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 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4W

《錢學森》 觀後感

澎湃的海浪拍打着船舷,1934年的一天,浪潮將一位立志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中國青年送出了國門。時隔二十年,同樣的碧海藍天,懷抱着同樣堅定地報國之志,他歷經種種艱難阻撓毅然決然的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就是錢學森,我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觀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之後,我不僅被錢學森克服艱難險阻,不言放棄,回國指導新中國導彈衞星研究的精神所感動,更是被影片中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的愛情和友情所折服。

1934年錢學森考取了公費留學,在離開之前,他緊緊的握着蔣英的手,對她説:“跟我走吧。”此時的蔣英剛剛從歐洲學成歸來,並且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場演唱會,可以説是處於事業的上升期,而此時的錢學森不過是個不知未來如何的學生而已。

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蔣英冒着放棄自己理想的風險答應了錢學森的請求,和他一同踏上了異國之旅的征程。而後的事實證明,蔣英也的確為了支持錢學森的事業而失去了成為一名著名歌唱家的機會。但她卻從來沒有後悔過,影片結束的時候蔣英的一句話更是深深打動了我,她説:“中國可以少一個我這樣的歌唱家,卻不能少了你錢學森這個科學家。”

寬容大度的她一直都是錢學森最堅實的守護,在美國被美國政府懷疑、誣陷、囚禁、監視的日子裏,是蔣英一次次守候在錢學森的身邊給他温暖,給他信心和力量,讓他堅信總有一天他們會回到祖國的懷抱。我想,如果不是有蔣英的存在,錢學森也不會在被美國囚禁監視的日子裏創造出巨大的成就吧。

有人説,當一個人不能從愛情中收穫甜蜜的時候,真摯的友情同樣能給他安慰。這麼説來,錢學森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不僅收穫了愛情,也獲得了真誠的友情。

影片中錢學森的好友羅友來為了不使美國政府從自己身上下手誣陷錢學森,就將自己多年來辛辛苦苦研究的成果付之一炬,並在錢學森最艱難迷茫的時候,與他一起聽《我的祖國》共勉,給予錢學森精神上的鼓舞。他的導師馮.卡門也在他最艱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在錢學森被囚禁的日子裏,他不辭辛苦的四處奔走,傾盡全力解救他最心愛的學生。

在錢學森一心一意要離開美國回到中國的時候,很多人都設法阻撓,雖然馮.卡門也清楚地知道錢學森的離去將是他和美國航天界的一大損失,但他始終選擇尊重錢學森的決定,從來沒有利用導師的身份強迫或是威脅過錢學森,這也使得他後來成為錢學森一生的良師益友。也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多人的支持和幫助,錢學森才能在重重阻撓下順利的回到祖國。

當然,這些都是外在因素,最重要的還是錢學森有一顆堅定的愛國心。在他學術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時候,美國政府給他拋出了橄欖枝,承諾了他豐厚的薪水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並允許他進入美國尖端航天事業研究中心,為他的學術研究提供最先進和精準的設備,但這絲毫動搖不了錢學森想要回到祖國的決心。

他的導師馮.卡門曾經問過他:“你打算在一個農耕社會怎樣運用你的航天技術?“錢學森回答道:”只要我願意,我可以回去種蘋果。“多年後,錢學森將他種的”蘋果“送上了天空,讓世界見證中國的奇蹟。如馮.卡門所説,我們國家當時的情況是很艱難,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讓中國強大起來,不再受帝國主義的欺負。

我們財政緊張,但從來不讓科研人員為難,我們國家盡最大的努力給導彈研究提供條件,在1958年我們因自然災害而陷入困境的時候,國家依舊為科研人員提供肉,蛋等營養品。1966年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撤走了所有的科技幫扶人員,我們中國的科研人員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卻突然失去了方向,很多人都開始不知所措,對中國的導彈研究失去信心,蘇聯和美國等也在等着看我們的笑話。

但錢學森和我們眾多的科技人員不會讓他們的陰謀得逞,他們堅信我們憑藉自己的力量也一樣可以成功。錢學森説:“我們中國人不比他們少長一個腦子,他們美國人能造出來的東西,我們一樣可以造出來。”我覺得這句話絕不只是在鼓舞士氣,因為它的的確確的被我們勤勞而有智慧的中國人民證實了。

電影影片中有一個人物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他叫張工農,是一個從死人堆裏走出來的戰鬥英雄,他是個粗人,不懂什麼科技,但他有一顆求學上進的心,不懂就問,不會就專,最終他在一次導彈發射失誤的探討會上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的關鍵,做到了一鳴驚人。

有這麼多張工農一樣的奮鬥者,有錢學森這樣的指導者,還有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那麼,環境艱苦又如何?無人幫扶又如何?我們的科研人員一樣在錢學森的帶領下克服千難萬險,在艱苦的環境中做出了驚人的成績。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今天的我們如此的幸運,生活在一個文明而遠離硝煙的國家,我們不用為了國家的獨立而像眾多烈士一樣獻上自己的生命,我們不用為了國家擺脱帝國主義的圍困而日夜辛勞,但我們要始終保持一顆堅定地愛國心,愛人心。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愛國者不屈不撓的奮鬥史,更多的是人世間的正義與真情。馮.卡門是一個愛國者,但他不會用愛國的名義去強迫他的學生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要守護或是堅持的信仰。我們無法要求別人改變他們堅守的立場以成全我們的信仰,但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立場,堅守自己的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