有他獨特的魅力所在。關於讀後感,我個人比較偏向於從人物的角度去寫。哈利波特這個人物,一想到這個人物,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勇敢,沒錯,勇敢,遇到的很多事情他並沒有畏怯和退縮,雖然跌遇險境,不過總是能夠化險為夷。細節就不多説了,一本書,如果自己看到真的很有感覺,那麼,關於裏面的細節,總是輕易就能回憶起來的。

年輕人需要勇敢,充滿愛和激情,又會忍,就像哈利一樣。生活,濃縮起來就是一部戲,把全部最精彩的畫面刻錄下來,我們每個人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什麼事情,只來源於我們當時的信念。既然選擇了或是被選擇了,那就勇往直前吧,年輕經不起等待,一路上披荊斬棘,哪怕傷痕累累,那也算走過了,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過去,而那過去的,都將成為親切的懷念。其實我是比較喜歡平靜和悠閒地生活的,那樣每天都以充滿激情和熱情的姿態來度過其實不是我向往的,不過是我所喜歡的,就是偶爾來那麼個小插曲,為生活的樂章增添一小段激昂的曲調,哈利波特的生活每一天都像是過得五顏六色,比較少有協調柔和的樂章,或許這就是年輕人吧,只是大家的故事不同,結局不同而已。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哈利在不會魔法的普通世界裏,總是被人欺負,而他終究還忍下去,那份忍的精神,是我所佩服的,因為不是他能力不足以反抗,那一份忍的精神確實值得讓我去思考,因為要是我,可能早就按捺不住情緒了。

我想説的還有一個,就是他和羅恩還有赫敏的友情。學校裏的友情最是深刻,因為簡單,純粹,沒有雜質,雖然偶爾會有一些不和諧的小插曲,不過那只是對友情的一次次考驗。友情就是那樣透明,但是中間有點瑕疵。學會珍惜,因為有些東西是奢求不到,金錢也買不來的。很多時候,自己追求的東西,其實不在遠處,它就是你自己正在走的路,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發現,就像是呼吸,我們時刻都在呼吸着,但是我們沒有感覺到。書中這幾個人物的友情似火,真摯而牢不可破,想想人生之中能有幾個這樣的朋友存在,不多不多。

遇見了就是緣分,佛家有言,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感謝緣分,感謝生活,感謝今生的遇見。其實人生難得有一知己,看到哈利波特他們那份友誼,我不由的想到了我那幾個閨蜜,從幼稚園,到國小,到國中,然後就是高中,雖然很遺憾高中沒有在同個學校成長,但是距離不能成為我們阻礙我們友誼的發展。此時此刻,已經大學了,而我們也發散到廣東省的各個角落,但是誰也阻擋不了我們,你知道嗎?我現在是坐在其中一個她的牀頭將這篇讀後感寫完的。

哈利讀後感600字篇3

魔杖,魔法書,羽毛筆,偉大的作家j·k羅琳,用她那神奇的魔法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神奇瑰麗的魔法世界,在這個魔法世界中,藴含人生哲理,充滿愛的力量。

在那個平靜的夜晚,或者説……對我們,對麻瓜來説的平靜的夜晚,那個巫師中的傳奇,頭上有着閃電疤痕的男嬰,打敗了十惡不赦的黑魔王伏地魔,來到了麻瓜世界。

時間轉眼過去了十年,隨着一封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的通知書,開啟了他固然不平凡的一生。

那時,他是一個平平淡淡的、健康快樂的男孩,正為脱離了德思札一家的壓迫而歡呼雀躍,他也用強烈的正義感和勇氣,與他這輩子必然要面對的敵人見面了,進行了第一次戰鬥。毫無疑問,他贏了,打敗了那個強大的敵人,那個令人畏懼的敵人,那個因為某些神奇的力量而變成一抹遊神的敵人。他不理解為什麼伏地魔碰到了自己就會被燒死,不理解自己揹負着的是什麼,不理解保護自己的又是什麼,同樣,這也是伏地魔所不能理解的。他們只知道,那是一股強大到可怕的力量。

在霍格沃茨的第二年,他又一次與伏地魔的靈魂正面交鋒了。當他渾身是血,只為救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時,那靈魂深處的勇氣和信念拯救了他。他舉起蛇牙,摧毀了日記本,邁出了殺死伏地魔的第一步,消滅了第一個魂器——日記本。

在霍格沃茨的第四年,他面對伏地魔的起死回生,目睹了同伴的慘死,頂着巨大的壓力,被人咒罵是個“撒謊的瘋子”,他難受,他失望,但他仍尋找着身邊的温暖——朋友的陪伴,教父的關心,老師的支持,他仍樂觀地面對命運給他的一切。

