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07之高校就業工作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8W

創新與務實的就業全面服務年

盤點2007之高校就業工作

2007 年,黨中央國務院把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貫徹十七大會議精神,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明年1月1日實施的《促進就業法》為各級政府規範人才市場秩序、創造公平就業環境提供了制度環境。
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比2006年增加82萬人,是畢業生總量和增量最大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實現就業人數比2006年同期增加54萬人。截至9月1日,今年的495萬名高校畢業生已有351萬人實現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去向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人數穩步增加。據介紹,58萬名大學生到縣和縣以下單位就業,佔已就業畢業生的16.6%。這與黨和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優惠和傾斜政策有關。例如,對畢業後志願到西部農村地區工作的學生實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開展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和西部志願者計劃等。到中西部地區工作的畢業生人數增加了55萬人左右。"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自去年啟動以來成效顯著,今年招聘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教師佔到68.4%,比上年提高近30個百分點。截至目前,該計劃共招聘特崗教師3.27萬人,其中國中教師2.35萬人,國小教師0.92萬人。二是到民營三資企業工作的畢業生有143萬人,佔已就業畢業生的40.7%。 三是創業人數有所增加。今年的高校畢業生中,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有1.3萬人左右,佔已就業畢業生的0.4%左右。
隨着高等教育結構的優化調整,高職畢業生人數佔普通高校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在不斷增加,從前幾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52%,2007年達到258萬人。從2004年到2007年,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截至當年9月1日的統計數據)每年同比大約上升一個百分點,這一個百分點意味着每年離校時高職畢業生就業的人數比上年同期增加20萬到30萬人。據各省市的統計,2007年全國有10個省份的高職院校初次就業率超過了本科初次就業率水平,2006年這一數據是6個省份。從2003年開始,教育部啟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培養適合市場需要的人才,這幾年大力推進訂單培養、校企合作培養,實行職業資格與學歷"雙證書"制度等等,加強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訓練。如今這項改革已經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就業服務:以人為本,創新務實
2007年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全面服務年,各地、各部門、各高校按照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要求,加強部門協調與合作,以完善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手段、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為重點,大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年活動。各類就業指導服務機構積極主動服務,為高校畢業生及時提供政策諮詢、就業指導、求職推薦、檔案管理、人事勞動保障代理等方面的服務。
在今年的工作中,上海市教委與市發展改革委、市人事局、市勞動保障局、市公安局等部門緊密合作、共同努力,在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交流機制,提高就業統計準確性,共同實施大學生西部志願者、"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以及做好非上海生源進滬就業工作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各項政策措施和工作機制。
江西省教育廳與省勞動保障部門聯合,分別在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和江西師範大學舉辦了兩次"送就業崗位,送創業項目"進校園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甘肅省人事廳集中開展了"廳長進校園"活動,通過舉辦報告會,現場答疑諮詢、印製《就業指南》、發放宣傳材料,積極幫助廣大畢業生了解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
天津市市教委、市人事局、市勞動局聯合制訂《關於認真做好大學生就業服務努力減輕畢業生求職負擔的通知》,提出"五個免費,兩個補助,一個確保,一個優先",努力減輕畢業生求職負擔。
遼寧省出台了10個指導性文件,實施了"兩個工程、一個計劃",即:遼寧省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工程、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工程和遼寧省縣以下農村中國小一校一名師範類本科生計劃,重點實施了對困難家庭畢業生採取政府兜底安置就業的政策。
重慶市對2008屆畢業生就業雙選活動實行全面免費入場,對全市11.5萬畢業生髮放了《重慶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南》小冊子,做到人手一冊。在檔案户口託管手續辦理方面,採取主動到高校上門服務的做法為畢業生提供方便。為提高畢業生户口辦理的效率,採取在派出所設立辦公室,選派專人辦理的方式縮短辦理時間。
就業服務年,高校也紛紛加大了就業服務力度,採取多種方式促進就業困難學生就業。同濟大學將對就業困難羣體的輔導週期擴展到一年;北京大學與未落實就業去向、就業有障礙的畢業生建立了短信互動平台和郵件羣;蘭州大學通過給予適當經濟補助等形式,派出100組共200名學生參加各地的招聘會;北京林業大學建立經濟困難畢業生就業基金,統計就業困難畢業生信息,建設就業信息平台,通過短信和電子郵件的形式,做到畢業生有職可求,並且開闢"綠色通道",為就業困難畢業生提供"一對一"的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
上海高校的就業服務以細緻周到、個性化體現其特色。上海交大從9月中旬開始,就如火如荼地舉行畢業生求職指導系列講座,如"成在謀劃---大學生職業設計的思路和方法"等十餘場。專業人士分析不同行業的就業特點,講解如何根據應聘行業和崗位特點製作簡歷、面試技巧等,為大學生找工作提供"菜單式"指導。 同濟大學推出"一對一"個性化諮詢服務。如學生願意,有關教師將跟蹤觀察其求職歷程,給予指導和幫助,大多數同學對這種"貼心"服務十分歡迎。
吉林大學為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每一名畢業生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賬號,隨時隨地的查詢就業信息,進行素質測評,並能獲得三十多頁的測評報告,從而幫助自己更好的實現自我認識。畢業生還可以通過設置在各大教學樓的報架,免費獲得反映學校最新就業動態的《吉大就業》報。學校就業中心編印的《吉林大學大學生就業指南》以口袋書的形式發到每一名畢業生的手中。

