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4W

演講稿的內容要具有邏輯性,避免出現矛盾或不連貫的地方,演講稿的內容要與聽眾的背景和興趣相契合,以便引起共鳴,,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7篇

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有人曾提問:人生因為什麼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個答案一定正確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文明,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集體的臉面和社會大道德文明的種子,因從兒童和青少年身上萌發,他們是未來的棟樑,未來是由他們主宰,讓他們擁有好的道德,將會讓世界更加美好。

如今,中國國民的素質普遍很低。比如:人行道上有零星的口痰、垃圾等等。其實,把垃圾隨手扔進垃圾桶,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將口痰吐在紙巾上扔入垃圾桶,這些並不是麻煩事。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記得在小時候的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和媽媽在車站等車,過了好一會兒車才來,車上的人特別多,又悶又熱。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才擠到一個通風的座位旁,座位上坐着一位中年婦女,我正迷糊着,突然車子來了個急剎車。我人小,抓不住旁邊的欄杆,結果接到了那位中年婦女的身上。“小朋友,沒事吧?來,坐阿姨這兒!”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的我一時竟不知該怎麼做,只好用眼神望着媽媽。直到媽媽示意我坐下時,我才説了聲謝謝,並坐了下來。

文明是阿姨的關心,讓我感到温暖;文明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裏的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文明是一片天空,孕育着無數純潔的心靈。講文明就是這麼簡單,我們不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只要將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文明的表現。但環顧四周,不文明的現象仍然頻繁地出現在我們身邊:語言不文明,有的同學出口成髒,打架罵人的事還偶有發生。環境不整潔,伴隨着值日勞動的是一些同學對環境的破壞,飲料杯、面巾紙、塑料袋、牛奶盒隨手亂扔,甚至將這些東西到處藏,四處塞,垃圾不及時清理並倒入垃圾筐。毀壞公物,課桌上,教室牆壁上到處留下痕跡,勞動工具當“武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等等,這些不文明的現象時時處處在我們身邊發生。

在這裏我呼籲大家講文明,做文明學生,做文明市民。我想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向前邁一小步,那我們的校園、城市、國家就向文明邁進一大步!文明離我們不遠,它是你彎腰拾起地上的一片紙屑,是你排隊時的先人後已,是公共汽車上的讓座,是紅燈前的等候等等等。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它是一種神奇的力量,能接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能建設我們的和諧社會。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篇2

大家好!

我這天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在校園》。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能夠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在這陽春三月,春意濃濃、生機勃勃,意味着我們該有一個嶄新面貌。那麼怎樣才能使國小生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裏呢?

我們國小生要着裝得體,貼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為儀表、儀容、儀態能夠讓人一看便明白你的修養。

升旗儀式,最為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豔。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於“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係着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就應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衞生,服從老師管理和理解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忙,應主動誠懇地説謝謝。

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跡,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較強的協作精神,這樣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

在3月這個文明文明月,全中國都瀰漫着文明文明的芳香。而這些芳香正來自於各種花朵,你,便是他們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們必須能行。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篇3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身邊的文明人、文明事。”

眾所周知,在現代化的時代裏,“文明”兩字已“風靡全球”,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的標準,是人民素質的指標,更是我們每個人做事的原則。只要你仔細留意,就會發現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正如一則廣告所講的:一個小男孩正在放風箏,可是風箏卻掛在了樹枝上,只有踩在公園的椅子上才能拿到,他為了不使椅子弄髒,拿出一張白紙墊在上面,然後站到白紙上取下了風箏,這則廣告深深的打動了我,從中我悟到了“文明,有時就是一張紙的厚度。”

記得今年寒假裏,我和弟弟一起去青少年活動中心看電影。我的身邊坐着一位年輕的叔叔,他邊看電影邊吃着瓜子,可他周圍的地面卻毫無雜物,為什麼?原來他在自己坐椅的扶手上掛了一個塑料袋,他把磕完的瓜子殼都扔進了塑料袋裏,這看上去只是舉手之勞!從中我卻悟到了“文明,有時就是一個塑料袋的容度。”

