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報告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W
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報告範文
按照縣委《關於認真做好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對照《通知》所附的調研期間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採取個別走訪、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走訪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對象
  本次重點走訪調研了四類對象。一是種養殖大户(老代壩村的程安君、竹葉溝村的柯賢春等);二是收入中等户(左家灣村的陳豔芹、七裏溝村的王華英等);三是貧困户(左家灣村的彭兆麗、胡家壩村的胡先明等);四是新老村組幹部(七裏溝村的趙仕鬆、老代壩村的吳星安等)。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報告範文節選!
  二、調研工作中羣眾所反映的問題
  (一)鎮村黨員幹部引導服務羣眾方面
  通過調研,不少村民反映鎮村黨員幹部聯繫羣眾需進一步提高。一是期望鎮幹部能更加務實為民。有個別鎮幹部下鄉指導流於形式,以便應付上面的檢查;而有個別村組村務工作不透明、不公開。二是期望鎮村幹部提升致富帶富能力。打鐵還需本身硬,只有自己具備致富的能力,才能帶領當地一同致富。但鎮村兩級幹部,在羣眾眼中存在:不少新招聘的鎮幹部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基層經驗少、閲歷淺,指導工作的實踐經驗不足;個別村幹部只滿足於完成日常事務性工作,未把引導羣眾致富當作首要任務,帶領當地羣眾致富的能力較弱,羣眾認可度較低。三是期望鎮村幹部進一步提高責任意識。部分鎮村幹部存在當“太平官”、“做太平事”的思想,服務意識淡薄、不能俯下身子深入基層推行農業科技新政策、新技術、新產業,缺乏羣眾工作的責任心。
  (二)農村經濟發展較慢
  一是交通不便。胡家壩鎮山大溝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樓子溝、高家山村的通村水泥路工程至今未得以實施,鎮、村沒有經濟能力進行修建,羣眾生產、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制約,羣眾的呼聲較大。
  二是農村羣眾綜合素質較低。一直以來大多數羣眾受教育程度較低,觀念陳舊,技術落後,缺乏創新意識,現在許多生產仍侷限於傳統的“刀耕火種”的老舊種植模式,大大影響羣眾的增收,大部分羣眾期盼政府能加強技術培訓和新興產業的推廣。
  三是農村養殖受到制約。養殖業成為當前增收致富的一條途徑。但是很多村民無法負擔起建設養殖基地的基礎費用,而銀行貸款難度也較大,導致前期資金困難。一些土地使用變更難度很大,沒有土地用以養殖。加之,一些村民借錢發展養殖業,由於缺乏資金技術,一旦遇到疫情,投進去的錢也就打了水漂,再也不敢從事養殖業。
  四是土地流轉難度大。土地作為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退耕還林以來,我鎮可種植土地較少,幾乎都是到户分散經營,一些農民弄不清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之間的關係,害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後會失去了自己的承包地,即使外出務工閒置也不願流轉,因此出現想多種地卻沒地種的局面,期盼政府能出台可行性的剛性土地流轉政策。
  五是個別惠農項目很難落實。在調查中發現,七裏溝村等幾個村的衞生室已經建成很久,但村醫卻遲遲不能配齊,由於這些村地處偏僻,人口較少,靠上面發的那點補助,無法保證自己的生活,養活不了自己,因此村上有從醫經驗的村民寧願出門打工也不願意留在村裏。由於上述原因而外面的醫生又不願意到村裏工作,導致當地羣眾有小病也要走一個小時左右的路程到鎮中心衞生院看病,要是家裏有老人還需租車,無形中增加了羣眾的負擔。楊寺廟村一、二組的自來水管已經安裝了兩三年,因為水源的問題,只能在雨季兩三個月時間有水,至今無法正常供水。陝南移民搬遷安置點工程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但是在實施當中卻發現,許多祖祖輩輩住在山上的羣眾不願意下山搬進新建的安置點,他們擔心住進新房後,離自家的田地較遠,平常又不好打理,以至於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總之,當前具體實施這些惠農政策項目時面臨的困難較多。
  六是勞務輸出讓農村多數人才流失。據統計,全鎮有60%以上的中青壯年寧願外出務工,也不願意留在家裏種地或自主創業。家裏留下年邁的父母,有的結婚生子還將孩子留給父母照料。長期如此,村裏有能力靠產業發展致富的人員越來越少,而且還導致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一系列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出現。特別是在調研中發現,全鎮有一百多名精神病患者是由於配偶在外打工,感情出軌組成了“臨時夫妻”,回家後就和留守家中的妻子或丈夫離婚,導致留守家中的配偶心理受到刺激,農村這種特殊環境,無法釋放心中的苦悶,又沒有心理醫生來開導心結,最終引發精神疾病,給政府帶來新的管理難題。
  (三)農村宣傳思想文化方面問題