聯盟共建:信息共享,優勢互補
在有形市場建設方面,今年出現了高校結盟開展招聘會、學校籌辦各類招聘會、政府搭台學校唱戲、勞動部門與高校合作開設就業基地、學校聯手媒體舉辦招聘會等現象,表明政府部門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並且起到了更加積極的作用,學校在打破地域及校際壁壘、整合專業優勢、擴大宣傳、塑造就業品牌方面意識加強。
多極聯盟 拓展渠道
為了消除校際壁壘,共享大學生就業資源,拓寬就業渠道,消除大學生就業的校際和地域壁壘,共同打造就業平台,河南科技大學與西安理工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燕山大學、瀋陽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7所原屬機械工業部的高校正式"結盟"。12月5日在河南科技大學舉辦了首場冬季雙選會,效果顯著。
中山大學藉助強勢招聘媒體、高校和網絡招聘媒體的資源,合力建立信息對稱、雙選成效高的招聘平台。
"第三屆全球500強企業·中國領軍企業--精英學子見面會"於11月28日在中山大學舉行,邀請40多家全球五百強企業及中國領軍企業參展,面向全國重點大學派"英雄帖",並將從報名的精英學子中嚴格篩選2000名優秀的2008屆大學畢業生與企業見面。
本屆精英學子見面會由廣州日報與中山大學聯合主辦,包括"精品就業論壇"、"現場招聘會"和"精英酒會"三部分。自2005年以來,精英學子見面會已連續舉辦了兩屆。由於具有"規模精簡、學生優秀、招聘效果好"等特點,"精英學子見面會"備受各大知名企業推崇。
今年10月,由重慶市教委統一出資,組織該市29所高校45名人員參加了中南七省市在廣州舉辦的"高校-珠江三角洲知名企業校企交流會",實地走訪了東莞、深圳、中山等地的人才交流機構和大型企業,並就在廣州建立師範畢業生就業基地達成了合作方案,目前已與重慶教育學院、長江師範學院等6所院校建立了合作關係。
政府搭台,學校唱戲
今年青海於3月24日至4月6日利用7天的時間,採取"政府搭台、學校唱戲"的辦法,由教育廳組織組織,青海大學、青海師範大學等9家高校承辦的形式,舉辦了"青海省2007年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洽談活動會"。期間共舉辦了8場大型專場洽談會,提供就業崗位信息8962個,有1200多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簽訂了正式的就業協議,另有 4300多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簽訂了意向性協議。活動月結束後,學校還根據需要靈活組織小型洽談會百餘場,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雙向選擇提供了公平、公開、競爭的平台。
為了給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山西省就業指導中心於12月8日至28日,舉辦為期20天的山西首屆大學生就業節。"就業節"期間,省就業指導中心將舉行系列主題活動:12月8日為2008年畢業生供需見面大會。12月15日為第二屆冬季人才交流大會。12月22日為省外企業專場招聘會。12月12日、19日和26日,將舉辦大學生推薦會。另外,為了提高大學生求職成功的機率,在每場現場招聘會期間,省就業指導中心將就畢業生求職過程中需要了解的知識,為大學生開設各類就業指導講座。其中,將邀請人力資源專家為畢業生主講就業和創業政策、用人單位畢業生需求信息、2008年山西就業市場人才供需情況分析以及求職擇業技巧、常識等。
街道扶持大學生就業、創業
11月10日,在大連交通大學2008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的招聘現場,由沙河口區興工街道設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站吸引了眾多學生,街道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針對沙河口區政府和街道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的扶持政策進行了詳細解答,600多名即將邁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收到了由街道製作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指南》。同時,街道還在現場開展了《勞動合同法》的宣傳,發放了宣傳材料2000多份,為現場的大學生們解答了"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相關的問題,受到大學生們的歡迎。
今年,興工街道將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納入為民所辦18件實事當中,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創業基金,開展創業培訓、法律諮詢和免費職介等多項服務。目前街道已建立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開設了5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培訓班,舉辦了2次創業座談,為轄區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非傳統優勢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開發模式
東北師範大學設計實施了"一班、一會、一網絡"的非師範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開發模式。"一班"指邀請長春知名企業,在該校成立以企業名稱冠名的就業管理班;"一會"指以校友為橋樑,在外地城市建立當地知名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聯誼會;"一網絡"指充分利用東北高師就業網,推出為企業量身定製的信息化校園招聘方案。

