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思考與實踐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15K
快要到期末了,大家都要寫形式與政策論文了吧,那關於大學的形式與政策論文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形勢與政策論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思考與實踐,供大家參考。
形勢與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思考與實踐作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高等院校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陣地。長期以來,河北農業大學堅持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在育人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秉持“崇德、務實、求是”校訓,傳承“太行山精神”,用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和不斷湧現的先進典型,詮釋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
  
  一、良好校風薪火相繼,先進典型層出不窮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河北農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和道德傳承,多次被評為全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14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2011年學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文明單位,2013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 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學校良好的校風代代相傳。從1996年作為中宣部推出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河北農大優秀教師羣體,到新世紀被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詮釋”的道德模範羣體――河北農大果樹9301班優秀畢業生羣體,再到“90後道德模範”――樂觀自信、勤奮好學的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何飛,以及眾多和他們一樣的模範教師、優秀校友和在校學生,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和道德領域守望着一份責任,一份堅持,一份執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無一不體現在他們的行動中。他們的成長體現了河北農大一直以來重視品德教育的優良傳統,他們的事蹟是學校長期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和育人理念的豐碩成果,他們的行動是知識分子羣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好詮釋。
  
  2011年4月,果樹9301班的事蹟被新聞媒體報道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當時,李長春、劉雲山、劉延東和省委省政府領導先後作出批示,劉延東稱之為“開展思想教育的活教材”,稱讚9301班“為全國大學生樹立了榜樣”。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對典型的宣傳都給予了高度重視,通過先進事蹟報告團、廣播劇、校園情景劇、報告文學、電影、歌曲等表現形式,成功塑造了果樹9301班誠信寫大愛的典型形象。特別是話劇《約定無期限》在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和河北省高校巡演近百場,直接受眾20萬人。
  
  充分發揮典型的教育引領作用。黨委及時做出向優秀畢業生羣體學習的決定,把先進典型所表現出的精神概括為五個方面,即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集體精神;敬老重義、推己及人的傳統美德;樸實無華、甘於奉獻的崇高境界;勇於擔當、守信踐諾的高尚品格;持之以恆、不離不棄的意志品質,在第一時間明確了我們“學什麼,怎樣學”的問題;同步開展了先進人物進校園、網絡對話面對面等活動,採用報告會、座談會、討論會等多種形式,激發青年學生學習典型的熱情。
  
  成立了“接力果樹9301班志願服務團”,傳承果樹9301班精神。志願服務團開展校內校外志願服務活動,營造互幫互助、奉獻愛心、團結向上的濃厚氛圍,在校內,學生以黨團支部為單位與身邊老黨員、老教授、老幹部結為固定“對子”,開展“朝夕相伴,相攜互助”愛心奉獻活動,學生定期上門走訪慰問,開展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在服務的同時,老同志豐富的人生閲歷、淵博的知識學問也影響着年輕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動物科技學院第一學生長期聯繫退休教師單永利老師,定期為單老師打掃衞生、洗衣服、換煤氣、做家務,陪老人下棋聊天。
  
  我校現有30個志願服務類學生團體,他們紮實深入、有聲有色的活動吸引了學校和社會上數萬人參加。2003年,我校愛心社發起河北省高校首次白血病知識宣傳及血樣採集活動,一次性捐獻血樣1500餘份,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一次造血幹細胞捐獻活動。截至目前,我校有4位學生成功捐獻幹細胞,師生無償獻血2萬餘人次。“太行之子”、“三農社”等近20個涉農類志願服務社團,每年有3000餘名學生利用週末到周邊市縣農村、城市社區、敬老院開展支農支教、普法宣傳、愛心奉獻等各種志願服務活動。
  
  二、思政工作與時俱進,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先進典型的不斷湧現為我校優良傳統注入了新的內涵,為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借鑑和啟迪。
  
  發揮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頗受歡迎。從教學內容上,實行各門政治理論課相互配合、各有側重、多點滲透的方式,構建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學體系;從教學方法上,運用理論聯繫實際、案例分析、比較分析等方法,將先進典型作為核心價值體系的精彩案例在課程中教授,增強課程的説服力和吸引力。《形勢政策》課開辦了“形勢與政策論壇”,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形勢,找準政治方位,冷靜看待問題,理性表達愛國熱情,從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
  
