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鏡子》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5W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寫下了一篇觀後感,表達了對導演的讚賞和故事的感動,觀後感是觀眾與作品的橋樑,一篇言之有物的觀後感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去欣賞和探索相關的作品,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紀錄片《鏡子》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紀錄片《鏡子》觀後感8篇

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篇1

孩子身上的問題到底是誰造成的?父母説是不是他們自己。他們愛孩子,甚於愛自己。但是孩子説,真正應該受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同樣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理解。感覺他們身上有相同點:那就是自己是委屈的。誰的説法更接近真相?

通過三集視頻,我們聽到孩子心底的聲音,他們渴望被理解、被關注、被温柔相待。可是父母對孩子的內心訴求感受遲緩,處理信息偏差很大。説勞累,懶得迴應,大嗓門,簡單粗暴,揪住一點不依不饒,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總是翻出來絮叨,總是覺得自己是正確無比的,事無鉅細安排孩子生活,設計他的未來,把自己的意願毫不商量強加在孩子身上,並且打着愛孩子的旗幟。即使錯誤,也不會低頭致歉。當孩子用過激的方式表達的時候,才驚悚不安起來,當孩子徹底不能馴服,完全對峙,傷人害己的時候,才想到求助他人。

你分明能夠感受到孩子的問題多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悲哀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過錯,改正自然就無從談起。沒有省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偏執一端,零件壞了,委屈非常,怨命不好,就是不説自己的錯處。有錯的人才需要改正自己的錯誤。羅曼羅蘭説:倘若我們活着,不是為了糾正我們的錯誤,克服我們的偏見,擴大我們的心胸和思想,那麼我們活着又有什麼用?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這是一生的功課。

父母如何開啟學習篇章呢?首先要認識到人是有侷限的。有侷限卻看不到侷限,還以為真理在握,那麼思想就會越來越偏狹。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才有可能反省自我。

其次,需要借孩子的一雙慧眼。孩子需要什麼,你不清楚,他們自己最清楚。俯下身來,傾聽他們的心聲,才可能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當你和孩子的心靈世界鏈接的時候,才能見證他的成長。

再次,要虛心向學。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缺少知識,而是缺少對愛的認知的教育。適當涉獵心理學、教育學,或者參加家庭教育培訓班、父母課堂等,主動學習的父母比那些拒絕學習的家長,思想教育封閉的家長更早一點理解孩子的內心動態,參與孩子的成長。

沒有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的事業,孩子如果沒有教育好,即使自己的事業很成功,人生也是晦暗的,那是難以癒合的隱痛。作家麥家用十八年的時光,給遠行的兒子寫家書。其實他的愛從來沒有削減一分,就是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這樣的心傷追溯到自己的成長,他和父親之間也是隔着交流的溝壑。説明不恰當的教育對人生影響深遠,有的可以修繕,有的卻一直風雨飄搖,甚至老死不相往來,成為決然的陌生人。這將是怎樣的悲哀。

世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改變。思則變,變則通,通則達。父母改變,孩子可能因之改變,而後者影響深遠。不僅僅是對一個人的影響,對一個家庭的影響,它也關係着民族的明天。

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篇2

4月16日下午,由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的真實電影《鏡子》在國家圖書館舉行首映典禮暨交流會。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之際,在200多部提名的紀錄片作品中,《鏡子》脱穎而出,入圍終審環節,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

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作為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讓人重新審視當今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等情感問題,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

此前,《鏡子》的主創團隊分別走進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範大學和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的校園放映,引發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烈討論。

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評委、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同道觀看完影片説,“《鏡子》是一味中藥,給社會提供了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讓社會更加和諧,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林丹華説,“家庭影響孩子最深,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一定要反思,只有和孩子共成長,才能讓孩子能夠有屬於他們的天地。”

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篇3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相似。

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着我,你們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

你讓他跳,你看他敢嗎,他每次説完這句話,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

親,你有多久沒有叫我媽媽了?

4月19日晚,央視紀錄片《鏡子》首播,這部紀錄片讓問題少年説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這是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

紀錄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鐘,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花了10年策劃、兩年攝製。內容很簡單: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

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紀錄片在充分呈現社會生態複雜性的基礎上,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心靈回家!讓愛不再變成傷害。

孩子是家庭的鏡子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問題,有輟學的,有早戀的,有網癮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問題。

當孩子出現迷失的行為,例如不想學習、情緒不穩定、有牴觸性情緒時,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間夫妻關係的失衡或模糊。

當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依賴、易結交壞朋友時,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雙重標準、夫妻關係分裂、在家中缺乏歸屬感。

