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主題徵文三篇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1W
讀書主題徵文三篇

讀書主題徵文三篇作文

向死而生——《活着》

“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能夠替代的。”讀完《活着》這本書,也許向死而生才能詮釋活着的真正意義。

拿到這本書時,我在坐車回家的路上,回家的心情和天氣一樣總是陽光明媚的,那年我高三,正處於忙碌而又緊張的學習當中,捧着這本書,就像捧着一塊寶,一個小時顛簸而又遙遠的路程,我靜靜地翻看着這本書,這條路愈走愈遠,離家也越來越近,只是慢慢地,我感覺天變暗了,連大地彷彿都在哭泣。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福貴又拉着老牛在田埂上慢慢的走着,只是我卻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位老人,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本是一名遊手好閒的富貴少爺,卻落得中途落敗的悲慘境地,此刻我的心情沒有同情,只有深深的厭惡。農民生活的他終於過上了可以依靠雙手辛勤耕耘的日子,卻不料拿着兩塊銀元走上了一條看不見盡頭的路,飢餓、寒冷和死亡,我慶幸,他選擇了活着,只是這一活,卻是與母親的天人兩隔,這一走,不知是錯過了多少換不回的時光,他該變了,我這樣想着......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龍二作為文中的大反派,終於得到了該有的懲罰,我心心念念着,期待給福貴一個好的生活,儘管這隻能算是勉強湊活的日子,但我想福貴兒女雙全,至少他還活着,他還很幸福。好景不長,他的兒子走了,突如其然地走了。直到現在我清楚的記着,自己一個人坐在車上,聽不到旁邊的歡聲笑語,更聽不到外面歡快的鳥叫聲,讀到那的時候,我記得是哭了很久,眼淚止不住的流。掙扎了好久,我忍不住好奇心慢慢翻看。鳳霞走了、家珍走了、二喜走了,我平靜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想無論如何,苦根與福貴這對祖孫也不可能被寫死了吧,終是抵不過一顆豆子和作者的一根筆,只剩下了福貴一人......

等我下車時,天色已經真的黑了,陰暗暗的,整個世界都彷彿沒有了光亮。活着活着,到底什麼是“活”?又為了什麼而“活”呢?疑惑縈繞在我耳邊,一刻也沒有停過。

曾經看過一句話:“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歷經千辛萬苦,卻依然笑對人生,這不僅是福貴更應該是每個人都應有的狀態,《活着》正因沒有脱離每個人的生活而更加可貴,更讓人讀懂了那句“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生命的離開,沒有人能左右。福貴坐在有慶墳前自言自語的畫面,我到現在都好像是看的清清楚楚,這種無法承受卻必須到來的分別,誰能不心痛,但誰也不能一蹶不振,沉陷不拔。

我也曾想,剖開偽裝,真誠面對,可世界報以冷笑;我也曾想,多看些語錄,多看些生存法則,擠滿收藏夾,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想有很多人想過,了無牽掛,縱身躍下,一了百了,事實上有很多人也真的這樣幹了。可生命唯一,人也唯一,就像福貴,他若不活,便連蛇鼠蟲蟻、下里巴人都沒有任何區別了。我轉念一想,這終究是自己的人生,別人怎麼看你,和自己毫無關係,自己怎麼活,也和別人毫無關係。活着這條路,走下去會很苦很累,但是不走會後悔,路邊沒有鮮花盛開,沒人鼓掌,沒人助飛,也要學會自己堅強。

生而為人,向死而生。只因如今歲月靜好,卻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尊重生命,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致敬如今在疫情中為我們奔赴前行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福貴,站起來就是中國的脊樑;可也有人就像是鳳霞、有慶、苦根,我們只是被困在家裏,他們卻永遠困在了冬天。疫情之下,我們看到了鍾老、看到了英雄,更看到了每個中國人與生命的頑強抗爭,活着,活下來,活下去,活的精彩、活的有意義,畢竟每一條生命構成了祖國的子民,待到哪日春暖花開,疫情盡散,華夏黃土人山人海,才是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生死需要用一輩子去思考和領悟,而恰恰這兩樣東西我們都無法選擇。我想起一首詩歌:

生命來來往往

來日並不方長

為了我所在意的人活着

為了重獲一段新徵程活着

為了迎接一份銘心的期盼活着

為燃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活着

為照亮你我每一次前行的夜路活着

為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不再遺憾活着

我只便活着

歸途中的阿圓家

翻開楊絳先生的散文隨筆《我們仨》,距離上次已是兩年後。那是高一下學期,我學習了楊絳先生的《老王》這篇文章,感受到楊絳先生運用生活小事就突顯出普通人物質樸性格中的光彩。我喜歡她的語言風格:平淡而有味,所以想感受她筆下的單純温馨,一個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家庭

再次與它相遇,我選擇先從書末看起。楊絳先生的一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就把女兒、先生相繼離世,獨留她一人的孤獨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楊絳先生並不認同他們的離開是永恆,只是將它稱為失散,輕易地失散。她説:“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中的客棧而已。”她不知道精神上的家在哪裏,她在尋覓歸途中真正的阿圓家!

