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7W

我們不能讓工作計劃成為擺設,工作計劃最終都是要實施的,你的工作計劃準備好了嗎,在動筆寫工作計劃之前,要回顧自己以往的工作情況,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8篇,供大家參考。

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8篇

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篇1

一、具體目標:

(1)教師瞭解國小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國小的教育目標、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國小階段,主動適應國小生特點,為幼兒儘快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2)使幼兒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習、生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二、具體措施:

(1)注意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

(2)注意改變活動室的佈局,在後期可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國小班級式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裏感受到國小班級式教學環境的體驗,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

(3)進一步加強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訓。國小生課間和課餘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要求幼兒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會保管自己的學習用品。我們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

(4)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幼兒會用日常禮貌用語;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級常規,注意自己的行動不影響集體;學會傾聽、不亂插嘴;不亂翻別人的東西;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5)講究個人衞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會正確使用手帕;注意個人衞生;保持環境整潔等。

(6)加強幼兒學習興趣、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增加一些學習內容,調整一下學習的時間和強度,規範幼兒的學習習慣,如讀書寫字的握筆、坐姿(上課坐姿、閲讀姿勢、握筆姿勢等)等。特別是幼兒的執筆姿勢,平時教師要經常提醒督促,對個別姿勢不正確的幼兒要進行強化訓練,注意糾正。

(7)組織幼兒參觀國小。

1、定期進行大班教師和一年級教師的雙向觀摩和座談活動,互相交流,熟悉對方的教育手段和特點,使大班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逐步接近國小一年級,國小一年級教師繼續重視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繼續採用兒童喜愛的遊戲形式,把學習與遊戲結合起來,以減輕兒童在這兩個不同的教育過渡期內生理和心理不適應的程度。

2、參觀國小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而且還把他們帶進國小生的課堂,參觀國小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讓幼兒熟悉國小和激發幼兒入學的願望,並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指導,開展"我要上學了"主題活動。

(8)做好幼小的知識銜接工作。對大班、學前班教師進行培訓。通過與國小老師的溝通、交流,使她們瞭解國小的知識體系及學習內容,對於一些知識的傳授能與國小銜接,並適當增加一些執筆姿勢及書寫習慣的教學。

(9)讓家長了瞭解並配合我們的工作。教師可給孩子們佈置一些簡單的類似國小生但又有別於國小生的家庭作業,並且其中的一部分有時可請家長協助完成。

做好幼小銜接,國小和幼兒園都要改革,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攏,國小低年級教師應該學一些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之類的學科,增加教學趣味性,另外,還可以開展知識講座,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國小與幼兒園的不同,總之,搞好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篇2

一、心理準備方面

1、學校要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例如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新生感受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環境中生活,這對新生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2、進入國小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兒童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因此,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十分重要。

3、進入國小後,加強紀律教育。教師在開學前的培訓中要強調紀律,讓新生有遵守紀律的心理準備,要求孩子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

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具體舉措

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沒有家庭教育和社會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難以真正影響和實施。因此,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2、利用校園網,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新生做事的效率性,二可以培養新生責任性,使新生進入國小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3、利用家長來園接送新生、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校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的學習與與生活。

三、加強與國小的聯繫與交流

1、改變以往的一些習慣做法,帶新生去二年級觀摩,從單一的觀摩教學活動,到可觀摩各種活動進行情況,從而激發新生的模仿慾望。

2、注意對新生書寫、閲讀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培養;適時調整新生的生活作息時間表,使新生能夠逐步適應國小學習與生活的節奏。

3、認真做好幼小銜接各項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

綜上所述,針對新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新生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新生的身心發展,使孩子能順利地過渡到國小生活。

為了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適應與社會適應教育,減緩幼兒園與國小兩學段的坡度,促進新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幼兒園教育與國小教育形成無間隙整體,本學期制定幼小銜接計劃如下:

工作重點

1、建立機制:重視銜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應的機制,並將此項工作作為學校的常規工作,列入每學期的工作計劃。

2、平穩過渡:通過活動,使一年級教師瞭解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瞭解幼兒園與學校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使處於銜接階段的教師能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從幼兒園特點的教育向學校教育平穩過渡。

