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脱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彙報兩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2K
關於脱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彙報兩篇

關於脱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彙報兩篇

脱貧攻堅工作情況彙報

一、基本情況

績溪縣地處皖南山區,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天然氧吧、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區。縣域面積1126平方公里, 轄11個鄉鎮81個村(社區),人口17.5萬,其中農村人口11.9萬。2014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959户10100人,貧困發生率7.1%。截至2018年底,累計實現1007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脱貧,2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全縣未脱貧人口31户76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06%。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重慶座談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和中央脱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以“重補促”“春夏攻勢”專項行動為抓手,堅持響鼓重錘,強化責任落實,壓茬推進脱貧攻堅各項工作。截至目前,中央脱貧攻堅專項巡視59個問題已完成整改,建立各類制度65項。國家和省脱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56個問題,除4個需長期堅持外,其餘均整改到位。紮實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大排查,排查出問題220個,已完成整改205個,整改完成率93.2%。

二、主要工作進展情況

(一)主動“三學”強意識。始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做到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繫實際學。一是在學懂弄通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上下實功,縣委常委會5次專題學習、研究部署脱貧攻堅工作,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縣政府常務會7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帶動全縣上下形成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脱貧攻堅重要論述的自覺性,思想上防鬆懈,工作上防滑坡,強化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政治意識。二是在融會貫通脱貧攻堅政策上下實功,堅決落實《關於打贏打好精準脱貧攻堅戰加強幹部教育培訓的實施意見》,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頭深入基層,縣四大班子其他成員自覺壓實包保責任,共深入基層開展“四不兩直”調研191次;截至7月底,共組織縣級培訓7期729人次,縣直、鄉鎮、村三級培訓2529人次,持續提升扶貧幹部政策業務水準,增強落實脱貧攻堅政策的能力和服務意識。三是在學以致用先進地區經驗上下實功,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分別帶隊,組織11個鄉鎮黨委和縣“十大工程”牽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先後到廬江縣、郎溪縣、金寨縣學習考察脱貧攻堅政策、工作、責任落實等好做法、好經驗,進一步提升全縣上下抓實脱貧攻堅的工作水平,強化了爭先進位意識。

(二)緊扣“三線”抓重點。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圍繞“三線”,突出“三改”,以整改成果推動脱貧攻堅工作提質增效。一是緊盯中央專項巡視等各類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主線,把抓好巡視整改貫穿全年工作始終,針對中央專項巡視反饋的59項問題,梳理制定了192條整改措施,已經全部完成整改和銷號備案,建立各類制度65項,堅決推深做實巡視整改“後半篇文章”。率先開展“五問五看”(問認識是否到位,看思想是否出現鬆懈;問畫像是否精準,看病灶是否找實找準;問措施是否精細,看整改是否對標對錶;問整改是否到位,看問題是否解決到位;問作風是否轉變,看羣眾是否真正滿意)“回頭看”工作,壓實整改責任,提升整改質量,推動“重補促”、國家及省成效考核、省暗訪反饋等各類問題整改,真正把問題的本質搞清楚,把整改的標準搞清楚,持續推進問題整改不斷深入,確保問題改徹底、改到位。二是緊盯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底線,紮實開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大排查工作,共排查問題220個,涉及202户,其中住房安全問題120個,飲水安全問題15個,基本醫療保障問題85個。縣委、縣政府專題聽取彙報,對排查出的問題堅持標準、立行立改,截止目前已解決187户、205個問題,整改完成率達到93.2%,剩餘15户危房改造全面開工,9月底前全面完成。把“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大排查納入常態化工作,實行動態管理。三是緊盯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紅線,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任務,深入開展“嚴強轉”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行動,對排查出的239個問題列出整改清單,制定整改措施293條,已對賬銷號235件,4件轉為長期堅持。紮實推進“以案示警、以案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集中開展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堅決做到邊查邊改,真改實改。今年以來,縣紀委共摸排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1件,經核實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1人,黨內嚴重警告2人,黨內警告2人,批評教育第一種形態處理27人。結合績溪實際,重點開展扶貧領域“三減一規範”活動:抓實減文減會,推行每月工作“一單提示”,繼續實行每月“無會周”制度。抓實減表減數,出台《績溪縣扶貧信息系統管理辦法》。抓實減查減痕,建立“十大工程”政策落實信息平台,變多頭佈置為集中發佈;開展常態化暗訪督導,以“四不兩直”取代檢查督查。規範《扶貧手冊》填寫,精減檔案資料內容,切實為基層鬆綁減負。與上年同期相比,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減少會議3次,精簡42.86%,減少發文22件,精簡44.9%;全國扶貧信息系統數據質量連續2個季度位於全省並列第一,保持零誤差;共下發工作清單6批、任務286條,發佈政策信息7批次、措施22732條(次),現場督導整改問題320個,精準抓實扶貧政策落細點位,推動基層把全部精力放到抓工作落實上。

