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告別儀式的發言稿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1W

尊敬的各位前輩、各位領導、各位親朋好友!

遺體告別儀式的發言稿

今天您與我在這裏,以萬分沉痛的心情,向我最敬愛的父親——王銘球的遺體告別,我既感到悲痛萬千,又感到十分欣慰。生我養我哺育我長大成人的父親,一旦撒手西去,一個為人子的我,無論如何悲傷都是人之常情。但是,且不説大家平時對我父親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也不説我父親生病期間,大家對我父親的關顧,就説説今天,父親生前的領導、親屬、好友以及同事,在此濟濟一堂相聚一起,共同緬懷父親生前的工作、生活,更難能可貴的是,台州電廠、台州市財政局、招商銀行、台州市集郵協會等單位送來了花圈,不少領導在百忙中也參加了今天的告別儀式,説明大家高度肯定父親,這足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在此,我謹代表家屬,向今天參加告別儀式的,以及其他領導、親屬和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父親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和大多數人一樣,對工作充滿愛,對家庭充滿愛,對生活充滿愛。

父親出生於1942年11月8日,1962年參加工作不到半年後,父親就被選送到鐵道兵部隊,他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裏整整鍛鍊了五年,當戰士時,父親是五好戰士;當班長時,父親所在的班被評為“學習毛澤東著作先進集體”。軍旅生涯使父親具備了鋼鐵的意志、精湛的技能和嚴謹的作風,使他在今後的工作、生活受益非淺,所以,無論是在福建省的8450軍工廠,還是在台州電廠的修配分場、煤氣站,在工作上,父親總是刻苦鑽研、精益求精,不攻克難關不罷休。

父親對工作充滿愛,體現在精心的投入、精湛的技能、精細的作風這三個“精”字上。遠的不説,在修配分場工作期間,面對冷冰冰的加工件,父親都像呵護嬰兒一樣盡心,東瞧瞧、西看看,心裏琢磨着怎樣走刀,如何切削……經過父親加工的工件,尺寸標準絲毫不差。因此,説起父親的技術,沒有一個人不豎大拇指的,就連在機械加工技術方面人才濟濟的海門水泵廠(即今天的浙江真空設備廠),好多次碰到技術難關,也想方設法委託台州電廠相關部門,請父親過去指導、幫助。對企業、對同事,父親在技術方面從來不留一手,父親在修配分場帶的幾個徒弟,個個都是技術能手,對其他同事,也是悉心指導、幫助,所以,修配分場整體具備較高技能,以至於台州地區不少機械企業聞名而來,請修配分場加工高精度、難度高的機械產品,這其中也凝聚了父親不少的心血。父親在機械加工方面的技術,在台州地區也小有名氣,以至於在父親退休後,不少私營企業爭相聘請父親當技術顧問。

父親在退休前的幾年,調到煤氣站工作,這對於父親是一個全新的工作。但年近花甲的父親,硬是憑着一股臨老也不服輸的韌勁,在短短的時間裏,掌握了製造煤氣的技能。在此期間,每當我父親上班時,母親在燒飯時就會樂呵呵地説:今天你父親上班,煤氣質量好。果然,一打火,煤氣顏色藍旺旺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對工作做到“盡心”兩個字,使我們子女也無形中受到薰陶。

父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業餘時間喜歡養花種草,不但在家裏蒔弄花花草草,就連以前工作的煤氣站,父親和喜愛花卉的同事,一起把車間打造成如花園一般美麗,以至於到過煤氣站的人,無不嘖嘖稱讚煤氣站優美的環境,渾然不覺這裏是製造煤氣的地方。

父親對集郵更是達到痴迷的程度。愛花,使父親動手編組了《花》的郵集。

部隊鍛鍊的鋼鐵意志,爭強上進的好學精神,企業工作的嚴謹、精細的工作作風,同樣體現在父親的集郵生活上。平時,父親經常架着老花鏡,看集郵報刊,到處摘錄資料、購買郵品。退休了,還買台電腦學上網,在互聯網上查看集郵專業知識,上淘寶網找郵品。父親碰到集郵的人,總是拉着人家的手,沒完沒了的問個不停,有幾次還帶着郵集趕幾十里路,向集郵專家請教。為了編組郵集,父親可以不睡覺,也忘記吃飯。每當郵集要參加展覽,桌子上、牀鋪上,到處擺滿了郵票,家裏人陪着父親,抄抄寫寫、裁裁剪剪、粘粘貼貼,一個月內不要指望有一絲的消停,至於送郵集參加展覽的前幾天,搞幾個通宵也是家常便飯。就在去世之前的一天,父親的神智已經是時而清醒,時而迷糊,可他嘴裏仍然斷斷續續唸叨着:有一套集郵資料和2件郵品,匯款已經寄出半個多月,怎麼至今還沒收到?父親直到去世還心裏想着集郵啊!

