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孔雀》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6.94K

《孔雀》中一幕幕場景,給觀眾還原了一段過去的生活。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安陽的一個五口之家的故事,我們或多或少能在片中找到那個時代的影子。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電影《孔雀》觀後感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電影《孔雀》觀後感


電影《孔雀》觀後感1

對於影片片名的寓意,我的理解是一個人不管周圍環境多麼壓抑,他的內心都是自由的,忠於自己的意願活着的,像孔雀般驕傲,將生命照亮的,也正是這樣鮮活的瞬間。而我們這些所謂的旁人,大多時候都是沒有機會看到孔雀開屏的瞬間,更多時候面對的是它那不怎麼好看的屁股。影片是一部典型的劇情片,雖然節奏進行的比較慢,但是情節緊湊,是那個時代的社會現象和人羣的生活狀態的寫照,近乎完美的復原了時代和劇情類影片的精髓。在觀看時很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故事採用三段式結構,用一家五口在走廊吃飯與弟弟的旁白作為分割線。影片中三位主角自成段落,他們的個性也在這三個片段中展露無遺。整部電影花了最多筆墨刻畫的角色,同時也是最出彩的角色莫過於姐姐了,安靜的外表下是一顆狂野的心,永生的理想在那個殘酷的年代下注定以悲劇結尾。電影開端就給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女孩形象,姐姐在走廊裏拉手風琴,壺裏的水開了,姐姐看了眼繼續拉她的手風琴,彰顯了她的強烈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理想主義性格,這一點在後來對母親給自己找的工作極為不滿意也有所體現。不滿意於普通工作的她看到了藍天中那一朵朵緩緩滑落的白蓮後,狹小的心緒便被打開了,她開始有了幻想。不甘於平凡的她在成為傘兵的夢破滅後,帶着自制的降落傘大大落落地在大街上疾馳,卻在母親的阻攔下結束了。自制的降落傘被果子撿到後,作為交換條件,她寧可以犧牲自己的肉體為代價,這必須是多麼執着的人才會做出的選擇。躁動不安的心迫使她一次次嘗試,直到頭破血流,最終姐姐還是回到醫藥廠和那堆女人繼續刷瓶子,繼續她機械重複勞作的生活,一切看上去要回歸正常軌跡了。偏偏與姐姐有着許多共同語言的手風琴老人出現了,這段忘年之交在一聲“狐狸精”的痛罵聲中也告終了。影片中全家人做蜂窩煤的場景很有戲劇性,突然來到的雨讓父母手忙腳亂,急急忙忙地收拾這個爛攤子。姐姐想要離開卻不慎滑倒了,沾了一身的黑泥。終於,姐姐還是回到了與理想格格不入的現實中,她的理想也變得平凡起來,她沒有任何預兆地就急匆匆嫁給了一個可以幫她調動工作的司機,只是為了逃離和醫藥廠的女工一起刷瓶子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到姐姐在現實的壓迫下一步步走向了她一直逃避的平凡的生活方式,她爭取的頭破血流的理想返還給她的是滿眼的失望。電影的最後她蹲在菜攤上無聲的眼淚該説明了一切了,她終究是要選擇遷就的,那份像孔雀般的驕傲終是被雪藏了。

作為電影中第二段的主人公大哥使得這個簡單的五口之家有着其特殊性。大哥患有腦疾,而這一特殊性也讓這個簡單的家庭常常陷入激烈的矛盾中去。由於大哥的缺陷,父母自然會將更多的關愛轉移到大哥身上去,很多時候忽略了二姐和三弟的感受,同時二姐和三弟也因為大哥的缺陷而遭到了別人的歧視,隨着不滿的不斷地積攢,兩個人竟然謀劃把哥哥毒死。矛盾的是哥哥雖然患有腦疾,可偏偏也像正常人一樣有追求。他渴望交朋友,得到的更多的是“朋友”的欺負。他想要戀愛,讓保守的母親放下顏面去提親,自討無趣。故事的結局,本來是父母最擔心的孩子,卻和女人過上了實實在在的個體户生活。以大智若愚的方式生活着,讓人感覺傻人有傻福。