幫扶解困:打造綠色通道
地方政府通過跨區域辦學,積極探索解決貧困生就業的新途徑,高校則在經濟上、心理上、生活上全方位幫扶就業困難學生。
重慶實行政府與企業跨區域辦學
重慶在這方面獨闢蹊徑。重慶市教委和香港董氏集團就國家船舶行業人才培養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達成了協議。決定採取"2+1"的訂單式培養模式,即:學生前兩年在重慶相關高職院校學習,第三年到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一年有針對性的專業強化學習,完成相關課程和實訓的畢業學生直接進入項目所屬企業工作。按照協議要求,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分別與新加坡萬邦集團和日本常石集團先後兩次來渝招聘,共招收自重慶15所高校的貧困學生102名。
中南大學為貧困生開"小灶"
中南大學為貧困生開"小灶" 就業服務全免費。以2007年"就業服務年"為契機,學校專門成立了"促進貧困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從全校選調7名專職人員,再加上全校29個二級學院專門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老師,組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專門為貧困生就業提供指導、推薦和服務。學校的就業信息網優先為貧困畢業生髮布個人求職信息;針對貧困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派遣、推薦以及推薦材料的打印、複印和網上發佈求職信息等就業服務,一律免費。該校為此每兩週一次定期向貧困畢業生髮佈崗位需求信息,專門為貧困生舉辦招聘會,並在生活、學習、心理、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提供專門指導。目前,學校正嘗試着另闢蹊徑,如聯繫企業為貧困生設立定向獎學金、提前預付學費等。
北京交通大學幫扶四類羣體
北京交通大學在全力推進整體就業工作的同時,對身心有缺陷、交流與協作能力較弱、家庭經濟困難、實踐能力較差等四類就業能力較低的羣體給予特殊關注與幫扶。對他們採取了摸查登記、專項訓練、全面輔導、個體諮詢、專項資助、特殊推薦等六項措施。
對於身心有缺陷及交流與協作能力較弱的學生,組織他們參加素質拓展等活動,幫助他們提高溝通協作能力,積極向用人單位推薦;對於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酌情減免其學費,資助他們求職費用;對於實踐能力欠缺的學生,學校為他們提供培訓幫助。建立了學院領導、教師"一對一"幫扶制度。2007年,我校共有516名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目前已經全部就業。

