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心公園與楚戲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8W
街心公園與楚戲

街心公園與楚戲作文

談到楚戲,我是個外行,更是個戲盲。隨着楚劇的鑼聲響起,楚戲與我,還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深入骨髓,化為靈魂。

位於孝感城區的街心公園,每天在上演不同橋段的楚戲,其聲韻腔調極具穿透力,其演出水準也極具觀賞性。簡陋的舞台,簡樸的樂器,絲毫不影響戲迷的層層圍觀。字正腔圓的戲詞、抑揚頓挫的曲調,散發着濃郁的楚風漢韻。

隨着劇情的發展,演員們逐一粉墨登場,跟隨戲裏的喜怒哀樂,戲迷的情緒迂迴百折。多愁善感的大媽,一會兒眼淚,一會兒鼻涕,一會兒笑臉,一會兒哀愁,戲法老道的演員極具喜怒之能事,真是一個活脱脱的煽情高手。

《葛麻》、《四下河南》、《蕎麥饃趕壽》等經典劇目,把整場演出掀向高潮,從街頭巷尾慕名而來的戲迷過足了戲癮。舞台的大幕伴着夕陽落下,意欲未盡的老頭老太,拿着自帶的小凳小椅,哼着剛才的楚戲曲目,朝着四周散去,與暮色同歸。

當我老了,可能我也是戲迷中的一員。或許我老的那時,位於街心公園的楚戲舞台已悄然退出了這座城市,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想着以後的以後,心中有一種慌恐,有一種地域文化正在逐漸消亡的慌恐,真不知道這種消亡是時代的進步,還是退步。

孝感城區的街心公園,對比現在新建的槐蔭公園,可用彈丸之地形容。但他的文化含量,絕不亞於槐蔭公園。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通常也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包括我在內,到街心公園去的次數是少之又少。但去的時候,絕對是抱着一種對地域文化尋根的態度而去的,有些虔誠,有些慌恐,也有些手足無措。

街心公園,就像一個楚戲裏的戲子,沒有令人駐足回望的顏值,沒有高大上的先天優勢,但卻生在了這個高富帥炫酷的時代,未免有些尷尬,有些無奈,也有些落寞。但他全身散發出的是一種清貧的文化涵養,有淡淡的墨香,有悠悠的曲調,有綿綿的情思,他的力量深藏其內,他的精神高度,遠遠超出了這座城市的座標建築,令人膜拜,使人奮進。

楚戲是荊楚文化的瑰寶,孝感又是孝文化的發祥地。楚戲文化與孝文化相互交融,互為發展,是一種完美的文化契合,更是荊楚文明的一種昇華。一個現時代的年輕人,坐在街心公園裏聽楚戲,聽起來幽默,看起來滑稽,似乎有點不搭界,好像風馬牛不及,但着實是一個令人思考的問題。

對待不同的文化,我們都要有一種包容與傳承的精神。特別是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他是我們的魂魄,是我們的生命符號,也是我們還活着的標記。在網上通常看到對噪音擾民的謾罵,對散落在各處的小舞台、小樂隊的聲討,可能這種自發的來自民間的音樂形式確實存在噪音之嫌,也確實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但大家還是要懷有一顆包容之心,讓他有一個棲身之所,有一個生根發芽的地方。

抱着這樣一種對地域文化包容的心態,內心有一種祈願,當我老時,但願街心公園裏的楚戲舞台,還在那個地方,還有那麼多觀眾趨之若鶩,為之逗留喝彩,為之嬉笑怒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