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觀後感中學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2W

  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12天,狂攬25億,不得不佩服其吸金能力,當然,口碑好的電影,票房一般都差不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觀後感中學生範文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閲讀!

電影我不是藥神觀後感中學生範文

電影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我不是藥神》,電影確實沒有讓觀眾失望,對得起觀眾給它打的高分。當下的中國,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是稀缺產品,電影的故事源於現實,雖然過藝術加工和處理,但情節、環境和人物都很真實感人、催人淚下。所以大家被電影的情節感動、電影被觀眾認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家也應該去電影院支持製片方和導演。

  然最近大家都在説這部影片如何如何好,豆瓣評分如何如何高,如何如何值得一看。我相信這些,但本來我是不打算看的,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比較喜歡看喜劇故事,而我不大愛看悲傷的故事,因為不願意目睹和麪對苦難和眼淚,即使這種苦難和眼淚是別人的。

  但最終我還是抵不住該片的誘惑,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作為一個在醫院工作了七年的前藥劑師,對病人、對藥品、對疾病有很多的記憶,對醫院的感情也是一言難盡,忍不住又想寫點啥了。

  專利藥、仿製藥和假藥的事情不想多談,過於專業,存在似乎就有合理性,不管是從法律還是人情、道德層面,人情和法律碰撞的時候,確實讓執法者難以抉擇。

  看了這部影片,大多數人包括我,除了被感動和飈淚之外,估計也會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生病、求醫和打針、吃藥甚至住院,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遇到的事情。

  在目前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和覆蓋不完全的情況下,逐步攀升和越來越高的醫療價格和藥價成為選擇人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給一個普通家庭以重創,因病致貧或者返貧。尤其是對社會底層的家庭,成為其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的中國,人們從主流媒體上看到的大城市的繁華髮達,以及明星和成功人士的奢靡生活,對社會底層的人們的生活關注不多,甚至有點熟視無睹。畢竟這些底層人士的生活環境不美,一般顏值也不高,人微言輕,也沒有話語權。這部影片給我們打開一扇真實的窗口,讓我們看到社會底層人士的生活困境和掙扎。

  我來自底層的家庭,深知底層社會的艱難和不易。我也害怕有一日因為意外因素重新墜入底層,所以看完此片,我倍感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要讓家人和自己能夠維持有尊嚴的生活,還要繼續努力。我們大多數人不是救世主,大環境或許我們不能改變,但只要我們適應大環境,勤勉於自己的職業,小環境我們是可以改變和維持的。

  對中國人來説,生存權是第一位的,普通中國人為能夠活命掙扎了幾千年。能夠苟活着,然後才能夠談發展權,談有尊嚴地活着。最後是死去,有尊嚴地死去,這更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對我們來説更是奢望和挑戰。

  我們期待這個世界有救世主,但往往事到臨頭還是靠親屬這樣的小團體或者個人自救,不過隨着基本和商業醫療保險體系的引入和健全,這種情形也在慢慢改變。該片片尾的字幕用時間和事件讓我們看到中國的變化,看到越來越多體現親民和人文關懷的政策改變,也給我們以正能量和對未來的信心。

  有人生導師説:人生不僅有苟且,也有詩和遠方。苟且地活者尚且不易,詩和遠方只能是夢想,好在中國人離這個夢想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越來越接近!

電影我不是藥神觀後感2

  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

  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但電影可以反映生活,感受生活。《我不是藥神》説的是主公翁程勇,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印度仿製抗癌藥的中國區代理,通過買仿製藥發家致富,最後正版藥公司的述求下他退出了,可後來發現,曾經在他這裏買藥的患者陷入了困境,因為缺藥而死,心有愧疚的程勇決定為了患者鋌而走險,再一次以成本價向患者出售正版上萬元的仿製藥,最終因為“走私假藥”而被捕。

  最諷刺的最心酸,最荒誕的最現實。《我不是藥神》的故事看似簡單,但卻來源於真實事件,當年的陸勇案也是喧囂一時,這部電影以此事為基礎做了戲劇化的改編,直擊社會的痛點,通過白血病人買仿製藥求生的事,由點及面,以小見大,觀影后的我們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是思考,是感悟。

