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以修身學以養的演講稿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2W

寫演講稿是一個考驗我們語言組織能力的事情,出色的演講稿會讓人得到很多的啟發與感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靜以修身學以養的演講稿5篇,感謝您的參閲。

靜以修身學以養的演講稿5篇

靜以修身學以養的演講稿篇1

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修身立德 愛生如子》。

作為一名教師,我充分的認識到當前教育的形勢。國家一直在推行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希望能夠有更好的適應現代教學的方法。但是這些改革只是一方面的,對教師來説,永遠不變的就是教師的師德師風了。千百年來,“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師只要做到身正,就能夠做到“誨人不倦”!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這就是師德。 著名作家雨果説過“花的事業是甜蜜,果的事業是珍惜,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美好的“育人之旅”,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那怎樣才能做好襯托工作呢?我發現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用實際行動去呵護心靈,是教師最基本元素。

誰也不會忘記“5.12”那次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的災難。雖災難無情,但人間有愛,在那次地震中我們老師用身體保護着學生,哪怕是巨大的水泥塊砸了下來,他們也沒有哼一聲疼,在營救的過程中他們跌倒了再爬起來,顧不上喝一口水。沒有鏟子他們就用雙手刨,哪怕雙手刨得血肉模糊,哪怕累倒在瓦礫之中。

當看到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時,我與他們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老師們: 是春蠶,就讓我們抽盡最後一根絲;是蠟燭,就讓我們發出最後的一片光; 是人梯,就讓我們為學生架起人生希望的橋樑; 是教師,就要讓愛,發光!

讓我們用慈愛去呵護純真,用智慧去孕育成長,用真誠去開啟心靈,用希望去放飛理想。我要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去耕,去耘,讓水幼的花朵更加豔麗多彩!讓祖國的未來更加燦爛光明。

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永遠最偉大的職業,多年來,我一直認為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教學中的師德師風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師德師風做好了,孩子們有着良好的道德榜樣,學習就有了興趣。“每個人都需要愛,都需要尊重”

愛到底是什麼呢?愛是一種依靠,一份牽掛;一種奉獻,一份獲得。愛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位母親都會做的事情,但是像母親一樣愛別人的孩子,卻是聖人的行為。這種愛已經超越了責任,它更是一種為人師者的幸福奉獻啊!我堅信在今後的歲月中,只有教師才可以撐得住清貧的生活,只有教師才會真正的熱愛學生。我為自己是一名教師感到永遠的光榮和自豪!

謝謝大家!

靜以修身學以養的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讀書讓我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每當我迷惑、彷徨時,書猶如一支明亮的火炬,指引我前進的方向,為我排憂解難,增強我的勇氣和自信心;當我悲傷痛苦時,書告訴我説,悲傷只是暫時的,只要勇於去開拓,便會發現快樂就在眼前;當我被別人誤解時,書告訴我説,勇敢地去走你的路,他們會看到真實的你。讀書,讓我如初如醉。

讀書,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從小一有空,我便讀起《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麼》等課外讀物。讀了這些書,不僅提高了我的閲讀能力,還可以從中摘錄一些好詞佳句,等到寫作文時,就能得心應手,不會感到欲言無物、詞彙匱乏了。

讀書,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記得很小的時候,腦子裏總有很多的問題。比如:天上為什麼會有月亮?魚為什麼不能到陸地上來生活?等等。但當我上國小並愛上了讀書之後,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了,甚至有時候我還充當小朋友的小老師,每當這時候,我都會由衷地感到讀書的好處,更堅定“我要多讀書,才能多長見識”的信念。

讀書,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讀了《古井》這篇文章,文中的古井就同偉大的母親一樣,無私地向人們奉獻甘甜的、清涼的泉水,養育一方村民,而對人們毫無所求。讀完這篇文章,我體會到做人應該有博大的胸懷,也更應該有無私奉獻的精神。雖然我還是個中學生,現在我還不能幹大事,但在學校裏,我能做到助人為樂。遇到同學學習有困難,我會主動幫助他們解決難題。

讀書,使我立志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願。前人已經為我們鋪平了道路,創造了幸福的生活,難道我們這代人不應該把社會建設得更繁榮富強嗎?要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只有從小刻苦讀書,掌握淵博的知識,長大才能用自己的才幹為人類服務,報答我們親愛的祖國。

讀書能夠盪滌浮躁的塵埃污穢,過濾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靈新之氣,甚至還可以創造出一種超凡脱俗的嫻靜氛圍。讀陶淵明的《飲酒》詩,體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那種置身鬧市卻人靜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的高深、清高背後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

