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走向我們幸福的小康生活作文五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9W

  2020走向我們幸福的小康生活作文五篇

我們年輕人不能總是依靠政府的幫扶,要用自己的雙手換取小康生活,你覺得這樣對嗎?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2020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作文五篇,希望你喜歡。

2020走向我們幸福的小康生活作文五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作文篇一

寧夏西北,賀蘭巍巍

從銀川始發的“石炭井號”旅遊列車沿着山腳疾馳而過。這趟擁有半個世紀運營史、編號7524/5的綠皮列車曾因煤而興、因煤而荒,如今又因生態工業旅遊而紅火起來。

“前些年車窗不敢隨便開,不然得吃一嘴黑煤灰,白襯衫也變灰襯衫。如今山上的礦坑不見了,一路上滿眼鬱鬱葱葱,遊客也漸漸多起來!”工作多年的列車員李靜,也驚歎於賀蘭山生態環境的變化。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寧夏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強綠色屏障建設。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落實生態立區戰略,鐵拳治亂,全面打響了賀蘭山生態保衞戰,累計整治修復6673公頃,播撒草籽覆蓋面積8萬畝,造林超過7000畝。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當蒼茫大山抹去“滿面塵灰煙火色”而煥發出新的生機,當“綠水青山”的生態願景漸漸成為觸手可及的生活美景,一幅幸福的畫卷也在賀蘭山下徐徐展開。

棄煤補綠,“運渣人”變“治渣人”

山高風急,水罐車司機王茂忠彎腰伸手連接管道,襯衣在風中呼呼作響。

把車開到賀蘭山大磴溝的蓄水池加滿水,繞着盤旋而上的渣台攀高,在渣台頂上連接管道,將汩汩清水輸入其中,澆灌草木……今年4月以來,王茂忠每天都往返於蓄水池和渣台之間,運完4車水,太陽已經西落。

夕陽下,賀蘭山明暗交映,格外壯麗。千百年來,賀蘭山橫亙於平原沙漠之間,庇佑着“塞上江南”的富足美麗,所賦存的10多種礦產資源,也一度支撐起寧夏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然而,連續數十年的無序開採,讓這裏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

“那時的大磴溝,到處都是沒有主的渣台和礦坑,就像是大山的一道道傷疤,看了讓人心疼。”10年前曾在這裏運煤渣的王茂忠,回憶當時的環境説,“渣堆和渣堆之間沒有路,好容易用剷車推出來一條路,轉天再走,已經讓新渣堆沒了。風再一吹,整個人都黑了,我到宿舍洗臉,一盆水半盆灰,鞋裏都是細煤渣。”

“一筆筆賬算下來,大家明確了共識,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一旦失去賀蘭山的屏障保護,最終吃虧受害的是自己。”石嘴山市委書記王文宇表示。當地連續3年組織精兵強將,大力推進賀蘭山整治恢復點治理,王茂忠也從一名“運渣人”變成了“治渣人”。

“跟以前相比,現在的工作怎麼樣?”

“以前車上裝渣,現在車上裝水,車是照樣開,但性質大不一樣。”王茂忠説,儘管日曬風吹,可他如今卻有着滿滿的成就感,“看着賀蘭山一點點變綠,心裏那叫一個痛快!”

滿目蒼翠,給子孫留下綠水青山

賀蘭山下,像王茂忠一樣“改行”的大有人在。他們從“靠山吃山”走向“育山護山”,除了賺錢養家,更為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綠水青山”。

山腳一處的綠化帶,樟子鬆、側柏、金葉榆、山桃等喬灌木已經紮下了根。3歲的吳韜正拿着用礦泉水瓶改造的小桶,幫着父母給樹澆水。父親吳少虎修剪樹枝,他在一旁扶樹;母親給樹培土,他一溜小跑抱來鐵鍬。

