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科學教學工作計劃最新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9W

工作怠慢的時候,沒有不重要的工作內容,只有放棄拼搏的我們,平靜的生活沒有偉人。那麼關於相關的計劃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四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國小科學教學工作計劃最新

國小科學教學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動、植物); 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 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國小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於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徵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徵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並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我所帶的三年級1班,學生數為 83人,其中男生比例較大。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措施:

1 、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並且利用網絡平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積極參加教研教改研討活動,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教師。

2 、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 、由於學校的科學實驗室正在修建中,實驗活動等只能在教室進行,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 、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5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手段學習科學,吸收班級精英參加“勉縣實驗國小師生科學課研討”qq羣,定期召開科學交流研討活動,從而擴展到班級科學交流研討活動,組織各種科學興趣活動小組,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科學只是競賽活動,爭取優異成績,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七、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蒐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信息發佈會、報告會、交流會

八、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九、教學進度:

周 次 日 期 內 容

1 9、3 ----- 9、7 始業教育

我看到了什麼

2 9、10-----9、14 校園的樹木

大樹和小草

3 9、17-----9、21 觀察水生植物

植物的葉

4 9、24-----9、28 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植物的共同特點

5 10、1-----10、5 國慶節假期

6 10、8-----10、12 尋訪小動物

7 10、15-----10、19 蝸牛(1) 蝸牛(2)

8 10、22-----10、26 蚯蚓 螞蟻

9 10、29-----11、2 金魚

動物的共同特點

10 11、5-----11、9 期中複習

11 11、12-----11、16 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誰更硬一些

12 11、19-----11、23 比較柔韌性

它們吸水嗎

13 11、26-----11、30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磚和陶瓷

14 12、3-----12、7 給身邊的材料分類

15 12、10-----12、14 水 水和食用油的比較

16 12、17-----12、21 誰流得更快一些

比較水的多少

17 12、24-----12、28 我們周圍的空氣

空氣佔據空間嗎

18 12、31-----1、4 空氣有重量嗎

19 1、7-----1、11 複習

20 1、14-----1、18 複習

21 1、21-----1、25 期末檢測

國小科學教學工作計劃2

一、教材分析

新編《科學》三年級下冊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國小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例如,在教學內容中設計了“觀察大樹”和“尋訪小動物”等活動。作為這一線索的延續,三年級下冊的主題確定為對“物質特徵和變化的觀察”,在這一冊中共安排了“混合”、“空氣”、“植物的一生”、“動物的生命週期”、“沉和浮”、“溶解”等六個單元。

混合單元着重引導學生對物質混合的現象進行觀察,認識有些物質混合後其中的各個成分不會發生變化,而有些物質混合後會生成新物質;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親自動手製造混合物並學習對固體混合物進行簡單分離的方法。

空氣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並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操作活動,幫助他們認識空氣作為物質的一般屬性。並設計了有關認識空氣的特殊性質的探究活動,最後一課時則引導學生探討空氣和人類生活的關係。

植物的一生單元引導學生經歷種植鳳仙花的完整過程。通過對鳳仙花各個生長期不同形態特徵的觀察,幫助學生建立植物生長週期的概念,並引導他們學會定期觀察、記錄以及分析數據的方法。

動物的生命週期單元引導學生經歷養蠶的完整過程。通過對蠶各個生長時期不同形態特徵的觀察,幫助學生建立動物的生命週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過程並學會描述這個過程。

沉和浮單元主要涉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改變物體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來製作小船和潛艇等問題。

溶解單元從觀察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溶解現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如怎樣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溶解在水中的食鹽能否重新分離出來等。

二、學生分析

1、三年級兒童想象豐富、思維活躍,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學學習的起點,他們對花鳥魚蟲、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導就能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行為。

2、通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們對《科學》這門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科學課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

3、雖然經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4、對實驗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

5、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缺乏對科學學科重要性的認識。

6、本年級共7個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學要求與評價

1、 學生在活動中能正確進行物質混合與分離操作,能按觀察物質混合與分離的基本程序進行觀察,能根據事實説明物質混合後是沒有變化,還是發生了變化;能應用學到的知識研究土壤,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瞭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邊的材料製成一兩種混合物。

2、教師能夠和學生一起準備用於探究活動的足夠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廢紙、抽氣筒等 。教師的引導應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慾望。教師應能夠給學生的每一項探究活動以比較充分的時間保證,使學生的感受、思考、表達等都能得以比較充分地進行。學生在經歷探究活動的基礎上,知道空氣是一種透明的物質,沒有一定的開關和體積,但具有質量;知道固體、氣體、液體的主要區別;知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力等;同時,潛移默化地意識到,藉助於可見的物質媒介可以發現並研究不可見的物質;意識到通過蒐集、整理和分析資料,也可以獲得對一些問題的認識。

3、通過親歷種植、培養鳳仙花的活動,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知道一粒種子能夠發育成一株植物,並再次結出多粒種子,從中理解植物生命週期的涵義。在活動過程中,使學生領悟珍愛生命的意義,知道愛護花草樹木,學會持續地、多方面地對一事物進行觀察,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確方法;學會用數據、圖畫、語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運用整理信息的方法發現事物變化的簡單規律。

4、在養蠶的活動中發現生命的發展變化,及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等多方面的認識,並通過養蠶的活動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在經歷對蠶進行養育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能按蠶的不同生長時期進行動態觀察、細節觀察,能對蠶的身體變化進行比較和測量。能在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的觀察內容。

