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轉國小培訓心得體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6W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也會得到提升的,如果不能重視心得的寫作,那個人的想法就很難傳達給更多人,下面是多客範文網小編為您分享的幼兒園轉國小培訓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閲。

幼兒園轉國小培訓心得體會6篇

幼兒園轉國小培訓心得體會篇1

1、幫助家長樹立新知識觀、讓家長真正理解和形成"以幼兒發展為本、終生教育和科學的幼兒教育"新思想,促進家長成為預防和避免幼兒教育國小化的主體,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親子游戲等一系列的活動來宣傳科學的幼兒教育,指導家長加強育兒知識,與家長建立平等和諧的關係,定期用書面的形式向家長反饋幼兒發展情況和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內容,定期進行家長問卷調查,瞭解家長意見、建議並及時解決問題。讓家長知道幼兒園教育的內容包括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緒,合作的精神,動手的能力,語言的表達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績衡量的。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認知特徵,決定其學習方式更多地依靠實際的活動:遊戲、生活、探索、交往,依靠"做中學"。

2、幼兒園一定要遵循幼教規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綱要》中強調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視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學校方面的配合,"別人的孩子提前學了國小知識,我們的孩子不早學上學就會跟不上。"

3、參觀學習示範性幼兒園,取長補短。園長和教師要多走出去參觀學習,請進來示範指導,吸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加強教師的專業培訓及培養,促進教師內涵的發展,使教師的專業水平有進一步的提高,鼓勵教師多做教育反思,多積累保教經驗,促使教師自我提高。及時進行課後反思,針對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分析,發現問題進行研究,不斷調整計劃,改進教育行為,最終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做到每週有反思,在每週一進行上一週教學工作反思檢查,並且每月至少一篇保教心得;在不斷的學習中使傳統落後的教育方式得到改變。

4、為了推動幼兒教育的標準化、規範化。我們採取學前教育培訓、請進來、送出去、通過送課下鄉、觀摩教學、組織優秀教師、專業特色教師開展教研、聽課、評課、示範課、優質課等活動,採取"幫扶互助"的方式,推動幼兒園在辦園條件、師資水平、教學質量等方面不斷提高。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從客觀上使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得到解決。

5、正確銜接國小教育糾正和防止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並不是要割裂幼兒教育與國小的聯繫,關鍵是如何將兩類教育科學銜接。幼兒教育是入學前的準備教育。實踐證明,幼兒教育應該注意正確的與國小教育相銜接,因為搞好幼兒教育與國小教育的銜接,能使幼兒較快、較好地適應國小的學習和生活。幼兒教育與國小教育的銜接工作主要是入學準備工作,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整個幼兒園教育過程中促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二是對大班幼兒做好有針對性的、專門的教育工作,即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良好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培養,入學意識教育。不過,在入學準備工作中,不能無視幼兒身心發展的年齡特點,無視幼兒的學習特點,簡單照搬國小的教學方式,用上課取代遊戲。如果這樣,就又會回到"國小化"的老路上去了。

幼兒園轉國小培訓心得體會篇2

現在家長對於教育的關注達到空前的重視。為什麼會存在幼兒園“國小化”的現象?其背後的關鍵推動力是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集中反映就是近年來流行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讓不少家長早早地給孩子加上了很多負擔;而部分年輕家長則秉承了較為先進的育兒觀念,認為只有孩子保持童真,健康成長,才是對智力最好的保護和開發。

讓環境説話,我們會在環境佈置中吸引幼兒主動來學習和觀察,讓幼兒在區角遊戲中去成長。完善教室內活動區間,展開園區創設活動和區域教學評比,通過創造不同遊戲區,並利用遊戲區進行活潑教學的評比,注重教學質量,進一步防止學前教育“國小化”,防止光傳輸生硬知識的教育現象。幼兒園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和素養,其中就包括行為習慣、各種能力、情感興趣、自信態度等。

我們老師會靈活地通過日常生活滲透教學內容,如在進餐前的洗手,會編兒歌讓孩子們知道怎樣洗手才幹淨,在嚴格做到“21秒”的同時還讓孩子明白要節約用水。在情感課程上,會通過組織愛祖國、愛家鄉、尊老愛幼和親子游戲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孩子的基本素養。