吳少虎和妻子都是中衞市海原縣人,之前在石嘴山各煤礦運煤、跑大車。2018年,石嘴山市狠抓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外圍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依法關停取締一批煤炭企業,運煤生意減少,種樹護綠的活計多了起來。

“我和妻子商量後,一起轉行當林木養護工人,當年就在生態修復示範區裏面住了下來,負責看護900畝。”擦了一把額頭的汗,吳少虎笑着説。

夫婦倆攜手轉型時,吳韜年紀尚小。現在陪父母巡林時,吳韜已經能幫忙找出紮根不深、不發新葉的樹,叫父母來搶救。小小年紀的他,已經知道愛護賀蘭山一草一木。

“工作穩定了,生活也改善了,但這只是其次。”吳少虎輕撫着兒子的腦袋,“最讓人欣慰的,是小傢伙們長大後,記憶中都是綠色的賀蘭山。”

王茂忠、吳少虎以及千千萬萬“護山人”的汗水換來收穫。據銀川市西夏區自然資源局綠化養護中心負責人馬軍介紹,近年來,賀蘭山自然保護區人工造林面積不斷增加,植被覆蓋度由45%提高到65%,“礦坑綠了,鳥兒來了,就連野生馬鹿也明顯多了起來”。

綠意成詩,好生態帶來新機遇

賀蘭山的生態變遷,也體現在老百姓的錢袋子裏,體現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對此,位於賀蘭山東麓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龍泉村最有發言權。

“不説遠的,就跟2017年比,當時全村355户,七成的房子是空着的。咋回事?村子發展慢,村民外出打工了。”村口古樹下,龍泉村所在的長勝街道辦事處主任張震告訴記者。

誰也不曾想到,短短兩年,曾經留不住人的龍泉村,人們紛紛返鄉創業。2019年,村民自己創辦的客棧、酒坊、茶館、特產商鋪等已達35家,村集體收入達到創紀錄的150萬元。“留下50萬元繼續投資,其餘的打算年底給大傢伙分分紅,致富奔小康就在眼前。”張震自豪地説。

漫步村裏,驚喜更多。一幢幢庭院青磚灰瓦、錯落有致,路兩邊的杏子樹壓彎了枝頭,百年老樹、巨型水車更是別具風味。山水相映間,宛如賀蘭山下展開的一幅舒適愜意的田園畫卷。

小小村落變化大,祕密在哪?

當地釀酒師張淋景説:“歸根結底,還是吃了環境改善的紅利。”去年,她離開石嘴山市區回到龍泉村,投資100多萬元開辦了自己的酒坊庭院。利用當地清冽甘甜的泉水,古法釀造的米酒、高粱酒廣受歡迎。説話間,幾名遊客來到張淋景的庭院小憩,鬱鬱葱葱的果樹遮住了烈日,坐在石階上近賞碧水、遠眺青山,很是愜意。

“生意好得很,估計明年就能回本!”張淋景並非盲目自信。近年來,龍泉村搭上賀蘭山乾溝周邊生態環境修復工程的快車,完成了後山1200餘畝荒山的綠化栽植工作,綠化覆蓋率達60%,日漸茂盛的綠色長廊不再“養在深閨人未識”。得益於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龍泉村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人均年收入即將達到2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吃上了這碗飯,才更懂得這道理。”談起百姓今日的幸福生活,龍泉村黨支部書記高亮感慨萬千,“從脱貧致富到鄉村振興,每一步都不容易。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守好賀蘭山,守住這來之不易的一片綠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作文篇二

驅車沿着寧夏西海固地區的盤山道一路向西,在一處山腰間,裝飾富有現代風格的窯洞一字排開,彩色拱門上掛着文創飾物,窯洞內外人流穿梭。“那就是龍王壩村。村裏已建起了一家農家樂。”寧夏西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馬愛萍介紹,“這裏鄉村旅遊非常火爆,來遊玩的人事先得在網上預約。”