(三)圍繞“三業”抓根本。始終堅持“四帶一自”“三有一網”“三業一崗”點位扶貧模式,2182户貧困户發展種養產業扶貧項目2743個,1551户貧困户實現勞務就業,全面實現有勞動力貧困户“户有一業”“户有一崗”。一是圍繞“三色”特色抓產業。持續優化“南桃北油中竹”綠色主導產業佈局,全縣發展山核桃產業12.8萬畝、油茶產業4.5萬畝、竹筍產業15.6萬畝、茶產業5.15萬畝,總產值6.64億元,畝均收入0.17萬元;持續發展黃蜀葵花、黃山貢菊、黃精為主導的中藥材種植產業以及小黃牛等“黃色”經濟,不斷提升高附加值農業產業種植規模水平,引領農業特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強6個貧困村革命老區紅色文化遺址傳承保護,完善紅色旅遊基礎設施,投入231萬元建成長安鎮梧川村紅色鄉村旅遊景點。二是圍繞脱貧意願抓就業。形成鼓勵創業捧一批、轉移就業牽一批、基地扶貧拉一批、技能提升扶一批、扶貧驛站推一批、崗位安置攙一批、社保幫扶背一批“七個一批”就業扶貧新機制,實現全縣有就業能力貧困勞動者就業幫扶全覆蓋;重新認定扶貧車間2家,共吸納15名貧困勞動者就業,新開發縣級農村公益崗位100個,開發鄉村兩級公益崗位139個,摸排轉移就業人員1551人。三是圍繞技能培育抓創業。完成就業技能培訓32人。給予成功創業的2人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1萬元。揚溪鎮汪永飛通過創業,養殖3000餘隻放山雞,年純收入3.5萬元以上,成為遠近聞名的創業脱貧典範。

(四)突出“三零”強基礎。始終堅持“縣抓落實、工作到村、幫扶到户”工作機制,全面夯實脱貧攻堅工作基礎。一是緊盯識別退出精準確保零遺漏。堅持“應納盡納、返貧即入”,推進貧困對象常態化動態管理,對略好於建檔立卡貧困户的邊緣户羣體全面摸排、動態監測,達到貧困標準的按程序及時納入,共自然變更增加23人(涉及20户),減少369人;嚴格現行標準下的脱貧質量,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弔高胃口,有序推進減貧,確保穩定脱貧。針對2019年計劃脱貧14户41人,制定並落實幫扶措施163條,預計人均純收入超5000元以上。重點監控收入不高脱貧户,摸清核准收支情況,優化幫扶措施,確保脱貧質量。二是緊盯措施精準確保零失誤。堅持找準病根,因户、因人分類施策,優化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實到户到人幫扶措施20532條,確保幫扶措施精準、工作成效精準;嚴格執行“單位包村、幹部包户”制度,結合機構改革,適時調整77個縣直單位幫扶26個貧困村,81個村(社區)扶貧工作隊全面派駐,2154名縣、鄉幹部幫扶所有貧困户。三是緊盯户檔梳理確保零缺項。出台《關於户存户檔規範化整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扶貧專幹、幫扶責任人逐户核查、逐户梳理,確保扶貧手冊與系統信息一致,真實反映貧困户實際情況,做到幫扶措施精準,政策落實到位,幫扶成效明顯。

(五)立足“三保”抓項目。始終堅持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持續提升項目帶貧減貧成效。一是保障項目資金投入。共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313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564萬元(含2018年度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考核獎勵100萬元),省級651萬元,市級616萬元,縣級1482萬元。二是保障項目實施進度。全縣共下達扶貧資金項目5批160個,其中產業扶貧項目111個,“雙基”建設項目45個,教育、金融、生態、就業項目4個;建立“一個項目一張作戰圖”機制,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及完成時限,確保項目按時序進度推進;實行“日報告日通報”調度制度,建立周提醒、旬約談機制,採取超常規手段,加快推進項目實施。截止目前,160個扶貧項目全部開工,其中完工116個。撥付資金2066.61萬元。三是保障資金使用規範。出台《扶貧資金監督管理辦法》《財政扶貧資金使用“負面清單”》,扶貧項目資金全部瞄準貧困村、貧困户;完善“事前預算評審、事中加強監督、事後決算審計”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公示公告制度,切實提高項目績效管理水平;強化責任追究,對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扶貧專項資金等行為,嚴肅追責問責。

