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烈火中永生》觀後感精選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W
革命先烈們捨生忘死,為新中國的成立英勇獻身的大無畏精神,讓人由衷的欽佩!那麼關於《烈火中永生》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電影《烈火中永生》觀後感精選範文,歡迎大家參考閲讀!
關於電影《烈火中永生》觀後感精選範文

關於電影《烈火中永生》觀後感

我剛剛看完一部革命電影—《烈火中永生》。《烈火中永生》已拍成歌劇、電視劇,還印成了書,大家應該都聽説這些革命英雄,我看了這部電影,也被裏面的江姐深深感動了。

江姐原名江竹筠,她十九歲就加入了共產黨,一直從事地下工作,知道重慶地下黨所有工作人員,還主抓另敵人膽寒的《挺進報》。她的丈夫彭詠梧在一次戰鬥中犧牲了,江姐就代替老彭做下川東地下工作。敵人通過叛徒口中知道了江姐在萬縣的地址。江姐被捕了,敵人不斷地嚴刑拷打江姐,但江姐英勇不屈,寧死也不説出黨的機密。大家被她的堅強感動了,都十分親切地稱她“江姐”。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嚴刑拷打的那一刻。當竹籤子釘進江姐每一根手指時,我不禁轉過頭去,不忍心看這一幕。當看到江姐痛昏過去又被水潑醒,卻用剛毅的語氣對敵人説“竹籤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產黨員的毅志是鋼鐵鑄成的”。我頓時熱淚盈眶,不禁想到自己有時不小心擦破了一點皮,就被爸媽帶進醫院,還時不時流下一兩滴眼淚。而且一遇到困難,就着急地直抓腦皮。可是我卻沒有想到那些革命者受傷,他們只是簡單地包紮一下。他們如果遇到了困難,會十分鎮定地找到解決方法。相比之下我那些小事情和革命先烈的勇敢堅強,簡直就是微不甚微。

大家一定會想,這算什麼戰爭,根本不能和抗日戰爭比。如果有人這麼説,我會極力爭辯:抗日戰爭與這是一樣的。不過,這種戰爭是分明和暗的,像江姐就是暗處的,既要與敵人鬥爭,還要掩護自己身份,因為他們是為黨做地下工作,所以也十分重要。

我們要珍惜那些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

關於電影《烈火中永生》觀後感

“你們的竹籤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卻是鐵做的!”好一句動人心魄的話語,出自革命烈士江姐之口,它使我想起了最近看的電影《烈火中永生》。影片中主要表現了江姐、許雲峯等革命烈士在“中美合作所”堅強不屈地為革命而戰,不畏死亡的英雄形象。在殘酷的鬥爭中,許多革命志士都展現了鋼鐵般的意志和對死亡毫不畏懼、對嚴刑毫不退縮的革命形象。江姐雖然不幸被捕入獄,受到了特務頭子徐鵬飛的嚴刑拷打和嚴厲的逼問,但是從她的眼神和表情中能夠看出儘管明白自己隨時可能為革命工作獻出生命,但是她沒有害怕,仍然沉着、冷靜、機智地帶着難友與敵人作鬥爭。許雲峯是一個老黨員,是重慶地下黨工作的主要人物。他被捕後,特務們着實興奮了一回,但是他們高興得太早了。許雲峯在獄中沒有停下革命的腳步,不顧自己的安危,並且更加堅定了必勝的信念。用自己的雙手把地道挖通了,為了不暴露目標,他沒有越獄,最後被殺害於歌樂山。

看完《烈火中永生》這部影片,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我必須不會氣餒,我會學習革命先烈頑強不屈的精神,做一個用心樂觀向上的新一代青少年。

關於電影《烈火中永生》觀後感

暑假,媽媽推薦我看《紅巖》,作品講的是解放前四川中共地下黨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

書中的江姐、許雲峯、小蘿蔔頭等英雄人物讓我感動。尤其江姐更讓我敬佩:因為叛徒出賣,江姐被捕,後轉押至渣滓洞集中營。敵人用老虎凳、辣椒水、烙鐵等種種酷刑折磨她,要江姐交出與她聯繫的組織關係,但她始終堅貞不屈、守口如瓶,不泄露黨組織祕密。窮兇極惡的敵人用削尖的竹籤深深扎進江姐的指甲中。甦醒後的江姐説:“竹籤子畢竟是竹子做的,可是共產黨的意志是鋼鐵!”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江姐光榮犧牲的時候還不到30歲。