半個小時後,我們見到了39歲的焦建鵬,他遞過來的名片上寫着“寧夏瑞慶龍王壩生態文化旅遊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建鵬向記者介紹,龍王壩村內的龍王廟寺廟羣及保存完好的古城堡,向人們展示着龍王壩村的歷史。村子與遠山近水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秀美的田園風光畫。

這裏真美,這裏也曾經真窮!除了美景,半山腰上種啥啥不靈。全村404户、1764口人,前年建檔立卡貧困户還有208户。

焦建鵬家世代生活在龍王壩,他2010年大學畢業後,曾在銀川從事文創工作,2013年返鄉創業。龍王壩村有發展旅遊的優勢:地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火石寨和世界第二大地震湖之間,空氣質量好、負離子含量高、飲用水源潔淨。焦建鵬投入600萬元發展林下種植養殖業,到2015年,生態雞出欄達到3萬隻,加上幾百畝中草藥的收入,年利潤達到300萬元。

隨着公司業務擴大,林下承載能力成為瓶頸。焦建鵬開始轉換思路,“如果讓商販留下來吃頓飯,一隻雞可燉4鍋湯,就賣上了2只雞的價格,配上一桌菜,就可賺到8只雞的利潤,如果再讓商販住下來,利潤就可增加幾十倍”。2016年,焦建鵬率領他的創業團隊租賃幾百畝土地,建起4000平方米的窯洞賓館,搞了一個“超級農家樂”,決心把農村變景區、農民變導遊、民房變客房、產品變禮品。

近3年來,西吉縣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加速完成龍王壩村的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辦起了民俗遊、風情遊、冰雪遊……幾年下來,龍王壩不僅遊客越來越多,名氣也越來越大,先後獲得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等榮譽。如今龍王壩村的貧困户,不僅可以在家門口致富,還通過村裏“文化融合、農旅融合、產旅融合”的聯動思路,實現户均1棟休閒日光温棚和2畝油用牡丹。村子連續3年户均收入年均增加2400元,今年底14户建檔立卡貧困户將徹底脱貧。

“從離開家鄉創業,到重返家鄉創新,龍王壩生我養我,我必須給父老鄉親最豐厚的回報!”焦建鵬説。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作文篇三

22年前,這裏是一張人跡罕至的“白紙”,風吹石頭跑、天上無飛鳥;如今,這裏是一幅安居樂業的畫卷,綠染荒原千里秀、洗盡貧寒滿目新。

自1998年起,在素有“貧瘠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地區難以就地脱貧的部分羣眾,懷揣着對新生活的嚮往遷往地勢相對平坦的寧夏吳忠市紅寺堡。隨着23萬餘人陸續遷入,紅寺堡,這片羅山腳下的土地也由昔日的荒原,漸成我國最大的易地生態移民安置區。

從貧困發生率超過三成,到如今的0.76%;從被視為寧夏脱貧攻堅硬骨頭中的硬骨頭,到今年3月退出貧困縣序列;從遷入時僅有一口鐵鍋和破舊鋪蓋,到現在開汽車、住新房……移民的日子翻天覆地,新家的變化日新月異。

從苦澀荒原到幸福綠洲,這片土地滄桑鉅變的奧祕何在?

生活,在汗水中發芽

在年平均蒸發量2000多毫米而降水量僅為一兩百毫米的紅寺堡,水是稀缺的。藉助一級級泵站,奔騰的黃河水被抬升了300多米流向荒原,從此旱地變水田。但對種慣了旱地的移民來説,水田卻成了在這裏立足時最大的挑戰。

“頭回面對水澆地,既喜又愁。通過農技人員講解,我們才知道,種水田,春季耕地時遇大風很容易風乾,種子不好發芽。”紅寺堡區大河鄉開元村村民禹萬喜説,要不是每年一輪輪的農業技術培訓,他做夢也不敢想能靠種地致富。