(六)落實“三策”保質量。始終堅持把防止返貧、防範致貧擺在重要位置,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激發內生動力。一是打牢因病因災返貧致貧政策補丁,持續落實《績溪縣鞏固提升扶貧成果建立防範邊緣户致貧和脱貧户返貧機制的實施意見》《績溪縣健康脱貧大病醫療再救助實施辦法》《績溪縣建檔立卡貧困户及邊緣户住房保障實施方案》3項補丁政策,對全縣427户脱貧户、邊緣户提供政策保障。截止目前,全縣共有7户貧困户獲得醫療再救助,29户獲得住房質量提升補助,21户獲得“雙防”臨時困難救助,共發放補助資金33.06萬元。制定出台收入水平略高於貧困户的羣體幫扶補丁政策的典型做法得到了省扶貧辦、省委宣傳部認可,並推上了“學習強國”平台。二是補緊因老因獨返貧致貧政策漏洞。大力弘揚敬老養老孝老的中華傳統美德,印發執行《法治護航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完成首例不贍養貧困老人訴訟案審理民事調解(金沙鎮金沙村貧困户汪愛蓮),督促貧困老年人子女履行贍養責任,樹立孝老愛親的社會正氣。簽訂贍養協議743份,確保885户貧困老人穩定脱貧,有養必贍已形成風氣。三是消除因懶因惰返貧致貧政策盲區。積極實施“百村家風家訓引領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突出優秀傳統家風家訓引領,舉辦家風家訓培訓班,倡導秉承“勤”“儉”基因,激發內生動力,評選表彰“自強脱貧户”11户,用身邊人身邊事示範帶動貧困羣眾,樹立勤勞致富、脱貧光榮的導向。家風家訓引領脱貧的經驗做法被國務院扶貧辦網站採用,並被推上“學習強國”平台。

三、“十大工程”等政策落實情況

產業脱貧工程。出台《績溪縣2019年產業扶貧到户項目實施辦法》,安排6個特色種養業扶貧專家組和11個技術服務組,組織90名農技人員、31名產業指導員指導全縣81個村(社區)自種自養貧困户產業發展,全縣2474户貧困户共發展山核桃林3101畝、油茶林322畝、筍竹兩用林2659畝、中藥材700畝、茶葉923畝,户均增收3700元以上,貧困户產業達標率76%。結合“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實施,持續推進26個特色種養殖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其中6個貧困村達到“一村一品”標準。設立900萬元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500萬元文化旅遊產業專項資金,鼓勵引導市場經營主體參與扶貧,完善帶貧機制,320個經營主體參與帶動貧困户2572户。大力推廣“電商企業+基地十合作社+貧困户”“你種我銷、你養我賣”等電商扶貧模式,建立本地適合網銷貧困村自產特色農產品信息庫,聯繫電商企業進行網銷,幫助貧困村實現網銷農特產品近300萬元。馬道悠然、淘食壹號電商公司藉助淘寶、拼多多、微店等互聯網渠道銷售農村羣眾自產的菊花、黑豬肉等農產品,並安排16名貧困人口就業,獲評宣城十佳電商扶貧企業。15個村級光伏電站在全市率先實行市場化運營管護機制。出台《績溪縣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管理實施細則》,大部分收益直接分配給符合條件的貧困户,用以開展公益崗位扶貧、小型公益事業扶貧、獎勵補助扶貧等。

就業脱貧工程。縣級選聘村級公益扶貧崗位100人,鄉鎮及村自主開發公益崗位139人,堅持“誰申報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規範公益崗位補貼審批發放流程。重新認定扶貧車間2家,吸納15名貧困勞動者就業。

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在全面完成54户、104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基礎上(因搬遷後死亡、嫁娶等自然變更,目前52户、106人),結合產業、就業、金融、社保等扶貧政策,持續抓好後續幫扶工作,其中發展特色種養業34户,發展户用光伏扶貧8户,提供就業務工補貼16户,落實小額信貸24户,納入兜底保障22户。

生態保護脱貧工程。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分別發放21個貧困村、726户貧困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 48.06 萬元、18.58 萬元。開發生態信息員崗位86個、生態護林員50個,人均月收入分別為80元、500元。

教育扶貧工程。建檔立卡家庭義務教育適齡兒童無輟學失學現象。發放各級各類學校春季學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幼兒)資助資金30.2925萬元,受助345人。發放雨露計劃春季學期補助貧困學生113人次、16.95萬元。

社保兜底脱貧工程。2019年7月起,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400元/月/人提高到430元/月/人,農村特困供養對象財政補助提高到600元/月/人。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户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1508人、50.13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677人、 27.42萬元。切實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户農村危房改造,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户農村危房改造67户,59.8萬元補助資金全部打卡發放到位。完成貧困户及邊緣户住房質量提升工程29户,補助資金15.6萬元。

