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週年的大會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4W

    風雨砥礪,歷史的豐碑永遠銘刻着70年前的朝鮮戰爭,在抗美援朝勝利70週年之際,讓我們緬懷那些偉大的英烈吧。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抗美援朝70週年的大會感悟,供大家參考。

 

抗美援朝70週年的大會感悟

抗美援朝70週年的大會感悟
 
豐碑永恆,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在短短几十年內,我國綜合國力實現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成功譜寫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我們要珍視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留下的寶貴財富,使其成為我們開創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權既要面對一些西方國家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和武力威脅,又要應對複雜的國內形勢,凝聚民心、穩定社會、恢復經濟。萬難之中,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作出了出兵參戰的英明決策,以有力的戰爭動員和超凡的戰略戰役指揮將戰爭引向勝利,同時順利完成了大規模剿匪鬥爭、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有力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這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當前,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我們更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只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動權並取得最後勝利。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面對侵略者的戰爭威脅,只有奮起抵抗,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當美國侵略者把戰火燒到中國的國土上,中國政府採取什麼態度,舉世矚目。中國人民直面挑戰、毫無懼色,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膽略,在當時恐美症流行的世界是的。面對擁有絕對優勢技術裝備的敵人,志願軍將士用行動有力回擊了帝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勝利。這充分説明,一個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當前,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仍然需要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藴含的鬥爭精神,堅定鬥爭意志、強化鬥爭本領、講求鬥爭藝術,敢戰能勝。
 
愛國主義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偉大旗幟,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將士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旗幟,以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創造了戰爭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志願軍先後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積極投身保衞國家安全、維護民族尊嚴的正義事業中。實踐再次證明,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劫難而不衰、屢遭侵略而未亡,靠的就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凝聚力。
 
緊緊依靠人民是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有力支撐。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中國人民把秀的兒女送往前線,出現了很多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景。成千上萬的鐵路員工、汽車司機、醫務工作者和民工組成運輸隊、醫療隊、擔架隊,志願開赴戰場,擔任戰地的各種勤務工作。工人和農民開展愛國生產並厲行節約。全國各族人民捐錢捐物支援前線。人民的支援是志願軍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認識這一真理:只要我們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偉業。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我們更加緬懷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更加銘記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崇高事業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抗美援朝70週年的大會感悟

 
這一仗錘鍊了經過嚴酷戰爭洗禮的人民軍隊,鍛造了拖不垮、打不爛的鋼鐵長城。
 
這場戰爭是一場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現代化程度和依靠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強敵最為典型的一場戰爭。我軍先後參戰的部隊有步兵27個軍又1個師,直接參加過第一線作戰的為25個軍又1個師;地面炮兵10個師又18個團;高射炮兵5個師又10餘個團和60個獨立營;裝甲兵坦克3個師;空軍殲擊機航空兵10個師又1個團,轟炸機航空兵3個大隊……先後經受鍛鍊的志願軍部隊多達290萬人。毛澤東稱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他説:“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衞生部隊、後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我們在那裏實行大演習,這個演習比辦軍事學校好。”
 
抗美援朝戰爭極大地鍛鍊和提高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對於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訓練和保衞國防作戰及援外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研究打贏現代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也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面對裝備高度現代化的“聯合國軍”,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以彭德懷為首的志願軍統帥部,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戰爭指導路線,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把毛澤東軍事思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毛澤東強調,志願軍作戰,應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志願軍廣大指戰員揚我之長、補我之短,避敵之長、擊敵之短,對付強敵的進攻,充分利用出兵的突然性,發揮我之夜戰、近戰和運動戰的擅長,並配以部分的游擊戰和陣地戰,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當戰爭轉入相持局面時,我適時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指導方針,創造了許多有效戰法,如坑道作戰和不遠離陣地的進攻戰、陣前潛伏作戰,以及“零敲牛皮糖”、打小殲滅戰的原則,積小勝為大勝,由打小殲滅戰逐步過渡到打大殲滅戰;適時組織部隊輪番作戰,以休整部隊,充分發揮我軍兵力雄厚的優勢,等等。
 
志願軍將士堅持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迅速改善了裝備、提高了技術水平,催生了我軍由單一兵種作戰過渡到現代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創造了依靠劣勢裝備打贏現代戰爭的一系列新經驗、新戰術、新戰法。同時,還在戰爭中培養出一大批適應現代戰爭需要的軍事人才,促進了我國軍事思想和軍事科學技術向現代化方向邁進,使我軍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抗美援朝70週年的大會感悟
 
20日上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迎來一批八到九十歲的“銀髮”老兵。
 
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衞國。今天,他們特地來參觀正在這裏舉辦的“銘記偉大勝利捍衞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
 
“看了這個展覽,我感覺又回到了戰場。”92歲的呂長浩老人看到志願軍繳獲的美製中型坦克活動地區分判圖時分外激動,時任炮兵第二師3團指揮排長的他常常需要藉助地圖指揮打炮,“太熟悉了,這個展覽非常真實,年輕人都應該來看看,不忘歷史,緬懷英烈,奮發圖強。”
 
坦克兵劉健老人在參觀過程中“幾次看不下去”,參加過朝鮮黃海北道漣川郡老禿山戰鬥的他感慨萬千。
 
“我不敢回憶啊,犧牲太多了。”劉健説,“我們那時候武器裝備不如人,步兵有一支舊槍就不錯了,但就是在這麼困難的條件下,我們英勇頑強、捨生忘死,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大國地位,憑藉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毅力、決心和必勝的信念!”
 
17歲入朝作戰後拍攝的黑白照片、戰勝新型冠狀病毒後與醫護人員互致軍禮的照片、火神山醫院出具的出院證明……與志願軍老兵張兆堂有關的4件物品在展覽中展出。
 
站在展櫃前,張兆堂老人拿出黑白照片原樣展示給記者。“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相當於又打了一仗,這一仗,我又打勝了。”老人説,志願軍敢打必勝的信念一直烙印在自己身上,他住院時給軍隊的白衣戰士們講述戰爭年代的故事,也是為了和他們相互鼓勵。
 
“不論是70年前還是現在,我們的人民軍隊在任何時候都敢打硬仗。”張兆堂説。
 
看着朝鮮李大娘與志願軍戰士張喜武擁抱辭別的照片,志願軍老戰士孫秀德想起了入朝作戰第3天遇見的一位朝鮮老媽媽。
 
“當時部隊在露營,我和兩名戰友看見一棟房子就想去借宿,到了門口發現裏面就住着一位朝鮮老媽媽,我們語言不通只能給她比劃我們的意思,她沒等我們比劃完就一抬手把我們攏進屋子裏了。”92歲的孫秀德精神矍鑠,思維清晰,回憶那位朝鮮老媽媽給他們打洗臉水、趁他們熟睡給他們蓋大棉被、走時給他們的水壺灌滿開水等細節猶如場景再現。
 
“我看到我們的炊事員拿菜刀抓過俘虜,文工團員用小提琴抓過俘虜。”時任38軍後勤部審計員的孫秀德説,當時志願軍在戰場上就是想盡全力發揮出自己的價值,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奮不顧身。
 
在一幅作戰圖片前,炮兵第八師作戰參謀張漢傑久久駐足。“那時我們吃不飽寧可捱餓、渴了就吃把雪,甚至還在零下25攝氏度穿着單衣打過仗,但我們還是為了國家勇敢戰鬥。”
 
“我懷念我的老戰友們,他們在那麼艱難困苦的情況下為國犧牲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張漢傑老人聲音哽咽。
 
老兵永恆——這,也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