第五年了,他目睹了教父的死,這世界上最愛他的、與他亦父亦友的“親人”離去了,他感受到了從未感受到的痛苦。他可以接受外界的誣陷,可以接受同學們的孤立,可以接受被蛇牙刺穿身體的痛苦,可以接受伏地魔的起死回生,可以接受傷疤撕裂般的疼痛。他身經百戰,承受了那些令人窒息的壓力,但他接受不了教父的死,因為他深深地愛他的教父,那個為了他可以付出一切的父親般的人。他耳聞了那個破碎的預言——哈利波特是結果伏地魔的人,兩個不能都活着。

第六年,校長阿布思·鄧布利多為了讓更多的人活下來,完成他們的使命,校長結束了自己偉大的一生,留給哈利殺死伏地魔的計劃與希望。

第七年,哈利在兩位摯友的幫助下毀滅所有魂器,在知道自己就是第七個魂器時,哈利毅然赴死,殺死伏地魔。伏地魔萬萬沒有想到,如此強大的自己,居然又一次敗在哈利的手下。到底哈利身上有一種什麼樣的強大力量?

哈利與伏地魔都是孤兒,都會蛇佬腔,長得也有幾分像,兩個看似相同的人卻有着截然相反的命運。哈利一歲時,母親莉莉·波特為保護自己的孩子而被伏地魔殺害,莉莉·波特的血在哈利身上流淌,她對哈利的愛殺死了伏地魔,保護了哈利,這是強大的母愛!教父變成狗,靠吃老鼠肉活,也只是因為愛,這是無私的愛!鄧布利多為了所有人,犧牲自己,這是博大的愛!赫敏和羅思與哈利同舟共濟,拋棄家人,這是無法取代的愛!多比為解救哈利而中刀身亡,這是渺小而偉大的愛。這就是為哈利保駕護航的力量,這就是伏地魔所沒有的強大的魔法。愛的力量古老,但是強大!愛的力量看不見,但它無處不在!伏地魔沒有愛,不懂得愛,而哈利卻被愛包圍;伏地魔懼怕死亡,而哈利卻願意為了整個魔法世界的安寧欣然赴死,哈利心中也有着強大的愛;伏地魔天生天賦異稟,而哈利則平平無奇,但愛就是點燃強大力量的咒語。

伏地魔和哈利,一個是權力和謀略的象徵,一個是勇敢和正義的象徵。伏地魔沒有愛,不懂愛,最後殺死他的也是愛--這種最容易被忽視的、最強大的力量。

哈利讀後感600字篇4

一部小説,如果完全處於享受的意願去讀,能配得上一個“好”字,我認為無外乎這幾個原因:感情豐富,語言曲折,懸念不斷,情節現實,獨樹一幟。作為一個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自然特別關注友情這一方面。一羣人總比一個人的影響豐富,元素充沛。一個人如果被強加種種美好品質,形象是趨於完美了,但如果讀者發現難以在生活中發現這類人,便沒興趣與意願讀下去了,很大的原因是無法引起共鳴。過於現實更會大乏其味,現實寫進書裏,如果沒有逼真的語言,反而會很抽象。

一個人讀起小説,往往不會去想上述優點,直觀的感覺總是很能説明問題的,如果非要找出語句與他們匹配,那就是一種學術的態度了。這樣反而更容易失去發現美的眼睛。

這樣就要去感悟那一瞬了。

讀完書的上部後,想到還有下部……如果感到慰藉,便可以説這是一部好書。如果感歎,怎麼還能有下部呢?他的厭煩之情便可客觀的評價這部書了。

讀完這部書,想到再也不能有新的故事了,再也不能與主人公,抑或是主人公的朋友之間發生事情了……就有惆悵和釋然兩種感情,書的優劣自然不由分説。

這兩個一瞬間,書的優有兩種對立的感情,書的劣也有兩種對立的感情。書的好壞,讀者心裏自然有數。

這便要引出我的初衷。我本來是想要誇讚一下《哈利。波特》的,寫到這裏,方法也就比較簡單了,一句話:《哈利波特》符合上述種種優點。

哈利讀後感600字篇5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全球聞名的一本書,謝老師也向我推薦過這本書。今天,我終於翻開了它那令我朝思暮想的扉頁。

這本書的作者是羅琳。講的是一歲的哈利波特失去了父母,被姨父姨母家收養,在那裏飽受欺凌。但在他十一歲生日時,一隻貓頭鷹邀請他去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哈利波特在魔法學校從吃飯到睡覺都充滿了魔力。哈利波特無意中知道了一塊力量巨大的魔法石,將被伏地魔奪走,最終,哈利波特不但讓魔法石爆炸,而且為母校爭得了榮譽。