《我們仨》這本書,楊絳先生將它分為三部分進行講述。在第一部分中,楊絳先生用了很短的篇幅去寫,她把鍾書將自己留在荒郊野地裏,他卻不知所蹤的夢講給丈夫錢鍾書聽,但錢先生説她只是做了老人的夢,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我想,楊絳先生將這部分放在文首,是為今後家的破碎埋下伏筆,讓讀者提前代入情緒,跟隨她的腳步,站在她的視角去體會她的生活。

第二部分儘管沒有第三部分的篇幅長,但是它卻被分成了三個小節,將每一個轉折都點了出來。在第一小節之前,楊絳先生再次提到這是個“萬里長夢”,將女兒丈夫的相繼離世看作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一樣。在這一部分裏,她採用了虛實結合的方法,從鍾書先生被不知名的人帶上不知去哪裏的車,到越漂越遠的船上開始,到那一葉小舟再也無法看見為結束。在這段時間裏,楊絳先生相繼經歷了家庭的相聚和相失,她就像瞬間變成了家裏的支柱,同時照顧女兒和丈夫,奔波於船和客棧之間。誰能想到當時她已是八十六七的高齡了?

她也曾迷茫過,在圓圓住院之時,正是第三小節,古驛道相失的開始,她在文中寫到“驛道上鋪滿落葉,看不清路面,得小心走”,她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突出刻畫了其當時的迷茫、不知前方的路怎麼走下去的心境。我可以看出楊絳先生對於女兒的病痛是無能為力的,正如文中所寫,夜晚,楊絳先生回到客棧後,她的靈魂就幻化成一個夢。她的夢跑到了一所小小的平房,進了阿圓的病房,像小時一樣依偎着她,撫摸着她,在阿圓痛苦的時候,楊絳先生無法向醫生詢問病情,更無法安慰她,就像一個影子“十足的無能”。楊絳先生在文中提到她的夢很疲勞,她天天帶着自己的影子,踏着黃葉,一步步小心地走,沒完地走。在第二部分末寫着: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了,只是我的客棧而已。看到這裏,我很是觸動,曾經相親相愛的家庭,如今支離破碎,只餘她一人,歡樂不復從前,無論身處何地,都像是冰冷冷的客棧。

原本《我們仨》是他們一家約定好每人寫一部分裝訂成冊的,但未開動,便物是人非了,只得楊絳先生一人回憶他們一家三口,這也正是第三部分的標題,僅此,淒涼悲痛之情溢出紙外。在這部分裏,她筆鋒一轉,從1935年其年輕時與錢鍾書結婚赴英留學開篇,到1998年家裏只剩她一人結束,寫了楊絳先生回憶中的點點滴滴。和許多普通家庭一樣,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熬過了文革時期。他們一直遵從自己內心,不追逐名利,待人對事有自己的準則。只要他們三人一起,哪裏都是温馨的家,他們總能從平淡小事中發現許多樂趣。無論生活多麼艱辛,他們每日的讀書從未間斷。阿圓會為父親畫像,錢鍾書先生也會和阿圓一起玩遊戲,一起“淘氣”,然後逗笑媽媽。阿圓長大後,見面的機會少了,在那個信息傳遞不發達的時代,他們書信來往很多,從書中附錄中看得到他們三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每一個字符都透露着家人的親情。楊絳先生清楚地明白:“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生活在一起’”。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是夾帶着煩惱和憂愁!

楊絳先生將記錄點滴生活的照片印刷在書中,讓人羨慕“從此以後,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的愛情,更讓人歎惋這相守相助的一家人的親情。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楊絳先生,這位百歲老人在人生路上尋覓,精神上的阿圓家!

