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廖俊波》觀後感心得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3W


《樵夫廖俊波》觀後感心得

  首先,《樵夫·廖俊波》是一部人物傳記電影。

廖俊波生前是福建南平市委書記、常務副市長,曾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在2017年3月18日工作途中不幸因公殉職,年僅48歲。廖俊波是一位用生命踐行“忠誠、乾淨、擔當”要求的好乾部,體現了忠誠、實幹、務實、擔當、廉潔的優秀品質,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實際行動彰顯出共產黨人的先進本色。

為這樣一位真實的幹部人物製作傳記電影,很容易成為羅列功績、輝光耀眼的模式化作品,會把真實的人物捧得高高在上,就像相框裏塑封后面難以觸及到的神一般的存在。而電影《樵夫·廖俊波》並沒有這樣,早已離開工作崗位的那個人依然真實,一樣可信,從而可親,電影好看。

即便是電影,在角色身上要有平凡人的影子,讓觀眾產生同理心,才會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從而從情感上接受。即便是人物傳記電影,更不能完全脱離真實的事實素材基礎,成為宣傳工作的工具,讓觀眾覺得脱離實際而失去對人物和事蹟的懷疑。不可信的樣本太多,於用影視作品宣傳先進人物的初衷南轅北轍。

不管多麼優秀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首先是一個真實的人。優秀,也是普通人在真實的點滴中散發傳播出的閃光。他也會有七情六慾,也會有家長裏短雞毛蒜皮。真正讓人覺得優秀,甚至高山仰止的,恰恰是在平凡環境中的點滴,在面對大是大非時的決策,是不是能夠做到常人所不能。優秀人物給我們帶來感動,就是在平凡中和我們相親相近,但做到了常人所不能。

電影《樵夫·廖俊波》就是用這樣的手法,忠實的記錄了一份平凡,但也帶來了真實的感動。

優秀人物起點於平凡,在電影《樵夫·廖俊波》裏,面臨大學分配階段的廖俊波還是非常普通的年輕人。在90年代初期,上完大學、學校安排工作,就是很多億萬學子改變命運的唯一道路。但為了能夠和女朋友的工作單位近一點,青年廖俊波婉拒了組織上的安排,成為大山裏一所學校的老師。每天要騎上三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山路,在山村裏輾轉,只是為了和戀人更為親近。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對最摯愛的戀人沒有真實的情感,怎麼會對更多的普通百姓有真實的情感?電影《樵夫·廖俊波》就是通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情感開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心有愛的人物。為優秀的人物樹碑立傳,總不能讓他成為高高在上的擺脱世俗的神人般的存在。他依然首先是個人。為愛情而衝動,哪一個年輕人沒做過?他和我們一樣,這樣的設置才會讓我們有親近感。不僅如此,廖俊波為官多年後,還在為買房發愁。當老父親拿着積攢的退休金雪中送炭時,廖俊波難掩愧疚落淚,不忍但還是收下了老父親的辛勞血汗。這種為難,只有真實的我們才能感受到。

通過這樣貼近青年人心理的情節設置,和人物塑造手法,讓電影《樵夫·廖俊波》從電影一開始就使人產生共鳴,沒有建立起疏離感,也讓這部電影炯別於大多數國產人物傳記電影。

門風、祖訓、家教,是影響一個人個人品質的家庭因素。擁有良好家風的小家,才會為國之大家培養出有優秀品質的棟樑。在電影《樵夫·廖俊波》裏,一直在廖俊波耳邊諄諄教誨的就是他的父親。正是這樣一個老派的甚或古舊的老先生角色,在潛移默化中,讓廖俊波成為一個正直、實幹、擔當、清廉的人。

在電影《樵夫·廖俊波》裏的老父親這個人物也相當真實,從而豐滿。骨子裏有兒子當官光耀門庭的樸素虛榮,這是老舊人物所不能避免的。看到兒子當官了,那種抑制不住的自豪,又板着作為一家之長的面孔很淡定的表情,真的讓人忍俊不禁。而接下來扮作路人調查鄉親們對這個當官的民意,在收到鄉親們對這個當官的褒獎時,開心的樣子真是讓人捧腹。

隨着兒子的升遷,這樣一個老父親深入民間對兒子執政的背調從未間斷過。這樣的熱心,直到被媒體記者懷疑是不是來搶飯碗的同行,或是哪家高層微服私訪,老爺子慌亂走開,連稱“我也是自媒體碼字的”,讓人笑中有淚。