小蘿蔔頭在監獄出生,因長期缺乏營養,發育不良而頭大身小,所以大家親切稱他“小蘿蔔頭”。他經常為獄友們傳送情報。當可愛的“小蘿蔔頭”犧牲前天真地對江姐説:“江阿姨,我要走了,去坐飛機……”時,我的眼淚情不自禁流了下來。

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正是因為有了無數為國家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犧牲的革命先烈,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關於電影《烈火中永生》觀後感

今日要與大家共賞的影片是1965年北影廠出品的《烈火中永生》,片子根據知名度極高的革命題材小説《紅巖》部分情節改編。

在電影學院讀書的時候,我極愛的一門課是文學系陳山教授開設的“中國電影明星史”。

老爺子是個上海人,六十年代的北大畢業,平素戴着深不見底的近視眼鏡,上課縱橫捭闔、舌燦蓮花,把一部中國電影史講得比評書《楊家將》還精彩。

畢竟電影是人拍的,又是一門講究合力的手藝,你瞭解了電影背後那些夫妻、師徒、同窗搭檔的故事,再去看電影本身,便更能知其所以然。

我們再説回《烈火中永生》,導演是“北影四大帥”之首的水華,主演是趙丹和於藍。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愛豆。這個卡司的分量擱此刻是什麼概念呢?差不多就是張藝謀、劉德華再加個章子怡。

其實,主旋律電影不惟是中國特產,好萊塢對這種題材早就玩得風生水起。按照人大教授金燦榮的説法,美國征服世界的武器有四駕馬車,除了強大的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美元霸權,並駕齊驅的還有以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話語權。

講革命中的傳奇故事、謳歌革命浪漫主義精神,和好萊塢塑造英雄的開掛人生是一個套路,看完讓人熱血沸騰、愛國主義指數爆表,出了電影院會自覺地不再亂扔果皮紙屑,行為處事樣樣向英雄楷模看齊。

發行量超過1000萬冊的《紅巖》是一部以共產黨人為爭取人民解放而壯烈犧牲為故事原型的長篇小説。

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被關押在“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集中營裏,親身經歷過敵人的種種野蠻暴行和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鬥爭生活。

作為倖存者和直接的見證人,死裏逃生的作者先是寫下一部向組織彙報獄中真實情景的內部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後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蒐集整理先烈們的鬥爭事蹟,加以集中、提煉、進行藝術再創造。創作歷時十載,滿紙血淚。

小説對革命者的描述是羣像式的,而電影的主線人物則更為集中:江姐、許雲峯,一女一男,一暗一明,一堅毅一深執,勾畫出英雄人物的孿生雙相,指向國際共產主義的共同夢想。

與小説不一樣的是,電影裏關於人物心理活動的鋪陳較少,但134分鐘的全片看下來還是讓人心靈震撼。

歷史永遠無法抹去慘絕人寰的一幕:1949年的11月27日,185位關押在重慶白公館、渣滓洞的革命者含恨飲彈,血染歌樂山,從大屠殺中僥倖脱險的僅有羅廣斌等35人。

當時,新中國已經成立57天,距離重慶解放只差3天。小説的結尾是一場槍林彈雨、血火交融的大越獄,並以革命者的勝利告終;而電影的改編則更為雄壯,當《國際歌》歌聲響起之時,許雲峯和江姐恰如一百多年前被梯也爾屠殺的巴黎公社戰士一樣,站在那段牆的角落裏,最終遍體鱗傷、血污滿身卻毫不狼狽。

電影中兩位靈魂人物的扮演者趙丹和於藍是中國電影史上兩顆璀璨的巨星。趙丹在八零年代英年早逝;而於老則近人瑞之年、晚景恬淡,退休後也仍在為中國的少年兒童電影事業奔走呼號,盡其心力。

記得讀書時有一次和導師聚談,他説剛去電影廠的寓所拜訪了於藍教師(我的教師在中國兒童電影協會主持工作),還拿出手機裏的合影給我們看。照片裏的於教師鶴髮童顏、雙目炯炯。

作為後生晚輩,在那一刻,你真的會去相信“精神”、“夢想”都不是空物,而文藝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也不全是是藝術手段的拔高,它很重要很重要,它也真的存在。

它能夠活在一個人的骨血中,活成一個人的精神底子,有了那種精神底子的人生,是多麼的蕩氣迴腸,又是多麼的篤定和安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