  電影給我的第一個觸動,是程勇砸錢,讓夜店經理上台去給劉思慧跳舞的橋段。一個單親媽媽,女兒患了白血病,一瓶藥需要四萬多塊,有藥就能活,沒藥就得死!即便是如今這個日漸開放的時代,在夜店裏穿着暴露的服飾跳鋼管舞,即便人們嘴上説理解,認同,但心裏總會有一絲蔑視和偏見吧,夜店經理更是直接的表現出了他對鋼管舞女郎的輕蔑。但程勇為劉思慧出頭,他知道劉思慧為什麼即便忍受着屈辱也要在這裏被人看輕,這樣能賺錢,這樣能買那四萬一瓶的藥,這樣她的女兒能活!所有的屈辱都敵不過一個叫“母愛”的詞。

  劉思慧看着在台上尬舞的經理,內心壓抑了多年的苦悶,憋屈,憤恨都在這一刻爆發,炙熱的眼神告訴所有人,在這一刻,她在做她自己。就像被枷鎖鎖住了的飛鳥,在這一刻,被程勇和他的印度仿製藥打開了枷鎖,一飛沖天,自由翱翔!讓她守住了自己“母愛”的職責,讓她拿回了做人的尊嚴,讓她自由自在,讓她真正的活着!

  第二個觸動,來自那位普通的老婆婆,在曹斌飾演的警官週一圍抓住了購買印度仿製藥的患者時,讓他們説出賣家,卻沒有人回答,最後,這位老婆婆站了出來,哀求道:“領導同志,我病了三年,四萬一瓶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還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説它是假藥,這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賣五百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聽完這話的我,眼淚已經在眼眶裏面打轉了,我在想,我若是站在老婆婆面前的週一圍,我會怎麼做,於法,這些人購買“走私假藥”,當抓當追責,於情,這些人因病致窮,拖累全家,他們只不過是想活着,這又有什麼罪!還好,週一圍是個有擔當,感性大於理性的人,我不知道他算不算優秀的警察,我但能説他是個優秀且值得尊敬的人!

  最後,讓我哭出聲來的觸動,來自程勇去監獄的車上,在他這裏買藥的白血病患者來為他送行的場景,所有人都摘下了口罩,劉思慧甚至都給女兒摘了口罩,他們在以示尊敬。因為幾個病友羣羣主第一次和程勇見面時候,因為是有菌環境而戴着口罩的時候,程勇説你們戴着口罩和我談,我都看不清你們的臉,是對我的不尊重,當時不過是他耍橫的話,強行的要求,最後卻是白血病患者們自己主動為他摘下口罩,這是大家對他的認可,他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淚流滿面的我,也是在這一刻,哇的一下哭出聲來。想要別人尊重,得先做讓人尊重的事。

  有很多“電影評論家”們,指出電影這裏不好,哪裏可以加強。在我看來,這都是為了故意彰顯自己而去吹毛求疵,去雞蛋裏面挑骨頭。在我國嚴格的電影審核制度下,既能通過審核又能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感情共鳴,就已經成功了。説電影煽情?煽情的電影那麼多,可讓我看完之後心緒久久不能平復,每每回想起來都會濕了眼眶的電影,這是唯一一部。

  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或許便在於用最真實的生活給了我們以最純粹的感動。

電影我不是藥神觀後感3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主題,取材於真實事件,聚焦於弱勢的少數人,講了一個我們所有人都可以懂,可以感知、可以體會、可以融入的故事,故事講的很圓滿,也很感人。

  慢粒白血病病人程勇(徐崢飾)為了自救從印度帶回了天價藥(格列衞)的仿製藥VEENAT,並私自販賣,引起警方調查。期間,程勇在醫生舒曼的幫助和指引下,從自私走向無私,為病人的生存權而抗爭,最終自首投案,贏得了尊嚴,多位角色的命運也因為“藥”這一元素串聯,演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草根眾生相。

  劇情平鋪直敍,沒有太大太多的跌宕起伏,也沒有什麼扣人心絃的場面。不過這部片子所要刻畫的故事,所要諷刺的東西,所要反應的現實卻是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笑點沒有,但是淚點十足。它能直戳觀眾的內心最深處,引發觀眾對現實的思考,這是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

  我將主人公定位“俠之小者,為友為鄰”,是熱心幫助社會一小部分人,幫助一個特定的少數人羣的人,在我眼裏,這就是英雄,就是君子。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常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那顆心如同夜空的星星,熠熠生輝!

  科學與民主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兩個車輪,某種意義上,特定少數人的利益訴求表達與其發言聲音迴應就是民主發展程度的表徵。當下,我們歌頌大俠,但我們並不呼籲英雄,我們呼籲的是更高層次與更高水平的民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