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記錄片觀後心得優秀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8W

想要寫出好的圓明園記錄片觀後心得,我們需要認真推敲這部影片的含義,寫的時候要加上自己內心的感受,你知道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圓明園記錄片觀後心得優秀範文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圓明園記錄片觀後心得優秀範文三篇

圓明園記錄片觀後心得優秀範文1

人人皆知的中國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是東方文明中的奇蹟,被譽為是“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法國大文豪雨果曾經説過:“從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一個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一個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象力能夠造出的全部東西都集中在那裏。請你想象一種大家不知道是怎樣的、而又無法形容的建築物,就像月宮的一座建築物,那就是圓明園”。我們今晚所看到影片裏的‘圓明園’只是通過現代的科技製作的一種假象,但足以感受到昔日的圓明園有多麼的美。

影片《圓明園》就是一場視覺大宴,在影片中我們可以欣賞到大量的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也可以欣賞到西方以及西北少數民族的建築藝術。我們還可以透過表面現象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我所感受到的有以下三點。

一、建造的規模和特色。我信這是任何一個人看到這部影片後的第一個感慨。圓明園的建設經歷了三代帝王的建設,這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離不開的。當時清王朝入關後,由於皇帝不適應北京紫禁城內炎熱的氣候,就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建造了圓明園的前身暢春園,成為皇帝避暑的地方。後來逐漸擴建,到乾隆帝時,國庫充盈,更是大興土木。由此,圓明園的格局大體已形成,其面積也相當於現在600個足球場那麼大,可以任由你想象其規模了。圓明園的建設彙集了當時江南的若干名園林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皇帝也將自己的詩情畫意融入於千變萬化的景象當中。不僅如此,還吸收了歐洲的建築風格,把歐洲的園林建築特色與東方的園林風格相結合,最著名的就有‘大水法’。園內的各種亭台樓閣、洲島、橋堤、曲廊等建築羣的整體佈局讓人感覺到了和諧完美。

二、中國古代和諧美。影片一開始就給我們再現了清王朝的宮廷畫師所作的圓明園設計圖,但這些幾百年前的設計圖紙在我們現代的人看來好像就是一幅山水與建築現結合的國畫。在這些‘設計圖’上的建築基本上符合當時圓明園的真實建築物,也就是説古人就是依靠這些‘設計圖’來建設圓明園。在設計圖上可以看到這些建築與周圍的環境很協調,與環境相融合,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種‘和諧美’,可以説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的古典主義美學在美的形態上就主張和諧美,這也與儒道兩家思想密切相關,兩家思想的融合為共同的和諧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對圓明園進行規劃時就特別注意和諧,圓明園在整體上本身也就是一個帝國版圖的縮影,在園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為‘崑崙’,還有仿廬山景色的‘小匡廬’等,建築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講到這種和諧性直到乾隆帝時才慢慢消失。當然,古代的和諧美在文學上也有體現,蘇東坡就曾説過;“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這麼一句話。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也是和諧的一種表現。

三、東西文化的差異。在影片中有這兩個情節,西方傳教士郎世寧來到東方這個文明古國後,想進入清朝皇家畫院,就以西方繪畫技法畫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歡心,結果失敗了。原因很簡單,就是皇帝不喜歡他的繪畫技法。另一個就是皇帝想要建一個西方水法,而在當時就只有傳教士郎世寧懂得西方的建築,於是郎世寧成為了設計師。由於皇帝的極度關注,郎世寧的設計都要由皇帝過目後才能行。這位東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寧的設計的水法後一度在改,他認為‘裸身的人’不能出現在他的‘視線’內。更進一步的看,這些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當時的東方審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審美追求的則是‘寫實’,真實的寫照。難怪皇帝會説小孩的臉上怎麼能有陰影呢!傳統的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統治在清朝又達到了歷史鼎盛時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當時所謂的道德規定,更別説會出現‘裸體的人’了。而在西方人們的思想則是較開放的,他們更喜歡去追求為當時不知的一些東西。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了中國人與西方人對待科學不同的態度,西方人對科學是執着的追求,而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裏更本就沒有科學這個概念,清朝的統治者也認為學習西方的技藝就是玩物喪志。我想文化也是影響一個民族進程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正是這些文化的差異, 導致了火燒圓明園的悲劇。

如今是圓明園已是一片焦土廢墟了,但它曾經的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羣、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不會被人們忘記,更不會被歷史忘記。

圓明園記錄片觀後心得優秀範文2

這個寒假,我觀看了一部名為《圓明園》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由雨果觀賞園後的詩意評價作為開頭,將我們引入一個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後用大半的時間以一個傳教士的角度描繪了圓明園以往的輝煌,緊接着便開始英法聯軍燒殺搶掠的鏡頭,這一幕幕讓人心痛的景象,雖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們的心中。最後的鏡頭便是現在的圓明園。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憤。在觀看到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的鏡頭時,我想説:這是我國建築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在一片火海中化為灰燼,這圓明園,建造歷時150餘年,投入的經費更是可以用“無數”二字來形容,而且,圓明園中的更多東西是用錢換不來的,如古老的青銅禮器,精雕細琢的陶瓷花瓶,歷代的名人書畫……這些東西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了就永遠沒有了。所以英法聯軍焚燒的不僅是無數的汗水和金錢,還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筆不可估量的歷史遺產。

在悲憤的同時,我也深思:為什麼中國自己的珍寶存放在清皇帝的離宮中,卻能被西方人輕易地掠奪和焚燒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軟弱無能,國力太衰敗,使得西方列強的鐵蹄能肆無忌憚地在中國領土上踐踏,如入無人之境。為了不受外族的侵擾,我們的國家應該更加強大,而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爭取為國家做貢獻。

圓明園記錄片觀後心得優秀範文3

今天的班會課上,陳老師安排我們看紀錄片《圓明園》,讓我們回顧歷史,讓我們瞭解圓明園從前的壯觀輝煌,也讓我們記住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的巨大恥辱。

剛一上課,我們就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觀看紀錄片《圓明園》。影片首先介紹了大清國的建立和康熙皇帝的藝術、科學修養以及治國情況。影片從意大利傳教士朗世寧的視角,敍述了幾代皇帝為修建圓明園而付出的努力。

在看影片前,我們已經學過了《火燒圓明園》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對圓明園的歷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這部紀錄片後,我們對圓明園這座偉大的建築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

在看到皇家畫院為圓明園所畫的建築圖時,如此美麗,如此壯觀的景象使大家為之驚歎,特別是在建造圓明園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這真不愧是在幻想藝術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蹟。”可惜的是這個偉大的傑作於1860年10月被毀,從那時開始,這個偉大的傑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時期的繁華與昌盛,腦海中映起了美侖美奐的圓明園倩影,這個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偉大建築現在只能成為夢影。而原因正是因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豐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敗。這讓英法聯軍有機可乘,掠奪與燒燬了這個偉大的建築。我對英法聯軍的殘暴行徑與毫無人道主義、對文明藝術的摧殘表示強烈的憤慨,對大清國的衰落腐敗表示無奈和同情。只能説是弱肉強食,誰叫我們當時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優秀的領導者。所以説,要想強國,則必須強民。

希望大家在和平年代好好學習,為祖國的昌盛作出自己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