當母親的位置缺席時,孩子容易空虛憂鬱、焦慮緊張、較優柔寡斷,也比較容易發生人際關係問題,難以表達自己,也難與人連接。

當父親的位置缺席時,兒子很容易發生成癮行為,例如沉迷於電玩、抽煙、喝酒、吸毒;女兒則很容易發生早熟、暴食或厭食症、對成年男子有興趣、期待有人保護。

當父母一方或雙方想離開家或死去時,孩子在潛意識裏會接收到這個信息,並以逃家、重病、發生意外危險等方式反映,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因為他們小小的心靈裏幻想着:我代替你走,這樣你就可以留下來或是我會跟着你一起走,這樣我們就永遠不會分開。

改變孩子,父母就要改變自己

一位媽媽跟我談起她的小女兒。小姑娘已經上國小了,平時聽老師和同學反應孩子很聰明,大家還是很喜歡她的。但是最近一次春遊中,媽媽發現孩子總是教訓同學,而且有些刻薄,尤其對班裏比她成績差的學生表現出蔑視。

春遊中,老師表揚一位同學:某某今天表現很好,一直幫助同學,還幫家長拿東西。

女兒就説:什麼呀!我也會,有什麼好表揚的!孩子表現出生氣而且否認了同學的做法,還不承認自己沒有做到。

女兒這樣的表現,讓媽媽非常擔心。

我由於對媽媽比較瞭解,就説:要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看看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你平時對孩子是不是要求嚴格?你對老公的歇斯底里是不是造成了家庭氛圍的緊張?

媽媽喟然而歎,説最近由於大女兒學習問題以及自己的工作有點脾氣不好,確實對小女兒嚴厲了些,也經常訓斥老公。

無論這是我們平時所説的模仿學習還是心理學對應的鏡子效應,孩子的言行常常可以反映出父母的言行。這位媽媽有所醒悟改變了自己待人刻薄和愛教訓別人的毛病,還跟孩子進行了溝通,經常跟孩子聊聊學校、學習的事,漸漸地小女兒也發生了變化。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終身的老師。家長的改變也使得孩子發生了變化,教育就在無形中產生了效果。

欣賞孩子內在的純真。

作為家長,我們並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遠正確,其實我們需要學習謙卑,對人生、對生活,對孩子,我們可以做一個學習者,在自我的成長中帶動孩子的發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對事物、對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象與表達。

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篇4

看完前兩集,筆者不禁深思,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家長本身就存在“問題”?這些“問題”難道都是孩子造成的?哪一個“問題”孩子背後,沒有一個“問題”家庭?究竟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家長的責任真的能推卸掉麼?難道這些孩子不想做一個陽光少年?為什麼我的童年和別人不一樣?本紀錄片都給您帶來詳細解答!

成人是目標。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 、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

家長是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着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範,自覺地將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於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那麼家庭生活氣氛的默化薰陶不可忽視,家庭長輩品行道德的心靈潛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在爭吵、埋怨、偏愛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將學會詭辯、責怪、妒忌和冷漠……,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孩子是老師。家長應善於學習孩子們的優點和長處。孩子們有很多“可愛的缺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蓬勃向上的朝氣,好問好學的學習態度;不保守,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的特點;少世故,對人對事的真誠直率;對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識一學就通、一玩就會的本領等等,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都是值得家長學習的。孩子的這種優勢,作為家長應充分的給予肯定、鼓勵和讚揚,不可忽視、指責、抑制,以至於扼殺。

尊師是關鍵。老師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系統教育的主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孩子們幸福的締造者,心靈的撫慰者和醫治者。對於我來講體會很深,我的孩子處在單親家庭中,尊師敬親的感情較薄弱,學業基礎不夠穩定,但是他的老師注入了大量的真誠愛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地強化學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體都得到了較全面的發展,彌補了我們家庭教育的不足,這樣的老師倍受我、孩子和社會的尊敬,那麼這樣的“園丁”培養出來的花朵無疑會更加鮮豔。

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篇5

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之際,由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盧釗凱、範永東執導的紀錄電影《鏡子》在提名的200多部紀錄片作品中脱穎而出,入圍終審環節,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此前,《鏡子》的主創團隊還參加了一系列進校園活動,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瞬間引發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熱烈討論。

紀錄電影《鏡子》講述了3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有專家評價,“《鏡子》是一味中藥,給社會提供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鏡子》雖然講述了關於家庭情感教育的話題,但在其背後,卻融入了我們創作者對於人性的理解、對於愛和慾望的思考。我們從哪裏來?我們今天在什麼地方?將來要去哪裏?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全部貫穿於電影始終。”盧釗凱説,做紀錄片除了要會講故事,更要會“選擇”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紀錄片鏡子觀後感。《鏡子》選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真實呈現3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重新審視了當今時代中國家庭所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

