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觀後感心得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W

《在一起》中的第一個感動,來自在前線最美“逆行者”醫護人員。面對新冠疫情,她們衝鋒在前,堅守抗疫一線,舍小家顧大家,舍小愛成大愛,不辭辛苦、連續奮戰,以下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觀後感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閲讀。

關於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觀後感心得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觀後感心得1

《在一起》,記錄這段不應被忘卻的歷史,紀錄片首次揭祕了一些武漢戰“疫”中“關鍵之舉”背後的故事。

在這次的疫情中,有1.2萬名的90後和00後主動報名前往一線參加抗疫,這樣的人數佔這次參加抗疫隊伍的三分之一。你們在父母眼中就是一羣孩子,但是換上白色的戰衣後,你們就是一名戰士,學着前輩的樣子,與病毒賽時間,與死神展開殊死鬥爭。還記得被湖南省長記住名字的陳琳琳,今年剛滿20歲,主動請戰前往一線,她告訴中國新聞網的記者説:“來黃岡後,包括‘00後’在內的很多年輕護士都衝在前線。我們之所以來這裏,跟年紀大小沒有關係,就因為我們是護士。哪裏需要我們,我們就要去哪裏。”……還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正在抗疫一線發生,他們都在向祖國宣佈,90後、00後是不會退縮的,他們已不再是温室中需要呵護的花朵,他們是戰士,是可以上戰場“殺敵”的戰士。

在疫情的另一條戰線上,有將近10萬名的青年志願者投身於抗“疫”一線。據共青團中央統計,在湖北武漢,青年志願者招募公告發出不到12小時,就有超過7000人報名參加;河南共有2.5萬餘名青年志願者加入各地疫情防控隊伍;在上海,團組織迅速動員2.6萬名青年志願者,累計上崗志願者超過5.4萬人次;在吉林長春,3000餘名青年志願者在機場、火車站等地開展卡點排查,累計測温30餘萬人次,消毒60餘萬平方米。……青年志願者在疫情防控中匯聚青春力量,在抗疫戰場上匯聚“星星之火”,送來萬丈光芒,點亮人們的温暖。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在探索救國的摸索中,中國青年一代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通過“五四”運動,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從那時開始的100年間,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的赤誠之心,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為人民戰鬥、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鬥,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

中國青年一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們可以成為建設中國的中堅力量,是可堪當大任的。還記得十九大報告中寫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一代身系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他們也正在用他們的行動回饋祖國和人民。

青年們,讓我們一起用奮鬥書寫無悔的青春!用行動扛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重任。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觀後感心得2

生命是一場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聲啼哭就拉開了相聚的序幕,於是以後的歲月裏,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就有了數不清的相遇,相識,相處,相愛,相恨,到最後的相離。不論是哪一種形式的相聚,哪一種形式的別離,到最後終究是曲終人散。

對於植物來説,積蓄力量,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是他們一生的追求,但是對於非洲南部戈壁灘上的伊米小花來説,用五年的時間換來兩天的燦爛,卻是小花生命的意義。伊米小花只有一條細細長長的根,五年前在地底紮根,而在五年後的春天,伊米終於利用這五年來積蓄的力量,鑽破了硬土,在這荒涼的沙漠中綻放。雖然沒有人注意過這種四色的伊米小花,但是它依然為這淒涼的戈壁灘增添了勃勃生機。

到這裏,我大吃一驚,五年,對於一株植物就是一種煎熬。對於伊米小花而言,這五年裏它的根系遇到了黑暗,遇到坎坎坷坷,可能喝不到水,還可能經歷了嚴寒酷暑……

在一台充滿愛的呼喚的晚會上,炫目的燈光照在一張樸實的臉上,這個人就是徐本禹,他手裏拿着愛心造型的獎盃,講述着他“感動中國”的生命歷程。他出生在一個窮困的家庭,靠着社會各界人士的資助,走出農村,考上大學。但就在他考上研究生後,面對美好的前程,他卻選擇回到貧困的農村,做一名老師,回報給予他無限關愛的社會。在艱苦的環境下,他想過退縮,在貧困的條件下,他也哭過,但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支持着他的選擇,他的生命也因他的選擇而綻放着愛的光彩。

