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老年人精神文化發展調查彙報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8W

老年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它以老年人為主體,以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為主要目的,以各種文化體育活動為主要載體。老年人主要生活在社區、在基層,如何發展基層老年文化,不斷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本文就結合龍巖市的實際,談談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基層老年人精神文化發展調查彙報

一、基層老年文化的主要特徵

基層老年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一)公益性

基層老年文化以老年人為主體,各種文化體育活動基本上都是以老年人的娛樂、休閒、健身為主要目的,各個文體組織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很強的公益性。

(二)羣眾性

基層老年文化的活動以小型、羣體性活動為主,活動的內容是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參與者是廣大的老年人,活動的場所大多在老年活動室、老年學校、公園、廣場、晨練點、小區公共綠地等,是羣眾性的文化活動。

(三)自願性

雖然基層老年協會、老年學校、老體協等基層老年羣眾組織在開展基層老年文化活動方面發揮了很好的組織作用,但老年文化活動都強調老年人自願參加。除了基層老年羣眾組織開展的基層老年文化活動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老年文化活動是老年人自發組織的,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共同的興趣、愛好,三五成羣,自得其樂。

二、發展基層老年文化的現實意義

(一)發展基層老年文化是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要求(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市的老年人口持續快速增長,20XX年到20XX年的5年時間裏,全市户籍人口從286.72萬人增長到291.34萬人,增長1.61%,年均遞增0.3%;而同期60歲以上老年人口則從33.01萬人增長到38.83萬人,增長17.63%,年均遞增3.3%。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也從20XX年的11.51%增長到20XX年的13.33%,提高了1.82個百分點。在老年人口數量和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都快速增長的同時,隨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勞動力流動的加速,城鄉的人口結構、家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空巢”老人成為一個突出的現象。我市新羅區、上杭縣、武平縣3個縣(區)20XX年開展的城鄉“空巢”老人抽樣調查顯示,空巢率農村高於城市,新羅區城市社區“空巢”老人佔60歲以上城市社區老年人口的21%;而上杭縣“空巢”老人佔全縣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39.71%,武平縣則達到41.2%。

人口的老齡化和老年人口的“空巢”化,帶來的直接問題之一,就是老年人精神生活貧乏,常常感到孤獨、寂寞。根據上杭縣抽樣調查,1682位“空巢”老人中,有84位“空巢”老人認為“孤獨”是他們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佔5%;經常去老年活動場所的有201人,只佔12%。“沿海城市蓋高樓,壯年男女走外頭,要問家裏怎麼樣?兩個老人伴條狗”成為一些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實寫照。要解決城鄉“空巢”老人精神生活貧乏的問題,必須大力發展基層老年文化。

(二)發展基層老年文化有利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質量

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的發展,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今天的老年人,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吃飽穿暖,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發展基層老年文化,能夠就地就近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我市新羅區中城街道,這幾年來,高度重視街道、社區的老年文化工作,該街道11個社區都有老年活動場所,室內外活動場所總面積有2840平方米,平均每個社區258.2平方米。街道、社區以老年人為主體,先後組建了1支靜板隊、3支採茶燈隊(注:龍巖採茶燈是民間舞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支腰鼓隊、2支門球隊、1支網球隊、1支氣排球隊、1支地擲球隊等文體組織,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老年人文體組織,有1/3的老年人蔘加各種文體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連城縣姑田鎮上堡村老年協會,20XX年成立老年學校,他們針對農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的特點,從教老年人識字、唱歌入手,開設政治時事、語言識字、老人保健、法律法規、歌詠、舞蹈等六門主課,學校自編一本識字掃盲課本《現代日用》(有1870字),編印了新老歌曲100首,唐詩100首,收編《姑田歇後語》100條,因人而異,開展教學工作,學員人數達到100多人。經過幾年的辦學,現在學員能識字1000個以上,背誦唐詩30首,會唱新老歌100多首,能上台演出快板、舞蹈、説唱、腰鼓等十餘個文藝節目,提高了農村老年人的文化素質,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發展基層老年文化有利於促進代際和諧

老年人蔘加文化體育活動,走出家門、融入社區,能夠使老年人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增進與年輕一代的溝通和理解,促進代際和諧。武平縣十方鎮十方村老年協會以老年婦女為主組建了一支腰鼓隊,昔日圍着鍋台轉的婆婆們參加了腰鼓隊,增添了生活的樂趣。一位腰鼓隊員説:“現在有出來活動,心情開朗了,不會一天到晚呆在家裏與媳婦生悶氣了”。媳婦們看到婆婆參加集體活動心情舒暢,有利於身體健康,也積極支持婆婆參加腰鼓隊。通過參加文化活動,婆媳矛盾減少了,家庭更加和睦了。

(四)發展基層老年文化有利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老年人不僅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繼承者,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基層老年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中,有許多是民間文藝的骨幹。去年,市老體協在全市範圍內舉辦了“「迎奧運」老年體育民間文藝大展示”,展示表演了8場,有2300餘位中老年人蔘加表演,演出了近百個老年體育民間文藝項目,其中將近一半是當地廣為流傳的、集娛樂、觀賞、健身於一體的民間傳統文藝項目,如採茶燈、船燈、竹馬燈、武術、舞獅、竹板歌、饒平吹、十番、漢劇、山歌等等,這説明,老年人是地方傳統民間文藝的重要繼承者和傳播者。如新羅區中城街道的靜板隊,有40多人,經常參加市、區的重大活動演出,使新羅靜板音樂這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得到傳承和發揚。又如長汀縣南山鎮塘背村有2個以老年人為主體的小漢劇團,他們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為農民演出,使閩西漢劇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得到傳承和發揚。