在西海固老家時,禹萬喜不喜種地,就愛養羊、販糧,鄰里鄉親都説他“不安分”。但老家交通條件差,他“折騰”多年也沒起色。聽説紅寺堡移民開發,禹萬喜報名成了首批移民。搬遷當天,父親從村口折下一根柳枝交給他:“娃娃,你去了把這柳枝栽上,樹活了,人就能活下去;如果樹活不了,你就回來。”

如今,羸弱的柳枝長成大樹,禹萬喜在地裏“種”出了車子和樓房。

幸福生活的“甜度”,關鍵看收入。

柳泉鄉柳泉村村民趙小梅因丈夫患病不能幹重活,一人挑起生活重擔。“在老家,靠幾畝薄田,使出渾身力氣也只能把肚子填飽。來到這兒,路好水好地也好,只要多吃苦,生活就真能甜。”趙小梅説。

除了自家3畝玉米地,她一年能在“別人家”地裏忙9個月。2月在枸杞地裏打雜,3月、4月修剪葡萄藤,6月開始採摘枸杞,7月、8月採摘黃花菜,9月左右收葡萄,10月、11月收蘿蔔……“不得閒”的趙小梅,去年底終於脱貧了。

趙小梅的增收路,折射出紅寺堡的產業選擇邏輯。6000餘畝“長美”白蘿蔔、5.6萬畝枸杞、8.02萬畝黃花菜、近10萬畝釀酒葡萄……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優先選擇能錯峯用工的產業,爭取讓村民全年無閒。

“目前我們九成以上的建檔立卡户都有增收產業,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移民之初的不足500元,增至去年底的9825元,其中特色產業收入超過40%。”紅寺堡區委書記丁建成説,大力發展適宜本地的產業,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重要支撐。

命運,在書本里改寫

“1999年6月,13歲的我在老家剛上七年級就輟學了,不是因為不喜歡上學,而是在老家上學的路太苦了,要翻越幾個山頭才能到學校。”紅寺堡區幹部馬興龍回憶説,輟學後的那個夏天,他隨父母搬到紅寺堡,家門口的學校讓他重新燃起對讀書的渴望。他成了紅寺堡首批國中生、首批高中生,那屆300餘名高中生近半數考入大學。

幸福生活的“厚度”,取決於重視教育的程度。

作為移民區,紅寺堡的貧困學生多。為了讓每一個貧困學生都能有學上,當地用好國家、自治區和社會各界助學措施:高中、中職、高職、大學本科等階段的建檔立卡户學生,以及非建檔立卡户二本以上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每人每年可獲得1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資助;對貧困程度較深的馬渠生態移民區,籌措專款免除幼兒園保教費,補助幼兒生活費……不僅如此,2017年紅寺堡在寧夏率先設立教育扶貧基金,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每年籌措不少於1000萬元,對貧困學生進行常態化資助。

每個被教育改變命運的農村孩子背後,都有一批鄉村好老師。可鄉村學校憑啥留住好老師?憑待遇,憑關愛。

按照學校離城市遠近、艱苦程度,核定農村教師補貼,最近的人均每月可享受260元補貼,最遠的可享受860元;每年為45歲以上的教師免費體檢一次……大力度的傾斜政策,讓教師隊伍紮下了根。靠着紮根鄉村的名師指路,紅寺堡區大學聯考一、二本上線率連續多年在西海固九縣區中名列前茅;會考、大學聯考成績位於吳忠市前列。

升學率的提高,是更多農村孩子命運的改寫,是一個個貧困家庭的“脱胎換骨”。

村民馬忠蓮的家在紅寺堡區新莊集鄉紅川村,推開家門,乾淨整潔的地板、時尚的水晶燈和新款沙發,充滿着都市氣息。

“這些都是大閨女去年大學畢業後用工資‘攢’下的。”沒念過一天書的馬忠蓮有些羞澀地説,以前還曾因女兒放學只顧寫作業不去喂牛而呵斥過她,如今“苦日子熬出頭了”。

“紅川村的大學生,不僅是全村摘窮帽的底氣所在,更是紅火日子的保障。”紅川村駐村第一書記楊虎説,全村常住人口4900多人,近4年已畢業大學生150人,目前還有210人在大學就讀。