3、遞進過渡:通過活動,使學生從生活、活動、學習、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為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基礎。

具體工作

一、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學校,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二、利用班級博客,向家長們宣傳學校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工作,並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同時,展示孩子在過渡過程中的表現,與家長攜手,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

三、加強教師的溝通和聯繫。這種溝通和聯繫,除了要加強本級部班主任之間的、還要加強本級部不同班級、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聯繫,從而關注新生的習慣養成的培養。班主任將情況彙總後,根據具體情況調節教育方式。

四、利用家訪、家長來校接送孩子、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校能更進一步的配合。

五、改變以往的一些習慣做法,帶一年級學生參觀二、三年級的課堂、課間活動、教室佈置、作業本、日常禮儀等,樹立榜樣,激發新生的效仿心、求勝心。

六、適當調整上課時間的活動安排。在開學第一個月,上課20分鐘後,讓學生在室內稍微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授課,使新生能夠逐步適應國小學習與生活的節奏。

七、精心佈置教室氛圍。教室桌椅的佈局,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整;教室的裝飾,有與幼兒園氛圍相似的童趣部分,營造一種於幼兒園氛圍相似的環境。

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篇3

很高興因為孩子這一共同的話題我們坐到了一起。再過幾個月,我們的孩子將邁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兒園往國小過渡,在短短的時間裏,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有着重大的轉變,國小與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説是兩個不同的天地。下面我就從一個家長的角度,與大家交流一下怎樣幫助孩子順利、愉快地完成幼小銜接與過渡,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生活:

在這個過渡期,應着重培養四種能力:

1、培養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為了消除幼兒入學後對環境的陌生感,家長應該在入學前幾個月,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一些國小裏的學習、生活情況。包括學習哪些課程,每天上幾節課,作息制度,上下課應該注意些什麼,老師和同學們的相互關係等。使他們對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瞭解,並盼望自己做個國小生,從思想上作好入學的準備。同時,為了使孩子逐步習慣學習生活,在家可以適當減少孩子活動、遊戲的時間。這樣,從思想、時間、學習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那麼孩子進入國小後,不會有學習負擔重的反應,每項學習任務都能輕、愉快地完成。也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了。

2、培養幼兒與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學後,在全新的環境裏,需要認識新老師,結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體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則有賴於一定的與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強的幼兒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融入集體中,與小夥伴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與同伴之間發生矛盾和衝突,若處理不當,最終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因而家長應特別注重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不與小夥伴爭搶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於創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

3、培養幼兒的聽讀寫能力。

為讓幼兒適應國小的教學活動,應逐漸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讀物,每天堅持指導孩子閲讀,並進行耐心指導,提高幼兒的閲讀能力,培養其良好的閲讀興趣。再就是讓孩子多玩些安靜的遊戲,如搭難度較大的裝拆積木、看連環畫、下跳棋、摺紙、畫畫、捏泥等。特別是畫畫,既可以培養孩子“坐得住”,又為今後寫字打下基礎。通過繪畫,使孩子能熟練用筆,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以後,再增加一些學習內容,適當減少遊戲時間。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

4、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事情全由父母包辦,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國小後,許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辦,而且要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力所能及的學習、勞動等任務。作為家長,則要有目的的讓孩子自己整理東西。收拾自己的學具,整理書包,看起來簡單,其實需要孩子自己主動考慮很多問題。如:“這件東西放在哪裏合適?”“還需要帶什麼東西?”“老師還有什麼要求?”一次次重複這樣一個過程,可以發展孩子的思維,對孩子今後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可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如:拖地、擦桌子等。鍛鍊孩子的細心和動手能力。這樣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強,進入國小後也就能很快適應國小的集體生活。

此外,要使幼兒在心理上做好當國小生的積極準備。

大多數幼兒都比較嚮往國小生的生活,他們很願意成為一名國小生。他們以為上學"很好玩",背上書包"很神奇",缺乏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的隨機應變能力。作為家長應幫助幼兒調整情緒,做好當國小生的心理準備。

小結:

總之,在這個關鍵時期家長要和老師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調整好心態。讓幼兒即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篇4