在疫情面前,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趕赴武漢,冷靜、無畏、迎難而上的身影,令人感動。他曾説:“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疫情嚴峻,物資短缺。有人捐錢,有人捐口罩,有人捐出了護目鏡,有人捐出來元宵,有人捐出了糕點……善舉湧現,凡人善舉,小我獻出大愛,涓涓細流匯聚成一股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生命的力量,在這一刻爆發。

感恩生命,感恩祖國,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凝心聚力,眾志成城。人人奉獻擔當,從自我做起,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觀後感心得3

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大量出現時,一個名字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他就是84歲的鐘南山。鍾南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一出現,病人就有救了,他應該是呼吸疾病人的大救星。

其實,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物,2003年鍾南山的研發組織在戰勝非典疫情時就立下了汗馬功勞。

鍾南山曾有一句名言“醫院就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而今,耄耋之年的他不顧生命危險毅然決然再徵武漢。早先在他分析研究病情消息之後曾立即傳達建議:“我總的看法就是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1月18日傍晚,在勸別人不要去武漢的時候,他卻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作為戰士他再次衝鋒在前!多麼可愛的老人啊,鍾南山的出現,彷彿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在民眾眼裏,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更有@人民日報微博這樣評價他: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

其實不只是他,醫護人員也一直衝鋒在前。當面對很多危險和特殊情況時,他們仍舊義無反顧——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在很多人都驚恐不安的時候,藍莓醫生的微博裏就發出了這樣一條消息“同濟醫院第2批志願者報名已滿員”,在其中一份志願申請書中,我們看到這樣的錚錚誓言“如有需要我自願報名加入醫院的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字字千鈞,字字難忘,難忘他們風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身影。

醫生的勞動強度很大,工資並不很高,而且最近幾年來發生的醫鬧事件也不少,從醫是一項高危的工作。但是為什麼學醫的人數並沒有減少呢?我找到了答案。

這些人心中有一個共同的夢想,一個拯救萬千人於疾病水火之中的夢!他們是偉大的!藥王孫思邈説過: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醫生的工作是神聖的,他們捨己為人,默默奉獻,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白衣天使,這個名詞,指代醫生名副其實。醫生不正是把愛平分給世界上每一個人的天使嗎?把生命獻給事業的天使嗎?把健康還給病人的天使嗎?對於這個名稱,他們受之無愧。

古人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泱泱中華,歷史源遠流長,行業繁多,唯相醫並論。白衣天使,多麼高貴的稱號。吾嚮往之!行醫之道,需德才兼備,高明的醫生一生為病人忙碌,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以拯救生命為己任,我想當醫生,我想做一個以拯救生命為己任的高明的醫生。我會為之奮鬥,爭取早日站到拯救生命的最前線。

在防控救援中,我們又再次見證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壯舉,作為有擔當有理想的熱血青年,怎能不熱淚盈眶?怎能不勵志奮起?這也再次讓我堅信,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畢竟14億人團結起來的力量是無限的!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希望病友快點好起來,希望病毒早一點得到遏制,這樣醫療人員就可以早點休息休息了……

我的夢想是成為醫務工作者,像他們這樣替他人負重前行,替病人負重前行,還人類一份歲月靜好。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觀後感心得4

對於2020年來説,這個數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肺炎疫情的到來給我們的祖國蒙上了一層烏雲,籠罩着中華大地,突然間,天空黯淡,世界陰冷。然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一羣團結友愛、不怕艱難的人民,他們堅守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着“烏雲”背後的燦爛的陽光。

一馬當先,甘當戰“疫”的“探路人”。這是一羣無畏勇敢的人們,他們不顧安危,奔赴在抗疫一線。嘴裏説着“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前往武漢抗擊病毒;“年後準備舉行婚禮的年輕夫婦義無反顧上演戰“疫”最美夫妻檔;多日面臨着高強度工作的護士全然不知臉上早已佈滿了勒痕;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毒泣不成聲的醫生毅然決然轉身救人……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説:“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然而這些專家學者、白衣天使,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為拯救生命,為民族擔當,他們是國家的脊樑,更是人民的恩人。

