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重複的工作怎麼尋找意義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7W

時間進入到6月,又是畢業季,即將有一批新面孔進入到職場。不管是懷着忐忑心情的應屆生,還是在職場大染缸裏“浸淫”了一段時間的“老鳥”,有人思考過工作的意義嗎?特別是重複枯燥工作的意義?

枯燥重複的工作怎麼尋找意義

絕大多數人的職場路,都必須經過一段枯燥、重複、尋找不到意義的基礎性工作,才可能離開新手村,觸發下一個任務點。

但也有不少人,承受不了工廠流水線般的工作內容,中途選擇放棄。像極了遊戲玩家遲遲無法離開新手村,索性換一款遊戲,發現依舊需要從新手開始。

這能怪我們嗎?畢竟學習、運動和工作是三件最違反人性的事。

但重複枯燥的工作也存在其意義。想明白了,面對繁瑣工作時不會消極以待;參透了,可能會為職業生涯的質變提供思路。

我初為HR時,對手頭的工作充滿了敬畏。

第一次電話邀約面試時,特別擔心第二天怎麼安排10個候選人面試的順序,每次面試要控制多長時間,才能在下班前結束。結果第二天只來了1個人。

第一次和試用期員工談離職時,下班後我陪她乘電梯下樓,結果她被開着豪車的男友接走,我藏在包裏的紙巾毫無用武之地。

漸漸地,我對手裏的工作“駕輕就熟”:每天打開招聘網站,查看前一天下班後收到的簡歷;刷新刷新後台的招聘信息;下午給簡歷合適的候選人打邀約面試的電話,或者面面試;要麼整理歸檔員工檔案,操作社保增減員。

一天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新的一天繼續重複前一天的工作。

在這樣重複的工作中,我變得沒有激情,像一個機器人,感受不到工作的價值,個人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

直到面試了一個和我年紀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才讓我對工作的意義有所思考。

她遲到了15分鐘,到達時臉上都是汗水。還不善於表達,對於我和用人部門面試官的問題,兩三句話結束回答。這樣的情況,自然是達不到錄用的標準。

用人部門面試官“無心戀戰”,藉故離開了。她大概感覺到結果不太好,情緒低落下來,眼眶裏浮現了淚水。

我決定和她多聊聊。

我問她:你有什麼問題需要向我瞭解的嗎?

她帶着淚水,擠出了一絲微笑:我剛才來的路上,不認識路,問了很多人走了很遠才找到這裏...

我:找不到地方,你完全可以給我打電話,我會給你指路。想來你也感覺到了這次面試的結果不太好,我作為一個HR,希望能給你一些面試方面的建議......

內心裏,我相信她的能力並不止於這次面試中的表現。但我作為一個HR,不可能對用人部門和公司説:我覺得她的專業能力肯定比面試的表現要好。這不能讓人信服。

她的吐露,也讓我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權利”:我給對方發送邀請面試的郵件時,只寫了公司地址,沒有提供參考的通勤路線,也並未想到提供下車後步行至公司的路線。

我雖然是一個小小的HR,卻掌握了簡歷、面試去留的生殺大權。一個決定,可能影響一個人的職場軌跡。

重複枯燥的工作,不代表沒有價值:

可能因為我們只守着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這一次面試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眼中沒有價值的工作內容。

在此之前,我將簡歷量少、面試到達率和入職率低,歸結於公司位置不佳、福利待遇差。認為自己該做的事都已經做了,存在的問題與我無關。但這位候選人面試通勤不順利,無疑是我的原因。

我花了一個上午,站在HR、候選人的角度梳理工作內容,發現很多被忽略的細節:

招聘信息的撰寫:剛開始寫招聘信息時,直接將公司給的“硬性要求”(學歷、年齡等),“參照”其他公司的描述,3分鐘就能“寫”出一份JD。當我站在求職者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些JD時,發現它描述邏輯混亂、表意不清。先不談是否吸引,連客觀描述都談不上。從中提取不出求職者需要知道的信息。

招聘渠道的選取:守着公司一直以來使用的招聘網站,被動接收投遞的簡歷。從不嘗試瞭解其他的招聘網站和招聘渠道。

面試邀請:電話溝通的內容,僅限於告知對方面試的時間和地點。而後通過郵件提供文字信息。

面試到達情況:下班前粗略統計前日通知面試人數、今日到達面試人數,並簡單粗暴將候選人不來面試的原因,歸結為通勤路途過遠、天氣太熱/冷、候選人太懶等。

當我死磕這些工作細節時,發現自己遠沒有把手中的工作做到極致。我開始從枯燥重複的工作中挖掘新的工作內容:

招聘信息的撰寫:與用人部門溝通職位的要求,確定職位的工作內容以及“軟性要求”。在招聘網站上,收集大量相同或類似職位的招聘信息,按公司規模、職位的不同側重進行分類,提取適合加進JD的內容。兩者結合起來,形成更符合公司招聘實際需求的JD。

這麼做,使招聘信息更為客觀,儘可能避免因為JD誇大、不實,增加候選人、用人部門面試官的面試成本。而我也能一定程度上了解職位,為面試提問提供基礎。

招聘渠道的選取:我開始瞭解市面上常見的招聘渠道——智聯招聘、前程無憂、拉勾網、boss直聘、58同城等。並把手頭所招職位按照難易程度、職業特點進行分類。由被動等待簡歷,變成主動出擊:例如設計類的職位嘗試混設計師聚集的網站、貼吧、興趣部落、QQ羣;和同城HR互通有無等。

面試邀請:電話溝通除告知面時間地點外,還和候選人做簡單的溝通,瞭解其求職期望、面試意向。郵件中新增了公司、職位簡介,並附上通勤指引。

面試到達情況確認:根據前一天面試安排的情況,提前半小時至15分鐘致電被邀候選人,確認其是否能參加面試。如前來,路上是否一切順利,是否需要提供幫助;如不來,嘗試瞭解不願意參加面試的原因。

完成這些“新的工作”時,除了工作業績和業務能力得到提升之外,我發現工作內容不再枯燥,讓我對招聘這一人力資源模塊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這時來對比,我認為枯燥重複的工作和現在狀況,我發現問題並非出在工作內容本身,而是出在人身上。

我們工作,或者説難聽一些,我們打工,大都抱着為老闆打工,用時間、精力,可能附帶些許知識換錢。

當我日復一日重複同樣的工作:寫JD、發JD、收簡歷、打電話、做初面,就是抱着給老闆打工的心態。

我開始死磕工作內容,嘗試把工作做到極致時。這樣的嘗試和努力,結果為導向的公司可能並不買賬。把工作做到極致,從中獲得的信息(招聘網站各自有什麼特點)、人脈(能力不錯的候選人、其他公司的HR、招聘網站的銷售人員)是屬於自己的,其他人搶不走,公司搶不走。哪一天,你離開了現有的公司和平台,抱着為老闆/公司打工的心態,你能帶走的大概只有流水線工人一樣的技能。抱着為自己打工的心態,離開時可能可以帶走信息、人脈、甚至公司的客户。

從日常、普通、千篇一律的工作內容中挖掘新的內容,這無疑是需要一些嘗試、努力和契機的。

如果契機尚未出現,又該如何呢?

心態上接受工作本就是枯燥而重複的,行動上盡全力將工作內容和流程優化,能成為肌肉記憶最好,縮短工作的時間。這樣你就能利用上班時間做一些別的、屬於自己的事情(磨練新技能、開展副業、培養興趣愛好)。

要記住,工作/打工不是為了公司或老闆,是為了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