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學生演講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1W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學生演講四篇

勞動,是人與生俱來的本領,堅持勞動,是人自身的覺悟。在勞動中,我們不僅感受到勞動給生活帶來的美好,還能讓自己獲得才幹,體會到自己的社會價值。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學生演講稿相關資料,提供參考,歡迎閲讀。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學生演講四篇

 

演講稿一

“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這是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對勞動的解説。是啊,只有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生活。馬路上環衞工人在勞動;公司中,職員們在勞動;學校裏,老師在勞動。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加入勞動的行列呢?

也許我們不能像環衞工人讓城市變得更加整潔;不能像公司職員那樣為公司帶來利潤;不能像老師那樣孕育桃李芬芳。但是我們能夠憑藉一己之力,使身邊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

今天我值日,“叮鈴鈴”放學了,我十分愉快地拿起笤帚,開始打掃衞生。我一絲不苟地掃地,任何一片紙屑都逃不過我的笤帚。一排,兩排,三排……終於結束了。可是我還沒有停下勞動,拿起拖把賣力地拖地。不一會兒教室的地面就被拖得鋥亮,粗糙的地面也彷彿變得光滑了。我又把門窗仔細地擦了一遍,把桌凳排放整齊,最後把垃圾倒掉。我抹了一把汗,審視了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直到自己滿意了才高興地離開。

第二天我來到學校看到同學們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學習,我的心情特別好,心裏比吃了蜜還甜,這就是勞動帶來的美好吧。

作為中學生,我們不僅要在學校裏樂於勞動,在家裏也要多幫父母做家務。

記得那天正是大年七年級,家裏來了許多客人。媽媽在廚房裏忙得不亦樂乎,爸爸在客廳陪着客人説話,而我一直忙着和小夥伴們玩耍。不一會兒一桌美味佳餚呈現在眼前,饞得我直流口水,媽媽的勞動創造了美味。

我在盡情享受美味的同時,突然想起媽媽好辛苦。

飯後,我主動要幫媽媽洗碗,媽媽將信將疑地把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了我。起初面對這些油膩的餐具,我有些不知所措。只能硬着頭皮洗了,首先我用洗清水衝了一遍碗,然後倒入洗潔精,給餐具做泡泡浴,泡沫衝乾淨以後,我仍然不放心,最後又用抹布幹碗盤。在這整個過程,我深深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我累的腰痠背痛,臉上滲出了汗水,不過總算完成了任務。看着被我洗得潔淨髮亮餐具,簡直就像藝術家精雕細刻出來的藝術品一樣。這不就是勞動創造的美嗎?

勞動帶來了整潔的環境;勞動帶來了美味佳餚;勞動帶來了高樓大廈;勞動帶來了祖國的繁榮。總之,勞動,讓生活更美好。

作為中學生,我們不僅要進行腦力勞動還要多參與體力勞動。感受勞動帶來的美好與快樂,懂得“幸福是創造出來的”的道理。

勞動,讓生活更美好。同學們,為了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演講稿二

隨着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勞動”一詞似乎離我們00後的這一代格外久遠。在我的感受中,揮鋤下地,播種收割似乎才是勞動,其實不然,這只是人類在勞動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為了生存而進行的勞動。可我對於這樣的勞動確實毫無體驗,只能從爺爺奶奶的講述中,瞭解到他們小時候下地幹農活的感受與體驗。

從小,我以為只要是在幫媽媽做事情了,就是在勞動了。不管是扔個垃圾,還是擦個桌子,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總是格外欣喜。隨着年齡的增長,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讓我我明白,真正的勞動遠不止如此。

