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文學與70後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92K
散文:文學與70後

散文:文學與70後作文

我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後來,這個年代出生的人,被人們習慣性地簡稱為“70後”。

“70後” “80後” “90後”以至後來的“00後”的概念,是誰率先提出的?什麼時候流行的?沒有人去考證。

70後,在這個標籤之下,不僅僅是出生時間上的區分與歸類,其中也包含了主流文壇、前輩作家,甚至來自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整個社會對這一代人的精神狀態、生活習慣,以及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等的認定與描繪。

在“70後”這個命名之下,整整一代人被貼上了“孤獨、自我、叛逆”的統一標籤。70年代,正是計劃生育實行得嚴厲的時期,“只生一個好”成為很多家庭的選擇。同時,這個年代正處於改革開放轉型變軌的新時期,各類思潮湧動,各種社會矛盾紛繁複雜,各階層民眾都還處於一個激動、迷惘、選擇、起步的大環境中。這樣的環境,給70後的成長帶來了很多值得思考和磨礪的東西。由此,普遍都有一種沉鬱的思想。70後作家,是一個不事喧譁的龐大、成熟的羣體;其作品自然而然地打上了明顯的時代,和現實生活的烙印。例如,李師江的代表作《逍遙遊》,被視為“繼王朔之後最具敍事魅力的小説怪才”,作品亦正亦邪,是一位楊過式的人物;馮唐的代表作《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顯示出他是一位頗具古典文學修養的作家.....這個年代的作品,無論詩歌、散文還是小説,都有一種心靈激揚之後的冷靜、深層的思考;都有一種社會責任感,不浮躁,不故作矯情,不虛妄。

作為一名70後文學愛好者,我想談談自己在閲讀與寫作方面的一些淺顯的觀點。

文學閲讀至關重要。家中父輩藏書很多,且大都以文藝類為主。受大人影響,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閲讀。從《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到《紅巖》《芙蓉鎮》《三俠五義》,從《當代》《收穫》到《北京文學》《小説月報》。現在回想上學的時候,文學閲讀,都將其作為無用閒書。有一回,我在課堂上偷偷翻閲《青春之歌》,被數學老師發覺。於是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勸告聲中,再也不敢在課堂上“開小差”。儘管如此,仍然沒有阻止我課外閲讀的興趣。可以説,閲讀一直伴隨了我的青少年時代,大大豐盈了一位成長中少年的精神世界。之後,我始終沒有放棄閲讀這個習慣,閲讀儼然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年上大學時,因各種原因沒有選擇文學專業,畢業之後也沒有從事與文學有關的職業;然而這絲毫不影響我對於文學閲讀的熱愛,因為它早已成為我內心的需要。作為個體,我們從出生那天起,就攜帶着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這讓我們不得不去面對成長的煩惱,面對生命的荒涼感與孤獨感,面對向死而生的恐懼感。而文學,能夠給我們提供很好的抵禦力量。

70後,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一邊享受着來自家庭與社會空前的關注與寵溺,一邊又遭遇着來自時代前所未有的抨擊與聲討。在面對更多機會、更多選擇、更多自由的同時,也不斷彷徨於更多桎梏、更多擠壓、更多挑戰之中。很多人説,70後比60後現實多了,文學將死於他們這一代。也難怪,在70後中,文學大家、著名作家與之前之後相比,相對少了一些。讀書開智,寫作明理。我想説,我們這一代人真的更需要關於文學的閲讀和寫作。

在某種特定的情景下,文學可以是匕首、投槍、號角、吶喊,是經國之大業,是不朽之盛事。文學最本質的東西應該是對人心的理解和體恤,寫作者要在那些外在的、簡單的是非評定與價值判斷之外,看到更多的模糊和複雜。打破想當然的是非對錯和善惡忠奸,努力深入內心、接近靈魂,為人物的言行尋找理由、提供理解。優秀的文學作品,一定也應當包含着對人深刻的理解與深沉的愛。

優秀的文學作品應該是有温度的。文學作品的力量,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寫作者的情感態度,來自於感染力。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它一定是通過影響人的情感,進而影響人的理性認知和價值判斷。那種片面着力於追求高度與深度,忽略温度的寫作,其實是偏離了文學的基本品質。

優秀的文學作品應該是有痛感的。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人們內心疼痛感普遍缺失,流行的是麻木不仁與見怪不怪。很多作家,感知疼痛的神經已經麻木了;很多寫作,失去了疼痛的願望與能力。他們津津樂道於斤斤計較,醉心於探討如何眉高眼低、怎麼進退自如,怎樣同現實握手言和;沒有疼痛,忘記初心,缺乏愛之深。

70後,這是一個已經被稱呼幾十年的命名。如今,最大的70年後已經進入知天命之年。這一代人,已經擔負起國家與社會之重任。作為70後的文學創作者,在歷史進程中,我們同樣着肩負使命、責任和擔當。只怕心老,不怕路長。活着就一定要有愛,有夢想,有追求,用優秀作品告示世人:70後,我們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