有這樣的老父親,在默默的用自己的方式,考察着兒子在民間的官風和口碑,有着怎麼樣的深意?兒子是我們家的兒子,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於老父才是真正的光耀門庭。家風正直,才會培養出為官清正的子孫。老爺子每次為廖俊波送過來的君子蘭,正是這種在正直家庭門風中代代相傳的價值精髓。

優秀的人物,自有其成長的優秀的土壤。電影《樵夫·廖俊波》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優秀的幹部光輝的一生,但卻是用一條非常樸實的方法來旁註,來為這部傳記做了另一種角度的記錄。優秀的家庭價值觀,培養出來了優秀的青年,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道路上,廖俊波又有着自己的忠誠和實幹,他又是怎樣從一名優秀的有情有義的青年,成為優秀的領導幹部的呢?

  2019《樵夫廖俊波》觀看心得

今年新中國將迎來七十華誕,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裏,我們應感激那些為國家建設付出辛勤汗水的勞動者,也應緬懷那些在崗位上因公殉職的英雄楷模。他們如同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在他們的身上,承載着我們這個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

生前擔任福建省南平市常務副市長的廖俊波,曾長期在政和縣擔任縣委書記,任職期間,他勇於擔當,鋭意進取,帶領全縣人民,將經濟發展長期全省倒數第一的老區貧困縣,帶到了全省中游水平,創造了一樁樁奇蹟,書寫了一段段佳話。優秀傳記電影《樵夫廖俊波》,正是以以廖俊波事蹟為藍本的。

影片聘請了《霸王別姬》編劇盧葦擔任劇本顧問,著名導演寧敬武執導,兩位資深戲骨郭廣平和陶紅領銜主演,王雙琥、魏小軍、劉浩聞、洪浚嘉和戴卓凝聯袂出演。

《樵夫廖俊波》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屬於主旋律影片卻毫不説教,並適當借鑑商業大片的表現手法,注重懸念的構建與伏筆的埋設。開篇不斷變化的倒計時數字,提醒着我們生活的無常與生命的富貴。

隨後,影片採取了倒敍形式,以年輕記者羅閩昊(洪浚嘉飾)為廖俊波創作特稿為線索,將與廖書記有關的見證者串聯起來,並巧妙運用交叉剪輯手法,將主人公的生前與身後事情對比呈現,產生出足夠的戲劇張力,吸引着觀眾一路前行。

《樵夫廖俊波》還營造了一個重要懸念,為什麼廖俊波要將自己的微信取名為“樵夫”?隨着羅閩昊見到一個個當事人,瞭解一樁樁事蹟,這個答案也一點點清晰起來,最終水落石出。影片在最催淚的戲份中戛然而止,留給觀的感動與震撼卻是長久的。

廖俊波(郭廣平飾)讀大學的年代,公務員考試並未普及,他起初並不想從政,但卻有着一種認準方向就不回頭的執着。為了畢業後能和女友林莉(陶紅飾)在一起,他放棄了學校看似更理想的安排;為了幫助拿口鎮百姓度過洪災後的難關,他毅然挑起鎮長重任;為了證明政和縣不會永遠落後,他帶領全縣人民大奮力直追;為了讓南平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旅遊資源為市民造福,他更是妙招頻出……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把奉獻掛在嘴上,有人卻把奉獻當成一種本能。“我廖俊波,能不能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幹出一番事業,為這個世界多做點事”,這是他多年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能到現場就不到會場”,是他的一貫處事原則;而“一個瘋子帶領一羣瘋狂玩命”,是他工作方式的真實寫照。

影片以大量真實細膩的鏡頭,將將一個有血有肉,立體豐滿的廖俊波形象展現在大銀幕上,呈現在觀眾的眼前。洪水來襲,他帶領幹部羣眾搶險抗災;山火肆虐,他和村民們沒日沒夜地撲救;為了建設開發區,他毫不猶豫地告別妻兒,以單位為家;為了引進網商人才,他不惜開罪自己的故交好友。

廖俊波並非名校出身,又長期在欠發達地區工作,但理念卻一點也不落後。他緊密關注世界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動向,探索將新經濟特別是物聯網引進南平;工作之餘大量閲讀各類科技著作,讓自己保持與時俱進的開放心態。苦幹加巧幹,顯然比只會吃苦要走得更遠一些,也會贏得更多人的真心欣賞與尊重。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廖俊波並非官迷,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更不是那種沒有情調,不尊重女性,不理解妻子的直男癌。

年輕時,他可以騎車幾十裏去看女友;人到中年,他也會在深夜迎候旅遊歸來的妻女,會為她們準備禮物,並向愛人承諾“欠你的你都記在賬上,等我退休後還總賬”。他對女兒廖子琪(戴卓凝飾)的學業,也是寄予了滿腔希望。這樣的丈夫,怎能不令妻子理解和珍惜,讓女兒景仰和自豪呢?

