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W

讀後感是培養文學鑑賞力和分析能力的一種方法,讀後感是一種文學批評的體現,通過它我們可以對文學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第三回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第三回讀後感8篇

第三回讀後感篇1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説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每每去到書店,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關於教人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挫折、怎樣處事”的書籍比比皆是,而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迎合了當今複雜社會下處於“心靈衝撞”中的人們所需要的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

而這些書籍中,我認為于丹教授關於《論語》的心得體會卻是最值得一看的。想起以前讀中學的時候,什麼《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裏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或許,沒有于丹,我大腦中不會再想起《論語》,不會想到通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理解先人聖賢為什麼會説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當看了于丹教授的書後。

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説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温暖備至。于丹教授説:“《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裏很為于丹教授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對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於我這等凡夫俗子來説,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讀透、悟到就可以了。

所以,在這裏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許,迷茫中的你我,會不經意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幫助吧!

第三回讀後感篇2

暑假裏,我品味了老舍先生寫的《駱駝祥子》,它真實地描繪了一箇舊社會人力車伕——祥子,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風氣。

祥子堅持拉車,每天起早貪黑,只是為了求得一個安寧的生活,可是像他那樣正直、善良、不怕吃苦的人,卻偏偏受不到老天的眷顧,備受欺壓。自己攢了三年錢才買的三輪車被搶、自己最好的朋友小福子自殺……這些事情,重重給了對生活充滿期待的祥子一拳,他本想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經過這一系列的打擊,祥子終於倒下了,他對生活沒了嚮往,精神墜落,變的懶惰貪婪,自私狡猾。最後經不住夏太太的引誘,得了一身的病,才釀成了慘痛的悲劇。對於祥子,他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憧憬的青年,最後卻落得了這個下場。開始他也在反擊,可是他沒有堅持下去,他選擇了退縮, 假如他堅持了,他的生活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可是,這並不怪祥子,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書中這樣寫道:“好幾次,祥子很想抽冷子閘住車,摔後頭這小子一跤,但是他不敢,拉車的得到處忍氣。”“那時候,他滿心都是希望;現在,一肚子都是憂慮”可見,當時的社會是多麼的恐怖!

轉過眼來看看現在,我慶幸我生活在一個和平、公正的社會上,我們應該把握、珍惜這樣難得的機會,認真學習,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能辜負了父母及社會對我們的教導。

一看完這本書,我第一感覺就是“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祥子一生夢寐以求所盼望的洋車在多次的曲折之後破滅了。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現在,是有多少人因為各種的原因而被迫踏入自己所不擅長的領域!光憑着一個幻想的腦子,是不會站上自己夢的巔峯,而會慢慢墜入夢的低谷……祥子的不幸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吸取,改變自己,讓自己繞開罪惡的陷阱。生活不會倒退,沒有假如,所以説,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要孜孜不倦地往前走、往前走,不能退縮,才能讓我們永不後悔!

第三回讀後感篇3

今天下午,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叔叔、王亞平阿姨、葉光富叔叔變身“太空教師”,在中國空間站精彩開講。這一堂課讓我收穫了許多太空的知識。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環節是神奇的乒乓球。首先,王亞平老師將乒乓球放在水中,然後用一個吸管把乒乓球給按下去,當她把手鬆開後,乒乓球不但沒有浮起來,反而沉了下去。我很納悶,要知道在地球上,乒乓球如果按進水裏,肯定會浮上來。只見王亞平老師又將裝着乒乓球的水杯一扔,水瓶裏的水不但沒有灑出來,反而還飄在空中不停地打轉,真是太神奇了。

我記憶猶新的環節還有王亞平老師用水袋做水球。只見王亞平老師將水袋裏的水一滴一滴地灑在了水膜上。水膜上的水一點一點變寬,變圓,變大,最後變成了水晶球。接着,王老師往裏面加了一點空氣,只見空氣把一個水晶球又分成了許多個小水晶球,就像變魔術一樣。王老師又將一袋顏料擠進水晶球中,水晶球立刻就變成了藍色的,特別漂亮。她又將一個泡騰片放進水晶球中,只見無數的小氣泡從泡騰片裏湧出,這些氣泡在水晶球裏打轉。想不到水在太空中,會發生如此多的變化,王老師一番操作下來,看得我目瞪口呆。

這節天宮課堂讓我學到了許多太空的知識,讓我明白了科技的力量。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我們祖國的科技越來越發達,讓更多的人都能去太空“旅遊”。