讀世界經典名著《巴黎聖母院》,讓我們看到如此醜陋的卡西莫多卻能夠擁有善良美麗的心靈、淳樸真誠的品質、平靜從容的氣質和不卑不亢的風度,他的內心在時間的見證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們在尋覓美的真諦的同時去追求心靈的高尚與純潔。

讀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以及古人流傳於世的名言警句,這些都能使我們擁有誠實捨棄虛偽,擁有充實捨棄空虛,擁有踏實捨棄浮躁。

靜以修身學以養的演講稿篇3

組工幹部帶頭踐行“三嚴三實”須“正”當先

組工幹部作為管幹部的幹部,要當好乾部選任的“守門員”、人才戰略的“實施員”、服務基層的“引領員”,必須“正”當先,帶頭踐行“三嚴三實”要求。

信仰要“正”。“三嚴三實”貫穿着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內在要求,體現着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確了領導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作為組工幹部要帶頭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就是要求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堅定的馬列主義信仰,做到心中有黨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責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為,時刻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始終在黨言黨、愛黨憂黨、興黨護黨,對黨絕對忠誠、永遠跟黨走。

心態要“正”。“三嚴三實”強調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就是要求我們時刻做到心中有責,要履職盡責、勇於擔當、迎難而上,堅決摒棄只想保“位子”、不去挑“擔子”,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工作不求有動、但求無過的思想。作為組工幹部要帶頭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政績觀和價值觀,自覺把“三嚴三實”作為淨化思想的武器、對照檢查的準繩、整風整改的標準,時刻對照自己、檢點自己、修正自己,做到內化於心、外踐於行;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淡名、淡利、淡權,甘為“人梯”,善當“伯樂”,樂做“嫁衣”。

言行要“正”。《荀子》中講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組工幹部要帶頭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必須做到做人要陽光透明、真誠老實,做事要立志創業、務實善謀,對黨和人民忠心耿耿,對工作盡職盡責,對羣眾滿懷真情,對成績謙虛謹慎,對矛盾不繞不避,對困難迎頭而上,做思想務實、生活樸實、作風紮實的人;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到立言與立行的高度統一。

深刻指出,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同時,他還多次告誡領導幹部“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正”乃為人之本、從政之基。踐行“三嚴三實”,必須把握“正”之精髓要義,做正人以養德、走正道以律己、幹正事以興軍、樹正氣以培元、聚正能以創業。

帶頭做正人。“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領導幹部帶頭做正人,就是要做正派、正直、正義的人,做正人君子。對黨要忠誠。“天下至德,莫大於忠。”對黨忠誠的要義在於絕對忠誠,忠心耿耿、始終如一,“必須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要高擎理想信念的旗幟,忠於黨的信仰、黨的組織、黨的事業。為人要品正。“正”乃人品修養之基礎,一“正”育百德、一“正”驅百邪。領導幹部應深刻領悟修德正品須作風正派,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老實、樸實、踏實,做人不對付、做事不應付;以誠待人,大氣大度,“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低調行事,外柔內剛,少説多做,不事張揚。處事要公平。“平出於公,公出於道”。弘揚焦裕祿“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秉公不以私利為謀,剛正不以私慾為累。想問題、辦事情,堅持從部隊建設大局和官兵根本利益出發,真正做到立公心、重公論、贏公信、樹公德。

堅定走正道。古語云:“正道壞,則邪徑成,”意在告誡世人,不走正道即會被邪道所侵。唯走正道才能走得穩、走得遠,才是“陽光大道”、“安全通道”。領導幹部作為基層官兵的“引路人”,要帶頭不信並自覺破除“潛規則”,堅定不移引正路、走正道。要走勤學之道。學習使人明事理、提覺悟、長精神、強本領、養心氣,勤奮學習是走正道的前提和基礎。領導幹部是教育人的人,要把學習當作一種追求、一種習慣、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深鑽黨的創新理論,常温黨史國史軍史,廣涉社會人文知識。只有學習抓得緊,理論學精悟深吃透了,文化底藴深厚了,思想格調才會高,抓工作思路才會寬。要走實幹之道。指出,真幹實幹,穩紮穩打,最後總會出成效。要愛崗知責、在崗思責、守崗盡責,始終對工作充滿激情、對部隊充滿感情,鼓實勁、幹實事,持之以恆打基礎,甩開膀子幹事業,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要走奮進之道。能幹事、幹成事才是真本事。對待工作要有等不得的事業心、慢不得的責任心、拖不得的進取心,不守攤度日,不幹等苦熬,凡事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每項工作都盡己所能、務求最佳。