電影第三段的主人公,也是整個故事的講述者―弟弟,更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姐姐和哥哥的片段瞭解他的。因為他還處在青春期,看上去有着陰鬱的色彩,就像弟弟在片中的自述一樣,年輕時候的他沉默的像個影子。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弟弟在家庭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關心與理解所導致。弟弟青春期的渴求沒有得到理解,父母的態度讓弟弟走向了另一條與預先設想的大相徑庭的道路。多年後,出現在我們鏡頭的是弟弟帶着一個風塵女子和一個不是他親生的小孩,讓人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我們不知道在他離走的期間發生了什麼,不過弟弟的現狀讓人唏噓不已,軟弱內向的`弟弟最終只能靠吃軟飯度日,在不如意的現實環境下,選擇逃避。而影片中的父母也在與生活的抗爭和妥協走向了衰老,就像那個時代所有的父母一樣,更多的是對生活的遷就與隱忍。

影片中的姐姐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儘管走向遷就的生活是她的結局,可是年輕時候的她,滿懷夢想,面對着無法改變的命運,更多的時候,我看到的那個騎着單車,身後是綻放的藍色的白衣飄飄的女孩。最後哥哥迴歸於世俗中幸福,弟弟墮落於世俗,一切都塵埃落定。影片最後的設計很巧妙,哥哥姐姐弟弟三家人在動物園中相繼看到了孔雀,姐姐説“爸爸的家鄉滿山遍野都是孔雀”,聽到女兒説“咱們這兒的孔雀是假的”,姐姐沒有否認,讓人感受到她在經歷了那麼多次夢想破滅後最終的無奈妥協。哥哥的老婆説等有了孩子買兩個放院裏看,哥哥説咱們自己蓋個動物園,最懂圓滑處事之道的人哥哥覺得有錢就可以買孔雀,偏向於現實主義。而弟弟一家覺得孔雀不會開屏,這是在失去了追求的生活下的妥協。電影中的主人公都沒有等到孔雀開屏就走開了,等到他們都離開了,孔雀才不急不慢從容不迫地開屏了,然而當孔雀慢慢轉身,露出後面難看的屁股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生活的本質,夢想的背後是殘酷的現實和漫長的等待。

電影《孔雀》觀後感2

電影《孔雀》柏林獎都拿了多年了,近日自己才第一次無意翻看了一下。看完之後最大的感觸是人生無常,生活多數情況下不會按照你規劃的方式前行。

爸爸媽媽的三個孩子讓旁人看起來是如此的不如意,這是當父母的無奈。甚至生下的大兒子,人們都叫他胖子,還是個輕微弱智。姐姐,電影女主角,看起來如此的與眾不同,在中國成立不久的背景下,做着旁人不敢做的事情,我對她是佩服的。家長為她託關係找的幼師工作,她不願意做,在學校裏打了孩子,被學校辭退。她那時的夢想是當傘兵,最後也沒有如自己所願,這也是她的無奈。隨後自己有布料和縫紉機紮了一個降落傘,用自行車拖着跑。這種超常行為真是很少有人能做到,這時"正常"的父母甚至以為她因為沒有當上傘兵而瘋了。我對女主角佩服。弟弟,最小的兒子,原本看起來是最老實,最有希望考試出人頭地的,最後因為學習性知識,被爸爸罵成流氓,最後沒再讓他上學。結果他離家出走,一走就是很多年。多年後弟弟回來時,還帶回了單親媽媽。但是事已過多年,爸媽什麼都沒再抱怨,看起來是在説人回來就好,其他不重要。這同樣是當父母的無奈,父母為子女規劃了他們想象的人生路線,但最後完全不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這個看似有前途的弟弟,最後卻看起來沒什麼出息,而那個弱智的傻哥哥,最後結婚做起了小生意,成了全家最富有的人。這裏驗證了傻人有傻福。