校企共建:聯合培養,訂單就業

高校在積極開拓就業市場、多方渠道蒐集用人單位信息需求、與企業合作建立就業基地、實習基地的基礎上,更把企業引入了人才培養環節。
開門辦學,促進就業
江西財經大學通過開門辦學,實現了學與用的有機結合。教授主講,企業家發問,江西財經大學新學期推出的雙師教學,可以彌補老師參與實踐經驗不足,也增加了課堂的實踐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上專業人士請進門,課下學生也要走出去。從2005年開始,江財把要求每個學生必須修滿30個社會實踐學分。科研創新、學科競賽、志願者活動都被納入學分範圍。
高校成立企業俱樂部
企業在高校成立俱樂部,一方面作為企業的人才選拔培育基地,另一方面為進入俱樂部的學生成員提供面向該企業的實習和交流機會。俱樂部的經費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撥付,或者由企業提供資金,俱樂部成員基本可以成為企業的實習生。
浙江大學企業俱樂部聯合會(Company Club Union, CCU)系直屬於浙江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的學生獨立運作的、非贏利性的學生社團組織,致力於為更多優秀學子提高就業競爭力與綜合素質、為知名企業推動文化宣講與內部培訓提供豐富的交流平台。浙江大學企業俱樂部聯合會現設有主席團、俱樂部工作部、宣傳與網絡部、人力資源部四個職能部門,同時擁有百度、GE、中石油塔里木油田、阿里巴巴、邁瑞、華碩、歐萊雅雅居樂等企業菁英俱樂部,併為這些各行業的領軍企業提供全面的職業發展與就業宣傳支持。協會成立1年多來,為以上公司在浙大的宣傳、校園招聘工作提供服務和支持,協助其日常在校事務;逐步建設面向以上諸公司的人才選拔培育基地,成為校園招聘的通道;邀請諸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招聘經理為學子做主題培訓,邀請諸公司全職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溝通的內部培訓,請實習生進行經驗分享等,搭建諸公司與浙大學子之間雙向溝通的交流的暢通平台,推動企業和人才需求的契合;為成員提供豐富的面向諸公司的實習和交流機會,全面提升成員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發展意識,建設職業發展研究和實踐陣地。
福州大學預就業模式,讓就業關口前移
福州大學自2004年開始探索與企業合作開展"預就業"人才培養模式以來,已經形成了"全程式預就業""半程式預就業"和"虛擬式預就業"三種形式,走出了一條將學生的教育與就業有機結合的新路子,有效地促進了大學生就業。
福州大學所採取的"預就業"人才培養模式為: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及人才規劃,從大學全日制二、三年級本科生和一、二年級碩士研究生中選拔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優秀學生,作為人才儲備與培養對象,通過與學生簽訂協議,明確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具備的知識結構、能力及其他綜合素質要求,並參與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這些學生畢業時,用人單位將對其進行考核、錄用。
全程式預就業培養指從學生入學直至畢業,學校與企業全程聯合培養,實施教學和實習項目,學生畢業直接到該企業就業的培養形式。
半程式預就業教育是指學生在畢業前的一至兩年,通過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確定畢業後的就業意向後,學生部分課程安排在學校進行,部分課程則在企業實施,經實習合格後直接進入企業就業的培養形式。學生在企業由其企業導師負責,定崗工作,跟隨項目組完成作業。企業向相關學院報告其教學計劃與活動的進展情況,並對學生進行考核打分。學院則負責監督企業方對學生的培訓,及時給予學生指導,並對學生的成績有最終的審核與認可權。如今,學校工科專業基本都和企業聯合實施了半程式"預就業"模式,文科中的會計、法律等學院也採取了此種方式。
虛擬式預就業培養則是將網絡與預就業培養相結合,在網絡平台上,企業和學生通過企業的外包項目,建立僱傭和培養關係,企業對優秀的學生予以特別培養並錄用的培養形式。
預就業模式促使學校人才培養計劃更趨於合理性,促進了校企之間深層的交流與合作,在此過程中,學校深入瞭解企業的人才需求,並以此為依據,對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進行合理調整,進一步突出人才培養目標的職業性。如學生在一些實習項目中,表現出英語能力的不足,學院馬上調整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更多采用了雙語教學手段,同時加強專業英語課程的設置,使人才培養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再者,企業的選拔方式和培訓方式對學校改革教學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啟發,比如項目式培訓、督導制培訓等。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不僅需要培訓內容方面的改革,也離不開教學方式上的創新。預就業培養模式給了學校不少有益的啟發,有利於彌補學校教育的技術滯後性,促進了學校人才培養更趨合理化。
福州大學全面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充分的保障。據統計,連續六年,福大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頂崗實習,提前一年"預訂"就業崗位
河北科技大學自2004年起,該校化學與製藥工程學院就與河北燕博諮詢有限公司、山東海科化工集團等14家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共建就業見習基地協議。上述企業在每年暑假給該院提供10至30個學生的就業見習崗位,實習結束後,企業將與實習表現優秀的學生簽訂就業意向書。今年暑假,該學院70名餘名同學自願報名分赴各個實習企業,實習期間與企業員工同吃、同住、同培訓、同工作,經過近50天的實習,最終有30名學生與所在的實習企業簽訂了就業意向。
在此次"頂崗實習"中,他們始終將自己視為企業的一員,融入到公司團隊當中,不但汲取了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也讓實習企業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據介紹,河北省高校實行"頂崗實習"在國內起步較早,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裏,除河北科技大學外,河北師範大學也向沙河市沙河城鎮中學派出了"頂崗實習"的大學生,赴基層進行實踐,省內其他一些高校在繼續這項工作的同時均收效顯著。這一實習模式不但規範了大學生社會實習,也使在校大學生與用人單位提前"對接",為大學生日後就業鋪出了一條新路。