第三回讀後感篇4

相信看過《西遊記》的'人,必須會對“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印象深刻。白骨精變了三次摸樣,成功地騙過了唐僧、八戒和沙僧,但唯獨沒有騙過齊天大聖的火眼金睛。孫悟空為大家而戰,為生命而戰,為正義而戰,可結果卻換來了被驅趕的下場。我相信在孫悟空滿懷委屈離去的那一刻,必須讓很多人感到震撼,讓很多人感到憤怒,也讓很多人感到悲痛,我就是這其中的一員。

我是一個極不愛流淚的女孩,可是從小到大,每次看到孫悟空無奈離去的時候,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流下淚水。心中充滿了對唐僧的氣憤,對白骨精的憎恨和對孫悟空的同情。此刻,我長大了,從這一章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眼見未必為實。

村姑、老奶奶、老爺爺,他們的表面都是那麼得樸實,那麼得善良,可實質卻是一個狡猾邪惡的妖怪,經過這件事,“眼見為實”這句古訓還真得讓人重新審視呢!尤其是在當今如此雜亂的社會,欺騙的手段愈發高明,欺騙的行徑愈加猖獗。

應對這些繁雜的事物,我們不該只看它的表面現象,而要去透過現象看本質。要相信科學,現象真理。要明白,任何的謊言在科學麪前都會自露馬腳,任何的欺騙在科學麪前都會原形畢露。讓我們理智冷靜地看待事物,那麼我堅信,每個人都會遠離虛偽,遠離欺騙。

?西遊記》讓我看到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與謊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教會我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第三回讀後感篇5

明代作家吳承恩的《西遊記》,讓我感受到了團結合作對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團隊任務,是多麼必不可少。

僧人玄奘從長安出發,開啟了西天取經的大門,他收伏眾徒弟:悟空、悟淨和悟能。師徒四人一路上不畏艱難,在同伴有難時挺身而出,互幫互助,沒有什麼困難可以擋住他們前進的步伐。憑着他們的團結一致,不服輸的精神,走過了那十萬八千里的遙遙取經路,克服了那九九八十一難,成功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在我們心目中,孫悟空是最聰明、最機智、法力最大的英雄,《西遊記》中每一個困難好像都由孫悟空一人奮戰,八戒沙僧只是打打下手的配角。但是,只靠孫悟空一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真的可以順利前行嗎?

你看,大戰流沙河中,如果沒有八戒的識水性,主動下水迎戰,他們能輕鬆渡河並收伏沙僧嗎?車遲國裏,如果沒有八戒和沙僧也各展本領,幫助孫悟空讓三個妖怪原形畢露,他們能克服這個難關,繼續前行嗎?孫悟空去大戰妖怪,如果沒有八戒和沙僧在後方保護着唐僧,他能放心大膽地迎戰嗎?雖然八戒懶惰好色,看起來沒有什麼很大的作用,但他幽默風趣,給取經路上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也用自己的九齒釘耙幫助孫悟空對敵。沙僧雖然沒有做成巨大的貢獻,但他忠心不二,沉着冷靜,堅持保護師傅,一路上挑着行李,沒有一句怨言,默默無聞。雖然唐僧有時不分青紅皂白念緊箍咒,還幫妖怪説好話,但他也一直在背後支持着孫悟空。師徒四人的默契配合,團結一致,才使得他們取得真經,有個完美的大結局。

正如賽龍舟和拔河比賽,獲勝的關鍵就在於團結一致,每個人都顧大局。又如戰國時期,趙國有廉頗和藺相如一文一武完美地合作,兩人同心協力保衞趙國,才能使趙國一要比一天強大。團結很重要,誰説不是呢?

?西遊記》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在前行的路上,團結一致必不可少。

第三回讀後感篇6

?論語》每個人肯定多少都讀過一些,一開始我也覺得很無聊,一些讀不懂的古文放在誰面前都會覺得無聊,但有一次,我又從書櫃裏發現了我那本陳舊的《論語》,閒來無事就坐在沙發上看了起來,誰知一看就是兩個小時,裏面的內容好像無師自通,一看就懂,也許是讀過好幾遍的緣故吧,這已經是我第四次讀《論語》了,從中我不僅體會到了孔子淵博的知識,更體會到了孔子流傳千古的儒家思想。