  一是活動形式不夠靈活。一些文化活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農村形勢,如電影下鄉沒有觀眾,組織活動因人員少,無法組織,村上也缺少有文化、有特長的人才,很難在本村形成有份量的文化氛圍。
  二是宣傳效果不夠好。沒有充分利用有線電視這一當前農村宣傳主要陣地,節目、內容等方面不夠豐富,不能有效佔領農村宣傳思想文化陣地。
  三是設施利用率較低。農家書屋利用率較低,羣眾自發開展的文化活動、閲覽書籍種類雖然多,但有讀書習慣的羣眾所佔比例很小。
  三、存在問題的對策
  開展黨的羣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最根本的目標就是要落實務實、清廉、為民的服務宗旨,切實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決羣眾困難,狠抓產業發展,密切幹羣關係,營造和諧民情。對今後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如下一些建議:
  (一)注重作風建設,進一步理順幹羣關係
  一是要繼續深化鎮村黨員幹部作風建設。今後我鎮要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不懈強抓黨員領導幹部思想政治教育、黨性教育,進一步強化全鎮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結合全鎮推行的民情報告制度等活動,要定期組織全鎮黨員幹部深入到各村,深入到各户,講解國家新政策,推廣新技術,使廣大人民羣眾真正瞭解黨對人民羣眾的深切關懷。
  二是堅持多措並舉,提高鎮村幹部服務羣眾工作的能力。要通過交流會、現場培訓會等方式辦法,積極組織鎮村黨員幹部學習畜禽和大鯢養殖,茶葉、油菜、糧食作物、中藥材作物種植,食用菌栽培等各個方面的現代農業新技術,不斷充實全鎮黨員領導幹部指導羣眾工作的知識儲備;要堅持實施“一線工作法”、包村蹲點、包抓鎮村重點工作等實踐鍛鍊活動,全面提高黨員幹部指導服務羣眾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是要積極探索創新,切實保障黨員幹部服務羣眾效能。黨員領導幹部好不好,乾的怎麼樣,往往羣眾説了不算,上面説了算、黨組織內部説了算。今後,我們要積極探索,建立健全新型考核問責體系,將黨員幹部納入羣眾考核問責機制,讓人民羣眾真正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力,進一步理順幹羣關係。
  (二)重抓辦實事,進一步密切幹羣關係
  我鎮始終把解決好羣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後,要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問三解三服務三促進”等活動,堅持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一是要將新農合、新農保完成率量化到100%。二是將個別村衞生室沒有配備村醫的情況積極和縣衞生局進行協調溝通,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三是結合“春風行動”加強農民工就業信息的蒐集和發佈工作,並有針對性的進行篩選,在輸出地和輸入地之間搭建勞務對接平台,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積極聯繫周邊各大有資質的企業,讓富餘勞動力在家門附近務工。對一些沒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四是聯合鎮婦聯對全鎮的留守兒童進行統計,並登記造冊,安排包村幹部、村組幹部定期和一些重點監護的留守兒童父母保持聯繫。五是結合“川陝黨建示範走廊建設”, 以“抓基層黨建,促農村文化繁榮”為主題,大力開展一些文化活動,比如象棋比賽、羌繡比賽、廣場舞比賽等等,讓更多的村民積極主動參與進來。六是要根據各個村的實際情況,制定發展規劃,逐年量化分類推進,使21個村的各項發展邁上新台階。
  (三)狠抓農民經濟收入,進一步牢固幹羣關係
  “發展才是硬道理。”今後,我們要千方百計促進羣眾增收,一是要統籌兼顧,爭取銀行、信用社的支持以及尋求企業的合作,積極聯繫相關專家研究制定適宜我鎮發展產業的扶持政策,引導羣眾回鄉就業、創業,讓想搞種養殖的村民都能搞得起,逐步帶領羣眾靠產業致富。二是要積極探索,向經濟發達的兄弟鄉鎮學習好的經驗和好的做法,取長補短,加快研究制定我鎮保障羣眾各方利益的土地流轉剛性政策,引導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四是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要多組織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到經濟產業發展好的地方學習好經驗、新技術,帶動全村村民發展產業,共同致富。
  四、展望
  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作為切入點,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弘揚黨的優良作風,解決突出問題,保持清廉本色,使幹部作風進一步轉變,幹羣關係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要以好的作風組織、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講求實效、分類指導和領導帶頭的原則,在提高羣眾工作能力,密切黨羣幹羣關係,全心全意為民服務上取得實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報告範文節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