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五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4W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

  讓我們帶着一顆感恩的心,一生一世牢記父母的恩情,願普天下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五篇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1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界無處不充滿“孝”。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青年來説,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犯=我們嘴裏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他們來説也已是對他們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們能夠給他們買多少東西,不奢求我們有多有錢,而是我們能夠在傷心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是我們在外上學對他們報的那一句平安,使我們期中,末考試成績單上的前幾名,即使沒考好,父母還是會鼓勵我們,讓我們努力,讓我們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掙錢,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為了父母,為了我們這個家。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不要求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東西,就只請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後,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説説這段時間的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這些對於他們來説就已經是孝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不要讓它從我們這裏不再是佳話。

  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是感化心靈的名詞。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2

  對父母尊敬,對母親敬畏,對父親感激……

  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一直不變的傳統。五千年,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任務,也不是今天這樣明天就是那樣的純粹玩樂。它,是你一直需要守護的親情和感情。

  父親給你了完整的基因,他讓你得已成型,漸漸地待到你出生,又看着你長大,最後望着你成家立業走上社會。可能會與父親長的不一樣,但是不能忘記的是你的生命是他給你的,你的血液有着他的三分之一。始終不能忘記你是你父親最值得驕傲的接班人……

  “母親”是個值得驕傲和與人尊敬的稱呼,她不但是給了你三分之一的血液,也是給了你一個你第一次必須住進的温暖的房間的人。每個人的第一套“房子”都是母親含辛茹苦十個月給你“買下”的房子。這或許是你爸爸造成的,但是最後的你,還是應該懂得這樣個給了你生命的人,媽媽為了你痛苦得死去活來。你安詳的來到了這個世界,事實上剛來到這個世上的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不單單是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最重要的是讓這兩位給了你生命的年輕人,陪伴他們的後半生,讓他們得到幸福。

  特別是媽媽,她在懷胎十月中……可能你並不知道,整天吃不下,還嘔吐。睡覺睡也不踏實。每天挺着大肚子要都直不起。到最後還要受多少罪才能把你生下來。也許吧,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每個婦產科大夫才能明白吧……也可能等你老婆懷孕了你才會懂得吧。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孝”字,它承載的卻是你與你父母多少年的牽絆,是父母知道你在外給予你的多少牽掛。是在你被別人欺負的時候父親替你主持公道,是母親知道你在學校吃不好,給你送去的燒肉丸。當你享受爸爸的凱旋迴歸、咀嚼着媽媽香噴噴的小肉丸時,你就應該明白他們對你寄託着遠大的希望。

  有人説“孝”不過是看到別人衣袖間別着的黑布孝。但是,這卻是要遭天譴的!他們給了你生命,不是讓你直接養老送終的,是寄予了子女會讓自己幸福,相信自己的子女都能有用成才。想一想:一到二十歲,整整3700日。父母讓子女白白吃了二十年的飯,睡了二十年的牀,不是到頭來一句“替你養老送終就是了”這不是孝的含義。

  “百善孝為先”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一直以一種簡單卻並不容易的孝作為個人的勉勵。傳承了中華五千年無形的“自然遺產”。至今中國,一直視“孝”字為做人的根本。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古人有云:“羊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況乎人?”中國漢字往往形簡而意深。“孝”這一字,上部分為“老”,下部分為“子”。“子”背父母,意即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自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則是我們回報父母的最好方式。

  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雖身居帝王之位,侍奉母親卻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用的湯藥,都必須由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用。他在位共24年重德治、興禮儀,使得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發展。而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也被譽為“文景之治”。

  帝王之軀,也為人子。“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不僅僅是一個人行為的準則,也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標誌。孝子的故事在我國古代比比皆是。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以往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幾經曲折,好不容易得到線索後,他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併發下誓言不見到母親永不回到。最終,朱壽昌在陝西遇到了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齊回到,這時他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血濃於水,時間的距離無法淡化親人的思念。眾裏尋親,因為我們是這世上最割捨不下的緣分。

  “百善孝為先”,“孝道”總在不停的延續,由古至今。一個平凡的女孩,孟佩傑,有着一個不幸的童年:五歲父親去世,母親重病,無奈將她送人領養。三年後養母癱瘓,養父離家出走,此後杳無音訊。八歲的孟佩傑開始為生計操勞,承擔起侍奉養母的重任。她每日悉心照料養母,為她洗漱梳頭、換洗尿布、塗抹膏藥。十幾年來,不離不棄,直到考上大學還是如此。

  盡孝何難?可是是像父母照顧你一樣照顧他們,滿足一下老人們的願望,讓他們渡過一個開心幸福的晚年。

  古話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還能等待嗎?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4