幼兒園顧名思義是幼兒快樂成長,遊戲的樂園。是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的一個地方,而不是教育機器流水線上的犧牲品。

孩子快樂,我們就會快樂,孩子進步,我們的民族才會有希望,我們的社會才會有進步和發展。

幼兒園轉國小培訓心得體會篇3

幼兒教育是早期教育,是兒童開始接觸社會、開闊眼界、良好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教育階段,是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樂園。而今,受社會觀念和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幼兒教育國小化現象越演越烈,完全不顧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國小生的行為規則要求幼兒園兒童,不斷灌輸國小的各種知識,大量的拼音識字計算擠佔了幼兒遊戲時間、耽誤了開發幼兒智力的最佳時機。如果任由這種教育方式的蔓延,必然會對幼兒的正常教育以及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不利。通過本次學習,我的感悟頗深。

首先我明白了什麼是幼兒教育國小化?

幼兒教育國小化,指的是幼兒園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將幼兒當作國小生來要求,企圖拔苗

助長的一種做法。它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強行轉變幼兒的思維方式、思維邏輯和行為準則,不利於幼兒進入國小後學習興趣的培養。

幼兒教育“國小化”的危害

幼兒教育國小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遊戲玩耍的權利,是對幼兒生理和心理的一種摧殘,扭曲甚至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嚴重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心理的正常發展。

一、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徵

幼兒生理學、心理學的大量研究早已證明,幼兒的身體發育水平、神經系統功能、認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質還很不成熟、很不完善,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國小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過早地把國小內容搬到幼兒園,開展拼音、寫字、算數、珠腦心算等內容的教學,片面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甚至佈置家庭作業,組織各種形式的考試和競賽活動等,必然使兒童失去接受世界的興趣,喪失主動性與創造性,容易形成慣性思維,限制思維的正常發展水平,形成做事機械、教條的習慣,嚴重的會使兒童對學習產生抵抗心理。

二、違背了幼兒的認知規律,極易使幼兒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產生厭學、畏懼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

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盲目超前往往淡化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對進一步學齡教育產生負面影響:會使部分幼兒對學習產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懼;幼兒進入國小後容易因為“我已懂”而不專心聽課,不認真學習,導致幼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作業等不良學習態度等。

三、降低幼兒學習興趣,影響國小教育效果

由於幼兒在幼兒園學習了內容不同、要求不一、參差不齊的國小知識,當其升入國小一年級後,國小教師難以按照教學要求施教,不僅擾亂了國小的教學進度安排,還會挫傷一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過於重視智力因素,忽視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我國頒佈的《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衞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幼兒教育國小化則過多地重視了聽説讀寫等智力因素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非智力因素培養和發展。這些被忽視的素質教育包括:創新思維教育、愛心教育、探索周圍世界教育、社會交往教育、自主自理教育、自主活動教育等。

要消除“國小化”傾向,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家長的支持與理解。為了您的寶寶,請您和我們一起來做:

1.轉變思想觀念,從根本上理解幼兒教育的基礎性和重要性,在不忽視幼兒智力因素髮展的基礎上,重視幼兒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養。

2.積極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幼兒不背書包、不提前進行書寫和運算、不學國小一年級的知識、不做家庭作業。

3.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尊重孩子的真實感受,鼓勵孩子的個性化發展,拋棄“家長的需要就是孩子的需要,知識學得越多越好,技能也是越多越好”的錯誤認識,尊重孩子自身的獨特特點;在家庭中營造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鼓勵孩子説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對於孩子的奇思異想要給予重視和引導,要鼓勵孩子大膽地去想去做大人們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也要投入進去,與孩子一起構思探索,這樣才真正地為幼兒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礎。

讓我們共同攜手,還給孩子一片自由、快樂成長的天空!