健康脱貧工程。出台《關於規範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户一年履約4次,對長期外出、無診療需求且無法按時接受履約服務的貧困人口,按其自願原則,可不進行簽約服務。堅持現行標準,統一執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健康脱貧政策。截至目前,全縣享受“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綜合醫保政策貧困人口補償9304人次,補償金額524.97萬元,其中新農合補償411.72萬元,大病保險補償308人次、40.11萬元,醫療救助851人次、50.51萬元,“351”政府兜底81人次、2.39萬元,“180”補償2407人次、20.24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工程。投入扶貧資金497萬元,12個貧困村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建設項目已全部開工。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8處,投入資金207.5萬元。實施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項目25個、27.67公里,主體工程已全面完工,累計完成投資1536.8萬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項目4個,投入資金73萬元。

金融扶貧工程。分兩批收回縣農商銀行2017年12月以前投放的3年期20户100萬元“户貸企用”貸款,不再續貸。對2017年12月以後存量貸款,規範“一自三合”扶貧小額信貸模式,對新增貸款不下達任務指標,嚴格按程序評級授信,強化審核監管,確保符合條件的、有發展生產意願的貧困户應貸盡貸,對需要續貸貧困户,進一步補充完善相關户貸户用合夥發展貸款協議。截止目前,全縣小額扶貧貸款餘額5071.3萬元,1213户。其中:貧困户光伏發電貸款98户47.7萬元,户貸户用自我發展模式貧困户貸款33户118.1萬元,户貸户用合夥發展模式貧困户貸款1082户、4905.5萬元。

社會扶貧工程。完善領導聯繫和單位幫扶制度,市縣領導及市縣幫扶單位共協調落實幫扶資金403萬元。落實“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截至7月底,全縣參與幫扶企業56家,結對幫扶29個村(非貧困村6個),投入資金709.9萬元。落實《中國社會扶貧網》平台推廣,愛心人士註冊1708人,貧困户註冊3806人,累計發佈物品需求81項及資金需求8.6萬元,對接成功率分別為82.7%和100%。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縣委、縣政府將以此次省年中督查巡查為契機,嚴格按照中央、省委關於打贏脱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精神,以“秋季攻勢”為抓手,焦點不散、靶心不變,全力推動脱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落地落細,全力衝刺進“好”目標。

一是突出標本兼治,持續抓好問題整改。紮實推進中央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五問五看”“回頭看”工作。持續推進“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在完成國家和省考核反饋問題以及省6月暗訪發現問題整改基礎上,結合此次督查反饋情況,堅持舉一反三再整改、再落實,健全長效機制,問題整改不貳過,從根本上防止類似問題發生。

二是堅持靶向發力,全力抓實核心指標。對“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大排查中未完成整改的15個問題,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在9月底前整改到位。持續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排查,堅持不降低標準、不弔高胃口,全面摸清核准全部農户基本情況,特別是受此次颱風影響危及住房及飲水安全的農户以及貧困户,邊查邊改、立行立改,確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12月底前完成村衞生室標準化建設問題整改。

三是聚焦年度任務,全面落實各項政策。深入推進“秋季攻勢”,重點關注未脱貧31户76人,特別是納入今年減貧計劃的14户41人,逐户逐人落實幫扶措施,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減貧任務。對標村出列、户脱貧標準,大力實施“一抓六動三提升”專項行動,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確保26個出列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萬元以上;組織開展脱貧人口“回頭看”,重點監控年收入相對較低的已脱貧户,確保持續穩定增收。繼續用好金融扶貧和社會扶貧政策,加強縣直單位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工作,統籌安排“10.17”扶貧日系列活動,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四是狠抓績效管理,加快扶貧項目進度。強化“一個項目一張作戰圖”機制,建立周提醒、旬約談機制,加快推進項目實施進度,確保所有項目9月底前完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出進度達到92%以上;落實2020--2021年度扶貧項目庫謀劃充實工作,推進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項目信息錄入;按照“資產家底明晰、產權歸屬明晰、主體責任明確、運行管理規範”的總體目標,探索研究扶貧資產後續管理模式。

五是強化作風建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好“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成果,堅持“三嚴三實”、“十戒十做”、“十整治十堅持”,嚴格執行中央“基層減負年”各項要求,持續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各類突出問題;始終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全面落實激勵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十八條措施,促進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在脱貧攻堅一線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脱貧攻堅工作情況彙報

嘉賓即至,冬意暖人。郭組長一行風塵僕僕,不顧嚴寒深入我縣檢查指導工作,這種敬業的精神和務實的作風,給興國廣大幹部羣眾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下面,我就興國縣脱貧攻堅工作情況作個簡要彙報:

2017年以來,我縣堅定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以脱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脱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重點難點,實行靶心突破,深入推進脱貧攻堅,各項工作呈現力度加大、進度加快、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實現貧困村退出34個,貧困人口脱貧10148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5.66%。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堅持工作落實

堅持把精準要求貫徹脱貧攻堅全過程,提升工作落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強化精準識別。嚴格按“七步法”開展了精準識別“回頭看”,組織各鄉鎮區對所有農户進行再篩查、再比對,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户進行再評議、再公示,經過識別,全庫人口127915人,確保了“第一粒鈕釦”對準對齊。同時,逐村逐户核對信息,查漏補缺、糾正錯誤,解決資料不完整、不規範、不一致等問題。

2.提升業務水平。組織各鄉鎮黨委書記和相關單位負責人300多人次分批分期,赴瑞金市、井岡山、湖南省瀏陽市、河南省蘭考縣等地考察學習;對各鄉鎮分管領導、精準辦主任、“第一書記”和幫扶幹部再次開展業務培訓;分三期舉辦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組織304名村書記分赴井岡山茅坪鄉神山村、河南濮陽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等地實地學習。讓基層幹部進一步明確了脱貧攻堅的重大意義、方向舉措,凝聚了合力攻堅的共識。

3.健全組織機構。增加了縣扶貧辦3個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各鄉鎮全部成立了由黨委副書記兼任站長、3名扶貧專幹組成的扶貧工作站,為股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1個一類鄉鎮配備4個編制,14個鄉鎮3個。村級設立了扶貧工作室。同時,制定了《關於加強基層黨建為脱貧攻堅提供組織保障的意見》,規定脱貧攻堅期內,鄉鎮黨政正職原則上不調整崗位,原則上由鄉鎮黨委專職副書記分管精準扶貧工作,在未完成脱貧攻堅任務前,不調整扶貧工作分管領導,扶貧專幹保持相對穩定,確保脱貧攻堅力量只增不減。

4.聚焦深度貧困。緊盯貧困發生率高、基礎設施差、集體經濟弱的貧困村,確定全縣深度貧困村36個,要求新增資金、新增項目、新增舉措優先保障深度貧困村,計劃安排資金量達1000萬元。重點關注因病致貧返貧和低保人口、殘疾人、孤寡老人、長期患病者等“無業可扶、無力脱貧”羣體,因户因人採取精準保障措施。

5.緊盯整村推進。實施貧困村村莊整治和提升工程,安排4.4億元資金,用於2017年貧困村整治建設。全縣貧困村修建排水溝41.5公里、改水4256户、改廁3327户;新建或改造辦公議事、文體休閒、醫療衞生、教育培訓等設施333個;修建通25户及以上自然村公路435.2公里,危橋改造66座;實施農飲工程65處,惠及24個鄉鎮近7萬餘人,安全飲水實現率達到100%,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公共服務水平有效提升。

二、堅持政策落實

根據與“兩不愁、三保障”有邏輯關係的事項,制定了24項“兩不愁、三保障”細化量化指標,進一步明晰了工作任務。分類精準施策,綜合抓好各項政策落實。

1.全面落實住房保障政策。採取易地搬遷、危房改造、維修加固、集中供養、保障房安置等五種途徑,重點解決貧困户住房問題,實現貧困户“居者有其屋”。易地搬遷解決一批,針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户納入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制定了《興國縣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實施方案》,動員其到中心鎮、中心村新建住房,或者安置到進城進園點,2016年項目同時啟動44個安置點,265户1475人搬遷入住;2017年項目落實搬遷對象1005户5047人,517户2616人搬遷入住,完成統規統建住房810套;同時,制定了《興國縣易地扶貧搬遷問題整改工作方案》,實行政府統建或回購安置房安置,確保了自籌不超過1萬元、人均面積不超過25㎡。危房改造解決一批,針對自身有建房能力,有一定經濟能力和勞動能力,或親屬願意出資建房的貧困對象,制定了《關於進一步明確農村危房改造(含農村保障房)獎補資金的補充通知》,實行“1+X”補助政策,予以安排危房改造,解決了1783户農户的住房問題。維修加固解決一批,針對無建房能力,但其住房有維修價值的貧困對象,專門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特別困難建檔立卡貧困户住房維修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確由政府按1.5萬元/户的標準給予補助,對房屋內外進行全面維修加固。保障房安置解決一批,為幫助全縣範圍內無經濟能力、勞動能力,又確需政府兜底解決安全住房的無房户或住危房農户的特殊人羣,制定了《關於做好2017年農村住房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2017年投入2300萬元,大力實施“交鑰匙”工程,為481户貧困羣眾建設了保障房;同時積極探索盤活閒置的村委會、學校、廠房等集體資產,集中改造成農村保障房(如我縣興江鄉利用畫礦中學閒置教室,為12户貧困户改建了住房),免費提供貧困户無限期居住並循環使用。集中供養解決一批,針對符合五保户條件暫未進入敬老院或因年齡原因暫不符合五保户條件的對象,全部安排入住敬老院,原來獨居在家的孤寡老人生活在一起,在互助互樂的同時,還能享受到護理人員的精心照料。