潛心幹正事。領導幹部是強軍興軍的中堅力量,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事業觀、利益觀,既努力多幹事,又積極幹正事,幹好聚焦打仗的大事。軍隊根本職能是打仗,戰鬥力標準是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幹正事首要的是全部心思和精力都要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所有力量都要向打仗用勁,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謀打仗的問題,真做打仗的準備。如果領導幹部不思打仗、不謀勝算,官兵就不可能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準備打仗上。要幹好幫建基層的實事。基層是部隊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幫建基層最大的實事是建強基層黨支部,黨支部堅強了,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了,基層建設就有了堅強的組織保證;最緊要的實事是提升一線帶兵人能力,多措並舉“授人以漁”,提高幹部骨幹落實經常性工作的實際能力;最現實的實事是按夠用、耐用、實用原則完善基礎設施,實現軟件硬件協調發展,為戰鬥力生成鞏固提供重要保證。要幹好服務官兵的好事。滿懷為兵服務情懷,堅持“基層第一、士兵至上”,真心實意聽兵聲、察兵情、知兵怨、解兵憂。着力抓好學習成才、心理法律服務、醫療文化下基層、幹部探親休假、轉業安置、家屬就業、子女入托入學等工作,切實把為官兵服務的好事辦好。

躬身樹正氣。扶正祛邪、淨化風氣,是領導幹部的重要職責,必須自覺擔當起來。要身正為範帶正氣。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領導幹部要恪守做得好比説得好更重要的信條,教育部隊踐行的,自己帶頭踐行;要求官兵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始終把清正廉潔作為立身之本、作為終身職業操守,對手中權力常懷敬畏之心,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線,純潔人際交往,培養健康情趣,慎獨、慎微、慎初,乾淨做事、清白為官,以自身良好形象帶出部隊堂堂正氣。要選賢用能聚正氣。用人導向是最根本的風向。提出的軍隊好乾部“五條標準”,從宏觀和戰略層面闡釋了幹部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對於辨識、評價、使用幹部具有根本指導意義。要結合不同崗位,將“五條標準”細化、具體化,使之更具針對性、操作性,讓廣大幹部學有參照、做有標準、幹有目標。黨委選人用人,既要堅持原則,客觀公正,知人善任,多為那些德才兼備、紮實幹事的幹部當“人梯”;又要紮緊制度的籠子,嚴格按原則、規定、程序選用幹部,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取巧者得利。要整改作風揚正氣。世間事,做於細,成於嚴,貴於常。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要扭住從嚴從緊的要求,鍥而不捨、馳而不息地把剎“四風”抓下去,形成改作風樹正風的新常態。深刻反思__、谷俊山案件的教訓,從強調的十個方面問題入手,堅持眼睛向內、刀口向己,徹底清除各種沉痾流弊,把從嚴治黨落實到位。

着力聚正能。正能量是催人奮進、積極向上的能量。領導幹部要黑白分明,是非清楚,揚善除惡,努力聚集正能量、消除負能量,為幹事創業創造良好環境。要講真理傳播正能量。面對西方敵對勢力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觀點,面對網上網下各種負面信息給官兵思想帶來的衝擊,要理直氣壯地講好大道理,唱響時代主旋律,引導官兵不為噪音所擾,不為流言所惑,不為暗流所動,弘揚真理、反對謬論,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決不在奪取“制腦權”的戰鬥中打敗仗,使雜音、噪音乘虛而入。要樹典型積聚正能量。一個先進典型,就是一個標杆、一面旗幟,能產生強大的輻射、帶動和激勵效應。要積極宣揚雷鋒、焦裕祿等傳統典型,同時注重挖掘、培塑現實典型,用身邊人講身邊事,使官兵產生思想共鳴。要以__、谷俊山案件以及發生在身邊的違規違紀案件為反面教材,注重抓好警示教育,引導官兵通過正反比較,在思想上劃出紅線、行為上明確界限,形成人人向上向善向好的氛圍。要嚴獎懲激發正能量。獎懲是一根無形的“指揮棒”,無時無刻不影響着官兵的思想和行為。獎懲嚴格、賞罰分明,反映了黨委領導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折射的是一種正義和正氣,能極大地鼓舞鬥志、激勵士氣。真的、善的、美的要表揚鼓勵,假的、惡的、醜的要批評訓誡,特別是在戰鬥力建設、內部風氣培塑等全局性基礎性工作的獎懲上,必須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通過嚴格的獎懲把藴含在官兵中的正能量源源不斷地激發出來。

靜以修身學以養的演講稿篇4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體現在金錢。

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則和道德底線。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説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説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了樓,他才下樓。在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公共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就是一個不遵守公共文明的歷史教訓。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也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説,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他們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又有誰會肆無忌憚地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仔細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飲料瓶、食品包裝袋,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

當我們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扔進垃圾桶時,在擁擠的公車上讓座給老弱病殘;在公共場合用輕聲細語代替大聲喧譁;在與他人發生衝突時懂得寬容待人;在別人處於困境時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文明也隨之產生。一個簡單的行動,一個小小的改變,一顆博大的心靈,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舉措,都體現出你的文明,文明的禮讚永遠屬於你,文明之歌也會為你而演奏。

小手拉大手,文明全社會,從現在起,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掀起文明的熱潮,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為學校爭光,為祖國添彩!