幼兒園轉國小培訓心得體會篇4

目前幼兒園教育國小化現象應該説是相當嚴重,最明顯的是在書寫方面。早期教育提倡的是培養幼兒早期閲讀的能力,包括英語口語的練習。但是現在好多的幼兒園都為了迎合家長,全然不顧幼兒手指骨骼及肌肉的現有能力,讓幼兒讀寫大量並且複雜的漢字及英文單詞。

從身體上來説,我們的孩子年齡很小,身體沒有發育完全,尤其是手指的小肌肉羣沒有發育好,在很小的時候就讓他握鉛筆,他手部的骨骼、肌肉以及力量都沒有達到標準,握起來既吃力又姿勢不正確,可能會造成視力的退化,而且錯誤的握筆姿勢一旦形成了就很難再改過來,由於很辛苦,幼兒會感到很累反而造成了以後的厭學。

這對於幼兒尚未發育健全的身心來説都是一種極大的傷害。許多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紛紛的提前開始為孩子惡補拼音、寫字、算術等等。幼兒園教育“國小化”似有愈演愈烈之勢。

然而,我認為幼兒教育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智力開發,幼兒教學也不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科學的幼兒教育應該是一種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如健全的人格、紮實的身體基礎、良好的性格行為習慣都應該從小着手培養,幼兒教育就應該偏重這些方面,能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現在很多的幼兒似乎都變成了“國小生”, 本該唱歌、跳舞、遊戲的孩子,現在卻在埋頭苦學英語、語文、數學……這樣的做法不僅會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更甚至還可能會因為過早的學業負擔而扼殺了孩子今後的學習興趣。這是很可怕的一種行為!幼兒園的“國小化”教育模式,不僅會給幼兒增添沉重的心理壓力,也束縛住了孩子的個性和想象能力。

在幼兒園裏我們主要進行的是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包括的面非常廣: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家長不明白,我們的一日生活都在學習:

我們在進餐的時候教會幼兒正確的用勺、用筷子的方法,吃飯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嚥,不拖延時間,飯前便後正確洗手;午睡時會正確、有序的穿脱衣服,做到按時睡眠、起牀、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做遊戲時能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不爭搶玩具、不打人罵人;

上課時能認真聽講,專心按老師的要求做,對學習內容有興趣等等很多很多,這所有的一切都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友好交往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性等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這一切的一切遠比單純的知識學習要更重要得多!

總結對於每個孩子來説,他所學到的最主要也是最寶貴的東西,便是幼兒園老師給他們培養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轉國小培訓心得體會篇5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育人;身教勝於言教。在為人師表方面,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很居心。請你回首一下本身這學期來,在師德扶植、專業素養晉升等方面是怎麼做的?有哪些勞績和反思?結合具體事例談談。

另外,金盃銀盃不如羣眾的口碑,晉升家長滿意度是我們的工作目標之一。那麼,如何晉升家長滿意度?請環抱着教導教授教化、治理、家校溝通等方面談談你的做法。

增強對師德師風的學習。自古便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先生要具有必然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此中在業務素質上,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優越的教導情況,要求先生控制今世化的教授教化技巧。師德師風應注入新內涵、新時代的師德師風應注入新的內涵:一是視野和思維不能僅僅着眼於學生的現在;第二,不能用曩昔的社會意識形態來教導現圓第撣生。因此,我們勇敢考試測驗,革新立異教導方法,教導無小事,事事為育人,勉勵學生在考試測驗出彩之後,親身感想感染。

師德體現在教師的言行舉止上,成效體現在教授教化歷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優越操行,激發學生立異精神,匆匆進學生全面成長。這實際上明確了育人的具體目標和內容,強調了教師育人的職責。我們教師要確切肩負起樹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增強師德扶植,弘揚精良教風,以高尚師德影響學生,以風儀學識沾染學生,作學生康健發展的引導者和指路人。

幼兒園轉國小培訓心得體會篇6

首先我非常高興能夠參加本次繼續教育的學習,通過本次學習《幼兒語言活動設計與指導》中,我從實踐和理論兩個層面上都得到了很多的收穫,通過學習我的心得體會總結以下幾點:

一、分析教材要透:

注重提問的設計。要明確教材僅僅起一個橋樑作用,主要是決定於教學方式和方法。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要為教材的內容服務,要注重對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聽懂作品,並善於把握整體信息。提問不能過於模式化,教師的主體地位主要是體現在提問上,要儘可能地考慮到孩子們的發散性思維,因此在提問的設計上能大則大,能變則變。提問要注重個體差異,要符合幼兒現階段的發展水平,注重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幼兒具有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提升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創設情境:

構築語言學習的新舞台。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運用和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而創設讓幼兒“有話可説”的教學情境,就是語言教學活動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幼兒特點,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室的擺設、教具等都可作為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素材,讓孩子在訓練中提高動手能力,對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維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語言情境,孩子們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有了説話的機會和説話的內容。我帶的是中班,針對中班年齡特點,我經常給予主動與老師交談的孩子以表揚和擁抱。這樣做以後,他們都非常親近老師,都主動地將自己生活中的快樂與不高興都與老師講。孩子們與人交往的意識有了,而且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效果非常好。

三、溝通心靈:

撩開語言學習的燦爛天空有句話説得好,教育是一顆心撼動另一顆心的事業。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離不開循循善誘,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法則,如果只顧“齊步走”、搞“一刀切”,那麼就會傷害到許多幼小的心靈:進步快的“吃不飽”,進步慢的則跟不上。尤其對一些“後進”的幼兒來説,由於教師的一時疏忽,教學策略上的“粗枝大葉”,説不定,從此就會了斷了孩子語言學習的興趣與願望。

四、走向生活:

尋找語言學習的活水源頭。語言,源於生活,源於實踐。語言是人們開展思維活動、進行交流的工具。人們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積累各種精神財富都主要利用語言來完成。為了引領孩子走向生活,在天廣地闊的生活空間裏,尋找學習的活水源頭,就需要教師適時引導孩子的個性化語言的發展,有興趣地去學習語言,熱愛語言。如每週可舉行一次活動,活動形式應豐富多樣,有:新聞角、口述稿等,人人蔘與、個個發言。這是孩子們“亮相”的大舞台,也是語言訓練的極好機會,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把自己在一週的所“得”,全心全意地捧到同伴和老師的面前,這樣,每一次活動,就顯得特別生動有趣,因為,這一天是孩子捕捉“語言”的好日子。通過交流,既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潛意識地培養了幼兒關心周圍事物變化的習慣及敏鋭的觀察能力。孩子們已不把學習看作負擔,而處於一種主動探求知識的境地。因為,這樣的學習,使他們輕鬆愉悦,樂趣無窮。

五、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原動力:

我們也應嘗試通過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擴展幼兒的經驗,從而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處處採用不同的活動方式,為孩子提供一定的遊戲材料,模擬和創設特定的情景,使幼兒能在遊戲中觸景生情,邊玩邊説,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故事大王評選、創編故事、猜謎語、説相聲等,幫助幼兒學習語言。在遊戲中,幼兒可以説他們在實際生活不可能遇到的事情,這也是幼兒個性化語言能力提高非常重要的途徑。同時,也應注意在一些日常小事上發掘幼兒的語言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素質的核心就是能力,能力是不會遺忘的,記憶卻是要退化的、遺忘的。因此我們在語言教學中不應拘泥於孩子會講多少故事,會背多少兒歌,而是更要注重對孩子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知識不斷更新的今天,我們有必要、有義務通過語言教育,讓孩子們擁有與人交往的語言交際能力,更好的掌握聽、説、讀、寫的基本能力,使其成為終身學習的手段和工具,讓每一名孩子享受到語言表達與交流的快樂。

通過本次學習後,反思自己的教學,當然還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覺也有成功的地方,我能充分利用幼兒用書特點,激發幼兒讀書的興趣。根據我班孩子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閲讀前首先給他們一個有趣的問題或者是讓他們自己讀題質疑。讓他們在讀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如:“小蝌蚪是怎麼找媽媽?他們找到媽媽了嗎?趕緊來閲讀吧!”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以興趣為前提,讓幼兒主動積極地去閲讀圖書,孩子們通過自已的閲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現的同時,孩子們往往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總之,這次學習活動我受益匪淺,我將會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融會貫通,用好的經驗與方法指導我的教學,力爭有所突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