同時,按照“五淨一規範”(院內淨、卧室淨、廚房淨、廁所淨、個人衞生淨和院內擺放規範)標準,組織幫扶幹部幫助全縣所有貧困户進行大掃除。並強化教育引導,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大力改善生活居住條件,讓貧困户住上乾淨整潔房。

2.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全面建立校長負責制,明確由校長負責落實學生資助、控輟保學、關愛留守兒童等工作,併為每户貧困家庭學生指定一名結對教師,確保教育扶貧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全面落實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的各項學生資助政策,資助困難學生40830人次,其中建檔立卡23572人次,發放資助金5562.69萬元。全面做好控輟保學,對因厭學輟學學生,做好勸返工作;對因貧輟學學生,在政策範圍內確保其享受資助,同時動員社會力量資助,幫助完成學業;對因殘輟學學生,採取入讀特教學校、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保證享受教育的權利。全面推進學生營養餐,創新探索實行“四統”(營養餐食材統一招標、統一採購、統一加工、統一配送)模式,為全縣25個鄉鎮424學校約10萬學生實行學校食堂供餐及企業配送服務,同時與產業扶貧基地緊密結合,推動農企、農校對接,帶動5000户以上貧困户脱貧增收。

3.全面落實就業扶貧政策。制定了就業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和就業扶貧獎扶認定辦法,探索打造鄉村扶貧車間就業扶貧模式,支持和引導勞動密集型企業建設就業扶貧車間,交通便利的鄉鎮,每個行政村建立1個扶貧車間,交通不便的偏僻鄉鎮,以“中心村”為依託,輻射帶動周邊村創辦3個以上扶貧車間,積極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既解決貧困勞動力“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又緩解企業發展面臨的用地用工難題。同時重點做響“興國表嫂”家政服務勞務品牌,制定了500名“興國表嫂”家政服務員培訓目標,充分利用興國職校和贛州卓恆家庭培訓等平台,在高興鎮、城崗鄉、埠頭鄉、隆坪鄉等鄉鎮舉辦了專場培訓,大力培訓貧困勞力,有效實現了脱貧致富(如梅窖鎮黃沙村貧困户曾招娣,參加2017年“興國表嫂”家政服務培訓,結業後在縣城從事家政服務,每月工資3600元)。

4.全面落實兜底保障政策。推進農村低保提標增效,全縣農村低保標準達到305元/月、平均補助水平達到225元/月,農村常補對象户數佔比達到21.6%。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425元,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320元。目前全縣納入建檔立卡農村低保人數佔農村低保總人口的比例達到87.5%。截止12月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救助60304人次,累計救助總金額1898萬元。

5.全面落實電商扶貧政策。按照省電商扶貧“六個一”模式,在貧困村建設電商服務站109個,每個站點均對接1個合作社,確定1個帶頭人和1個主打產業,並充分利用中國郵政集團江西公司“郵樂購”、國家兵工集團等電子商務平台,宣傳推介我縣臍橙、茶葉、生薑、紅薯乾等農特產品,極大地促進了我縣農產品流通(如埠頭電商服務站帶頭人温裕財建立生薑合作社,通過電商平台擴大農產品銷量,至今銷售生薑50餘萬斤、魚絲4000多斤、紅薯幹12000多斤,帶動20户貧困户增收)。