靜以修身學以養的演講稿篇5

我今天談論的話題是修身。現代人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對自己的品行重視起來,有的人從自己的外表上做起,比如美容美髮,穿衣打扮,濃粧淡抹等;還有的人從內心和氣質上做起,比如練練瑜伽,打打太極,讀讀經文。的確現代人對於行為、舉止、談吐和氣質時更加重視了,這也成為了當今的一種風靡的時尚。當然,文明修身並不開始與現代。早在孔夫子時期,就有文明修身之説,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於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知恥近乎勇;君子憂道不憂貧:

管仲曰;“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張衡曰;“不患位之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

劉備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諸葛亮曰;“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李白曰;“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這都是聖賢為我們留下的修身名言。孔子,地球人都知道啊,一個多響亮的名字啊!同學們,就連聖人都得“三省吾身”,何況我們這些“非聖人”的平凡人,能不做到“三省吾身”嗎?我們甚至要“六省吾身”“九省吾身”呀!從古至今,古人在修身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競爭、講究秩序、講究文明的社會,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不僅要有紮實的科學專業知識,更要具有文明的行為舉止、深厚的道德涵養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無完人,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去探討、探索,以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

對,現在,在這個社會上都以“德、智、體、美、”等各方面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德為重,智於其後,由此可見,德,即是修養、品德;智,即是才華。那麼想要全副武裝自己,看來先得在自己心裏種下一棵“修養”的種子,從內而外地發散自己,塑造自己。當然我在開篇就説修身,它包括外表和內心。先説説這個我們比較重視的“形象”修養。走在大街上,不乏有着穿戴奇異,另類時尚的青年男女。是的,不可否認,人都有追求自己心裏美麗的一個標準,但有些人過於追求所謂的“個性”,而選擇走與別人不一樣的路線,尤其是學生!像那些個“滿頭金絲,披金戴銀,長靴高襪”的人早已不再新奇,似乎已經成為社會人羣中的一部分。還有,在一些公共場合,本應是井然有序,不得喧譁的地方,卻不時響起個性十足的手機鈴聲,以及高聲攀談的“男女重

唱”??我們要考慮一下,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表裏如一的人才,有人評價説,當代學生有前途沒有壯志,有文化沒有修養,有知識沒有思想,有個性沒有品行,你聽了肯定很不服氣,但以上鏡頭的確叫人無話可説。加強學生文明修身建設勢在必行,面對現實,我們何去何從?

再回頭看看我們內心的“修養”吧! 考試了,很多同學不是忙着去加緊複習,而是忙着去縮印課本、筆記,往桌子上抄“重點”;考場上,靜悄悄的背後,在抄書、在交流,甚至在交換試卷的不乏其人??考試本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檢驗,但在很多人身上卻成了應付,考試也只是成為了某些人領取畢業證的工具。“60分萬歲”曾經是他們中間最“響亮”的一句口號。在考試之前許多同學的筆記上會經常看見“一定要及格”的警句,以此激勵大家學習是好事,可以此為終極目的就難讓人苟同了。在某些人那裏是“書到考試方恨少”,更甚者寫道:學不在精,及格就行;知識不在多,會抄就行?? 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會作何感想?那麼到頭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文明修身的祕密呢?文明修身,我們缺少的是文明意識。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立場堅定,態度明確,然而在平常卻忽略了一些“小事”。君不見,宿舍裏,花壇裏,操場上紙屑果皮滿地;君不見,教室裏,走廊上,過道邊雞蛋牛奶滿地;君不見,課桌上,凳子上,牆壁上字跡依稀可見。“有些事,我們就是不注意,其實也知道這是不對的!”對錯不論,有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越是小的事情越能體現人的精神。説到這裏,我想到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推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他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子説的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是很好的文明意識體現嗎?所以。缺少意識,從小處説毀掉的是個人的形象,從大方面來説影響的是我們整個羣體的形象,因此我們學生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我們的文明意識。

文明修身,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其實,文明的修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不是沒有,關鍵看自己有沒有堅持到底的信念。許多同學都能做到,但是能堅持的就寥寥無幾了。文明修身不能淺嘗輒止,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嚴格要求自己,從而真正提高自己的修養。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陋習才會慢慢改掉;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得以形成;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才能將學生文明修身進行到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