(五)發展基層老年文化有利於老年人蔘與社會服務社會

基層老年文化活動的開展,為老年人蔘與社會生活提供了一個平台,同時也是老年人服務社會的一個重要渠道。新羅區中城街道西街社區以老年人為主體成立了山茶花藝術團,他們積極配合社區的中心工作,如平安社區建設、計劃生育、迎奧運等,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縣湖雷鎮蓮塘村老年協會1996年開始創辦讀書社,十多年來,讀書社規模從小到大不斷髮展,現讀書社有圖書上萬冊,開闢了“六一”、“五四”、“三八”、“七一”、“九九”、“計生”、“法制”等讀書角和“成材”、“能人”、“好樣”、“功德”、“敬老”等榮譽榜,還出了“書社之聲”小報,成為該村宣傳文明新風、倡導移風易俗的好陣地。幾年來,該村沒有發生刑事案件,遵紀守法、新事新辦、尊老敬賢、愛護婦幼、團結互助、鄰里和睦成為村風。現讀書社已在全縣發展到40多個。

三、基層老年文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我市情況看,基層老年文化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

(一)發展不平衡

基層老年文化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城市社區之間、農村村與村之間差距很大,總體而言,城市好於農村,農村集鎮好於邊遠山區。特別是在廣大農村,許多老年人還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很少參加文化活動。參與文化活動這種不平衡性雖然有其客觀原因,但也反映出在基層老年文化發展方面推動力度、指導力度不夠,尚未引起各級領導的足夠重視。

(二)經費不足

基層老年文化活動經費,一是靠參加活動的老年人自費,二是靠有關單位贊助,三是靠街道(社區)、鄉鎮(村)給予少量的支持,基本上都沒有固定的經費來源渠道。經費不足成為制約老年文化發展的主要困難。

(三)場地缺乏

主要反映在老年活動室、老年學校的建設滯後,難以適應人口老齡化的要求。我市有50%以上的村(社區)老年協會沒有活動室,有的村(社區)老年協會雖然有活動室,但比較簡陋,沒有配備必要的活動設施。

四、發展基層老年文化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老年文化工作體制

要解決基層老年文化發展推動力度、指導力度不夠的問題,關鍵是要建立健全老年文化工作體制。

一是要進一步明確文化部門對基層老年文化工作的業務指導職能。老年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早在1999年,文化部就下發了《關於加強老年文化工作的意見》,要求“把做好老年文化工作、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作為文化工作的一項長期任務,擺到重要位置”。各級文化部門應加強對基層老年文化的業務指導,特別是基層文化部門,應把老年文化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發展基層老年文化作為自己的應盡職責。我市各村(居)都聘任了文化協管員,應把指導開展基層老年文化活動列為文化協管員的重要職責,把基層老年文化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要賦予老齡部門對基層老年文化工作的管理職能。老年文化工作是老齡工作的組成部分,現各級老齡部門僅僅是政府主管老齡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與老齡工作的發展不相適應,建議賦予各級老齡部門相應的行政管理職能,包括對老年文化的行政管理職能,明確由各級老齡部門負責老年文化的組織和管理工作,並相應安排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這樣,就能形成文化部門負責業務指導,老齡部門負責組織管理的工作體制。

三是要發揮基層老年羣眾組織的作用。從調查情況看,基層老年文化活動開展得比較好的地方,都是基層老年羣眾組織比較健全、發揮作用比較好的地方。要充分村(社區)老年協會在基層老年文化活動中的具體組織管理作用,以老年學校和老體協為組織形式,以老年活動中心(室)為陣地,形成老年文化活動的基層組織管理體系。

四是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老年人文體組織。積極支持老年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在自願的基礎上組織各種文體組織,並將這些組織納入村(社區)老年協會、老年學校、老體協的管理範圍,形成既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又管理有序的新格局。

(二)加大基層老年文化的經費投入

由於基層老年文化具有很強的公益性特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通過市場運作解決經費問題。要建立基層老年文化活動經費保障機制,一是公共財政應加大對基層老年文化的投入,包括文化設施建設和重大活動經費的投入;二是將基層老年文化活動經費列入村(居)財政支出計劃;三是通過老年人個人出資和社會資助等彌補經費的不足。

(三)加強基層老年文化活動場所建設

老年活動場所是開展基層老年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加強基層老年文化活動場所建設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要加大政府的投入。我市上杭縣政府將村(社區)老年活動室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20XX年安排150個村(社區),投入資金450萬元,每個村補助3萬元,收到了顯著成效。新建或改建的老年活動室,建築面積達到80平方米以上,都有“四室一校”(辦公室、棋牌室、閲覽室、樂器室、老年學校)以及户外活動場所,並配備辦公桌椅、棋牌、乒乓球桌或枱球桌、彩電及音響設備、樂器、課桌椅、各類報刊書籍等。他們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每個村(社區)都有老年活動室。二是要發動社會力量支持。老年活動室是公益事業,可以發動社會力量捐資興建,如我市連城縣莒溪鎮女企業家林新玉捐款120萬元興建了一幢建築面積1208平方米的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各級政府對捐資興建老年活動室的企業和個人應給予表彰和鼓勵,形成尊老敬老的輿論氛圍。三是要納入村(社區)公共設施建設規劃。在城市,納入社區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在農村,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實現資源共享。

(四)加強基層老年文化骨幹隊伍建設

發展基層老年文化,需要有一支骨幹隊伍。應在村(社區)老年協會的組織下,以老年學校、老體協為依託,發現和培育一批文體骨幹。文化體育部門、縣(市、區)老年大學和老體協要加強輔導和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