三、堅持責任落實

進一步強化“縣抓落實、鄉村推進和實施”工作機制,形成縣鄉村三級書記直接抓、部門行業合力扶、扶貧單位傾心幫、駐村幹部和基層黨員幹部結對包的攻堅格局。

縣級層面。一是經常研究調度。縣委、政府主要領導經常深入一線調研,帶頭掛點最邊遠的深度貧困村,經常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深入推進脱貧攻堅工作、百日行動、“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實、問題整改等專項工作調度會32次,召開全縣性調度會、現場會17次。二是傾斜資金項目。出台了《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以脱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意見》,要求所有單位、所有鄉鎮各項工作向脱貧攻堅聚焦、各種資源向脱貧攻堅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貧攻堅聚合,做到時間和精力、人財物都向脱貧攻堅傾斜,今年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0.697億元,安排脱貧項目4483個,力度之大、投入之大前所未有。三是堅持嚴督實導。堅持明察暗訪及督查問責常態化,對貧困村退出和貧困户脱貧指標進行全方位督查。實行問題督辦整改、跟蹤回訪和督查連帶責任機制。對在脱貧攻堅工作中作風不實、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全縣通報和問責,2017年共發通報36次,督辦整改56次,累計通報單位75個,涉及人員178人次。特別在7月25日、12月4日、12月19日,對304個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進行了暗訪,對38人次不在崗且未履行請假手續的第一書記進行了通報,明確當年年度考核不得評先評優,三年內不得提拔重用。四是加強激勵引導。統籌精準扶貧工作考核結果運用,讓實績突出的幹部有位置、幹得好的幹部得實惠,形成齊心協力抓扶貧的良好導向和濃厚氛圍。2017年初,縣委、縣政府拿出近300萬元對2016年度56個先進單位和102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今年又出台了《2017年脱貧攻堅工作考核實施方案》,由縣財政給予先進單位1個月全額工資資金獎勵。並着力在精準扶貧主戰場鍛鍊、識別、發現、選用幹部,對在精準扶貧中表現突出、業績優異的幹部大膽提拔,優先使用,以鮮明的用人導向引導各級領導班子和廣大幹部在精準扶貧實踐中提升動力、創優績。2017年,共提拔使用精準扶貧戰線幹部162人。

鄉村兩級層面。出台了《興國縣脱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明確鄉鎮區黨委和政府(管委會)承擔本鄉鎮區脱貧攻堅主體責任,紮實做好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和精準退出、做好脱貧規劃、加強村級基層黨組織建設、實施好脱貧攻堅項目等脱貧攻堅工作;明確村“兩委”承擔本村脱貧攻堅主體責任,按照“七步法”開展精準識別,全面核准基礎信息,建好扶貧工作室,宣講解決政策,落實扶貧措施,全程監督項目建設,帶頭髮展扶貧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行業扶貧部門層面。根據中共贛州市委辦公廳 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強化行業扶貧工作凝聚脱貧攻堅合力的通知》要求,我縣建立了行業部門協作機制,充分發揮行業扶貧部門作用,認真履行行業扶貧職責,加強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該牽頭的堅決牽好頭,該配合的堅決配合好;建立了行業扶貧問題整改落實機制,對督查考核中發現行業扶貧政策措施沒有落實,反饋給行業主管部門抓好整改;建立了連帶問責機制,對扶貧工作責任不落實、工作推進不力、問題整改不到位,在追究屬地責任的同時倒查行業部門責任。

結對幫扶幹部層面。為確保脱貧實效,我們加大了對脱貧攻堅工作的調度、督查、問責力度,要求各級把脱貧攻堅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今年6月24日,專門召開了全縣幹部結對幫扶調度會,各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向縣委、縣政府遞交了結對幫扶責任狀,將每半年向縣委、縣政府述職一次,並接受“兩代表一委員”、羣眾代表的質詢。出台了《村第一書記、扶貧駐村工作隊員和非常駐村工作隊員管理考核辦法》,由鄉鎮定期對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進行考核評價,考核結果作為幫扶幹部任期考核與年度考核的依據。同時,將教師、醫生隊伍納入了幫扶體系,實現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子、醫生結對幫扶因病致貧貧困户全覆蓋。制定了《興國縣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指導手冊》,全縣4626名幹部按照“七步走”措施(精準識別-核准信息-完善資料-精準施策-查看指標-精準退出-迎接考評)參與結對幫扶。在工作保障上給予扶貧幹部充分關心,縣財政每年出資20萬元統一為村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派出單位安排健康體檢,駐村期間的交通費、伙食補助等費用由派出單位按相關規定補貼。

四、堅持改革創新

針對制約脱貧攻堅的節點難點問題,結合實際,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在產業扶貧、健康扶貧、項目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突破,相關特色做法得到了省政府和省辦的充分肯定,部分做法在全省推廣,開創了新的工作局面。

1.實現產業全覆蓋。一直將產業扶貧作為脱貧攻堅主抓手,以產業發展全覆蓋為目標,不斷增強扶貧“造血”功能。進一步調整了產業獎補方案,提高了受益範圍和獎補力度,重點加大了對產業基地的扶持。出台了《興國縣鼓勵支持村“兩委”領辦創辦產業扶貧基地(合作社)工作方案》,鼓勵村書記或村主任領辦一個產業合作社,每個村安排30萬元專項資金,最高可辦理100萬元的產業貸款,並享受普惠產業政策。同時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調整了產業結構,落實面積3.05萬畝,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今年新增50畝以上蔬菜基地28個,種植面積5844畝,帶動2229户貧困户增收,實現年人均增收3600元。不斷壯大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兜底對象,通過光伏電站、資金土地入股、財政扶貧資金折股量化為貧困户股金等形式獲得產業收益,目前,在全縣142個行政村建設了145座裝機容量為75千瓦的光伏電站,確保每村有5萬元以上收入。現正在111個“十二五”貧困村實施光伏擴面工程,剩餘非貧困村也同步實施,可實現全縣304個行政村全覆蓋。我縣隆坪萬畝油茶、瀲江現代農業示範園作為產業扶貧典型經驗案例在全省總結推廣。