?鏡子》的另一位導演範永東表示:“我們想要呈現給觀眾的不僅僅是一個家長需要接受教育、社會需要給家長受教育的機會的問題,我們更想探討關乎人的精神構建的問題。我們似乎找到了一條可以解決中國人精神層面或者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隨着持續的深入探討,我希望這個線索將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完善法制建設的一把鑰匙。”

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篇6

20xx年4月16日,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之際,紀錄單元的影片放映活動先期展開。在200多部提名的紀錄片作品中,由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的真實電影《鏡子》脱穎而出,入圍終審環節,它將與另外四部優秀的紀錄影片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

4月16日下午13點30分,真實電影《鏡子》在國家圖書館學津堂舉行首映典禮暨交流會。《鏡子》這部影片經過《天網》欄目十年的醖釀與策劃,兩年的拍攝與製作,在中視前衞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的大力協助下最終完成。

在影片放映之前,《鏡子》總導演、《天網》欄目製片人盧釗凱,《鏡子》導演範永東就創作初衷和創作感受做了專題發言。《鏡子》是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

“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紀錄片在充分呈現社會生態複雜性的基礎上,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心靈回家!讓愛不再變成傷害。

在受邀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之前,這部影片的推出首先得到了中央文明辦相關領導和同志的認可,在他們的組織協調下,《鏡子》的主創團隊分別於4月1日、4月5日和4月11日開啟了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範大學和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的校園放映活動,在此期間,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引發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烈討論。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總校校長劉彭芝:

看完以後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動,跟我有共鳴。兩會剛完十九大之前推出這個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我也很感謝中央電視台,能夠在這個時候適時推出這個片子。

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家庭情感教育講師鍾曉琳:

如果用關係思考愛這樣一個主題,它可以跳出家庭,影片絕對不只給家長看,作為教育者,包括從事教育相關的文化工作者都需要看這個影片。因為關係是一個開放性的,包括老師對待孩子,包括領導對待員工,都可以從這裏面折射。我覺得它可以讓我們整個社會反思愛和關懷的主題。

國內知名實戰派心理諮詢專家張久祥:

這是我看到央視拍的、與心理有關的節目當中最接地氣的,直入父母、還有成長中的青春期孩子心靈深處的穴位點,接觸得最近的。

首都文明辦未成年人工作處處長常建軍:

?鏡子》這部片子反映出真實的社會現實問題,是關乎孩子成長、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大問題。這個片子播出,必將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讓全社會更加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應做好發行宣傳活動,在學校、婦聯、家長中廣泛播出,擴大影響。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我的感受是非常真實,因為這種跟蹤拍攝中間沒有太多的造作……我覺得這部片子值得中國的家長們看一看,因為對於孩子教育的啟示還是蠻深刻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

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篇7

今晚學校安排了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家長陪同孩子觀看央視情感教育紀錄片《鏡子》。三集共90分鐘的片子,母女倆一氣追完了,片子終結時我倆相對無語,過了兩分鐘,12歲的女兒天真無邪地對我説:“媽媽,這片子我沒看懂,但是我也想養一隻片子裏那種二哈狗……”我的心“咯噔”了一下,竟摸不透她的意思,她究竟是真沒看懂呢,還是馬上就運用了片子裏孩子的方法,要求家長滿足她的願望來考驗父母的愛呢?想起片子裏的孩子們撕心裂肺地控訴:父母總在“逼迫”、總在“控制”他們……我小心翼翼地探問女兒:“媽媽有逼迫你嗎?媽媽有控制你嗎?你快樂嗎”?女兒一本正經地回答:“沒有逼迫,沒有控制,但是如果你能讓我養一隻二哈狗狗的話,我會更快樂的……”呵呵,我那小小的擔心才消失殆盡。

這是一部紀錄片,它所記錄的現象和事例其實早已在各種新聞媒體中反覆地重演着。問題孩子的現象,親子關係的斷裂都是老生常談的內容,毫無新意可言,可是片子的結尾卻讓我只有歎息和滿滿的沉重感,片子的結尾是3個在特殊學校生活了三個月後的孩子,最終仍是選擇了與父母期望值完全不一致的生活方式,甚至是離開了父母獨自遊歷,他們中只有一個滿18歲才剛成年。我想,這是大部分中國父母都不願接受的結局吧。

孩子是家庭的鏡子,家庭是社會的鏡子。片子裏的父母用盡一切辦法希望孩子能迴歸原來的樣子,足以證明父母對孩子濃濃的關愛,可為什麼結果還是有違人願?為什麼“鏡子”反映出來的是孩子對父母滿滿的抱怨呢?我想是因為父母一直都以自已的方式去付出愛,卻忽略了接受愛的一方的感受和反饋吧。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父母的監護下逐漸形成自已的個性併成長,即使同胞所出,父母也做不到付出兩份完全相同的愛,培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所以應因孩子的個性付出愛,是每個父母需要學習、摸索和積累的工作,孩子的感受和反饋,是讓父母不斷地調整和改善付出愛的方式,這是一個需要長期付出努力和關注的事業,而不是日常裏蒼白無力地嘴裏唸叨幾句:爸媽很愛你,你該去做功課了之類的句子。愛,也是需要滋養和成長。

