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實踐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6.13K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實踐報告

  摘要:
  
  大學生的普遍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正處於青年中期。大學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許多特點,但作為一個特殊羣體,大學生又不能完全等同與社會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採用量表測量,其標準不是固定不變的。心理健康標準隨着時代變遷、文化背景變化而變化。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
  
  正文:
  
  就我而言,隨着年齡的長大,同樣問題在不同的時間點上看,就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作出的反應與行動也不盡相同。首先簡單説一下什麼才是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一種生理、心理與社會適應都臻於完滿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擺脱虛弱的狀態。並進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勞和緊張;二是積極樂觀,勇於承擔責任,心胸開闊;三是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善於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強,善於排除干擾;五是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六是體重得當,身材勻稱;七是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無出血現象;八是頭髮有光澤,無頭屑;九是反應敏鋭,眼睛明亮,眼瞼不發炎;十是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步伐輕鬆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統一,二者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當人的生理產生疾病時,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響,會產生情緒低落、煩躁不安、容易發怒,從而導致心理不適;同樣,長期的心情抑鬱、精神負擔重、焦慮的人也易產生身體不適。因此,健全的心理與健康的身體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
  
  經過我們的調研整理得來的數據我們發現,自殺現象在大學校園屢見不鮮,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大學生跳樓自殺事件程逐年遞增趨勢,在部分高校有着自殺“傳統”,校園中民間流傳着數字百變的自殺指標:低者為每年3人,高者達每年10餘人,越是優秀的學校,越是優秀的學生,自殺的比例越大。自殺程及眾多髮狀態,有的學校在出現個別學生跳樓事件之後,會接二連三爆發多起自殺事件,其中90%的自殺方式是跳樓總的來説自殺的理由普遍由以下三方面構成:學習,感情,就業。
  
  眾多血淋淋的事實已經撼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這一串串的實例實在令人惋惜。
  
  統計數據如下:(注:以下數據均來自網絡搜索和問卷調查,不盡完備)。
  
  20XX年4月16日 北京師範大學一名研究生跳樓自殺
  
  20XX年4月16日 北京師範大學一名研究生跳樓自殺
  
  20XX年5月18日 中國政法大學男生半夜跳樓自殺
  
  20XX年5月18日 中國政法大學男生半夜跳樓自殺
  
  20XX年7月1日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管理系一研二女生墜樓身亡
  
  20XX年8月30日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樓前一女研究生墜樓身亡
  
  20XX年9月15日 北京理工大學經管學院新生教學樓跳樓自殺
  
  20XX年9月22日 北京大學女博士從13樓墜下身亡
  
  20XX年11月11日 北京師範大學一畢業生不堪就業壓力自殺
  
  20XX年12月30日 北京地區自殺死亡的學生上升為19人
  
  20XX年2月18日 中國傳媒大學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樓身亡
  
  20XX年5月7日 北京大學數學系博士跳樓身亡
  
  20XX年5月20日 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18歲學生先割腕,然後從11號樓的10層跳下
  
  20XX年6月4日 北京師範大學一名韓國留學生自該校公寓樓7層跳下身亡
  
  20XX年7月25日晚8時,北大33號宿舍樓,一名北大心理學系02級本科男生從5樓宿舍的陽台跳樓身亡。
  
  20XX年8月26日早上5時許,中國地質大學一大三女生從知春路錦秋花園小區23樓墜亡。
  
  20XX年9月19日晚8時許,廣安門手帕口橋北的鐵路上,24歲的中央音樂學院管絃系三年級女研究生撞列車自殺未遂。
  
  20XX年9月19日,北京交大機電學院一男研究生,從宿舍樓7層窗口跳樓身亡。
  
  20XX年10月23日 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生秦緒海從學校第三教學樓7層樓頂墜下,在二炮總醫醫院院搶救無效後死亡。
  