5、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樂意以各種不同形式參與到一系列的觀察研究活動中,獲得各種觀察研究活動的經歷,能在小組或班級裏交流自己的觀察研究發現;能獲得關於物體沉浮與物體大小、輕重關係的認識,感受到物體沉浮與液體的關係;能解釋一些簡單的沉浮現象。能按要求設計、製作出簡單的小船和“潛艇”。

6、引導學生從觀察身邊的物質開始,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鼓勵學生對觀察研究活動中觀察到的各種現象、結果進行想像並作出自己的解釋;激勵學生在課外獨立進行一些物質之間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觀察活動,以及對飽和溶液的分析、結晶過程的觀察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培養他們細緻的觀察習慣和態度,滲透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引導他們科學地進行觀察和實驗,讓他們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並不斷保持和發展他們探究周圍事物的舉和愛好。

四、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

1、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5。 組織好探究後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學內容

1 混合身邊的物質(一)

2 混合身邊的物質(二)

3 分離混合物

4 研究土壤

5 瞭解空氣

6 被壓縮的空氣、流動的空氣

7 空氣和我們的生活、單元評價

8 種子變成芽

9 芽長成苗、開花了!結果了

10 果實和種子、單元三評價

11 迎接蠶寶寶的誕生、可愛的蠶寶寶

12 蠶寶寶變了新模樣、蠶的生命週期

13 單元4評價

14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15 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造一艘小船

16 冷水與熱水

17 熱脹冷縮

18 温度和温度計

19 測量物體的温度

20 單元6評價

21 學期總結

國小科學教學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1、以《校園體育工作條例》為校園體育工作的基本法規。

2、以素質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3、以科學的管理促進校園體育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總體目標

4、逐步探索科學的管理體系,全面貫徹落實《條例》

5、繼續以教科研為先導,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6、爭創校園的體育特色,培養“合格+特長”的學生。

三、具體工作

1、不斷健全科學的管理體系

今年我校將繼續去年的體育領導小組,使體育工作管理構成網絡化。即校長→體育分管校長→分管教導→體育教研組長→各體育教師→各班班主任和學生。實行各級逐步下達計劃,再實施,最後總結的工作流程。在工作中不斷調整管理體系,力爭使今年的體育管理工作做到了常規化、制度化、科學化。

2、常抓“六認真”

今年將繼續開展體育教學工作“八認真”,使之構成常規,做到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體育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安全,力爭本無意外事故。體育教師要嚴格對照《教學工作常規十條》和《師德規範》以及《體育教師崗位職責》上的要求開展教學工作,杜絕了體罰與變相體罰。

3、搞好教科研

為了進一步做好體育教學的改革工作,除了每月一次的體育工作例會和每兩週一次的教研活動外,每月開展一次教科研例會,教師務必寫好課題計劃與研究卡,平時在教學實踐中能圍繞課題進行經常性的探討。校園將在可能的前提下,組織體育教師到體育工作做得紮實的兄弟校園進行參觀、學習。

4、抓好課外活動

(1)、今年繼續抓好學生新的室外操,進一步規範眼保健操,並於10月份舉行全校廣播操比賽。

(2)、做好一年一次的五項身體素質測試,做好登記、分析和總結工作。五項身體素質測試項目:50米、50米×8、立位體前屈、斜身引體(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遠。

(3)、做好一年一次的達標工作,做好登記、分析和總結工作。達標的項目:10米×4、1分鐘跳繩、立定跳遠、擲實心球、1分鐘仰卧起坐。

(4)、校園召開一年一次的春季田徑運動會。

(5)、全面開展冬季三項活動,在市級冬季三項賽中力爭前三名。

(6)、根據校園的特點與教師的特長,每個年級組織一個校級田徑隊和一個球隊:運動隊每週一、三、五務必訓練1.5小時,在9月份的市田徑運動會和1月份的冬季三項賽等比賽前夕進行必須時間的集訓,比賽成績要求比去年有提高。另外,在學生平時的活動中,教師應及時發現好苗子,組建了運動隊梯隊。在訓練中,教師不僅僅要抓訓練、又要抓學生的思想,一有問題應及時與學生談心、與家長聯繫、向領導反映。

四、確保經費,進一步完善場地和器材

今年校園將為器材室新添了一些器材,以確保體育課和運動隊訓練的正常開展,逐步使我校的體育場地、器材到達國家標準。

國小科學教學工作計劃4

一、學期工作思路:

本學期工作指導思想:繼續貫徹新課程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加強國小科學教育教學的研究;圍繞我校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提升科學教學的教研質量與教研水平;實施專業化指導與學術性。

本學期工作的主要任務:改善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構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沛提高教學的進取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深入而全面、紮實而有效地展開,羣策羣力、一齊研討。

二、學期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教師科學素養以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深層次掌握科學教學的真諦。

1、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進取建構學習型組織。

本學期將圍繞以下專題開展學習活動:

(1)認真學習和鑽研《科學課程規範》、系統鑽研新教材,既有科

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研究,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有效教學戰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做中學"優秀教案專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充沛發揮教研工作對於發明性地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動力作用,充沛、全面解讀《科學》課程規範,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本事。

1、改革保守教研方式,進取參與教研,與教師一齊協商、平等對話,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沛發揮全體科學教師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三)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探索國小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着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並重,提倡"過程即生長"的行動理念。

2、發動全體科學教師進取參與上級開展的各種重點課題研究活動。

(四)認真參與新課程培訓、調研、專項協作等多元活動,促進自身專業生長。

認真參與各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課程培訓活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水平,為新課程實施供給有力保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