萬眾支援,勇做戰“疫”的“守護者”。我們的祖國在危難之際,有一羣無私奉獻的人,他們盡己所有捐贈着醫療物資。韓紅東奔西走募集捐款約一億元,眾多明星網紅紛紛慷慨解囊;有為抗戰親自押送物資的汽車司機;有為抗戰抗戰甘當志願的青年戰士;有為抗戰投筆宣傳防疫知識的文人墨士,他們一切行動寄託他們美好的祝願,愛與善良無關階層、無關年紀,在災難面前,他們都是大美之人,都是敢於為國家奉獻的人,他們是最美的戰“疫”“守護者”,我們這個充滿愛與力量的國家,在戰“疫”面前,大家精誠團結,萬眾一心共抗戰,眾志成城戰疫情,用無私無畏的“大愛”續寫着中國故事。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縱使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團結起來也可匯成大江大海。儘管疫敵再兇再險,但我們團結的力量便可讓病毒徹底消滅。零三年的非典挺過來了,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挺過來了,只要我們眾志成城,新型肺炎的“烏雲”終會消散,這場防控阻擊戰“疫”就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待到春暖花開之際,陽光明媚之時,我們再共同約定,一起行走於祖國的大川南北。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觀後感心得5

新冠肺炎的襲來讓一切都變得那麼不平靜。人們的擔憂,社會的恐慌,籠罩着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但時時刻刻又有種温暖人心、點燃希望的温情散發着永遠的芬芳。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春節期間,本該是萬家團圓的歡喜時刻,在大愛面前醫護人員們選擇了堅定的離別,整裝待發,趕赴疫區的第一線。諾大的行李箱裏除去必備的醫療器材,就是不少的成人紙尿褲。因為一旦脱下防護服就意味着需要重新換新的,為了節約物資他們不得不身穿長達九個小時的工作服。這些平凡的人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心疼的孩子,也是孩子眼中的大樹,但他們更是英雄,是最美的逆行者。

愛因博大而變得高貴。年過八旬的醫者鍾南山爺爺,曾在非典中擔當大任,如今又掛帥出征,不知疲倦的拼搏在科技前沿,積極研究有效治療方案。已經73歲的李蘭娟院士每天睡不到三小時,為了讓全國的人民安心,繁重的工作之餘,接受了白巖鬆的專訪在深夜為全國網友答疑解惑。

什麼叫逆流而上?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與最愛的人道一聲珍重,在危急時刻“我自己願意來的,我願意承擔這一切”,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足以展現愛的光芒,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逆行者才有了我們每個人昂首闊步的前行。

然而,依舊有些令人氣憤的是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哄抬物價,甚至單純追求利益,把廢棄口罩重新加工利用發國難財;一些無腦家屬鬧醫,傷醫,不顧大局任由自己撒潑耍賴;還有一些人頂風作案參加聚會走親訪友……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作為後方安全的我們不能深入到一線實幹,但卻也不能在後院起火興風作浪。

那麼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能做些什麼呢?第一聽黨指揮,儘量減少外出。因為疫情嚴重性事關公共安全,宅在家不亂跑就是我們能做的最大貢獻;第二拒絕野味,敬畏自然。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保護野生動物的迫切性早已不單是保護生態環境這麼單一。同樣是地球上的生物,我們更應將自身置於其中,因為命運共同體我們同呼吸;第三積極宣傳疫情防護措施,號召大家捐獻物資共渡難關。

回望歷史,1998年抗洪搶險,生命之堤,齊心協力,決口奮戰;2003年抗擊非典,病毒來犯,生死之戰,眾志成城;2008年汶川地震,八方支援,同舟共濟,重建家園……多少次患難與共的中華民族在危機中凝聚,聚沙成塔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如今的2020年的疫情我們同樣不彷徨,“雷火”憑藉中國速度托起武漢的重量,祖國的偉大,人民的團聚,讓我們堅定相信這一切終將成為過往。

願與疫情拼搏的人們,堅定信仰,不懼病毒 。

願奮戰在一線的人們,注意安全,早日勝利 。

願祖國早日撥開迷霧,國泰民康,盛世共享 。

中國加油!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