我重重地關上書的最後一頁,心裏還浮現着哈利波特那樸實的笑容,我感到哈利波特善良、勇敢、冷靜、謙虛、寬容、靈敏、好奇、害羞、大方、正義,馬爾福自私、幸災樂禍、欺負弱小,真討厭!姨父姨媽兇狠惡毒,對兒子達力太嬌慣了,伏地魔更是神祕、邪惡,奇洛教授也不怎麼樣,海格很老實,達力呢,又嬌生慣養又粗暴,不尊敬父母,還不肯學習,不肯吃一點虧。

我覺得自己和哈利波特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我是家裏的小公主,天天都很幸福,簡直和達力一樣,而哈利波特呢,每天都要挨達力的打和姨媽姨父的白眼,還只能睡在碗櫃裏,時時膽戰心驚,受人嘲笑,衣服也是舊的,還無緣無故挨批評,但是成績不錯。我還整天抱怨這抱怨那,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書,這本書內容精彩,比喻連篇,講述着主人公哈利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厄里斯魔鏡>>的一小段故事,因為它教會了我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

一次,哈里穿着隱形衣,來到了一間房間,裏面有一面鏡子,哈里想看看自己,就走到鏡子前面,卻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和所有的親人,他太想見他們了,又去了一次,又去了一次,結果被鄧布利多校長看見了,鄧布利多説:"這面鏡子只能照到內心深處想要的東西,無法照到現實,很多人就因此沉迷這面鏡子,所以,回去睡覺吧!這面忘掉這面鏡子。"最後,哈里終於忘掉了厄里斯魔鏡。

所以,讀了這個故事,我懂了很多。

人們都奇怪,為什麼一歲的小嬰兒哈利波特能從那個最險惡的黑巫師伏地魔手下逃生。是的,多少偉大的巫師都死在了伏地魔的手下,包括哈利的父母,可唯獨哈利保全了性命,而且還使伏地魔魔力大失。

這個原因,鄧布利多告訴了哈利,答案就是母愛。哈利的母親在自己沒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捨棄了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哈利的生命,所以母親強烈的愛,就在哈利身上留下了記憶。對,是記憶,不是傷疤,不是看得見的痕跡。如果我們被一個人深深地愛過,儘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亡,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愛的護身符。

正因為此,哈利被母親的愛救了下來,成為在伏地魔想要殺害的人中逃生的第一個人。而且母親的愛,使他在和奇洛教授爭奪魔法石的鬥爭中,也成為阻擋奇洛的有力武器:奇洛裸露的皮膚不能碰到哈利,不然就會痛苦不堪,因為他的心中充滿了野心貪婪和仇恨,所以碰了一個身上胡倖存愛的烙印的人,就會感到痛苦的無法忍受。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給自己所愛的人留下這樣的護身符呢?回答應該是:我能!愛,永遠是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得以存在並發展的唯一的理由。對一個充滿了愛、周身洋溢着愛的人來説,他看到的就是光明,就是美好;而一個充滿了愛的人,也正在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美好和光明,帶來希望。

不要否認愛,我們的身上,其實也都有着愛的烙印。也許,有的烙印已在塵世的浮華中如同那塊通靈寶玉一般蒙上了塵埃,但拭去灰塵,相信那愛的護身符仍然存在,仍然有着伏地魔們無法抵擋的魔力。失去了愛,才是我們人類最無法忍受的事情。去愛吧,愛我們的親人,愛我們的朋友,愛這個世界,只是不要去愛我們的敵人。

哈利讀後感600字篇6

看完了《哈利波特》電影全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深深地沉浸在那個魔法世界中,不能忘懷。11歲那年,哈利來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格蘭芬多學院。在那裏,哈利結識了赫敏、羅恩等朋友。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生活。

伏地魔是個想統治世界的黑魔頭,他經常濫殺無辜。人們都非常懼怕他,不敢直呼他的名字,只敢叫他“神祕人”。他視哈利為仇敵,因為伏地魔在殺害哈利父母的時候,媽媽為了保護哈利,給了他一種特別的力量,伏地魔懼怕這種力量。

哈利一直在與伏地魔做鬥爭,他聰明、善良、勇敢。為了營救被伏地魔吸取了靈魂的金妮和被蛇怪石化的人,哈利和赫敏、羅恩一起努力尋找密室。但是很快,赫敏在圖書館被石化,校長鄧布利多決定讓學生們先回家,直到把伏地魔剷除才能開學。哈利和羅恩悄悄地來到密室,哈利把羅恩留在外面,自己一個人與伏地魔和蛇怪拼死一搏。哈利的忠誠和勇敢感動了校長的鳳凰,鳳凰帶着“魔法帽”來了。伏地魔驅使蛇怪扭動着巨大的身軀,張着血盆大口向哈利撲去,哈利抽出“魔法帽”給他的劍和蛇怪搏鬥起來。千鈞一髮之際,鳳凰用金喙啄瞎了蛇怪的眼睛,蛇怪被消滅了,伏地魔也消失了,那些被石化了的人也得救了……