職業指導:方式多樣,手段創新
在機構上,職業生涯諮詢室的建立標誌着職業指導水平進一步提高。蘭州大學建立了甘肅首個職業生涯諮詢室,向全體在校本科學生提供服務,幫助面臨職業生涯困惑的同學尋找解決之道,以提高大學生們的職業生涯質量,提高同學們面對職業生涯的決策能力和人生道路的掌控能力。
在對象上,擴展到大一新生和畢業生家長。今年以來,北京大學等一些高校為新生提供了系統的職業規劃課程,包括職業測評、職業諮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職業規劃訓練營、就業指導專家系列講座、職業輔導工作坊等各項服務,幫助大學生及早了解和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大連理工大學就業中心在新生報到處專門設立了諮詢處及宣傳展板,工作人員現場為新生及新生家長進行就業政策解答和宣傳。同時向所有新生髮放2007級新生就業指導手冊,學校《大學生就業報》也精心推出了"2007年迎新專刊",全面介紹了學校各項就業工作並指引新生做好就業準備。就業中心將常設就業諮詢室聘請資深職業指導師為新生提供就業諮詢。另外,就業中心還在全校新生選修課中開設了就業指導課,供學生選擇。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把長沙地區的2008屆畢業生的家長請到學校,給家長"洗腦",通報就業形勢,請專家給家長支招,以便讓學生順利被"推銷"出去。
在教學方式上,互動性、實踐性的第二課堂教學和第一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極大地提高了職業指導的趣味性、操作性。如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自2006年開展"職業生涯教練計劃"試點工作,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開展的計劃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加大輻射畢業生的範圍,由去年的60名發展為今年的350多名,教練由去年的知名企業資深職場人士擴展為今年的特大型國企、著名跨國企業經理、人力資源總監、政府高級公務員以及高校大學生就業輔導專家,活動在規模、教練組成以及活動形式等方面更加完善。350多名學生通過座談、企業參觀、實際項目策劃執行等方式進一步深化教練與同學的交流,使同學們受益匪淺。
在載體上,在面授的基礎上,還有了遠程就業指導的形式。重慶市目前已有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十四所高校開通了"全國大學生就業服務衞星專網",主要面向高校學生免費服務,服務的內容包括自我認識、職業認知、職業規劃設計、職業能力培訓和求職就業服務等,學生可以接受遠在北京的專家做的現場直播的講座指導就業。上海閘北就業促進中心針對大學生的求職困惑,把職業指導通過網絡直接連進大學校園,幫助大學生提前掌握求職技巧,為大學生們從容找工作提供了實在的幫助。
在教學科研上,也有新進展。2007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成立了職業生涯規劃教研室,該教研室依託於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要開展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指導工作。該教研室面向大一新生和大四畢業生開設了必修課《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其中大一新生的課程滾動進行,即他們在大學期間將接受系統、循序漸進的職業生涯指導。清華大學把專業研究作為工作的重要方面,啟動研究課題5項,開展包括企業調研、高校調研等工作6項。並着手開始校本課程的大綱編寫、標準化課件製作等工作,以期實現職業輔導教育的全覆蓋。就業指導中心還加強了和心理學等學科的協作。
在任課教師的構成上,也有了變化,輔導員成為重要力量。北京師範大學承擔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共16人,主體是一線專職輔導員,絕大多數專職輔導員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所有輔導員的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全部輔導員均有在一線從事學生工作的豐富經驗,同時大部分輔導員也承擔着本專業部分課程的教學工作。這些教師學科背景多樣,並接受了職業生涯方面的專業培訓和訓練。這種多學科背景的師資結構既保證了本課程的系統化和專業化,又保證了課程實施過程的針對性。同時,邀請相關領域的理論專家和實踐專家對授課教師進行單獨指導,定期集體備課,進一步增強授課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和專業知識。
在課程設置上,根據羣體進行量身定做,比如北京師範大學為首批免費師範生提供了分門別類、更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個性化指導,主要圍繞"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基層教師需要在大學做哪些準備"這一主題展開,更加關注免費師範生的責任與誠信教育,另外還舉辦了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內容涵蓋免費師範生政策解讀、基層優秀教師現身説法等方面。
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主體上,學校普遍注重發揮院系的作用。如浙江大學各學院探索批量就業模式。各學院能根據各自學院特色,通過幾年的努力,摸索出一條能完成40%以上就業的創新途徑,如理學院探索以學風建設為基礎,以證書培訓為手段,以考研帶動為目標,以自主創業為特色整體推進就業工作;服裝學院以校友資源為主,以專業網站、服裝類行業協會等社會資源為輔,鞏固和發展就老就業基地,落實批量就業等。北京師範大學努力在就業和職業指導的專業化方面進行突破。他們以專業為依託進行就業和職業指導,各院系所積極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將專業與職業發展、就業緊密結合實現就業指導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化。