另外一條隱含的線路是女主角的愛情。她在招傘兵的時候,愛上了一位兵哥哥,可以説那是她的真愛。真愛的男人,可能完全不喜歡她,隨着招兵結束,看起來很帥的兵哥哥就走了。之後,她做的降落傘被一個公認的流氓撿去,為了要回降落傘,流氓約她在小樹林見面,結果他們在那裏發生了關係。其實這不是偶然,可以説她喜歡這個流氓,或者説她喜歡這個男人身上的某些東西,因為流氓身上,有着一種氣質,就是他們敢做普通男人不敢做的事情,我認為這也是女人會愛上男人的一個很理由。現實中年輕女人愛上流氓的例子也不少。隨後她和一位老頭在一起,這段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有要有這麼一段,説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我認為她起初給過一點點提示,説當他的乾女兒。女主角其實追求的是男人給予的愛情中父愛的這部分。這個老頭確實給了。現實是殘酷的,前面追求的是理想的愛情,她最終還要回到現實,被現實折服。她選擇了大領導的司機就把自己給嫁了,結婚前就一個要求,就是給她換個工作,她做刷醫用吊瓶的工作已經要瘋了,這裏再次強調,她是被現實折服,因為工作問題。雖然這個司機丈夫沒犯過什麼錯誤,可以女主人其實並非“凡人”,這種現實生活的結果還是多年後的離婚。隨後,突然在路上有碰見了了那個她曾經真愛的兵哥哥,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帥樣,在路邊坐在自行車啃着包子,自行車上前還坐着他的兒子。可是女人就是女人,她永遠會用自己的生命來相信愛情。一眼就認出了他,女主角衝了過去,在男人面前停下,望着男人。男人對着她笑,可是這笑容是陌生人的友善的笑容,她又站了很久,男人依然認不出她。她説,“我剛剛還跟我弟弟説,你會一生一世永遠愛我”,這個曾經的帥氣兵哥哥,一臉驚訝,可是依然這個女人的行為。此時部隊的吉普從男人面前駛過,這個男人連點反應都沒有,是在説明這個男人已經和部隊沒有半點關係了。這是這個男人的現實生活,也許是無奈,也許算是幸福,反正他的生活中已經不再有女主角。弟弟之後還嘲笑姐姐的真愛已經有很大的孩子了,姐姐嘴硬説她未來也會有自己的孩子,有什麼了不起。可以當安靜下來,姐姐撕心裂肺的哭了,雖然哭的聲音不大,但是那是一種疼痛的哭泣,失去堅信多年愛情的悲傷。

全篇基調是灰色的。但是會顯得影片不夠積極。所以其中不乏導演安排的灰色幽默。比如曾經搞欺負傻胖子的偽兄弟,多年後找富有些的胖子借錢,胖子説,明天好吧?第二天這位偽兄弟又來了,胖子真誠的搬了一個箱子給他,打開一看,裏面是整整一箱的香煙,這些香煙是,胖子在麪粉廠工作時,被他這位偽兄弟整蠱,用一盒盒香煙騙傻胖子幫他幹活,獎勵胖子的“小甜頭”。胖子説:這些煙是那時攢下來的,你把他們賣了,應該值很多錢。

影片最後,是這現實生活中的一對對夫妻,在公園看孔雀,最終他們沒有人看見孔雀開屏。可是當他們所有人離開了,這個孔雀卻開屏了。這就是有意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人生就是如此,陰霾可能是大多數的時間,但是當你準備放棄的時候,希望就出現了。我認為這是個積極的收尾。

電影《孔雀》觀後感3

孔雀是高傲的,因為它充滿理想――如果你不把它的開屏僅僅視為為求偶而生的必然生理反應,而是當成一種表達和反抗,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反抗平凡的生活。個少女就像這孔雀一樣,花樣年華,一顆被理想蠱惑的心,夢想得到孔雀開屏之時無與倫比的美麗,於是拼盡所有力氣,甚至不擇手段,結果追逐的過程遭遇太多不測,跌跌撞撞,直到頭破血流。覺得影片《孔雀》裏這個叫高衞紅的中國女孩與斯嘉麗那麼地相似:勇敢、執著、堅忍、惡毒的小伎倆、偽裝在温順外表下一顆狂野的心。拋卻時代和種族的霄壤之別,她們如此默契地共同演繹着少女在花樣年華的奮鬥與追求。

