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兩進三同工作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W

11月,團廣東省委開始發起“兩進三同”工作,這項旨在實現“永遠和人民羣眾在一起”願景的活動僅僅進行了6個月,就已經組織16319名專職團幹部“走進基層、走進青年”,與一線青年“同勞動、同學習、同生活”,高效而有質量地踐行着總書記總書記“兩個全體青年”的期許。

共青團兩進三同工作心得體會

去年10月,團廣東省委書記陳東率隊走進東莞長安鎮開
展“新生代產業工人專題調研”,其中重要一環就是在工業園區參與流水線作業,這拉開了廣東團幹部沉下身子與青年人“面對面”的序幕。隨後,全省近萬名團幹部走出機關,到生產一線裝配零件、到林場果園栽樹種果、到員工宿舍夜話人生、到大學教室共同聽課、到網絡社區“拍磚”“灌水”,實現了團幹部與青年真正意義上的面對面交流,手把手談心,深入到廣大青年羣體中間話政策、話發展、話民生、話幸福。

“他們的工作餐肉少菜多”

“包括加班,他們每天工作11小時,工作餐菜多肉少”,通過兩進三同,東莞市清溪鎮團鎮委書記林均瑜對工廠一線工人的現狀有了更直觀和詳盡的瞭解,“以後開展服務青年工作,千萬不能閉門造車。”他對此頗有感觸。

東莞市清溪鎮有超過30萬的新莞人,其中60%以上是青年,“這就要求團工作應該更進一步向新莞人青年延伸,才能服務大多數”。林均瑜稱,進企業開展“三同”,有利於準確把握一線員工的訴求,這是落實“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羣眾路線,將為黨政部門開展青年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

2月18日至2月23日,鎮團委委員和辦公室人員共13人分成兩個工作組,分別赴東莞華暉電器製品有限公司和東莞高力電池有限公司開展“三同”工作。

起初,工人們並不買賬,很多人覺得這是作秀而冷淡旁觀,但是工作組按既定計劃開展工作,第一天參觀廠區,瞭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參加崗前培訓;
中間3天為生產線勞動體驗;
最後一天為座談交流,分別與不同年齡段員工、不同層級管理人員座談,詳細掌握瞭解員工的所思所想和迫切需求,探討服務和引導新莞人青年員工的方法和經驗,研究企業團建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工人們漸漸被他們的真誠而感動,開始主動接近他們。“這是我們此行最大的收穫、最大的快樂。”林均瑜説。

工人們會向工作組抱怨工作餐菜多肉少,向他們訴説每天11個小時工作的艱辛,會發牢騷説覺得自己過得不太幸福,也會焦慮地提到不知道自己的户口怎麼解決。青年員工把團幹部當作“自己人”看待,真實想法和心裏話不再隱藏。

在獲得了工人們的信任和親近之後,為年輕的工人們服務的舉措也在嘗試性出台。比如在華暉公司,總經理希望我們將員工在座談中反映的一些真實意見向政府相關部門反饋,通過團組織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同時,鎮團委也準備和公司一起努力,爭取將“關心下一代基金會”分會(總部在香港)設在東莞,為青年工作和團工作提供幫助。

目前調研組已完成2篇調研報告,並收到13篇個人心得體會。林均瑜表示未來他們將“通過總結,更好地找到切入點,探索出今後開展‘兩進三同’的制度化模型,並抓住主要矛盾適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宿舍裏來了團委書記

“我以為這是一個形式化的活動。”肇慶學院音樂學院的一位同學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在他看來,兩進三同,黨團幹部與學生同住宿舍只具備一種象徵意義。但12天之後,這位同學説,“跟老師相處的這段時間來完全改變了我當初的想法。”

這12天發生了什麼?入住學生宿舍自上而下全面展開,校團委書記李頌國也包含其中,入住後他以朋友的身份與“舍友們”同學習、同勞動、同生活,談自己的經歷,談讀書,談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一起去綠道騎行,完全融進了學生的宿舍。電子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團委書記李曉旭與舍友們報名參加了學校“雅居宿舍設計大賽”,為在比賽中獲得獎項,李老師和三個“學生舍友”一起去買裝飾材料,一起摺紙鶴、畫星星、疊飾花、掛彩帶、貼牆紙,把整件宿舍弄得像家一樣温馨、漂亮。

除了與同學們成為朋友,團幹部也發揮自己的職能優勢,幫助同學們解決實際問題。團幹們住進學生宿舍之後,發現學生們常看的只是好萊塢大片,一些藴含着東方文化內涵的國產片鮮有人問津,這種現象引起了團幹部們的深思。學校團委馬上開展了經典電影展播活動,吸引大學生在課餘時間到學校學術報告廳去觀賞經典國產片;
同時,“兩進三同”人員分別向入住宿舍和所在團支部介紹(送)一本好書,如餘秋雨的《尋覓中華》、《摩挲大地》,周國平的《經典的理由》,路遙的《路遙精選集》等,學生羣體中的文化氛圍和學習氛圍明顯好轉。