由於平時養成嚴謹的作風,又加上多年從事機械加工的工作,父親對郵集製作也是要求特別高,郵品的襯紙四周不能有絲毫差異,郵品擺放上下左右須對齊平整,苛刻到幾乎要用遊標卡尺來衡量,當然,也用不到遊標卡尺,父親的肉眼也不亞於遊標卡尺。功夫不負有心人,憑着一股甘當國小生的勇氣,堅持不懈的努力,精雕細作的製作,父親在花甲之年才開始編組的專題郵集——《花》,多次獲得台州市郵展一等獎,獲得浙江能源集團首屆職工集郵展覽金獎,20XX年還獲得了“20XX中華全國新人新作集郵展覽”二等獎。

對於自己,父親是一個十分苛刻的,我記得小時候,父親穿了十多年的,從部隊帶回來的,已經不知補了多少次的襪子,還捨不得扔。平時剩菜剩飯爭着吃,往往將剩飯菜倒在一起燒,還“錚錚有詞”地説:我就喜歡吃這種“爛糊飯”。父親,有誰知道,您是出生於黃巖一個富裕的大家庭,您從小是嬌生慣養,是爺爺奶奶寶貝的“括肚兒”。但您從小秉承“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家教,在您的心裏,早就打下了勤儉持家的烙印。父親,您放心,我們子女也繼承了勤儉節約的家風。

與此相反,父親對別人十分慷慨,且不説親朋好友有困難,您盡力幫助,就是對非親非故的有難處您也是熱心相助。家裏來了親戚朋友,平時難得吃的好菜,父親會張羅一大桌,還嫌母親燒得不夠多;在飯桌上,父親老是拚命給客人夾菜,那個熱情勁兒,往往使人招架不住,客人快要躲到桌底下去了,父親仍然不放過;客人走時,父親都會拿出珍藏的“寶貝”,定要客人帶走。父親,您的同事,您的熟人,哪一個不説“王師傅是個熱心人”。父親,我們一定會記住:做人,對己要嚴,對人要寬;要行善心、做好事。

父親鋼鐵般的意志,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與病魔作鬥爭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父親患病後,總是樂呵呵的,澆水養花、整理郵票照幹不誤,他對自己的身體很自信:部隊生活鍛鍊了他的意志和身心,以前繁重的機械加工工作也壓不垮他,小小一個病魔還怕啥?就在10月20日,德化陶瓷郵票發行時,父親還撐着病體,到郵局給幾十位全國各地的郵友寄發首日封和明信片。因此,外人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個病人。

父親對於家庭的愛,不説父親如何當好家庭的頂樑柱,父親的脊樑永遠是家庭堅強的後盾;也不説父親如何給家人的生活給予無微不至的關照,子女上學住校,冬送棉被夏送單衣這些記不清有多少次,也記不清有多少次,無論是颳風下雨,騎着自行車跑幾十公里的路看望子女;就説説對子女的教育,不管是在飯桌上,還是日常生活中,父親不但是諄諄善誘,更加註重言傳身教;不但給要求子女上進好學,更多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無形中,父親的良好品格,在我們心中早已烙下深印。11月11日下午,父親已在彌留之際,還口齒含混地叮囑來看他的外孫:要好好讀書。我堅信,我那年少的外甥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外公對他説的最後一句話。父親,您放心,我們後輩一定會給您爭氣的。父親病重後期,躺在牀上連翻身也動不了,母親和我們子女給他翻身、喂藥時,一輩子爭強好勝的父親,雖然一句話也沒有説,但父親的眼中流露出的那種無奈、歉意,和對親人的愛、對生活留戀的眼神,我們都能讀懂:您不但迸發了對子女無盡的愛,而且,更加對與您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伴——我的母親深深的眷戀。

“百善孝為先”,父親,我們也深深體會到:當年,您從福建當時還算生活待遇好、工作環境也不錯的軍工廠,調回台州老家,就是為了照顧年邁的奶奶。爸——您已經走了,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對您行孝心了,但請您放心,我們三個子女一定會照顧好媽媽。

爸,不管您放心不放心,您都要常回來看看——在我們的——夢裏,我們要多見見啊!

爸,您一路走好!

最後,再次感謝前輩、領導、親朋好友!請接受我代表家屬向您鞠躬。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