  小時候,有一股濃濃的煙味,那是父親的氣息;有一陣芳香的清風,那是母親的雙手;有一片扎手的尖刺,那是父親的鬍子;有一曲清脆的音樂,那是母親的笑聲……但現在,尖刺沒了,因為父親的鬍子長了;清風沒了,因為母親的手長繭子了。因為我,爸爸的心操碎了,因為我,媽媽的淚流乾了……

  我們也許一直趴在窗口盼望:如果爸爸是大老闆,那我天天去5星級飯店吃點心。如果媽媽是大老闆,我讓她天天僱幾十個保鏢陪我上學。而爸爸媽媽的心願呢?也許是希望他們下班時給他們端上一杯茶;也許是希望早上起牀能看見桌子上擺着可口的飯菜;也許是希望晚上睡覺時我們能給他們多蓋上一牀被子……

  每次我們考試考得很好,父母總會買上一大堆東西,招呼親朋好友來吃飯;當他們得了獎金或升了官,回家只會面對我們板着的面孔和我們發泄的不滿。而他們只有安靜地聽,安靜地看,當我們問他們為什麼不朝我們發火時,他們會笑着説:樹大自然直,這樣的孩子才有個性。而我們卻不知在那副僵硬的笑臉下是多麼的辛酸……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當我們在異國他鄉生活時,是否想到在家門口久久佇立不肯離去的父母,是否想到他們頭上的銀絲又多了幾根?當父母在異國他鄉生活時,我們是否能想到他們捧着手機,等待着我們問候的短信,是否想到他們的眼睛已經昏花到連手機都看不清了?

  如果我們是海,那海里的魚就是在為我們默默奉獻人們,而那種類最多的魚,是父母;如果我們是火,那撲向我們的飛蛾是願意為我們付出一切,不求回報的人們,而那最痴迷的飛蛾,是父母;如果我們是土,那為我們鬆土的蚯蚓就是互相合作的的人們,而那一直工作不停息的蚯蚓,是父母……

  父母的愛在我陷入黑暗時給予了我一縷光線;父母的愛在我陷入風雨時給予了我一把雨傘;父母的愛在我恐懼時給予了我一雙大手。父母們不是哆啦A夢,能次次幫助你,他們能幫得了你一時,幫不了你一世啊!

  不要再抱怨父母了,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還有多久呢?

以孝順為主題的演講稿5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把我們撫養長大並教育了我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兒女們永遠報答不盡。然而,如何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呢?等到兒女們事業有成,給父母買豪宅、買汽車才算孝敬嗎?不,不要等,孝敬父母就要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

  這讓我想起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一個偏遠山村裏,有一個窮苦的三口之家,父親因病失去了勞動能力,天天離不開母親的照顧,家裏就靠兒子為別人放羊維持生存。兒子到了10歲還一個字不識,他想上學。母親決定拿出全家積蓄“供給”他,孩子臨走時跪着對父母發誓,他一定學成才,將來報答父母。於是,他走出了大山。他幾十年勤奮刻苦,時刻牢記要報答父母,憑驚人的毅力出色完成學業,並且在科研方面取得傑出成果。

  當他自感有能力報答父母時,他的父母早因貧窮而雙雙去世。跪在父母的墳前,苦澀悔恨的淚湧出眼眶……他全懂了,但太晚了,後來,有記者採訪他時,問他對當初的選擇是否後悔。“我十分後悔。”他説。“為什麼?您如果當初不上學,今天您可能還在放羊呢!”記者問。“因為我沒有做到人最基本的事——孝敬父母,後來的一切都是以犧牲父母為代價的。”

  這位科學家把孝敬父母推遲到他事業有成之後,結果怎樣呢?多麼可惜呀!顯然,他不是不想孝敬父母,而總是感覺機會沒有成熟。正是這種等待,給他帶來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讓我們從中吸取教訓,孝敬父母不是一個多麼遠大的目標,萬萬不要只在心裏盤算將來如何盡孝,而眼前可以為父母做的事卻不做,將來不一定有機會啊!人世間沒有後悔藥,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我們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孝敬父母。

  “香九齡,能温席。”九歲的小黃香就能用自己的體温為父親暖被窩,這並不是為父母做了一件多麼大的事,卻被人們傳頌至今。這就是孝敬父母,只要我們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盡孝。

  想想看,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呢?在家裏多幫父母做家務,多陪父母談心,讓父母在家裏多放鬆一些;在學校努力學習,把好成績帶給父母,讓他們看到自己為孩子付出心血的回報。這些難道不都是孝敬嗎?這些很難做到嗎?這些難道現在不就可以去做嗎?

  朋友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從點滴做起吧!孝敬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