這樣的文明現象還有許多許多,公園裏,大街上,包括家裏、學校裏,其實到處都有文明,只是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看似微小的事物。但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在考驗你我的細心和耐心罷了。一片碎紙,你撿起來了嗎?一個殘疾人,你尊重他了嗎?一張笑臉,你回敬了嗎?一聲您好,你説出口了嗎?從這些微小的事物中我悟到了“文明,有時就是一份關愛和堅持。”

一個人的文明是這個家庭的驕傲,一個家庭的文明是這個城市的驕傲,一個城市的文明是社會的驕傲。我們每個人都多爭取一份文明,中國就會多出十三億多份文明,就會使社會進一大步。

讓我們攜起手來,踏着輕盈的腳步向文明進發!去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國慶長假剛過,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徐徐的晨風裏,雄壯的國歌聲中,看着五星紅旗冉冉地升起,我心中無比的自豪,為祖國的富強而自豪,為人民的幸福而自豪!作為中國人民的一員,我衷心祝願我們偉大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燦爛!

今天我做國旗下講話,題目是《文明在我身邊》,我很喜歡這個題目。從大的方面來説,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文明禮貌的風尚源遠流長。從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開始,我們的祖先就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從小的方面來説,我們學校是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基地,我們各班級都開設了文明禮儀教育課,文明禮儀必將成為我們每個華傑人的標誌。按理説,我今天要好好歌頌一下我們身邊的文明。可是,從最近的所見、所聞來説,我要很痛心地告訴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文明還並不在我們身邊。

先來聽一個故事:

有這樣一則報道,説的是在美國珍珠港景區,美國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寫下一醒目的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據説,這是為了專門提醒中國人而設定的;其它國家包括美國遊客則沒有這樣的“待遇”。同樣的禮遇,在法國,去過巴黎聖母院的中國人都會看到這句中文告示:請保持安靜!據説這是專門示意愛在公共場合“熱鬧”的中國人看的。就連80年代才剛剛發展起來的泰國竟然也在皇宮寫下“請便後沖水”這句只給中國人看的標語!很多國人看了心都流血!一些國人的不文明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中國這一具有悠久燦爛文化的“禮儀之邦”的光輝形象。

如果説上面的故事只是故事,離我們還比較遠,那麼請看看世博會吧:

2011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也是我們的驕傲之一,可是世博會上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卻讓我們很是感到慚愧。為了免於排隊的辛苦,大量健康的“聰明人”乘坐輪椅冒充殘疾人走殘疾人通道;五、六個成人攙扶着一位老人走老年人通道;幾位家長推着八歲的“巨型嬰兒”走嬰兒通道……5月底,一些國家如芬蘭、瑞典等國家展館停止開放綠色通道。其它的不文明行為如亂丟垃圾、浪費飲用水、大聲喧譁等更是隨處可見。(摘自《讀者》2011年底17期)作為中國人,我深深地熱愛我的祖國,可是也為我們的這些不文明行為深深地感到羞恥。

如果説世博會離我們還比較遠,那麼看看我們平時的行為吧:

大休離校,車還未到,滿操場都是人,吃着零食,隨意地佔據了停車的位置;車來了,本來還算是有些形狀的隊伍一下子就湧向了車門,一窩蜂地往車裏擠,忘記了年齡,忘記了年級,忘記了性別;車走了,地上慘不忍睹,一片果皮廢紙包裝袋。不僅是大休離校那天,平時也會看到丟下的垃圾,看到在樓梯、走廊上的追逐打鬧,看到打架罵人,看到大聲喧譁,看到浪費飯菜,看到欺負弱小,看到隨地吐痰……儘管是少部分,但的確存在。

老師們、同學們,文明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他必定是一個懂禮儀,講文明的人。文化知識的學習固然是我們當前重要的任務,但卻不是唯一的任務。我們不要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要和唯一追求的位置上,而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事實上,文明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習慣造就性格,性格影響命運,誰擁有文明的習慣誰就擁有美好的未來!

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華傑期待着文明成為每一個人的意識,成為每一個人的習慣;期待着校園內每一天的優美,每一處的潔淨,每一活動細節裏都煥發出文明的光輝;期待着同學們有着整潔健康的儀容儀表、高雅向上的情感追求、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我們堅信,我們所有同學都能夠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有品質的人,守規範懂禮儀講文明的人。請同學們行動起來,從每個人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共同努力,讓我們華傑的每一個角落都盛開文明的花朵,讓祖國到處洋溢禮儀的芬芳!