就業隊伍建設:專業化、多元化、全員化

就業隊伍組成開始發生變化,新增了學校業務骨幹、校友導師、大學生志願者和研究生就業委員,在就業工作的全員化以及發揮學生自我教育功能方面,有了新進展。

聘任近百名大學生就業導師
為了更好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幫助和服務,日前,江西理工大學在江西高校中首次設立大學生就業導師。
學校聘任近百名有着豐富教學科研管理經驗的業務骨幹擔任大學生就業導師。任職期間,就業導師須積極指導大學生測定職業興趣,做好職業規劃,提高求職技巧,綜合分析求職情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科與職業。同時,就業導師還要為畢業生提供學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此外,為了更好地配合就業導師工作,學校還開展了畢業生就業回訪活動,及時反饋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對學校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招生就業等各方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校友就業導師團
北京師範大學哲社學院成立"校友就業導師團"創新學生就業指導和服務模式,把以學科專業為情感紐帶的校友凝聚起來,參與到對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中,形成校友參與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長效機制,在學生兼職實習機會、就業心理輔導、職業生涯規劃、人際溝通等方面提供具體指導和服務。

大學生就業服務志願者
常熟理工學院成立了第一支大學生就業服務志願隊。來自學校計算機學院、化學系、物理系、管理系的11名大學生成了這支隊伍的創始會員。這次有100多名學生報名,經過面試和相關考核方能上崗。這批志願者經過系統培訓後提供的服務很廣泛,包括為全校學生提供就業、職業生涯等方面的諮詢;接待用人單位來校招聘、洽談;撰寫相關新聞報道;協助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和有關部門舉辦職業生涯設計大賽、大學生職業生涯節、就業沙龍等就業系列活動;協助做好校內外專家就業講座、報告;協助做好用人單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工作;協助做好師範畢業生教師資格認證工作;協助做好畢業生派遣工作;協助做好學校大型招聘會的組織工作;負責就業網有關信息的蒐集和更新;協助收發相關文件和資料等。就業指導中心對入選的志願者進行全面、系統的就業工作基本知識培訓。對於這些志願者學校將優先推薦參加校優秀青年志願者、優秀社團幹部、優秀畢業生等的評選,優先享用就業指導中心的相關資源,優先選送參觀用人單位,優先推薦參加校外人才市場。
研究生班級中設立就業委員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在各研究生班級中設立就業委員一職,同時在校研究生會以及各學院研究生會中成立就業實踐部,選拔一批責任心強、綜合素質高的同學協助學校和研究生院做好研究生的就業教育、指導和服務工作。
相關崗位設立後,將在中國石油大學就業主管部門和研究生院的指導下,協助就業主管部門做好研究生就業的調查研究,及時向廣大研究生傳達就業信息。同時,結合各年級、各專業特點開展多種活動,並結合就業開展社會實踐,引導研究生轉變就業觀念,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升就業技能,為工作能力的不斷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就業隊伍的培訓內容,除了就業數據統計培訓、就業指導師、職業規劃師培訓外,不少高校也參加了KAB創業指導師培訓;培訓方式除了傳統的理論培訓、資格培訓外,也有所創新,比如上海就嘗試組織就業老師到企業實訓。此外,政府在高校就業隊伍培訓上也積極發揮作用。

青海成立師資培訓基地
為更好的提高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師資隊伍水平,同時降低培訓成本,青海省在青海師範大學掛牌成立了"青海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師資培訓基地",並於8月底舉辦了第一期培訓,共有省內外近90名專職就業指導教師參加。

輔導員集體學習指導大學生就業