在住進學生宿舍後,“兩進三同”人員發現,除了宿舍之間,各個宿舍基本閉關鎖國,不相往來,團幹部們立刻籌備了一些相關的活動,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如舉行樓道座 談會,宿舍籃球賽,綠道騎行等等。在團委書記李頌國的牽頭下,學校17個“兩進三同”黨團幹部率領各自宿舍的“學生舍友”共60餘人,組成一支聲勢浩大的綠道騎行軍,一起從青年廣場經由綠道向鼎湖山進發。一路上黨團幹部與學生們一邊相互鼓勵、相互幫助,達到了很好的交流效果。

關於大學生最為關注的就業狀況,團幹部發現有些學生對就業
沒有準備、認識不足,只是侷限於平時上課、學習、看書的忙碌之中,缺乏一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來統領自身的行動。對此,學校團委馬上聯合就業處共同邀請部分優秀校友回校作報告,同時加大了廣東省“mm百萬青年創業計劃”進校園活動的宣傳和推進工作力度。

李頌國透漏,“兩進三同”工作甚至被作為肇慶學院的辦學特色來抓,學校要求每位黨團幹部深入參與,把“兩進三同”工作與個人提拔升遷相結合,學校每年為“兩進三同”工作安排六個課題經費名額。

當然受惠和成長的不僅僅是學生,團幹部通過這次活動也收穫頗豐。體育與健康學院團委書記唐運剛在他的心得中寫道:“通過本次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儘管我們已工作多年,但無論知識結構、政策水平等方面與團員青年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與學生打交道,交朋友的水平還有待提高。只有始終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謙遜的學習態度,奮進的工作態度,紮紮實實的深入到青年學子中去,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才能成長為了青年學子名副其實的良師益友。”

“兩進三同”要避免流於形式

在珠海,團幹部在把“兩進三同”當成一項重點工作開展的同時,更是把它當成了一個思考工作方式、發現工作新路徑的載體和方式。

11月17日,團珠海市委首個工作組來到珠海東之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一線青年產業工人一道勞動,同時工作組與該公司團委聯合實際深入探索靈活有效的團組織建設載體,研究開展青年需要和歡迎的服務項目和活動,推動青年實現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並設立了相關工作制度來培養一批能勝任基層團幹部崗位的青年人才,從而充分激發基層團組織的內在生命力。

11月30日,第二個工作組來到珠海威絲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為期一週的“兩進三同”工作。12月6日,第3個工作組來到北師大珠海分校。2019年2月14日至25日,團珠海市委以部門為單位,制定了春季“兩進三同”走訪方案,深入社區、企業、學校、重大項目建設工地等一線崗位,深入瞭解不同羣體青年真實訴求,掌握第一手資料。

這之後,團珠海市委2019年的工作思路也已清晰,今年將具體推出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實施“百萬資金下基層”,團市委將多渠道籌措200萬元工作經費,以項目承接的形式,將人、財、物等資源向基層下移;
二是深化“半年十天駐基層”,確保全市各級團幹部每半年有10個工作日深入基層,開展“兩進三同”;
三是組織“三支隊伍進基層”,建立青年聯絡員隊伍、團建指導員隊伍和青年社會工作者隊伍,組織其走進青年羣眾,開展青年工作。

從建立感情,增強了團幹自身的榮辱感,到深入基層,瞭解了青年的普遍心聲;
從瞭解訴求,完善了團工作的合理部署,到加強溝通,推動了地方團建新的突破。這些其他團委取得的“兩進三同”工作成效,同樣在團珠海市委這裏落地生根,不過更難能可貴的是,團珠海市委也開始了對“兩進三同”的制度化建議和思考。

團珠海市委書記趙偉媛認為,兩進三同要避免流於形式,必須形成詳細的實施細則,他們計劃推動團組織的區域化建設,打造服務青年羣眾工作的陣地。“因為我們發現一方面基層團的工作力量嚴重不足,鎮(街)團委書記有兩個100%,一是100%是兼職,二是100%投入到共青團工作的時間和精力不足1/3。”趙偉媛説。

因此,團珠海市委在組織格局創新的基礎上,今年推出了”區域化建設、扁平化管理”的工作模式。同時,推動團組織的骨幹人才庫建設,培養服務青年羣眾工作的領袖。

“領袖不在圈子裏,領袖多在叢林中。通過‘兩進三同’活動,我們感覺共青團的骨幹人才就應該來源於社會一線,來源於青年羣眾。建立團組織的骨幹人才庫,一方面做好現任團乾和擬任團乾的培訓工作,另一方面在社會中找到有號召力和感染力的青年人,重點做好他們的信仰教育和紀律性培養,把這些青年能人的個人行為變為我們的組織行為”。趙偉媛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