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觀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儀式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4.81K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要讓時間為庸人們所設計,不要讓殷紅的鮮血只剩下淡淡的殘夢。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初高中觀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儀式觀後感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初高中觀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儀式觀後感

初高中觀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儀式觀後感1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一人不願意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裴多菲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古代的中國曾經有過輝煌。但是近代的它卻有刻苦銘心的恥辱史。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英國有鴉片敲開中國的大門。外國列強趁機入侵。侵略者們侵略中國的土地,在中國的領土上耀武揚威。從此,中華民族遭到了空前浩劫,百姓們也在水生火熱中生活。戰敗的中國更是簽訂了無數的屈辱的條約,中國處於了風雨飄渺之中。

在日本侵略中國期間,最血腥最受欺辱的就是南京大屠殺事件。當看到南京大屠殺的影片時,內心受到了一陣又一陣的衝擊。那些血腥殘忍的畫面映入中時,我滿腦子都在想當時的中國人到底是如何地絕望。他們的雙眼中滿是驚恐,看的人們心中一陣悲涼。當日本兵押着一羣羣中國老百姓走向河邊時,岸邊的另一羣日本兵便早就等待着射殺中國人。一羣又一羣無辜的百姓倒在了血與水的液體中。眼睛裏一片空洞,河邊的一大羣屍體疊加在一起。升起了陣陣槍炮後的白煙,昭示着這些亡靈的逝去。

歷史史實告訴我們:落後就得捱打。中國歷史的所有屈辱不正印徵了這句話嗎?從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到八國聯軍侵華,再到1937年的日本兵踐踏島中國這片土地,一百年來,有多少無辜的中國人被屠殺,被蹂躪,然而直至當今日本都還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

熱愛祖國,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鋭、最強烈、最温柔、最無情、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初高中觀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儀式觀後感2

一個優秀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尊重歷史、牢記歷史的民族。我們紀念歷史,並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是為了避免悲劇不再重演。是為了正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和民族: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佈: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應牢記“落後就要捱打”的血的教訓,堅持不懈的奮發努力,讓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讓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勢力對我們望而生畏,讓我們成為捍衞世界和平的堅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們倡導和平、友愛。但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較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較量,在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領域,都非常激烈。讓我們記住,30萬同胞慘遭日軍殺害;讓我們記住,八年抗戰,有3500萬軍民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勿忘歷史,勿忘恥辱,勿忘那個年代我們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來的天下,珍惜我們生活的環境,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慘痛的歷史面前,我們不僅要銘記真實的歷史,更要吸取經驗教訓,明白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就永遠處於被動受辱的地位,任何時候,都要努力強大我們自身,只有中國強大了起來,立於世界強國之席,讓外國侵略者不寒而慄,那我們才真正是不戰而勝。

我們唯有時刻睜大警惕的眼睛,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高度的民族自愛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覺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初高中觀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儀式觀後感3

 

 

        今天,是南京*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紫金山含悲,秦淮河低迴。80年前,這裏曾發生了舉世震驚、慘絕人寰的南京*,我三十萬同胞慘遭屠戮。這是中華民族永遠抹不去的傷痛,也是人類文明最慘烈的悲劇之一。

80年來,我們曾以無數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的死難同胞,以無數方式探討這場屠殺帶來的思考:國家的崛起、民族的復興、和平的共識、戰爭的倫理、人性的自覺與人道的尊嚴。現在,我們終於設立和迎接來了國家公祭日,以肅穆的儀式來悼念歷史,讓澎湃的感情集中表達,必將促使民族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促使一個民族汲取歷史力量、以更開放的姿態迎接未來

公祭日,展示了我們的人文精神與民族性格。歷史構成了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歷史鍛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品格,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浸透熱血的土地是每個民族的朝聖之地。當波蘭人為奧斯維辛紀念館獻上鮮花,當德國人在*紀念碑林中默哀,也讓我們重回80年前那座血與火的城市,閲讀寫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種緊緊挽結着我們每一個人的血脈深情與民族精神。

