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讀戰爭與和平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8W
《戰爭與和平》裏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戰爭是殘酷的,但在戰爭時期卻會讓我們更加盼望和平。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讀戰爭與和平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三篇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學生讀戰爭與和平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三篇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1
 
  《戰爭與和平》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説以史詩式的規模,反映了1805——1820年俄羅斯整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氣勢磅礴地展示了“無與倫比的俄羅斯生活的圖畫”,多方面地表現了俄羅斯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勇敢鬥爭的精神。整部作品以庫拉金、羅斯托夫、鮑爾康斯基、別祖霍夫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為情節主線展開敍述,人物心理、動作、表情分析描寫透徹,生動具體。
 
  拿破崙率領着法國一百萬人的兵馬,轟開了俄國的大門,這引起了俄國人民的恐慌,人們對拿破崙這位軍事天才嗤之以鼻,俄國軍隊邊打邊退,以少於對方一半的兵馬和對方周旋,最後,竟然失掉了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之後,拿破崙開始漸漸衰敗,在莫斯科,指揮軍隊毫無紀律地搜刮居民財產,落得的下場便是抱作一團然後落荒而逃。
 
  在俄國軍隊與法國軍隊周旋的過程中,曾打過幾次的戰役,是拿破崙的士兵丟盔棄甲,損失慘重,為什麼一個原本不足以抗拒聲勢浩大法軍的俄羅斯軍隊,如今卻遠遠佔了上風,那是因為俄國人民所擁有的那些法國軍人所沒有的品質——樸實、真誠、愛國、無私、捨己為國,他們看見了皇帝能夠感動得熱淚盈眶,在莫斯科即將被攻破的那段時間裏,人們拋棄了自己的財產,遠遠地逃離了這裏,這説明了什麼?説明了俄國人民從來沒有想過在外國人的統治下生活,説明了他們有一顆愛國心。
 
  是的,失敗從不源自於條件的好壞,而真正導致失敗的原因,則是對事物所持有的態度,俄國人民沒有絕望過,他們相信,並且認定他們終將把法國人趕出自己的領土,有一種“力”叫做“信仰之力”,正是這種力真正讓法軍感到恐懼,俄軍衝鋒陷陣,毫無怨言,把死視為在前線馬革裹屍,鞠躬盡瘁,把祖國視為心中尚、最聖潔的地方,愛國之心人皆有,但是,法軍卻禁不住金錢的誘惑,在金錢面前,他們喪失了理智,拋棄了祖國的利益,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愛國其實需要堅定的意志力,在危難面前,不退縮,與祖國同生死,共存亡。就如文天祥在被捕時所説的那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死,才值得世人銘刻在心。
 
  近幾天家裏來了客人,丁丁跟他們玩的不亦説乎!一直堅持的閲讀也放棄了,最後還是在我的提醒下閲讀完了《戰爭與和平》,還主動寫下了以上的讀後感。人都有惰性,何況是孩子,但是,“失敗從不源自於條件的好壞,而真正導致失敗的原因,則是對事物所持有的態度”,對於生活也是如此,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每一天的生活,過得充實而精彩。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2
 
  一位舉世聞名的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一部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説”----《戰爭與和平》;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這本書是圍繞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華西里四大貴族的家庭生活展開的。記載了1820__年至1820__年拿破崙統治的法國與亞歷山大統治下的俄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取得的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
 
  書中刻畫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性格內向、意志堅定的安德烈,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的彼埃爾,缺少實際活動的能力,側重於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富,生機勃勃,熱愛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們在保衞祖國的戰爭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墮落的個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畫出來,並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其中,有兩個人物特別耐人尋味,他們的性格變化得非常快。彼埃爾---別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富翁和社交界的寵兒。獲得遺產後的彼埃爾一開始貪圖享受,後來獻身於慈善事業,最後又想當兵打仗。娜塔莎----羅斯托夫公爵的女兒,她起初喜歡保爾.康斯基的兒子---英勇善戰的安德烈,後來又愛上了阿那托裏,最後又跟彼埃爾結婚。
 
  《戰爭與和平》讓我第一次感悟到:生命是多麼寶貴!和平是多麼重要!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是多麼得幸福!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3
 
  文學是一把通往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文學是一種富有神奇力量的精神食糧,文學是一雙可翱翔於碧藍天波的隱形的翅膀,文學是一座比彩虹還美的七色彩橋……
 
  我常泛舟在浩瀚的書的海洋裏,領略到了書的無窮魅力。
 
  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的著名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富有自己的思考、感情。他的《戰爭與和平》這一部名著,共分上下兩冊,主要記敍了拿破崙與亞歷山大之間為爭國土、輸贏的持久戰爭。在這部書中,托爾斯泰是有愛有恨的,他並不單單表示自己對哪一路人馬的支持,他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記敍並議論着眼前所發生的一切,也適時地做了一些批評,稱讚,或只是一些簡單的個人感受,但這所表現出來的令人振奮的感覺是極其巨大的。
 
  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不僅描寫了一個時代的轉化過程,更添加了那個時代中人物的觀念,拿破倫作
 
  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所到之處無不受人們的熱烈歡迎和愛戴,但與之相同的是,亞歷山大也受到了他的國民的支持,這些足以證明,一個時代的成功或是滅亡,取決於這個時代的最高統治者的影響力。
 
  記得托爾斯泰這樣説過:“認為蘋果之所以落下是因為細胞組織衰退分解的植物學家和那個認為蘋果落下是因為他想吃而祈禱結果的樹下小孩一樣都是正確的。”這確實是一段極富寓意的話,如果將它與戰爭聯繫在一起,我們不妨可以這樣理解它:説拿破倫去莫斯科是他願意去,他的毀滅是因為亞歷山大希望他毀滅,這二者同樣無法判定誰對誰錯。
 
  其實,這歷史上的每一個有名的人物,並不是因為他們本身的魅力而讓人們記住的,而是由於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一件或幾件讓世人為之振奮或震撼的事件,所以人們才記住他們的。從歷史角度來看,他們都是不能自已的,因為他們的所有行為都與歷史的進程緊密聯繫在一起,是早就註定的了,他們的自以為是通過世人允許而表現出來的。
 
  《戰爭與和平》這本書,給我們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敵對或友好的關係,展示了人性,它是本值得賞讀的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