紅川村只是紅寺堡區眾多村子中的一個。“教育扶貧不僅逆轉貧困學子個人命運,更是脱貧攻堅中阻斷窮根的關鍵一招。”紅寺堡區區長譚興玲説,讓每一個孩子上得了學、上得好學,是決勝小康社會的“慮長遠”之策。

幸福,在“心安處”生長

紅寺堡沒有“原住民”,當地的所有居民均來自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涇源縣等西海固縣區,包括漢族、回族、蒙古族等14個民族。當地幾乎每個行政村都有來自不同縣區的移民,不盡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俗給鄉村治理帶來不小的難度。

紅寺堡區紅崖村曾是遠近聞名的“上訪村”。“剛搬來時,有些村民一有矛盾就動拳上腳。”紅崖村村幹部任建舉説,以前你問村民是哪裏人,他不會説是紅寺堡人,而説是西吉人、隆德人等,因為缺乏感情積澱。

幸福生活的“温度”,要看鄉村治理的力度。

紅寺堡區克服財政壓力,整合各類資金2400多萬元,在全區64個行政村高標準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並細化管理方案。昔日搓麻將的手玩起了籃球、罵仗的嘴唱起了秦腔……如今,農閒時節,廣場舞、唱秦腔、籃球賽等成了各村“標配”。

在紅崖村,鄉里鄉親越走越近:村民自發組建起的“紅袖標”巡邏隊,及時發現建檔立卡貧困户何文花家牛棚失火,保住了這家人的致富希望;村民楊軍成遭遇交通事故,鄉親們自發捐出7萬多元助其渡過難關……

提升鄉村凝聚力,光靠文化還不夠。在鼓勵村民建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調解委員會等的同時,紅寺堡區綜合考慮村組巷道佈局、姓氏家族等因素,按照每5至15户推舉1名代表的方式由農户自行推薦村民代表,讓羣眾更積極主動地參與鄉村治理。

“以前有村民擔心村幹部優親厚友不公正,現在,更加公開透明的村務處理模式增強了幹羣互信。”新莊集鄉人大主席鎖金銀説,人心齊,是鄉村振興的保障。

此心安處是故鄉。如今,再有人問“你是哪裏人”,越來越多村民會自豪地説:紅寺堡人!

有人説,曾經生活在西海固、因脱貧無望而遷出的紅寺堡人能脱貧,是一個奇蹟。但紅寺堡人説,黃河為鑑、羅山可證:奇蹟,是奮鬥的另一個名字。沒有黨的富民政策持續滋潤,沒有23萬多名幹部羣眾踏石留印、接續奮鬥,荒原怎會有奇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作文篇四

貴州畢節,五百里烏蒙腹地。

烏蒙山主峯韭菜坪就坐落在畢節市赫章縣境內,山勢連綿,令人興歎,“連峯際天兮,飛鳥不通。遊子懷鄉兮,莫知西東。”但在如今的航拍鏡頭中,蒼翠林間,路網延伸,車輛馳騁。

水塘堡鄉的居民姚文黔停好小貨車,打開小喇叭,山路上響起瓜果叫賣聲。“路通了,出家門給鎮上送新鮮的山貨,就是一腳油門的事,落雨都不用穿膠鞋。”

“以前是‘縣縣通高速,村村通油路’,現在村組都通硬化路。”在赫章縣交通局修路17年的熊健説,“赫章是脱貧攻堅掛牌督戰縣,山高路遠通路難,但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在畢節,幹部羣眾有這樣一股子勁頭。

“土豆能管肚子飽,蘋果能叫日子甜”

“威寧土豆也有名,為啥要把蘋果賣出山?”