謝謝大家!

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篇5

我們是一個傳統而又文明的大國家,在這個國家裏,我們的子子孫孫都有着高尚的美麗的文明品質,有了文明、有了和諧、有了團結、有了堅持。而且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團結的精神,是我們歷史悠久的文明傳統,也是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

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看到了一位70歲白髮蒼蒼的老人,我連忙伸出我的援助之手,對這位老年人説:奶奶請坐在我的這個位置上吧!這位奶奶笑呵呵的對我説:你真是個講文明的好孩子。我也笑了,並對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年人説:文明風尚是我們每個少先隊員的品質,更何況這只是一件小事呢?所以老奶奶您不用道謝的,周圍的人也誇我是講文明的好孩子。

我的舅舅是一位出租車司機,那天他看到了一位七旬的老人,在菏澤路上徘徊了一天,因為我的舅舅一直在這個城市裏當出租車司機,他每次走到菏澤路的時候,總是看到這位老人有時坐着,有時站着,一直沒有離開這個地方,到了下午,快要交班的時候,他總是惦記着那位老人,就想過去看一下他,當他過去時那位老人正蜷縮在那裏,我舅舅馬上下了車對他説:老大爺,你怎麼還不回家?老大爺一直傻笑的看着舅舅,也不説話,問他家住哪裏,叫什麼名字,他還是不回答,這可急壞了我的舅舅,眼看天快要黑了下來,這可怎麼辦呢?於是舅舅就把老大爺小心翼翼地扶上了車拉回了家,舅舅就叫舅媽做點可口的飯菜,舅舅給老人洗澡,洗完澡後,老人就和我們一家人坐下來吃飯,吃飯後,舅舅就把被子鋪好了,把老人扶到了牀上,安頓好睡覺,第二天,舅舅就打電話讓交警查找老人的家,經過交警的查找,找到了老人的家。老人的子女非常感激我的舅舅和交警叔叔們。舅舅的愛心使我非常崇拜他。

文明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做好文明的小榜樣,世界就會變的更加多姿多彩。

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篇6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説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説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説:“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説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

大的不説,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説,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説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説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説:“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台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衞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説: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作為一個現代的大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並且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大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説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説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身邊文明事的演講稿篇7

我們出生在一個五千年的文明大國裏,如何做到文明:

一、等車的時候要文明:

等車時要在站台或指定地點等候車輛,不要站在車道上候車。車到了就按先後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不要嬉戲。這樣就不起易的受傷。

二、文明的上、下車:

先讓老弱婦孺、殘障者先上車或扶助他們上車。上車的時候在前門上車,下車的時候在後門下車。上車後就往後靠。不要站在前門,這樣會堵塞他人上車的。這樣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愛心。

三、車內文明:

1、乘客應遵守公共道德,不要在車輛內嬉戲、大聲喧譁,車廂內禁止吸煙,不得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等雜物,不得兜售商品和散發廣告,這是非不正常的文明。在車廂內不要和司機閒談及妨礙駕駛員正常操作,不要讓駕駛員分心,不然會出車禍的。不要為同伴預佔座位,這樣你就變成了佔要了。

2、上車後應當注意乘車安全和妥善保管好所帶財物,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窗外,會有這生命危險。

3、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及抱嬰者讓座。城市裏的人不要嫌棄鄉下人的身體糟,這是對他們帶着一種鄙視他人的感覺。讓他人感覺到自卑。曾經一個新聞是的樣的:一次,有一個鄉下的老婆婆來到大城市裏,在坐地鐵的時候,剛好有一個空位,如是她想坐下去,但是旁邊有一位生活在大城市裏的小姐,這時這位小姐就説了一句話,老婆婆就坐在地下上了。這位小姐説“離我運點,你邋遢透了,你給我滾開。不要離我這麼近,免得弄糟了我的衣服。”就這樣老婆婆就坐在地下上了。鄉下人也是人,不要對他們有着一種鄙視。

4、不要在車上隨便吃東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