11月,四川省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中心開始對來自全省69所高校的159名輔導員進行系統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等。
上海組織高校就業中心老師到企業實訓
今年3月,上海市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對該市高校就業中心的老師和輔導員開展了培訓,並增加了到企業實訓環節。上海市科教黨委、市教委委託市就業指導中心開展了對高校就業工作人員和政治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教育專業培訓,中心先後組織了15期職業諮詢師培訓,參訓老師達600餘名,近300人取得了由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促進會和市職業能力考試院聯合頒發的"職業諮詢師專業技術水平認證"資格證書,一支專業化的職業發展教育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廣東積極組織就業指導人員培訓
3年多來,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先後組織了8期就業指導人員培訓班,來自廣東省高校的約870名就業指導老師、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目前,該省高校已有獲得國家職業資格的高級職業指導師42人、職業指導師321人、助理職業指導師388人、職業指導員6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專業化、專家化"的就業指導工作人員隊伍。 

"領航員計劃"
華中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首次開展以就業輔導員到企業掛職見習為形式的"領航員計劃"。選派部分專職就業工作輔導員到東方電氣、航天科技、萬科等一批行業標杆企業從事崗位見習、體驗工作。輔導員通過在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或一線生產部門的實地體驗,通過參加部門例行會議、生產會議、旁聽員工培訓、調查走訪等方式,瞭解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聽取用人單位的辦學建議。同時,宣傳學校,推薦學生,邀請用人單位到學校招聘,密切校企感情,穩定和拓寬就業渠道。
依託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提高就業工作人員專業化水平
北京師範大學要求全校所有專職輔導員根據工作需要和自身興趣,在《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諮詢》、《形勢政策》三門課程中,選擇一門課程,承擔教學任務。最大限度動員全校教職員工人人關注大學生就業。
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在學校成立後,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該基地除組織輔導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外,還先後主辦了2008屆畢業生班主任就業工作培訓、北京師範大學輔導員壓力管理工作坊、英語口語培訓班等活動,旨在打造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就業工作隊伍。
北京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一方面多次組織校系兩級就業工作人員參加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和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舉辦的"就業工作人員專業化培訓--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專題培訓、"台海大學生職業指導論壇"、"首屆中國職業生涯發展高峯論壇"等相關活動;另一方面,加強國際交流,遠赴美國、加拿大高校學習考察職業指導經驗,邀請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美國南加州大學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人員來學校交流等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