太多的父母忙着上班,忙着應酬,忙着應付各種各樣的生活壓力,從小就給孩子一部手機或平板,把孩子送到遊樂場或別人家中,他們用自已認為最合適的方式來養育孩子,卻不知道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向父母傾訴,需要更多更多的家庭活動時間。父母極少與孩子分享愛,分享彼此的生活,最終,孩子也如“鏡子”一般,不再與父母分享自已的生活。孩子與父母的精神交流一旦斷裂,絕不是三個月的特殊學校生活和心理諮詢能夠挽回的,親子關係斷裂的心靈創傷也許伴隨孩子一輩子,甚至可能延續到孩子的後代,並擴大影響到社會。

90分鐘的片子裏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心理諮詢師李品寬老師所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這三十年……我們在享受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成果的同時,精神的構建是滯後了。確實,特別是家庭關係的精神構建大大落後了。我曾在週日遊歷悉尼市,當地的友人告訴我,悉尼在週日提供家庭交通票,只須購買一張家庭票,家長可以攜帶兒童乘坐當天的各類交通工具,這項舉措分明就是鼓勵家庭的週日活動。我們的國家,什麼時候才會有類似的舉措呢?從片子裏,我還注意到一個小數據,進入特殊學校生活的孩子多數是男孩子,從教育角度來看,父親在孩子特別是兒子的

教育

中的榜樣作用不可取代。多希望我們的父母,不要再堂而皇之的以工作為理由,委託其中一方作代表,母代父職或父代母職地陪伴孩子成長,孩子需要父母不同身份的愛,需要真實有效的陪伴,更需要社會的支持、鼓勵和正面宣傳。孩子們需要在父母身上學習愛的能力,瞭解愛也需要滋養和成長,才會在日後的生活中傳播愛,並在付出愛的時候獲得幸福感。

臨睡前,我與女兒討論着片中的各種細節,説起那隻二哈小狗狗,我提醒她,媽媽從來沒有拒絕過她養小寵物,但是,媽媽一直都有言在先,要養一隻小寵物,你要同時承擔照顧狗狗的責任,餵養、清便,遛狗、洗澡等等,如果你不能證實你自已有這個能力,也不能説服我,那麼我不會無條件的滿足你的願望。愛是有條件的,希望孩子自立更要教養她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我很慶幸我的孩子沒太看懂這個紀錄片,對於她來説,問題少年們經常玩遊戲、打架、嘶吼、抱怨……不如她看一本精彩的好書、一場電影、一次滑雪或她喜愛的各類活動。我也很慶幸,在陪伴她成長的時候,我收穫了她對我的信任和每天的笑容。

願天下父母都能早一點、再早一點,多一點、再多一點與孩子共享天倫之樂!

紀錄片《鏡子》觀後感篇8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鏡子》,講述的是我是這個年齡段上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青春期的叛逆行為。

類似的片子有很多,只是這一部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將視線放在家長的身上。 影片中的孩子多數已經輟學在家還幾個月了,節目的開始,便是家長們那充滿焦慮無奈的眼神,在那氣氛的背後還充斥着希望。當一組又一組的問題家庭出現在節目中,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少年,一句又一句的傷人話語,一滴又一滴的淚水落滿家長的臉頰。問題少年無一例外的被送到心理教育學校(在我看來就是所謂糾偏所)。而家長們也被要求為期6天的教育課程。

教育過程中,家長們的問題暴露無遺,孩子不是機器人,家長們這一代人無情的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孩子的身上,不管是不適合他們的發展,而這些家長也大多是中上階層的商人亦或是領導,更多的時間是在工作而不是陪孩子。在他們的潛意識裏,都存在了,“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丈夫”彷彿人已經變成一件物品,這與一個瓶子無異。

他們教育方針中都出現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這一據傳承了幾代人的理念,就是在給孩子們劃定一條線—你們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我不禁大為感慨,作為同樣處在這一理念下成長的人,人生目標已經潛移默化的轉變為——讀書,學習,考大學。確實,一個沒有背景的人,想要成功,捷徑就是讀書,這無可厚非,不可置疑。類似的紀錄片竟引發了對於傳統教育的反思,質疑。在我看來,理念並沒有錯,幾代人對於教育的剖析已經極言深刻,這與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追求的與日俱增相輔相成。只是在這樣一羣少年的身上,這樣的問題被無限放大,厭煩讀書,想要自由,(博眾樂罷了)。我並沒有涉獵多少概念,只是有感而發,淺思簡言,難登大雅之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