女孩生於上世紀70年代一個傳統的中國家庭,父親是工人,母親是醫生,一個小時患腦炎有點痴呆的哥哥,一個很乖的弟弟,卻出了一個不聽話的她。這樣清白普通的背景,我實在找不出她的叛逆偏激緣何而來;既然有老實巴交的父母言傳身教,有正統的學校教育修剪枝權,她是從哪裏學會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原則呢?是她性格中與生俱來的過分的任性所至,還是那一切所謂的良好秩序不過是種表象?目光犀利的導演是想借此告訴我們,那個社會的冠冕堂皇的話語之下,其實是怎樣的一番混亂和齷齪麼?每一天,勤勞誠懇的人們生活得秩序井然,私底下默許各自的同盟者不合規矩的一切。

在這一點上來説,女孩是不幸的,她始終找不到一個強力同盟者的庇護,於是她所有的不合規矩都被置於光天化日之下:她被人罵“破鞋”,卻是如此平靜地接受自已的失敗,或許是早就料到;而一旦遇到新的機會,她又會不顧一切地爭取。那是一種孩子式的無理的病態的倔強,不計後果,不負責任,出賣自己僅有的肉體和靈魂,卻只為了那樣單純的目的:想當傘兵,想進藝術團、想換工作―就是為了這些,她賄賂,欺騙,出賣色相甚至以婚姻作為交易。

一顆不安分的心老想飛出狹窄的生活圈子,得到的安慰卻總是那麼短,那麼少。如果説她的飛翔之夢始於看到傘兵演習從天而降的一刻,那麼又是什麼支撐在尋求理想的道路上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呢?或許是她太過迷信自己的美麗,太過迷信愛的力量,太過迷信孔雀的理想。多年以後,那個在西紅柿攤前揹着弟弟哭泣的她,是否終於明白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於是不想再戰鬥下去,打算就讓命運任意擺佈;因為就在剛才,她關於愛的幻想―她擁有的最後的理想―也灰飛煙滅,此時的她,連痛都沒了力氣。可是後來她有了一個女兒,像她一樣期待孔雀開屏的女兒,在新的時代中,她的命運又會怎樣,孔雀開屏是否永遠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話呢?導演不置可否。

但在影片《孔雀》結尾,那隻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不動聲色的孔雀,終於在眾人離開後,展開了花屏,像個王者般,高貴地,專橫地,美麗着,驕傲着於是,我猜測,那應該不只是神話顧長衞(導演)一看就是個老實人,他的誠意真切地從影片中流露出來。多年後物是人非,弟弟回憶時淡淡的語氣,講述着哥哥的傻人傻福,姐姐的夢想和幻滅,父母的無私的愛,還有自己的蜕變,其間的愛、殘忍、悲歡離合,是那樣遙遠而陌生,有時卻又恍惚就在昨天。很喜歡片子的敍事方式,一個事件的主要過程常常是略去的,只交待事情發生前的準備和發生後的結果,當事人説着一些無關痛癢、答非所問的話,似乎這樣的兜兜轉轉就是生活。

電影《孔雀》觀後感4

《孔雀》裏最好的一場,就是在開頭:姐姐在拉手風琴,背後開水壺突突的噴着熱氣,再遠處一個老人枯坐着。這一場可謂完美。首先畫面很漂亮,姐姐白衣黑裙,黑白琴鍵,長長的走廊很有縱深感;其次很好聽,姐姐拉手風琴不很熟練,但很抒情,背景裏還有水開的聲音;再次,也是最好的一點,是把姐姐這個角色的心理性格的主要特色展現出來了。

按照常理,她應該放下琴,起身去灌水。這樣一來,她就是個尋常的、懂事的、正常的女孩。但是她繼續拉琴,任憑開水在背後翻騰依舊安之若素,她出離生活的性格表現出來了。更細膩的是她的神情安然,不着急,也不愧疚,性格里強硬的一面也出露端倪。再又就是最後曲子拉完,她還是回過頭看了那噴氣的開水壺,那種無可擺脱和煩躁,也出來。這場是我看了幾遍之後,才覺出好的。第一次看時,覺得很奇怪,這個剪多次的電影,為什麼留下這個沒有敍事、也不提供敍事動力的場景呢?如果僅是抒情,未免多餘。再往後看,全部的場都有用,一個多餘的鏡頭都沒有。全部故事看完,再翻過頭看第一場,就覺出提綱挈領的好了。

