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的煩惱》實用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2W

你是不是也在思考一篇走心的讀後感應該怎麼寫呢?首先是你能夠把作者的意圖讀懂,其次是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做到這兩點,你的讀後感一定很優秀,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實用讀後感範文三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少年維特的煩惱》實用讀後感範文三篇
少年維特的煩惱 實用讀後感1

既然我們都知道歌德本身就是維特,為什麼歌德本身並沒有衝動的舉措,卻讓維特自殺了呢?

先從外延來看,維特在書中的情節是一步比一步深陷於自己的困境中,讀者的情緒是隨着維特的行為越來越高漲。如果故事僅僅用簡單的離開為結局,使得前文烘托起的高峯一下子黯淡消退了,而不是原本中讓那高峯轟然坍塌製造出一種震撼;同時,如果結局是這樣,那麼故事的主旨就不是一個原意中單純、執着的青年人幾次反抗社會的壓力不成功最終用自己的生命來公然進行抗議,而是一個能夠與自己周圍環境與自己挫折做鬥爭、最終屈服於社會壓力的有為青年,變了一部教科書、勵志書。

再從歌德的角度來看,他當時仍然為一年多前的戀情苦鬱在心,他要釋放要解脱就要依賴於某種具體的方式。而他的朋友的遭遇就像書中受刑的工人給了維特一個關鍵的節點一樣,他受到了啟發找到了釋放的方式,就是讓紙上的自己自殺。有的人説作家都很幸福,能夠把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用筆來營造,滿足自己的感官。歌德的這種自殺是必要,我們可以想象,熱血青年歌德經歷了敍述他綠蒂的相遇、相知、想依賴(我是否認他們曾相愛的,覺得只是維特的一相情願,在於綠蒂不過是一種依賴和習慣)等一系列事件之後,重新有距離地看清了必然的愛情結局後,毅然掏出xx讓子彈穿過自己的頭顱,這讓他的過去的愛情得到了另一種形式的不朽。

寫到這裏時,他也許是脱胎換骨了,轟然一聲,他幡然醒悟。他把過去的自己自殺了,他已經不再是他自己,他讓筆下的主角只殺就獲得了心靈上真實的自殺快感。現實生活中的歌德在性格與思想都要高一個層次。理智最終是戰勝了情感。所以歌德沒有選擇自殺,(他選擇了比自己自殺更好的方式。)但他又是那麼需要一次自殺來了結維特的陰影在心頭的縈繞。所以維特自殺了,便不僅僅是因為情節的需要與人物性格發展的必然結局,而單純讓他自殺了。

少年維特的煩惱 實用讀後感2

在這個寒意朦朧的假期裏,我讀了德國大作家歌德的一本小説—《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本小説運用日記的形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動聽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了:少年維特反對舊社會的習俗,卻屢遭碰壁。他來到這座孤寂小城①是為了處理母親的遺產,②是為了擺脱一場愛情帶來的苦惱。他喜歡上了朋友的未婚妻!維特異常痛苦和鬱悶,在他認為愛情無望之時,他選擇了自殺。在他的葬禮上沒有一個親人,沒有一個朋友,連牧師也沒有一個。他就這樣冷清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讀完之後我哭得唏哩嘩啦。但是轉念一想:這樣一個富有詩意。崇尚自然。自由向上的好男孩為愛情而死,值嗎?我認為不值,維特不值得為愛情而死。他完全可以重新振作起來,另覓他人。可是他太過於執着,哎……

這本書告訴我們:什麼事情都要想開些,不要向維特一樣想不開哦!而且做人,做事何必那麼固執呢?

書,它會讓我們懂得更多道理;那就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做一代優秀的書人吧!

少年維特的煩惱 實用讀後感3

耳鳴頭暈時看的,沒太看清維特都幹了啥。和綠蒂通姦了?我怎麼沒看到。頂多也就結尾時抱了一下吧。無所謂了,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後來想想維特這個少年還是很可愛的。雖然偏執感性,但是對情感不加掩飾的表達也能讓我們看到他“人性”的閃光點。那個年代(18世紀)本身就是個人主義萌芽的階段,太多的年輕人被固化的社會觀念壓制,得不到情感的宣泄。加上古希臘文學浪漫主義情懷的感染,卻來越多的民族本性被激發出來。

歌德和盧梭一樣,都不厭其煩的表達着對大自然的傾慕。《少年維特》文中大段的景色描寫和維特的心情形成一種相互映照式的表達,戀愛時環境是初春的萬物復甦,被拋棄時環境是狂風暴雨外加泥石流。這種象徵性的文學表達在現在看來比較過時,但對於德國文學萌芽的18世紀,也只有大文豪能這樣寫,也只有去哪兒兜裏都揣着一本荷馬詩集的人才能寫出。

其實對於這本名著的好,我也説不出太多。一個是因為看的不仔細,再一個只讀了一遍品不出味兒。但是裏面關於18世紀曆史的小細節讓我很感興趣,最具代表的就是“華爾茲”這種舞蹈形式。我印象中大上海百樂門裏面民國上流青年好像跳的主要就是“華爾茲”,80年代各地流行的交誼舞也是“華爾茲”。但是沒想到這種時尚的舞蹈方式,其實起源於德國農民的即興舞蹈。而18世紀上流社會流行的是中世紀的那種“對舞”。

上圖是伊麗莎白一世和他男朋友的對舞,這種舞蹈形式流行了數百年,可以數對男女同時進行,經常會交換舞伴但身體接觸較少。步伐笨拙緩慢,手勢固定有套路。一個上層女孩子要學會這種標準舞蹈要花費很長很長時間。

所以當“華爾茲”這種摟着腰快速轉圈圈的舞蹈傳入宮廷時,那些老古板都嚇傻了。他們覺得太下流了,步伐一點不成體統。但是年輕人卻非常喜歡這種奔放的舞步,漸漸地這種新舞蹈替代“對舞”就成了上流社會的標配。尤其是我們一想到19世紀哈布斯堡的宮廷舞會,就會想到一對對盛裝旋轉的王子和公主,而不再是像照鏡子一樣的“對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