我喜歡《哈利·波特》電影,推薦你也去看一看。

哈利讀後感600字篇7

這本書是大結局,作為哈利波特的開創者亦或是結束者,jk羅琳給我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但對於我們這些忠實的讀者來説,這是結局卻又不是結局。

哈利、赫敏、羅恩這對格蘭芬多鐵三人小組在這本書中展開了對伏地魔最後的對決。正如哈利所説的——“兩個人都不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下來,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離開……”而消滅伏地魔就是找到魂器,並摧毀他們,這樣伏地魔就能徹底消失,這是鄧布利多生前最後對哈利波特的啟示。趁伏地魔對魂器並未警惕,三人組一步步開始尋找他們,聯繫伏地魔的歷史,與第二部中毀滅掉日記和鄧布利多用格蘭芬多寶劍毀掉戒指的前鑑,羅恩用寶劍毀掉掛墜盒;赫敏用毒牙毀掉金盃;被放人追殺的過程中,皇冠意外地被厲火燒掉;納威用寶劍砍掉了蛇;而哈利波特作為第七個意外的魂器,也被伏地魔消滅了;最後,伏地魔的法術成功返給了他自己,就此終結。

第七部,可以説是很精彩,更可以説是最精彩的一部。在這一部裏有幾個小插曲,讓人感動且富含意義。首先,友誼的決裂,在第一個魂器掛墜盒找到以後,羅恩處處與赫敏和哈利作對,表示不想再找魂器了,曾經在友誼中的瑕疵,被放大了,所幸的是,後來羅恩回來了,成功毀掉了掛墜盒還救了哈利的命,但赫敏的憤怒乾淨利落地解釋了一件事情,無論你是誰,輕易地背棄友誼,縱使挽回,也會留下傷疤,縱使結痂,也會記得痛楚。我記得我曾經跟一個我非常要好的朋友,決裂了,儘管我倆最後和好了,可是,無論是説話,還是做一些事情,都彷彿有了一堵牆,無形的距離。

令我開心的是,赫敏和羅恩,避免了我當時的結果,最後還結為夫妻。其次,便是哈利在人生路上的選擇,是的。正如這本書名,死亡聖器,三兄弟的故事好像是真的,在得知的死亡聖器的真相以後,哈利動搖了,他與當時的鄧不利多,犯了一樣的迷糊,只要擁有了三件死亡聖器,便可以成為死神的主人,那就意味着什麼呀?至高無上的權利,老魔杖,復活石,以及隱形斗篷。哈利當時就有了其中一件,如果真的擁有三件呢?知道最後現實讓哈利清醒了,這是他的命運,他必須與伏地魔爭鬥,就像現實中的我們,被一時的娛樂矇蔽了心境,現實則離你越來越遠,不知不覺中,你已經分不清什麼是現實。

當然,最重要的兩個小插曲,是兩個悲情人物,兩人都在黑魔法上頗有造詣,只是,命運,總是愛作弄人。先説説我們偉大的校長——鄧布利多,在他早年的時候,他曾設想着與他的同伴格林德沃跨越魔法界的巔峯,然而,母親的病故和妹妹的變故,使他悲痛欲絕。但是自私的心,依然不肯放棄尋找,他當時擁有了兩件死亡聖器,他覺得他就要成功了,只是一個意外,改變了他的想法,格林德沃殺人逃走了,在最後,鄧布利多懺悔了,也許在走錯一步,就永遠回不來了。在此也勸告現實中的人們,不要因利益和誘惑而喪失掉自己的本性,那種錯誤是這輩子都無法償還的。

最悲情的人物應該也就是一直被當做是一個邪惡人物的斯內普。他與哈利母親的緣分,不,應該是一段至死不渝的愛,縱使詹姆波特奪走了他的愛,他依然守護着她,依然守護着哈利,也許總有些人,他們外表冷冰冰,令人討厭,但他們的內心總是那樣温暖,去暗暗守護着她每一個想保護的人,也許外表是個大冰塊,內心卻是個暖男。

而我最終想説的就是哈利最後的舉動,他明明可以馬上成為死神的主人,但是,他沒有被利益和誘惑矇蔽雙眼,他把復活時遺留在了小樹林裏,不再尋找,他把老魔杖掰斷,只留下了那件隱形斗篷。如果換到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做出哈利這樣勇敢而又考驗心智的決定?你,可以嗎?

願我們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學有所獲,哈利波特的系列是結束了,永遠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局,他的傳奇終將會傳頌下去,不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