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已過去80年,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近70年,我們用肅穆的國家公祭儀式提醒着自己,保持歷史的痛感,但不煽動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視歷史、反思戰爭、檢省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餘孽,但不將民族感情矮化為街頭泄憤。經歷過深重苦難的民族,更應懷着寬闊的歷史眼光,更應懂得珍惜和捍衞人類的核心價值。

公祭日,也讓每個普通中國人找到帶着歷史感的活法。它讓史書上的文字變得意象豐沛,讓每個人的生活獲得了歷史的重量,也讓一個民族的幾代人之間,有了心傳和默契。正是在這個低頭默哀的瞬間裏,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職業、不同社會角色的你我,都抹平了差異,僅僅成為十三億中國人中的一個。

有象徵意義的是,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幾乎參加了每一次抗戰紀念日。7月7日全民族抗戰爆發週年紀念日,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紀念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均參加了紀念活動。此次南京*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儀式。領導人蔘與國家公祭,是國際慣例,也是規格和意義的象徵,更與每個普通中國人的情感互相呼應,表達了整個社會在民族情感上的同頻共振。

12月13日,為同胞默哀,為中華祈福,在災難的創傷中培育人道態度與和平精神,在屈辱的歷史中學會自立自強。今天,我們這樣緬懷歷史,正是要歷練出迎接美好未來的氣度與力量。

初高中觀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儀式觀後感4

一個黑暗的日期:1937.12.13。

而今天,中國的首個南京*國家公祭日,就於12月13日在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就這樣,莊嚴肅穆的氣氛下,儀式開始了。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像是一條甦醒的龍,這國歌盤旋在人們頭頂上空;像壓抑了許久的雷,這國歌驚醒了數十萬罹難同胞;像一聲聲洪鐘,這國歌震動了十三億華夏兒女熾熱滾燙的心……人們想起了,被任人宰割的痛苦,77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往事。“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緊握雙拳的人們看到了,眼含熱淚的人們看到了,中華名族看到了,那些前仆後繼,用鮮血寫就的黑暗與光明交錯的史詩。

警鐘長鳴,人們默默地垂下頭,死一般的寂靜,只有警報聲尖鋭刺耳地鳴叫着,不,是77年前死於非命的同胞們在吶喊,恍惚間,大地似乎震動了,十字形標誌如一隻巨手不甘地伸向天空。這蒼穹之下,曾是餓殍遍野,有獸一般的日軍猖狂的獰笑,這是對日軍的譴責嗎?圓瞪雙眼的死難者雕像透過半世紀的塵埃凝視着新一代的人們,可他們卻再也無法看見人們的哀悼,無法觸摸着新世界發出慨歎,無法因名族的偉大復興而露出欣慰的笑……

十六排禮兵抬着花圈正步入場,安魂曲奏響,人們的目光轉向遇難者名單牆。(遭難者30,0000)人們不願提及的數字。可在這名單上的名字,遠不及它。這集體的墓碑上,昭示了罪惡的歷史真相。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淪喪

侵華倭寂燒殺搶掠

屍橫遍野血染長江

三十餘萬生靈塗炭”

青少年清脆空靈的嗓音訴説着那煉獄般的六週,可正如他們吟唱“生生不息,山高水長”,中華名族如一顆青松,經歷暴雨洗禮後,正孕育着新的生命。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日軍的*罪行,絕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否認罪責的齷齪行徑,定會受到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鄙視。而又如國家主席習爺爺所講,人們不應為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的暴行而仇視日本這個名族,“和平,不是戰爭;合作,不是對抗”,今天的中國願同各國人民真誠團結,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共同繁榮的世界。

新一代的青少年們肩上的責任沉重,牢記歷史,才有尊嚴,才有未來。歷史是的教科書,只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攜手努力,才能讓白骨可以安眠,讓戰爭遠離人類。

和平鴿飛向遙遠的蒼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