很多人對姐姐買西紅柿痛哭那段很有感覺。那場設計的好,好在西紅柿,設想如果是買西瓜,那該有多難看。另外,張靜初的演技確實幫了大忙。因為這場是在結尾部分之前,算是一個小高潮。但是和片頭姐姐的故事離開很遠,所以多少還是有點突兀。類似的場我感覺還是小心使用,否則就成了空對空,讓人覺得用力過度,還撓不到癢處。

另一場是一家人打煤磚。這一場也很精彩,出了面目始終模糊的爸爸,其他人的性格,也表現出來了。媽媽是最堅忍的一個,姐姐是最早撒手的一個,弟弟是最沒用的一個,哥哥還是最沒所謂的一個。

我看得最難受的一場,就是姐姐靠在瓶子堆旁邊,拉開自己的胳膊左看右看。過了三個鏡頭,她就拉開傷痕累累的胳膊給她乾爸看。這是我唯一覺得戾氣很重的一場,在這一場裏,姐姐的性格失控了,可以理解,但無法接受。

還有一場,姐姐騎着自行車,拉開降落傘一路飛奔。這場戲可以用張靜初自己的話來評價,就是:看起來是現實主義,其實是表現主義。所以這一場譭譽參半。我個人的感覺是這一場總體很好,特別是果子罵聲“他孃的”之後追上來那幾個鏡頭,兩個自行車忽前忽後,鏡頭處理的特別漂亮。但是就在這時,姐姐放聲大叫,嗚嗚的,很泄氣。説不出來為什麼。如果是果子在旁邊起鬨大叫呢?如果是背後追跑的孩子歡叫呢?張靜初的臉特別不適合歡樂,《芳香之旅》就是個明證。順便説一句,這場裏最牛的演員,是他媽媽,特別是最後的那個鏡頭裏,媽媽倒在地上,拽着降落傘拉自行車。媽媽只是個背影,但她的身體語言很牛,震驚、羞憤、心碎、堅忍、片刻的絕望和執拗,作為一個母親,她所有的情感編劇連一句台詞都沒給,全靠拉自行車背影來體現,最後效果還不錯。

如果能看到未剪之前的片子,就更能體會這些場的用意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保留作家的手稿,因為上面有剪來剪去的痕跡。

電影《孔雀》觀後感5

看過很多電影,很少去寫過後感,更不曾在深夜碼字。《孔雀》可能這些年是唯一的一部了,並不是這部電影覺得很好,只能算小眾電影,而是因為它讓我感覺到時代與人生最強烈的一部電影,時光穿梭平淡真切,沒有浮誇,也沒有渲染,一切都是那麼水到渠成,自然至極。

時光回溯到七八十年代,河南古域安陽,小城住如此一家,父母、哥哥、姐姐、弟弟。父母實實在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實人,而大哥是憨厚愚笨的傻人,姐姐卻很執着倔強,弟弟年少更是安靜得出奇。從開端至結尾,劇情平穩,幾乎沒有什麼波瀾壯闊的事情。而恰恰如此,更能襯顯出時光的無息是多麼的殘酷與無情。山河迴轉,天地崩塌,模樣蒼老,紅顏更改,這一切都抵不過細水時間無痕的雕琢。從指間,臉龐,輕然流淌。

影片人物鮮明,哥哥為人愚笨,老實無爭,只因為在小時候生病,而被病壞了腦子,或許正因如此,人生給他的苦難少於歡樂,在電影裏面,他受到的摧殘,相對少了很多;也許可能,失去與得到之間,上天可能有一個天平在衡量。

姐姐二十出頭,骨骼清瘦氣質優雅,性格卻很倔強。總對明天充滿一大堆的幻想,或許如此,她受的苦難相對旁人來説是最多的了。面對現實的無奈,生活的逼迫,稜角逐漸被磨平,失去了信心,也就不再反抗,被迫屈就於現實。她的爭鬥越是激烈,她受的傷便會越深。無論是夢想,還是愛情,抑或是生活,每一種都能夠讓她傷得體無完膚。