雖然像扔個垃圾,擦個桌子之類的小事,只是隨手拈來不足掛齒的“勞動”,但在小小的庭院中也滿是勞動帶來的美好與享受,就像那爬滿闌珊,色彩繽紛、形態各異的藤本月季。

初春,將剪下的花苗載入土中,接下來,便是一整年的等待。這期間,又有許多事要做。夏天,在一天的高温之後要及時為她們澆水;暴雨來臨時,要為她們遮上布,防止她們過早夭折。秋天,天氣逐漸涼爽,温度適宜,為了嘗試讓他們開出生命裏的第一朵嬌豔,要加緊給他們施催花肥。冬天,經過時間的洗禮,枝葉雜亂無章,這時,就要給她們修剪枝條,施肥,固定在院牆上,同時要小心翼翼的避開枝頭孕育的花蕊和新芽。第二年春天,清明過後,枝條上滿是花骨朵兒,隨着春風笑談春光。

一個個希望掛在枝頭,只盼着時機一到,開出千萬朵花。暮春初夏交替之際,花開了。先是一朵朵地開,接着每一株上“砰”的一下就全都是怒放的花兒了。這些,不僅僅是一朵朵的花,更是一年的守護和汗水。將她們小心翼翼的剪下來插在花瓶裏,定比那買來的好上千萬倍。

這是歷經一年的等待與勞作,換取的美好與享受!

在當今社會,真正靠勞動養活自己,靠勞動創造奇蹟的,李子柒是一位。

她是一位90後女孩,由於家庭的原因,為了生計,14歲的她,就外出打工。在爺爺去世後,她回到家裏,陪伴奶奶。凡是她都靠自己的雙手,一截木頭,可以是肥皂盒,可以是花瓶——家裏醬油沒了,一般人都會選擇去超市購買,可她卻從種豆開始,自己動手釀。天冷了,奶奶要蓋厚棉被,她就自己先種棉花,彈棉花,做棉被。這樣自己手工做成的棉被,蓋起來一定特別舒服。

看她的作品,讓人滿是田園之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説的就是這種生活。有人説,她這只是在做秀,但我覺得不全是。她在我們還坐在學校都市的年紀就外出打工。在經歷了人情冷暖,社會險惡後,她也許覺得迴歸田園才是最好的選擇,勞動才是對待生活最好的態度。

説實話,我這人不愛勞動。從前,我認為這樣讓我很輕鬆,很愜意。現在,我發現我錯過了好多。我錯過了一粒種子的發芽,一朵花的盛開,錯過了收穫果實的喜悦,錯過了揮灑汗水的滿足與欣喜。

勞動,是人與生俱來的本領,堅持勞動,是人自身的覺悟。在勞動中,我們不僅感受到勞動給生活帶來的美好,還能讓自己獲得才幹,體會到自己的社會價值。

演講稿三

我站在高聳入雲的山巔上,鳥瞰着下方:葳蕤的花草樹木,清澈見底的涓涓溪流,鱗次櫛比的房屋……這一切構成了一幅詩情畫意的畫,雲蒸霞蔚。我歎為觀止,問道:“這一切怎麼這麼美好呢?”

母親莞爾一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勞動人民創造的。以後呀,等你長大了,也要當一個為祖國勞動的棟樑之才,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我不禁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了,記得_曾經説過:“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如今的美好生活就是勞動人民們創造的,那麼勞動人民到底指的是誰呢?是任勞任怨的環衞工人,還是夜以繼日工作的醫生,又或者是含辛茹苦的農民呢?

帶着這個疑問,我徜徉在山間,風景美不勝收。道路兩旁,許多環衞工人在聚精會神地工作。他們的眼睛炯炯有神,額上的“蟲子”蠕動着,皮膚被曬得黑黝黝的,顯得老態龍鍾。他們默默無言,彎着腰,埋着頭,一絲不苟地掃着地上的垃圾,然後把它倒在垃圾桶裏。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太陽烘烤着大地,他們緋紅的臉頰上也沁出了汗珠,涔涔落下,猶如湍急的河流,浸濕了衣襟。不一會兒,他們便汗流浹背了,卻仍然全神貫注地掃着地,沒有絲毫怨言。有些拍照的遊客還嫌他們擋住了風景,便爭論不休:“哎呀,你們快讓開!你們掃個地可不可以不要擋我拍照?真的是煞風景!”那個環衞工人十分委屈,但也惱羞成怒,便瞪着他,囁嚅着,悻悻然走向了一旁,繼續工作了。

我也頓時義憤填膺,但不想惹是生非,便在心裏嘟嚷着:那個人有沒有想過,如果身為遊客的我們不亂丟垃圾,他們就不會這麼辛苦,這麼一直忍氣吞聲的工作着。他們工作也是為了讓這裏的景色更加美麗。馬克思説過:“勞動創造社會”。他們為了創造社會、擁有更美好的生活而勞動,有什麼錯?