讀書之路

讀書是一次美麗的邂逅,我真正開始讀書的時候就是一件意料不到邂逅,現在想起也感到十分神奇,十分有趣。在不知不覺之間就開始讀書了,純粹是一種想法但當與一本好書的遇見,那是一種心靈與之共鳴的欣喜,也使我為之沉迷與愉悦。

書是無數人以藴含温情的文字為載體,通過自己的世界觀去觀察這個世界,來映射人類生活的世界,來表達感想抒情以懷。無論是傳世之經典還是當代之作,都是作者要將他最具有智慧的結晶寫下,來讓我們認識這個世界。

“我是誰?”這是一個哲學問題,所以人最重要的是在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塑造自我的進程中不斷前進。書恰恰是這一進程的原動力和最好工具。讀一本書無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總會遇見與之共鳴的文字,或者是故事中有自己感同身受的情節與描述,或許你會遇到孕育着悲傷與歡樂的文字,又或許你會遇見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的答案。在閲讀中,你會經歷你在現實世界中那短暫的時間所無法經歷的無數種精彩的人生,你會被書中的內容牽引起自己的喜怒哀樂,在書中你可以找尋真正的自我。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讀自己。

到了大學,我終於意識到僅僅以自己那近乎沒有特長的能力是毫無用處的,我需要改變,需要蜕變。所以書是最好的老師,它包羅萬象,無所不知。這次疫情,讓我有了獨處的時間,為我讀書之路開啟了大門。

讀書為我打開了一個世界。

讀書並不簡單,更不用説讓我這種以興趣和堅持為基準點來讀書的人。讀書也需要自控力和耐心。當我開始讀的時候,我發現一本書我是無法一直看下去的,每天我需要同時看四五本書,每一本看一小部分。看見三百多頁的書,就想着什麼時候才能看完。所以再次讀書的時候多少有一點忐忑,我猛然發現我學瞭如此多年的課本,我竟然完全不知道要以怎樣的態度讀書,又如何讀書。我也怕我讀書只是看個熱鬧,讀完了就忘,知識變現的程度寥寥無幾,約等於無用。這又該如何是好呢?回想起過去讀書的經歷,依着自己的興趣而讀的書,如今發現已經記不住多少了。於是,為了更好地讀書,我開始學習如何有效的讀書。

閲讀是一種享受,閲讀的感覺任何事物都難以比擬。讀書沒有知識變現約等於無用,我不知道我是對是錯。當我讀到一定時間的時候,我的心就開始浮躁,安靜不下來,無法沉浸在書的世界。我帶着功利心、急切、浮躁去讀,我發現我迷失了,在讀書之路迷失了。

我不甘心,我也知道我錯了。僅僅靠着意志來強制讀書是無法得到我想要的效果,自我的強制只能讓我走進大門,卻無法讓我走的更遠。我需要忘記一些東西,忘記我為什麼要讀書,忘記如何讀書。沒有目的,沒有方法。當拿起書時,就是看,在獨處時看,在孤獨時看,在失落時看,安安靜靜的看,自然而然的看,去品嚐其中的優美的語言,體會與你有相似點的經歷,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在自然而然中,沉浸其中,為之着迷,明白讀書是用自己的方法讀自己。這樣或許就是最有效的讀書,讀書沒有太多的有用無用之説,也沒有太多喜歡與不喜歡之説。在剛開始,沒有讀過幾本書,沒讀過,你又怎知不喜歡,又怎知是無用之書,不要總是讓你認為的意識作祟阻礙你的讀書之路。就像白巖鬆所説:“學習,相當重要的一點是去喜歡你不喜歡的,適應你不適應的——也就是打開自己,試着體會和接納那些不同的聲音”。讀書也是一種學習。

讀書打動了我,引起我的共鳴,繼而塑造了自我。

漸漸的,拿起了書,就不容易放下,不知不覺就喜歡上讀書。書中有千百種經歷,透過書看到自己,有時你會發現書中那個的人與過去的自己如此相像,你會發現你所經歷過的現實,早已有人經歷過,思索過。書中記錄下的所思所想,會為你打開一扇大門,讓你有勇氣有力量揹負着現實的真相前行,在塑造自我中塑造一顆處變不驚温柔安定的內心。在獨處的時候是最適合看書的,那是鍛鍊忍受孤獨的能力。

漸漸的,讀完了幾本書。通過與書的對話,讀別人的故事,讀別人的思想,讀出自己,體悟讀書之樂,豐富自己的人生。

或許對曾經的自己有失望,有悔恨,但幸運是遇到了書。閲讀是一件深刻而愉悦的體驗,因為每一本書中都藴藏着我所期待的自己。

讀點書,希望能懂點什麼,找到我所期待的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