  豐富教育載體,營造全員育人環境。近年來,面對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我們立足於學生健康成長,從關心學生品德教育入手,相繼實施了中層以上領導幹部聯繫學生班、資助貧困生制度,黨員教師聯繫學生宿舍制度,“5+1”新老生同寢模式,老教師關心下一代與青年學生關愛老教授互動活動等等。在領導幹部聯繫學生班過程中,我們提出了“向關心自己孩子一樣關心學生”的理念,全體校領導和中層幹部分別與學生班級建立聯繫,經常深入學生班級、宿舍,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引領學生成長成才。我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22年,每年為學生作報告、講黨課百餘場。
  
  注重師德引領,發揮教師言傳身教的作用。學校先後出台了教師工作規範、加強教風學風建設若干規定、師德建設實施意見等制度文件,組織教師學習貫徹師德規範,建立健全教職工行為規範、職業道德規範以及師德師風考核評價辦法,定期舉辦“師德論壇”、師德座右銘徵集等活動,形成了優良教風。從1996年開始連年開展“優秀教師”、“優秀職工”評選表彰工作,近年來開展了師德標兵評選活動,營造了崇尚師德、教書育人的良好氛圍。
  
  三、文化薰陶潤物無聲,特色文化激勵成長
  
  我校的校訓定義為“崇德、務實、求是”,這一校訓之首的“崇德”所彰顯的就是在育人過程中始終把品德培養放在首位。由中宣部為我們概括的“艱苦奮鬥,甘於奉獻,求真務實,愛國為民”十六個字的“太行山精神”,既是上級部門在對我校師生的高度評價,也是對“太行山精神”的準確表述。果樹9301班優秀羣體在回顧總結他們的事蹟時,都給出一個共同的答案:是農大精神和文化對自己的影響,是在校時1996年新聞媒體對學校教師羣體堅持“太行山道路”事蹟的大規模宣傳報道讓他們心生景仰並學習仿效。多年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大學文化建設,傾力打造以“太行山精神”為核心的特色校園文化。
  
  加強載體建設,文化設施主題鮮明。學校在百年辦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資源。特別是具有農業院校特色的“太行山道路”、“太行山精神”成為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學校在東西校區分別建立了“百年輝煌――太行山道路展覽館”、“太行山道路碑廊”和“太行山道路文化園”。“兩館一廊一園”被列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新生入學的第一課就是參觀基地,很多學院黨日活動、主題班會、新黨員入黨宣誓等活動都安排在這些場館進行。
  
  拓展實踐途徑,豐富特色文化的內涵。以傳承太行山精神為特色,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活動。在校內,由開創、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優秀教師羣體組成報告團。學校有一大批優秀教師伴隨着太行山道路成長起來,我校現有農業部國家現代技術產業體系專家19名,其中80%都是長期參與太行山道路工作的,如全國模範教育工作者、河北省特等勞動模範李保國,黨的十六大代表、省長特別獎獲得者張立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樑何利基金科技創新獎獲得者劉孟軍等;他們經常被邀請到學生們中間與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他們的學術水平讓青年學生折服,他們身上體現的太行山精神影響着學生品格意志的形成。學生中自發成立了“太行之子”社團,每學期定期到周邊農村開展活動,一看到田間地頭的學生們,就知道是農大的學生來了。
  
  在校外,充分利用學校的“三結合”基地,組織學生到基地參觀、實踐,讓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感染學生;多年來,學校先後建成校、院兩級“三結合”基地170個,基地輻射點200多個。近三年來,先後有2萬多人次的學生到三結合基地進行實習、實踐和科研活動。有500人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在基地開展實踐和科研工作,完成畢業論文。 每年組織主題不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廣泛開展形勢政策宣講、農村青年技能培訓、科技支農、企業幫扶、農村支教、環境保護、文藝演出、法律援助、醫療服務等活動。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自我教育成效顯著。曾經被時任國務委員陳至立稱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抓手”的“焦點時刻”品牌欄目,在傳承不輟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新興媒體提升教育效果,建立了“面對面――‘焦點時刻’網站”;積極向學院延伸,不斷擴大“焦點時刻”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國旗班”17年如一日堅持每天升國旗、唱國歌,在學校大型活動中認真執勤,以嚴明的紀律、持之以恆的毅力,贏得廣大師生的讚譽。學校每年定期開展“大學生文明道德修身工程”、“優良學風班競賽”、“誠信應考”等主題實踐活動。最近在網上被網友轉發並讚譽的“農大式排隊乘車”,是學生自發組織的一項公益活動,再現了農大學子的風采。做人誠實、做事踏實、作風樸實成為農大畢業生鮮明的特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