但是,如果説廖俊波在這個世界還上有虧欠的人,那一定是他的妻子林莉。即使丈夫成為了常務副市長,她依然只是普通的中學教師,還住在普通的居民樓裏,自己買菜做飯,還要用單薄的肩膀支撐起家庭,照顧老小。

如果林莉不是廖副市長的妻子,很可能會發展得更好,但她願意為這份愛犧牲,願意支持丈夫的事業。這位英雄背後的偉大女性,同樣值得我們肅然起敬。而他們兩人跨越四分之一世紀的相知相守,更讓無數人深深羨慕。

高分劇《大明王朝1566》中,郭廣平飾演裕王朱載?,即嘉靖的三子,老成沉穩中略帶暴躁,與一幫戲骨互飆演技,給人留下了很深印象。而以《生活秀》《風雲》成名的陶紅,也是無數人心目中完美女性的代名詞。

不得不説,主創團隊選擇這兩位表演功力紮實,角色拿捏準確的實力明星,確實是眼光精準。郭廣平演活了廖俊波的堅韌執著、鋭意進取,陶紅把林莉秀外慧中、知性優雅的氣質塑造得相當傳神。兩位年輕演員洪浚嘉和戴卓凝也有不俗表現,特別是那場母女相擁的戲份,足以把無數人當場看哭。

炎熱的夏季已然過去,但電影院的火爆卻一如往昔。在一眾商業大片之外,《樵夫廖俊波》恰如一杯清新的政和白茶,沁人心脾,催人思考,讓人落淚。能帶給觀眾長久感動的作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2019《樵夫廖俊波》觀看體會

我們為什麼喜歡電影?電影是一台造夢機器,因為在電影裏我們可以見到或者實現現實中不能達成的事情。電影又是一台記錄的儀器,通過電影,我們同樣可以去了解去知道一些人或事兒,幫我們留下回憶,幫我們記下一段段動人的故事。今天看了《樵夫·廖俊波》這部傳記電影,實為感慨,動人的何止電影,其背後的真實發生的故事更是為人感慨萬千。

《樵夫·廖俊波》是由寧敬武執導,郭廣平、陶紅、戴卓凝等人主演的人物傳記電影。影片根據廖俊波書記感人至深的真實事蹟加工改編而來,講述了廖俊波同志的一生。該片既有電影紀實風格,又有傳記片的飽滿人物,毫無刻意煽情卻讓人走着銘刻於心的感動,可謂是有着十足的人物故事魅力。

首先不得不説的是廖俊波書記,中共黨員,生前擔任南平市委、常務副市長兼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堂堂正正做官”,廖書記用他的一生來佐證了這幾句話,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着、對百姓的熱愛,並憑藉着他優良的品質、高尚的情操和先進的事蹟當選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當然電影裏面展現出來的,僅僅是他一生的冰山一角,尤其記得影片中廖書記與女兒的一句對話。“爸爸你是這裏最大的人嗎?”他平靜地回答“不是的,我是這裏最小的人,我為這裏的每一個人服務”。簡簡單單的一句日常言語便足以表達出廖書記的真正內心,這不僅是他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是他為人處世的習慣日常,無不讓人油然而生一股敬畏之情。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影片沒有刻意煽情,反而是近乎平靜的展現廖書記的日常工作。而且對於廖書記工作日常的展現方式也是頗為新穎,看完整部影片大多數人的第一感受一定會是“原來政府部門的工作是這樣的”。想想當下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各行各業的分內工作我們多少都會有一些瞭解,而政府部門的相關工作生活,想必很少人會去主動了解。看完這部電影你一定會被其驚訝到,我們幾乎每天都能在朋友圈或者微博看到類似“我太南了”的詞彙,而對比我們,他們的日常只能是更“南”,更為辛苦,譬如在一場脱貧攻堅戰中,在有着自己本來的頭銜上,他們還會有更多的角色,城市建設工程師、業務洽談員、又像公司老總,甚至又是最基本的勞動者,帶領着一個公司崛起,帶領着一方人員致富,可以説是哪裏需要哪裏搬,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外,還承擔着更大的責任,甚是感慨。

