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 幹豆莢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4W
【散文隨筆】 幹豆莢

【散文隨筆】 幹豆莢作文

幹豆莢長得又黑又瘦,呷什麼都不長肉,其實他飯量又大呷得又多,每餐要呷三海碗,菜也呷得多,他爹罵他是菜巴老。每餐的飯菜都被他呷得見鍋見底舔碗舔罐。怪得很,別個呷水都長膘,幹豆莢呷龍肉都肥不起,搞不清他呷的東西都呷到哪裏去了。典型的浪費糧食。他這個卵人就是小城人俗話説的,呷冒肥洗冒白,像幹豆莢。小城人把瘦人就喊幹豆莢。

幹豆莢姓江,叫江滿堂。祖上是個藥師。在他爺爺這輩就改行了。不做藥師做薑糖。小城的薑糖就是他爺爺無意中做出來的。他爺爺是做薑糖的祖師爺。小城這地方原本是蠻荒之地,瘴癘濕氣大,很多人都有風濕。幹豆莢的祖上就是專治風濕偏癱之類的名家。姜原本是一味防治濕氣風濕用的藥引。他爺爺有咳嗽的毛病,就用生薑加紅糖熬止咳的藥。止咳的藥沒有搞成,無意中被他爺爺弄來弄去,弄成了小城人喜歡呷的薑糖,成了一種本地的特色小吃。應了那句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古語。他爺爺從此就乾脆專做薑糖,還被他做發了,幹豆莢家的房子,是小巷裏最氣派房子。屋門口還立着兩隻威風凜凜的石獅。人從他家屋門前過,心裏就有些虛又有些畏還有點羨慕。

小城這地方的人好吃,什麼東西一旦成了人口裏的美味,就變得俏了。變俏了的東西就會有人去做。有人就拜他爺爺為師學做薑糖,更多的人是邊做邊偷着學。做薑糖也不是什麼很難的事,原料和工序也不復雜。製作薑糖的原料不是稀罕之物,就是很尋常的生薑、紅糖和水。這些東西到處都有。薑糖的製作方法也很簡單。把生薑、紅糖、水等原料一起放進鐵鍋裏熬,當熬成糖糊糊時,倒在平整光滑的青石板枱面上讓其慢慢冷卻變軟,再將變軟了的薑糖糊糊揉成團,掛到木柱的鐵鈎上迅速地拉扯,這有點像北方揉麪。扯來扯去就扯出一根根的糖條,用剪刀把糖條剪成拇指大的三角形,就是薑糖了。

薑糖的製作方法雖然簡單,但不同的師父做出來的薑糖,口味都不一樣,相差很大。薑糖好不好呷,主要看製作時的原料、配方、火候的掌握和師傅的工藝水平。老師傅做的薑糖大小均一、色澤光亮,入口後甜脆濃香,無異常口味。功夫不到家的人做的薑糖,口感差,粘手粘牙味苦色淡,薑糖上有蜂窩眼。這種薑糖當然就難呷。

小城人雖然有很多都會做薑糖,也有幾家還掛出了做薑糖的招牌,但最好呷的薑糖,還是幹豆莢屋裏做的薑糖。師父畢竟是師父,做出來的薑糖就是和別個的不同,味道就是不一樣。呷薑糖的人,都還是想呷幹豆莢屋做的薑糖。幹豆莢把他爺爺做薑糖的手藝全部學到手了。這卵崽做別樣不行,做薑糖行,比他爺爺還做得好。幹豆莢屋裏的薑糖,現在都是幹豆莢做的。比他爺爺做的還好呷。幹豆莢很牛逼的説,他的配方比他爺爺的好,還有,就是他比他爺爺有勁。這點他説的對。做薑糖要勁要有力氣。薑糖好呷,全靠拉扯的好。扯薑糖全靠手勁全靠力氣。薑糖越扯得好就越有筋絲,呷起來也就越有嚼頭。幹豆莢人瘦,但有勁,有一身的蠻勁。小城人有句俗話,叫作歪筋瘦殼做事洶火。洶火就是能幹,幹豆莢就是這種人。人很瘦,但卻很能幹,是個洶火角色。

幹豆莢不光做薑糖有勁,做其他事也有勁。他婆娘一到晚上就怕。其實幹豆莢的婆娘有幹豆莢兩個重。肥的還怕瘦的,這也是怪事。幹豆莢就有這個本事。別個就講,幹豆莢,你的飯菜都給你婆娘呷了。幹豆莢就笑,然後就大喊,婆娘,飯熟了嗎?我餓了。

於是大夥都笑。幹豆莢就是大夥的薑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