弟弟年齡是最小的,按正常的邏輯來説,他本該是最輕鬆的一代,可有時候並不是如此。十七八歲的年紀,本應該是活蹦亂跳,叛逆輕狂,可他卻是安靜異常。彷彿安靜便是他年輕的模樣,只是在面對人生的這場角逐之中,他的選擇,依然是如此的荊棘滿刺。不管是落魄,亦是受傷,他一直都是安靜的承受,沒有爭鬥,就像看不到他的痛苦一樣。

如果説姐姐代表的是堅持,那麼他代表的便是放棄。面對人生的苦難,他也不反抗,他選擇了承受。年少為夫亦為父,沒有年輕人的夢想。他愛與老人對弈,抱兒逛園。輕狂,桀驁,從來都不存在於他的年少。

最重要的主人公是姐姐,看看姐姐的模樣與背影,就像我們這些年輕人,充滿理想,桀驁不馴,不知天高,不曉地厚。不吝嗇時光,無盡的揮霍。在面對生活的迫壓,她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和爬起。是無奈與心酸,我不得而知,因為人生並沒有感同身受這個詞。愛情裏面,她也充滿幻想,但無可厚非的她依然是一個失敗者,面對生活的現實時,她突然説要結婚。可能她真的太累了,只想找個棲息的地方,嫁前同他有過一段對話,他覺得這一切太過突然,想先夠了解再結婚。她説"再怎麼了解,我也好不到哪裏去,你也壞不到哪裏去。“如此平淡,如此無奈。到底是太寂寞或是太累,然而這樣的感情,遲早就去註定是失敗的。

嫁時,他母親只給了她一個手錶做嫁粧,但倔強的她轉手給了他哥哥,説給他以後結婚做聘禮。那時我更多的不是心疼,是真的覺得她開始懂事了。出嫁時的畫面,給我的印象很深,一家人站在面口,用目光送着女兒出嫁,哥哥傻傻的,呆萌萌的傻笑。她坐着單車,漸漸遠去。畫面如此真切,沒有渲染,平淡,甚至很淒涼。

但她曾經是有過真愛的,在未結婚之前,她遇見了果兒,雖然沒有過多的纏綿,但彼此鍾心。至於為何沒有在一起,其中緣由便不由自知了。

在和小王婚姻破裂之後,她滿心的和他弟弟講,他是一個永遠愛她的人。一次趕集,她遠遠的認出了果兒,可是卻發覺他身邊多了個兒子,她走過去,對他講:“我剛剛還在和我弟講,你會永遠愛我呢!”他説:“你是誰?"這麼簡單的對話,我知道她已心緒翻湧,再見時,已然不相識。縱然是所有的暗流,砰然敲擊。

但她強撐的不願放棄,便是之後,她唯一的一次哭泣。我知道,當所有的軟弱席捲而來,她怎不會潸然淚下。只因唯一的王子已為人夫,可她是那麼的倔強,那麼嘴硬。

“以後我也會有兒子的。"這麼一句,便將現實打回原形。如此平淡,卻暗湧如潮。

電影名為《孔雀》,我卻不懂得是何實意。結尾之時,一家儼然三家,同嬉戲於孔雀欄外,從途路過,都不得見其展屏。在無人觀賞之時,卻獨自開屏。孔雀的實意是什麼?豢養自己,孤芳自賞?或是華光滿目?也許是如一個人的綻放?

電影結束時,弟弟説”那年的冬天,父親去世了,母親也老了,而我們還好"。某些時候人生無常,就像電影裏的那場大雨,來時毫無預兆,更是傾盆而注。來不及準備,只能傻乎乎的站着。弄得慌亂無形,但至少我們還好。

歲月是把殺豬刀,紫了莆田,綠了芭蕉。時光是無情的,也是無敵的,我們能做的,只能是珍惜當下,別再揮霍青春。不管一切錯亂,滄海桑田,天地無稜,而我們終究還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