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可怕的職場偏見

來源:巧巧簡歷站 5.99K

在職場上,刻板印象無處不在。比如“實習生就是打雜的”、“90後動不動就辭職”、“中年女領導都很奇葩”、“已婚未育的女性就是來騙產假的。”

職場上可怕的職場偏見

説實話,這還是一些比較普遍的偏見,除此外還有一些諸如相貌偏見、性格偏見的,往往是隱形而無處不在。



01“90後動不動就辭職”

朋友阿心是個很有能力的人。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半年,覺得自身成長需要更大的空間,便思考跳槽。由於年紀還輕,人脈積累還不夠,所以她只能通過面試來尋覓下家。

跑過了50多家公司後,她十分苦惱地提出一個問題:與那麼多面試官交談,才發現他們有一個十分刻板的印象,那就是90後動不動就辭職。

因為這種偏見,她開始懷疑人生,難道我辭職就是不對的嗎?難道這個時代還要像以前一樣拿着鐵飯碗才對嗎?

“你們90後太任性,動不動就詩和遠方,要去看看世界,我們哪裏敢要?”

“你們這些90後,不懂上一輩的勤勞忠誠,就是太有個性毀了你們。”

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能聽到這種暴力評價,可事實真的就是這樣嗎?

這明顯就是偏見。

大家都勸阿心不如再幹多半年再考慮跳槽,可阿心覺得,每個人在有能力、有精力、有動力拼搏的時光有限,如果不能在這個變化的世界裏抓住機會,就很被動。

後來她繼續去面試,依舊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由於一個出色的回答,被理想的企業錄用了。那家公司對面試者分別提出一個問題:“來我們公司,3年內不能辭職能不能接受?”

一個求職者説,“我可以接受,以前也沒上過班,沒什麼經歷,辭職跳槽也沒太多的想法,先好好工作吧,反正去哪裏都一樣。”

一個年輕姑娘説,“我現在最緊迫的就是找到一份能賺錢的工作,現在對我來説有一份工作已經很好了,解決當務之急,至於跳槽什麼的現在應該還不會,3年的話也還是可以接受,先學習穩定下來吧。”

而阿心説,“ 理解公司對人才流失的考慮,但辭職是員工基本的權利。辭職和跳槽並不意味着對公司有壞處,作為自己來講,有待遇和各方面好的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跳槽,一個好公司留人不是靠硬性制度來約束,而是靠公司自己對員工的行動。”

50多家公司的面試經歷讓 阿心更加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於是才能有如此真誠和客觀的答案。

關於“動不動辭職”這個問題,“動不動”多少就帶着一些評價的色彩,所以它不是好事。但辭職本身,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對於員工來説,一個員工要走到辭職這一步,説明她想改變。人想改變,往往就是一個進步的階段。對於企業,人才流動也是一種篩濾過程,未嘗不是好事。

02“實習生就是來打雜的”

曾有一條微博引發熱議:在一次電台策劃會上,部門主任對90後實習生説:“麻煩開完會給大家訂盒飯。”該實習生説:“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

很多人就覺得,現在的90後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在禮貌禮儀方面零情商。幫領導訂飯盒只是小事,這也是一種實踐,只有把這種小事做好,才有機會做大事。

訂飯盒只是小事,可接受與否就是大事。我們無法判斷那個實習生是真的不懂禮儀,還是因為領導多次使喚,多次命令,讓他不得不公然拒絕。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我們很難對那件事就事論事。

但如果跳出來看背後,往往能看出一種偏見,就是李響説的:實習生就是來打雜的。在很多領導的心裏,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刻板印象。

其實,一個真正負責和重視人才的企業,應當讓實習生更多的實踐,而不是讓他們混日子,把他們當做免費勞動力。

如果理所當然的把他們使喚來使喚去,那麼極具個性的90後,是一定不願意盲目聽從安排的。

03“已婚婦女就是來騙產假的”

朋友圈看見過一個吐槽:一個女性朋友面試,3個小時的交談讓她胸有成竹,結果公司一聽她已婚,頓時慌了。

“你各方面條件都優秀,但是都26了,已婚未育,我們公司不敢冒這個風險,之前走的那個會計就是入職沒多久就懷孕了,公司因為她付出了很大的成本。”

職場上的性別偏見無處不在,給很多女性造成了不少壓力。

在天涯看到一個很揪心的故事:一個大齡已婚未育的女子,為了如願找到工作,面試時欺騙公司領導説已婚已育,所以順利入職了。

“ 6月底,在這個城市新買了房子,月供4000多,還欠外債10來W。9月初發現懷孕,我和老公都很開心,但同時煩惱來了,如果我現在辭工,老公負擔太重了,我們除了上面欠款和房貸,因為是期房,現在還要租房住,每月還要交1K多房租。

站在企業角度來看,説謊實在是不誠信的做法,但企業也存在對女性找工作的歧視。如果我現在不辭工,肚子一天一天大了,領導遲早會知道的,現在就是不知道怎麼跟領導説。”

對已婚未育婦女的偏見,普遍存在,也給不少未育女性心理上造成了壓力。

有當HR的朋友告訴我,通常對於已婚未育的女性,很可能連電話面試這一輪都無法通過,面試結束時的時候會告訴你,稍後會電話通知,事實上都是推辭。

已婚婦女真的就是來騙產假嘛?之前有則新聞上了熱搜:“女員工入職三天就宣佈懷孕,產假結束後辭職”。

我們當然不能排除這些奇葩在,但現在很多女性到 30多歲結婚生育都是常有的事情,因為很多人知道在職場上頭些年累積的意義。

04“內向的就是不如外向的”

經常聽到一些內向的朋友求證,我性格內向,是不是天生就沒法好好適應職場。

“我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前不久在一家小店公司實習,一週後被老闆辭退,理由是我不愛説話我,無法和公司的人打成一片。這讓我相當迷茫,難道內向的人就不適合在職場嗎?”

故事聽多了,才發覺職場上的性格歧視無形、卻無處不在。再後來,發現這個世界是一個外向理想型價值系統。

“從小到大我爸我媽都在拼命企圖讓我改掉我的內向性格,比如非要我當眾表演節目,當眾和外國人説話,如果做不到就被罵不夠好。説實話,這是我從小到大的陰影。”

“我從小到大被説內向,不愛説話,不合羣。旁邊兩個同桌隔着講話,我會逼着自己顯得外向,後來年齡大了,反而越來越不想説話。裝外向真的好累,就算身體在發抖還要維持笑容真的好痛苦。”

人們習慣性地把內向型性格看成異類,給他們留下深深的陰影。曾有一項心理學研究表明, 最有創造力的人通常是擅長變換思維的人,而這種人往往也是極為內向的人。

李健的音樂裏藏着一份安靜的力量。他就是典型的內向型人格,有自己的茶室,喜歡獨處,可人家一樣幽默,一樣在創作上天賦異稟。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在他工作的惠普公司的小辦公室裏發明了第一台蘋果電腦,他説,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從小太內向老呆在家裏,他永遠不會成為那個領域的頭號專家。

愛因斯坦説:我單槍匹馬,不成羣也不結隊,因為我知道,要達到既定的目標,就必須一個人思考和指揮。

我覺得,當這個世界只剩下一種性格的人,那才叫可怕。若能真正發掘內向型人才,其實對於一個企業來説有着深遠的意義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