2.優化“兩池”提效益。為進一步優化財政涉農扶貧資金供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快項目實施及資金撥付進度,集中資源、力量打贏脱貧攻堅戰。我縣創新建立了“資金池”“項目池”,打破以前多頭申報、層層審批的困局,資金直接撥付到項目實施單位,實現了“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出台《政府性投資脱貧攻堅工程項目招投標工作暫行規定》,規範脱貧攻堅項目招投標程序,確定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以下、貨物採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100萬元以下、服務採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0萬元以下的項目,由項目業主單位按“三重一大”決策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和供應商,充分保障了鄉鎮實施項目的自主權,加快了扶貧項目推進速度。截止2017年12月底,財政涉農扶貧資金計劃整合率和實際整合率均為100%、實際支出率93.1%,均超過了國家考核要求80%的目標值。此項工作於12月7日在江西新聞聯播進行了專題報道。

3.健康扶貧掃盲區。針對仍有慢性病患者、長期卧病在牀的患者、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羣無需住院、需長期服藥,無法享受現行健康扶貧政策的情況。出台了《健康扶貧提升工作的補充意見》和《實施細則》,實行慢性病保障提標擴面,明確新增6種疾病(原發性高血壓I期、風濕類風濕病、消化道潰瘍、皮膚病、泌尿繫結石、椎間盤突出症)為門診慢性病病種,納入報賬範圍,由原來的30種病種增加到36種,並將補償比例由原來60%提高到90%。對需長期住院治療的精神病患者(1-5級347人),由原來的每年免費治療一個月擴展到全年免費治療。對全縣557名長期卧病在牀失能病人,按每年2000元的標準發放補助。通過“四道保障線”和健康扶貧提升工作,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自付比例進一步下降。同時,今年5月12日起,實行貧困人口“一卡通”和“先診療後付費”,有效解決了貧困患者出院報銷多頭跑問題,在定點醫院出院時,一次性按政策報銷所有可報費用。此項工作於2017年9月18日在江西日報以題為“興國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準到病”進行了專題報道。

4.社會扶貧大提升。為解決彌補政府投入有限、扶貧合力凝聚不夠等問題,我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台了《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脱貧攻堅的實施方案》,充分發揮各類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各界的作用,為貧困村、貧困户提供資金、項目、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幫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10月17日第4個扶貧日暨關愛深度貧困羣眾基金成立儀式上,我們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脱貧攻堅,廣大愛心企業家、愛心人士、領導幹部響應號召,現場募捐300.38萬元,形成廣泛影響,此項工作被江西扶貧和移民辦公室官網整版轉發。同時發動全縣89個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結對幫扶97個貧困村,投入幫扶資金(含捐贈物品折款)3203.31萬元。並依託社會扶貧網,集聚社會各方力量,打造“人人蔘與”的社會扶貧新格局,目前全縣累計註冊用户39237户,發起貧困需求64572件,貧困需求對接成功58960件,貧困需求對接成功率190.16%。

5.過篩評審摸底數。縣四套班子組織各鄉鎮區集中近段時間開展了貧困户過篩評審,查缺補漏,整個機制運行下來,成效顯著。摸清了問題底數,先行組織32支專門隊伍,利用1個月時間開展了拉網式的分鄉核查,逐村核查,再逐户查看“兩不愁、三保障”是否落實、收入是否持續穩定、結對幫扶是否到位、基礎信息是否一致等方面,全面核實到户到人政策落實等情況;補齊了工作短板,針對評審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台賬,認真研究對策措施,立行立改,確保整改無死角、無盲區;轉變了幹部作風,倒逼幹部知責明責、履職盡責,精準幫扶,進村入户訪民情、解民難,形成了人人抓扶貧、人人議扶貧的濃厚氛圍。

今年以來,我縣脱貧攻堅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縣將以此次考核為契機,緊緊圍繞“脱貧摘帽”目標,積極查缺補漏,以更大的決心、超常規的力度,深入推進“五個一批”工程,奮力加快脱貧步伐。計劃2018年退出貧困村34個,退出貧困人口2713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69%;2019年退出貧困村30個,退出貧困人口1002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8%,實現貧困縣脱貧摘帽,到2020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面脱貧,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