走完了整座山,我恍然大悟:其實,所有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勞動過的人都是勞動人民。勞動人民,大到__,小到一個普普通通的環衞工人,他們無不在為更美好的生活付出、勞動。甚至一隻“拓荒牛”,它不畏嚴寒酷暑,不畏雨雪風霜,堅韌不拔地耕耘一片荒地,最後,每當秋高氣爽,田地豐收,它便興高采烈。它同樣是我們勞動的榜樣。

高爾基説過:“只有人的'勞動才是最神聖的”。我們現今這麼好的生活都是由前輩們創造的。我們也要勞動起來,儘自己的全力,為下一代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走完了整座山,我仰望着那令人如痴如醉的景色:山嶺層巒疊嶂,樹木枝繁葉茂……一切美好交織在天地間,哇!好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演講稿四

古代中國以農立國,中國農業有着悠久的歷史,在先民的光榮勞作與積極推動下發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就居於領先地位;現如今,科技勞動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勞動力的進步,也逐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中華民族的勞動文明之花已盛開幾千年,農耕文明也長期居於世界先進水平,是雨水緩緩滲入大地,再化作泉水徐徐流出的過程。

我的爺爺小時候未念過書,打小就在田壟上耕作,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吧。他常常“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卻從沒有過“草盛豆苗稀”。因為他精通耕種之道,不滑不懶;在烈日下,“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辛苦勞作;最重要的是,他施用農家肥。每天晨曦初露,爺爺便背一竹簍,操一糞叉,遊走於村頭巷尾,撿拾牲畜穢物。至天放亮,村郊上上下下被飄蕩的炊煙裹住,爺爺就回家。奶奶擺好了早飯,小米粥、包子、饅頭、青椒、拍黃瓜、刀豆。呼嚕呼嚕喝完湯,順便踢走死纏腳下的田園犬……偶爾奶奶也誇一誇爺爺撿來的糞:“這肥好,臭!”老頭老太對視一眼,笑了。

姥姥共有六子,爺爺為長,本來他是該安安分分做個小農民的,但爺爺不。爺爺曾經在城裏待過,也算有過見識。他天分也異常好,樣樣如流水般玩轉於手掌中;爺爺還是個老廚子呢,會做許多菜樣,味道總還不賴。後來爺爺的小孫子出世後,説是要帶他回鄉下照顧,便收拾行囊,回了村裏。村裏人都表示理解:“對嘍,農民好嘛,帶着小孫子一起看看莊稼看看草,還是田土最肥實,適合長莊稼,也適合長娃兒。”

村裏人都稱讚爺爺的農活,可我作為爺爺的長孫,卻去之遠矣!我常問爺爺:“您咋就願意做個農民呢?”而他總會拿他喜歡的文人汪曾祺做例子:“你看啊,老汪這人寫文章寫得好,俗而不厭,多而不濫。為啥?他雖是文人,卻也近於農人,勤懇、淳樸、達觀。我文筆不如他,但有一點他不如我——他種地不如我,哈哈哈……”

古時候,陶淵明過着“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淳樸自在的生活,在菊花爛漫的季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於落日黃昏“帶月荷鋤歸”……如今,我的父母也以務農來維持生計,秋分送爽,田間翻滾着金黃的稻穀,爸媽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大地辛苦勞作……

田土肥沃,怎容荒廢?人生珍貴,怎容蹉跎?用勞動汗水灌溉的大地,最具詩意,因為從大地長出的,是金燦燦的穀粒,是比黃金還寶貴的中華民族勤勞與智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