“土豆哪有蘋果‘甜’!”64歲的彭文才侃侃而談,“這裏白天光照強,晝夜温差大,果子甜度高,賣得好着呢!”

彭文才的“致富經”,學自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迤那牛棚萬畝精品蘋果基地。高原夏日,天空晴朗,連片的防雹網閃着光輝,成排的蘋果樹靜待豐收。

2015年萬畝果園初建,迤那鎮引導農户流轉土地,彭文才看着自家31畝地動了心。可老伴有意見:“祖輩都種土豆、苞谷,最差也能管口糧,能拿蘋果當飯吃?”

“土豆能管肚子飽,蘋果能叫日子甜!”為説服家人,彭文才算了筆賬:土地流轉費每畝一年800元,在蘋果基地打零工一天至少80元,基地有了純利潤,流轉户還能拿分紅。

2019年,萬畝果園進入初果期,畝產約1500斤,總產值6150萬元,惠及7個村的4056户、1723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户656户、2952人。

“發展產業是實現脱貧的根本之策。”針對傳統種植管理粗放、結構單一、農户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畢節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主打特色農產品。2018年至今,全市共調減低效作物434.92萬畝,替代種植蔬菜65.1萬畝、經果林209.26萬畝、馬鈴薯52.09萬畝、中藥材44.57萬畝。

黔貨賣出山,老鄉心裏甜。蘋果園中,彭文才牽頭管護400畝地,老伴有時也來幫忙。“見過蘋果開的白花花嗎?跟現在的日子一樣,美!”

“搬出了山窩草窩,住進了金窩銀窩”

“走出深山搬進城,感覺怎麼樣?”

看着整潔的家,29歲的付紅眼裏閃光,“搬出了山窩草窩,住進了金窩銀窩!”

付紅以前的住處,是位於赫章縣雙坪鄉五里村的茅草房,幾十平方米,要擠下全家8口人,得在正屋裏搭活動木板當牀。

2018年搬進縣城的銀山社區,付紅一家分到兩套共160平方米的住房,住得寬敞、安逸。

可剛搬出大山,總有不適應的地方。付紅見過,有鄰居隨手將垃圾扔出窗外,還為此和社區保潔人員吵了起來。

銀山社區是赫章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之一,有各鄉鎮街道的貧困户1836户9038人。部分居民過去的生活習慣沒改過來,曾導致社區鄰里矛盾。

為此,銀山社區推出“幸福積分單”,黨員幹部帶頭,積分兑物激勵,引導大家改變陋習,共建、共治、共享新家園。

漸漸地,地上的煙頭消失了,亂停的汽車歸位了。環境衞生改善,居民精神面貌提升。社區小廣場上,升旗杆有了嶄新旗台,通往學校的小路平整硬化,都是居民自發動手的成果。

如今,銀山社區的“黨建+積分”機制,已推廣至畢節多個區縣。截至去年底,畢節市有5.23萬户、24.26萬貧困人口住進13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66756套新房,過上了新生活。

“朝九晚五進車間,收入穩定有保障”

“搬新居,進車間,告別土地可還習慣?”

“在扶貧車間工作,有上班族的感覺。”34歲的王燕攏了攏工作台上的耳機線。

搬進城裏前,王燕也不是沒有過糾結,“打工務農這麼多年,進了城我能幹啥?”

王燕的新家在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移民搬遷安置點。她家裏孩子小,老人年事已高,離不開人照顧。那天,送孩子上學的路上,王燕看見街道兩旁有掛着“扶貧車間”招牌的門臉。走進一間耳機加工店,仔細一聊,沒想到就上了崗。

“要讓無法離家、無業可扶、無力脱貧的貧困户,能就地就近就業創業。”長期從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畢節市生態移民局督查專員張阿卓説,“藤編、刺繡、做耳機,都是手上活計,簡單培訓就行,多是計件工資,居家也能增收。”