“一年之際在於春”,當春天緩緩向我們走來的時候,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又迎來了新的學期。這是我班幼兒在園的最後一個學期,也是入國小前最關鍵的一學期。本學期,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認真開展工作,針對上學期工作中出現的不足進行調整,使每一位幼兒能夠得到發展。

本學期本班幼兒36名,舊生34名,新生2名。經過大班上學期的學習,分析學期末班級幼兒檢核情況,總的來看: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學習習慣方面都有了較大進步,特別是在體能、語言表達、社會交往、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但是班級幼兒因為年齡相差較大,男女比率不均勻,造成了幼兒間能力相差較大、班級常規有待繼續培養的局面。鑑於以上不足,本學期,我們把幼兒入學準備工作做為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加強幼兒前閲讀、前書寫的訓練,將學前的準備工作與主題探究活動、各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為幼兒進入國小打好基礎。幼小銜接實施方案:

1、學前思想準備:

通過參觀國小、請畢業生回園與幼兒座談,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上國小,國小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激發孩子上國小的慾望,同時也幫助他們解決“嚮往上國小、又不知道怎樣做的問題”。

2、身體方面的準備:

(1)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國小。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等。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3、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通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國小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2)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

4、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本學期,結合主題模仿學校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通過適當的佈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3)知識經驗的積累:

a前閲讀、前書寫的滲透

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閲讀、書寫環境。如:將活動室的物品都註上漢字、活動室環境佈置圖文結合、以語言區為重點精心設計製作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在各區域中進行滲透、同時,讓幼兒熟悉漢語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種正確認讀漢字的工具和基礎。堅持開展餐前的認讀識字活動等。為幼兒閲讀、書寫提供條件。

b數學方面的滲透

通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工作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班級日常工作:

1)本學期,我們將繼續根據幼兒的意願進行主題活動,並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為下一步的活動提供依據。主題的展示、活動設計、材料調整要適合大班幼兒的特點,更多的體現幼兒的參與性和主體地位,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

2)配合教研組開展音樂、體育學科的研究。我們將從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入手,提高活動組織的藝術性,通過與同事間的互相學習與反思,我們將使這兩門學科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展。

3)在活動區組織設置中積極向蒙班學習,做到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及時更換區域工作材料,做到與主題相結合。

4)在顯現班級教育教學特色的同時,做好各項常規工作及大型活動:新學期新操排練與評比。音樂、體育學科的觀摩及評比。“三八婦女節”以年級為單位的親子活動。組織班級幼兒參與“小博士知識競賽”。積極準備“慶五一”詩歌、故事展示會。做好慶“六一”英語周匯演工作。大班畢業典禮。

衞生保健工作:

1)做好衞生消毒工作,防止傳染病流行。

2)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證幼兒健康成長,加強對個別體弱易病的幼兒的照顧。

家長工作:

1)開學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班務工作計劃,取得家長對班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更好的實施幼小銜接方案打下基礎。

2)堅持每月及時更換“家長園地”,鼓勵家長參與班級教學,開展家長助教活動。

3)繼續對新生家訪、舊生約訪,加強平時電話聯繫,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長配合教師,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為入國小打好基礎。

5、鼓勵家長積極參加各種班級活動:“三八節”愛媽媽活動。與主題相關的親子活動等。

5、教師團隊合作及專業成長:

通過上學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團隊學習、合作的氛圍,在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這種好的團隊精神,在工作學習中互相學習、及時反思,在專業方面,進一步加強教師的音樂素養,不斷創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總之,我們希望本學期的工作能給孩子能留下對幼兒園的美好回憶,我們將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為先進班級而努力。

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篇5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大班升入國小是教育過渡的關鍵時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如何讓孩子順利過渡國小的生活呢?這需要幼兒園、家長兩方的合力,我園在今年的幼小銜接工作上具體做了以下的計劃。

二、工作目標:

1、重視銜接工作,並將此項工作作為幼兒園的常規工作,列入每學期的工作計劃。

2、通過活動,使大班教師瞭解國小階段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學校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使處於銜接年級的教師能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相鄰學段、主動適應學生特點,為學生儘快適應新學段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3、通過活動,使幼兒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習、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三、具體措施:

1、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互相探討適合幼兒順利過渡國小的有效途徑。及時探討在具體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尤其是對教學大綱(拼音等)內容上的銜接進行探討和研究。

2、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

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學校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

3、加強班級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兒全面發展。

(1)、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

培養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律的學習與生活,早睡早起,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等生活習慣。

(2)、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通過各種遊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則,並鍛鍊幼兒的意志與品質。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識。

(3)、注重教育的滲透性,提高幼兒的學習適應能力。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如:專心聽講、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幼兒課堂環境接軌,在本學期桌椅的擺放上要進行改變。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和握筆姿勢。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説、讀、寫、算的能力,教幼兒認識書包與文具的使用,並學習簡單的拼音和漢字,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早期閲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篇6

怎樣讓幼兒順利適應國小的學習與生活,搞好幼小銜接工作,是國小第一學期的教育重點。具體計劃如下:

一、心理準備方面

1、學校要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例如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新生感受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環境中生活,這對新生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2、進入國小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兒童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因此,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十分重要。

3、進入國小後,加強紀律教育。教師在開學前的培訓中要強調紀律,讓新生有遵守紀律的心理準備,要求孩子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

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具體舉措

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沒有家庭教育和社會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難以真正影響和實施。因此,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2、利用校園網,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新生做事的效率性,二可以培養新生責任性,使新生進入國小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3、利用家長來園接送新生、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校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的學習與與生活。

三、加強與國小的聯繫與交流

1、改變以往的一些習慣做法,帶新生去二年級觀摩,從單一的觀摩教學活動,到可觀摩各種活動進行情況,從而激發新生的模仿慾望。

2、注意對新生書寫、閲讀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培養;適時調整新

生的生活作息時間表,使新生能夠逐步適應國小學習與生活的節奏。

3、認真做好幼小銜接各項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 綜上所述,針對新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新生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新生的身心發展,使孩子能順利地過渡到國小生活。

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篇7

從學前到國小,跨兩個學段,從兒童身心發展看,是從學前期向學齡期發展的過渡時期,因而既存在連續性又具有階段性,在此期間,兒童身心要發生一定的質變,掌握不了這一階段教育的規律性就會出現種種“銜接”的問題。

在我國,學前教育與國小教育在學習與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較大差異,前者是以遊戲和能力發展為主導形式的教育,後者是以正規課業和靜態知識學習為主導形式的教育,這種客觀存在已造成兒童入國小後的不適應,同時,近些年來,由於入學年齡提前、國小課程加深、父母對子女過高的學業要求、過分包辦兒童自己能做的事等等,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責任感、獨立性以及有關能力形成,這些都加大銜接的“坡度”。因此,為了處理好幼小銜接的連續性與階段性問題,幼小銜接工作在指導思想上要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從幼兒園到國小,不僅是學習環境的轉換,也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範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變化。

通常會存在幾個方面的斷層問題:1、關係人的斷層;2、學習方式的斷層;3、行為規範的斷層;4、社會結構的斷層。因此,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國小這個“坡度”,為孩子順利進入國小和個體的發展創造最大的可能性。是大班工作的重點。 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一、端正指導思想,增強銜接意識

學前教育與國小教育是相互區別又是相互銜接的幼兒教育階段,既要充分認識它們的階段性,又要充分認識它們的連續性;幼兒園的教育,要為幼兒入學做好必要的

準備,減緩幼小之間的坡度,實現教育之間的銜接。絕不能學前教育“國小化”;增強銜接意識的基本要求是明確入學準備的內容,這不是具體知識的多少,而是幼兒的社會性適應能力和學習適應能力的發展水平,這既是入學準備的內容又是幼小銜接的焦點。

二、開展教育活動,加強日常生活管理,促進幼小銜接

1、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

(1)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規律的生活,按時來園,不遲到。

(2)培養幼兒會獨立地穿脱衣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3)會做值日生工作,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掃地、擦椅子等等。

2、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規則意識和獨立意識

(1)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有條不紊,按時完成不拖拉。

(3)通過各種遊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則,並鍛鍊其意志、品質。

3、重視幼兒情商的發展

(1)在活動中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幫助幼兒分析成敗的原因,增強其獲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新型師生關係,適當改變太多兒童化的教師態度,在師生關係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優點的基礎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評)接觸應成為主體。