《樵夫·廖俊波》以較為平靜方式展現出了廖書記的一生,讓我們更加深入瞭解了屬於他的工作生活,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其實這也是每一個優秀中共黨員的日常,他們將熱血灑向了每一片我們生活的地方,他們的這份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而且同時也給了我們無限的力量,讓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去積極樂觀的面向未來。推薦觀看《樵夫·廖俊波》。

  2019《樵夫廖俊波》觀看影評

  事先並沒聽説過福建南平市副市長廖俊波的事蹟,看到《樵夫·廖俊波》這個片名,萬萬想不到是一部主旋律電影。

關於這種“先進人物”的故事我從小到大看得太多,廖俊波的成就自然也不必多言,他帶領無數老百姓脱貧致富,最後不幸因公殉職,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可就是這麼一個人物卻自稱為“樵夫”,着實是第一次見。

電影顯然也放棄了同類題材裏“高大全”式表達,只是通過一個記者探訪追憶的視角,抽絲剝繭般,慢慢揭開“樵夫”這個名字背後的故事。

在小城鎮長大的人都不會對這樣的故事陌生,廖俊波本是一名出身於普通家庭的中學老師,在被調去當鄉鎮幹部的前夕,特意跑來告訴同為教師的伴侶,問她有沒有聽過“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充滿人情味的細節令我印象深刻。整個電影一下子從“歌頌楷模”輕輕降落下來,變為一部小鎮青年的奮鬥史。

後來的廖俊波,成了為領導熬夜寫材料的“小廖”,成了年紀輕輕的鎮長,成了一呼百應的副市長……但在骨子裏,他還只把自己當一個“樵夫”。

那麼,到底“樵夫”是什麼意思呢?

片中有一段廖俊波與女兒的對話很耐人尋味,女兒問他:“爸爸,你是全鎮最大的人嗎?”

這是小孩子常常有的疑問,似乎官員在他們眼裏就是比普通百姓更“大”的人,職級再往上就越來越“大”。

而廖俊波卻含笑否定道:“不,爸爸是全鎮最小的人,爸爸是為全鎮人服務的。”

表面看來,這也許是老生常談的大道理——做官就是做人民公僕嘛——大家都明白;可是私底下又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呢?

要知道,有很多男人在外面就算混得不如意,也至少能在家裏關起門來做皇帝。但廖俊波連在自己女兒面前都可以放低姿態,強調自己是一個“最小”的人,這胸襟絕不一般,同時也足以證明,廖俊波首先是個小家庭裏稱職的丈夫和父親,然後才是外面的好官。

親情的橋段總是最打動人的,電影很少直接描繪廖俊波如何如何關愛羣眾,如何捨己為人,反而着重展示他在家庭的日常,比如和妻子屢屢討論到《射鵰英雄傳》,廖俊波向來以郭靖自比——笨拙、不聰明,不那麼會為自己的利益考量,卻獨具一股子豪氣沖天的愛國情懷,是金庸筆下最受讀者歡迎的角色之一。

他不是一出生就成為大俠的,他身上有我們熟悉的中國傳統男人的許多特質,從毛頭小子到一代豪傑,郭靖一路上勤勤懇懇,摸爬滾打,歷經磨難才成長起來,搖身一變為江湖之中最理想的模範式人物,他所具備的種種優良品德都是有跡可循的,他的人生符合我們普通中國人對於偉大俠士成長進程的所有想象。

《樵夫·廖俊波》同樣是生動記錄下了一個平凡人變成“時代楷模”的成長曆程,有著名編劇蘆葦把關劇本創作,以一個個真實的細節讓人相信,廖俊波正是當下社會的所有天時地利人和集合之下能養育出的最好的人,我們這個世界還有希望。

電影沒有平鋪直敍列數廖俊波的光輝事蹟,而是以情感線索為軌跡,層層遞進地烘托出人物的不同側面;在故事的尾聲,廖俊波立於窗前,面對着生前的最後一場大雨,並不知道前方要來臨的是什麼,他年輕時就險些喪命於巨石之下,他一直都是把自己的安危往後放的,他只知道他有個會要去開,他還有一些事可以為市民們做……

這時畫面裏浮現出童年的廖俊波,他是年輕的樵夫,單薄的身體揹着一筐柴,從綠水青山中走出來,原來樵夫正是他的初心,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變;他的肉體可以離開,可他的精神不朽,因為樵夫的精神就是永遠薪火相傳,照亮世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