“離家近,活不累,一月收入千把塊。”王燕的丈夫也在家附近上崗當保安,每月收入2200元。告別幾畝地,不再打零工,這個七口之家如今年收入3萬餘元。

“樂業才能安居。”畢節市迄今建立就業培訓服務網點133個、勞務分公司196個、扶貧車間156個,開發公益專門崗位10.8萬個。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家庭5.6萬户、13.25萬人,實現就業率91.39%。

出山換活路,居家有收入,指端能脱貧。通往耳機加工店的社區道路寬敞平坦,王燕每天走上兩個來回,“再不用迎着星星出門、揹着月亮回家,朝九晚五進車間,收入穩定有保障。”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作文篇五

短暫的嗡嗡聲後,秦慧麗的汽車裏響起了《歌唱祖國》的音樂,只不過,這聲音裏帶着鈍鈍的摩擦感。此刻,她的車正以45公里的時速,不緊不慢地行駛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查乾柴達木村的音樂公路上。隨着輪胎與地面的親密接觸,大地“奏”響了《歌唱祖國》。

“我要開車從呼市去山西,在網上看到這裏有段音樂公路,就專門選了這條路線。”秦慧麗告訴記者。像她這樣欣賞音樂的遊客有很多,音樂公路為此專門設置了掉頭區,方便司機們“倒帶”。

衝着這段“汽車獨奏”來的遊客多了,也帶火了沿途的鄉村旅遊。“去年來我家牧家樂的遊客大幅增長。”伊金霍洛鎮布拉格嘎查嘎查長巴圖格西誇起自家的牧家樂,“連續幾年被評為市裏的5星級,既有餐飲,也有表演”。

布拉格嘎查離成吉思汗陵景區不到3公里,離音樂公路約10公里。2006年,巴圖格西建起了有兩排蒙古包的牧家樂。2011年,成吉思汗陵旅遊區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外來遊客劇增,巴圖格西的牧家樂生意更紅火了。村裏人前來請教,他毫不保留地分享經驗,“我賣羊肉,他賣雞肉,你賣牛肉嘛”。這樣,不僅豐富了遊客的選擇,也避免了同質化競爭,讓更多牧民吃上了旅遊飯。

布拉格嘎查還成立了馬隊協會和餐飲協會,為遊客提供騎馬服務、馬術表演和餐飲服務,農牧民收入大幅增加。“以前一年掙10萬元,現在一年能掙五六十萬元。”巴圖格西説。

2015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相繼出台牧家樂獎勵政策,推進美麗鄉村改造工程,村裏的水電、道路、網絡條件大幅改善。如今,全村430多户農牧民有65户發展了牧家樂,其中5星級牧家樂有4户。在巴圖格西的帶動下,村裏還自籌資金修建了達爾扈特度假村,聘用周邊幾個村的貧困户從事保安、保潔等工作。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2.5萬元,巴圖格西也被評為伊金霍洛旗的致富帶頭人。

音樂公路建成後,巴圖格西的牧家樂又添了不少客源。蜿蜒的公路上,總有亮眼的光芒在閃爍,那是陽光照耀下絡繹不絕的汽車。這道光,從有牧家樂傳統的布拉格嘎查一直延伸到原本乏人問津的查乾柴達木村。

2016年,查乾柴達木村修好了水泥路,村中翻修的房屋設計成舊時黃泥房的樣子,再加上原有的草原、水庫,形成了“黃泥髯牆瓷罐罐,氈房星宿草灘灘”的風貌。由於生態環境好,這裏白天有通透的藍天,晚上有閃亮的星星,從音樂公路下來的遊客、司機大都會到村裏就餐。還有人專門奔着體驗鄉村民宿而來,享受一段數星星、聽蟲鳴的時光。

秦慧麗從音樂公路下來,就直接開到了查乾柴達木村的民宿區,準備在這裏吃頓農家飯再出發。“村民們都説這裏的飯菜香着呢。”她笑着衝記者揮揮手,帶着家人走進了餐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