(3)鼓勵幼兒多與同學、老師交往,鼓勵其合作性行為。

4、講究教育的相互滲透,提高幼兒的學習適當性。

(1)以兒童為本,遵循其身心發展規律開展活動,不“拔苗助長”。

(2)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態度。

(3)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專心聽講,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等。

(4)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國小的課堂環境接軌,在下學期後半段將幼兒的座位改成國小的上課座位形式。

(5)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及握筆姿勢。

(6)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説、讀、寫、算的能力。

(7)教幼兒認識書包與文具的使用,並進行簡單的書寫練習。

(8)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早期閲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三、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沒有家庭教育和社會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難以真正影響和實施。因此,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及本班的實際,各班學期初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取得家長的配合。

2、各班開設《幼小銜接家長專欄》,開闢“家長須知”、“專欄快訊”、“今日要點”等欄目,加強與家長的信息交流。

3、定期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瞭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瞭解孩子在園的表現。

4、組織教師、家長、幼兒“三位”一體的教育活動,吸引家長參與並重視幼小銜接工作。

5、要求家長在家庭中做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6、積極參加幼兒畢業典禮。

四、加強與國小的聯繫與交流。

1、參觀國小的校園,觀摩國小生升旗上課及課餘活動。

2、邀請國小生來園與小朋友座談。

3、通過圖片、資料、電教等各種教育形式,幫助幼兒認識入國小後的學習與生活,

如:玩角色遊戲“老師與學生”,給幼兒講有關國小的事或老師上課的故事,減輕幼兒的思想壓力,促使他們嚮往做一名國小生。

中班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篇8

幼兒進入大班第二個學期,面臨的是馬上結束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升上國小,怎麼樣使幼兒順利適應國小生活,搞好幼小銜接是大班本學期的重點。

國小和幼兒園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如活動的組織形式,學習的習慣等。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性適應與學習適應教育,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減緩兩學段的坡度,不搞知識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養,使幼兒園教育與國小教育形成無間隙整體,促進幼兒和諧發展,這是研究幼小銜接的實質所在。為認真做好幼兒園與國小的銜接工作,為幼兒入國小學習從多方面打好基礎。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具體目標

(1)教師必須瞭解國小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國小的教育目標、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國小階段,主動適應國小生特點,為幼兒儘快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2)使幼兒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習、生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二、具體措施:

(1)注意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

系、寬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

(2)注意改變活動室的佈局,在本學期後期可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國小班級式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裏感受到國小班級式教學環境的體驗,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

(3)進一步加強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訓。國小生課間和課餘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要求幼兒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會保管自己的學習用品。我們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

(4)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幼兒會用日常禮貌用語;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級常規,注意自己的行動不影響集體;學會傾聽、不亂插嘴;不亂翻別人的東西;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5)講究個人衞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會正確使用手紙;注意個人衞生;保持環境整潔等。

(6)加強幼兒學習興趣、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增加一些學習內容,調整學習的時間和強度,規範幼兒的學習習慣,如讀書寫字的握筆、坐姿(上課坐姿、閲讀姿勢、握筆姿勢等)等。特別是幼兒的執筆姿勢,平時教師要經常提醒督促,對個別姿勢不正確的幼兒要進行強化訓練,注意糾正。

(7)組織幼兒參觀國小。

參觀國小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而且還把他們帶進國小生的課堂,參觀國小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讓幼兒熟悉國小和激發幼兒入學的願望,並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指導,開展"我要上學了"主題活動。

(8)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對大班教師進行培訓。通過與國小老師的溝通、交流,使她們瞭解國小的知識體系及學習內容,對於一些知識的傳授能與國小銜接,並適當增加一些執筆姿勢及書寫習慣的教學。

(9)讓家長了瞭解並配合我們的工作。教師可給孩子們佈置一些簡單的類似國小生但又有別於國小生的家庭作業,並且其中的一部分有時可請家長協助完成。

總之,搞好幼小銜接工作,是幼兒園大班的重要任務,根據幼兒實際發展需要,從幼兒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一系列途徑,為幼兒順利進入國小做好鋪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