  20XX年3月18日晚上八點鐘左右,高郵臨澤鎮一位22歲的女大學生在家中自殺身亡。
  
  20XX年5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一名即將畢業的女博士生董錦瑞,自殺身亡。
  
  20XX年6月25日,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一大二女生從該校主樓北側跳樓身亡。
  
  20XX年11月13日 復旦大學女研究生跳樓身亡
  
  20XX年5月14日 清華大學34號樓 一建築學專業大三女生跳樓身亡;
  
  20XX年5月15日 北京師範大學科技樓11樓 一研三女生跳樓身亡。導師正是于丹;
  
  20XX年5月16日 中國人民大學宜園3號學生宿舍北側樓 一名女博士生跳樓身亡;(去年同一日該校另一女博士生董某從品園4號學生宿舍樓8層跳下身亡。);
  
  20XX年2月24日晚上7:40左右,北京理工大學23歲的女研究生畢業生劉某在宿舍內吞安眠藥身亡。
  
  20XX年3月31日,華中科技大學,2名大四自動控制系學生,男生掐死女生後,從7樓跳下,自殺身亡。
  
  20XX年4月15日,10時20分,一位北京理工大學男生在網上發表了一份題為《死了好啊》遺書,半個小時後便跳樓身亡
  
  據不完全統計,20XX年至20XX年,各地共報道281名大學生自殺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殺死亡率為74.4%。另據媒體報道,20XX年,在全國23個省份近100所高校內,發生大學生自殺事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
  
  值得説明的是,20XX年是大學生自殺事件高發年,全國直屬高校共發生63起大學生自殺事件,分佈於13個省38所高校,達到歷史頂峯。頻發時間主要集中在5-7月,9-11月。大學生、特別是博士生自殺,這對於個人和家庭是一種悲劇,對社會也是極大的損失。
  
  根據我們的調查問卷統計:
  

  學習壓力大也是造成大學生跳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科生有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壓力;研究生有科研任務、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壓力。這些學習任務就像一座座大山狠狠的壓在每個大學生的肩上。“兩眼一睜,忙到熄燈”──這是當代大學生生活的真實寫照。
  
  同時,調查問卷書據統計表明:除了焦慮的心理,大學生心理健康還存在自備、孤傲等問題心理的傾向。大學生精神上負擔過重,易於緊張、心神不寧,嚴重者甚至會在平日生活中表現得坐立不安,產生恐懼感;在焦慮的時間,人會缺乏自我控制,這往往會導致事倍功半,事與願違。
  
  人際關係類問題處理不當,也會引起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反應。與同學如何相處,可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質量。我們都希望在同學中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如果同學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
  
  那麼如何才能預防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呢,通過總結,我們得出這幾條方法。
  
  1. 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共同努力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是社會發展、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個體原因等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心理問題的解決也必須依靠社會、家庭、學校和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社會要為大學生提供安定有序的生存環境、積極健康的社會文化氛圍、就業和貧困生救助的社會保障機制以及專業化的心理諮詢、精神衞生機構等。家長既要關心子女的生活、學習,及時指導子女在校的人際交往、情感等問題,還要經常鼓勵子女獨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大學生涯。高校努力營造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重視教師的師德建設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輔導員、班主任的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學生自身要努力提高心理保健意識和主體自育能力。同時,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配合,形成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的良性互動。”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要定期開展健康普查
  
  掌握學生整體健康狀況,對初步篩選出的超標學生予以重點關注並進行約談;着眼於全體學生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素質的提高,通過多種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團體輔導活動;通過面詢、熱線、網絡、書信等方式,及時開展各種心理問題的個體諮詢,幫助解決部分學生的心理困惑;對於個別確實存在較為突出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輔導治療和必要的危機干預;對於重症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向專業精神衞生機構進行轉介,實施專門的康復治療。
  
  3.遵循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需要與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
  
  遵循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需要與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開展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必須能夠根據學生在不同年級的發展任務、心理特點等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輔導活動。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