孔子是個自強不息的人,他生在世風日下的亂世,但孔子卻從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來殉人生的理想。孔子又是個品德高尚的賢人,他不因為自己地位卑微而隨波逐流,正像曾子所説的,他吾日三省吾身。不停地反省自己,去偽存真,終生提醒自己除惡向善。孔子還是一位充滿睿智的聖人,這絕不是個人的小聰明,而是紮根於民族文化又立足於個人創造的大智慧,無論是歷代權貴、士子文人還是普通百姓,都從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説中汲取精神的乳汁,培育心靈的花朵。

讀過《論語》之後,最敬佩孔子的就是他的思想,在教育上,孔子重視“文、行、忠、作”。不僅重視課本知識,更強調社會實踐,這正是當今世界很多人所不具備的。如果拿孝道與學業來比的話,那就像孔子所説的“行有餘力,則以學之”。

?論語》其實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史書,不光講了文、史、哲、人生、教育這些大的方面,在很多生活瑣事上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沒讀《論語》之前,我覺得歷代文人都只注重“文”,對“道”視而不見,讀過《論語》之後,我發現孔子與歷代文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是站在以人為本的更高境界上,喊出了“人以德為本”的千古絕唱。

?論語》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是一部有巨大吸引力的著作,只要用心去讀,就會讀懂其中的道理,領悟人生的真諦。

第三回讀後感篇7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出版20年後,作者出了一本書《第三選擇》,作者認為這是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一般的人會認為,我們跟別人打交道時,就是一種博弈,通過博弈,來獲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結果往往就是你贏或者我贏,或者我們之間相互妥協取得的中間結果,就像50年代戰爭中的三八線。但這並不是作者説的第三選擇,作者認為,妥協表面上看上去不錯,本質是雙輸,妥協的關係是脆弱的,爭端往往會再次爆發。

第三選擇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首先我們第一要認真傾聽,發言的目的不是辯論,而是讓每一個人説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要認真傾聽對方的談話,將他的思想提煉出來。要有同理心,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有這樣,對方才能感同身受。

其次,要跳出我們的利益圈,如果我們把精力浪費在誰得49歲,誰得51的討價還價上,我們就會因追求公平,而破壞了彼此的信任。在第三選擇的思維下,我們必須願意放棄我們的立場,必須願意在放手中受到傷害,真正的創新的想法,不是來自於辯論,而是不同理念人之間的對話。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我們達成了協同找到了,第三選擇呢。第一,我們周圍的氣氛是一種積極的氣氛,第二,我們對原來的爭執和這項不太感興趣,第三,大家因為這個結果而受到鼓舞。

讀了《第3選擇》我想到了我們在三階段的一個練習。24小時感召。我們希望感召別人來上課的時候,不能把它當成我們需要完成的一個任務。而是要真正設身處地的去詢問對方,看對方用在生活和工作上有什麼困惑?然後提出我們的建議。我們讓他們上課的目的是真正想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困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一顆真誠幫助他的心。對方才能敞開心扉,願意接受你的建議。這樣達成的協議,即對我們有利,也對他們有益,雙方都滿意。而且我們的關係會因此而變得更加親密。

第三回讀後感篇8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已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家喻户曉了。它那精彩紛呈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其它任何書所不能比的。

這部神話小説主要記敍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事。他們師徒四人經歷了無數風雨,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取得真經。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孫悟空精通七十二變,能降妖除魔,明辯善惡,為唐僧的取經保駕護航。豬八戒雖然又貪又色,但在師傅遇害時總能申張正義,挺身而出,又不缺善心。沙和尚樸實忠厚,勤勤懇懇,安於天命,心地善良。而唐僧雖然有點兒糊塗,善惡不分,但他那頑固執着,誠心向佛的精神和仁慈之心還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在這四人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擁有無窮的本領,神通廣大,天不怕地不怕,具有與強大勢力作鬥爭的反抗精神,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他那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他那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作鬥爭,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敢於鬥爭的英雄,一個光彩奪目的英雄。

讀完這部童話名著,我深受感觸。這一路上,他們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翻火焰山,打白骨精……,可他們卻從未想過放棄,沒有半途而廢,沒有虎頭蛇尾,他們堅持到了最後,做到了有始有終,他們這種不達目的地不罷休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同時,孫悟空敢於鬥爭的精神,豬八戒不怕困難,挺身而出的精神,沙和尚勤勞肯幹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吃懶做也是不行的,我們只有英明果斷,機智勇敢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我們在學習中,要有不怕困難的精神,不要一遇到困難就畏縮不前,要相信,困難沒有什麼了不起,咬咬牙就過去了。一旦戰勝了困難,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