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鎮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1W

水西鎮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

 

今年以來,我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圍繞區委“一區四中心”工作目標,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是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基層黨建抓嚴抓實。落實每月學習日製度,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定期通報學習強國、智慧黨務、遠程教育等平台使用情況,開展黨委中心組、黨委會學習44次。在全鎮範圍內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組織22名黨組織書記為黨員上黨課。高標準打造赤珠村黨建“三化”示範點建設,各村(社區)統一打造了黨羣服務中心。意識形態工作抓緊抓牢。聚焦疫情防控、脱貧攻堅等重點工作,利用“醉美水西”微信公眾號發佈各類文章200餘條,傳播水西好聲音,我鎮疫情防控宣傳輿論工作得到上級部門肯定。開展網絡輿情、宗教等重點領域專題研究2次,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強化日常監督,認真抓好扶貧領域、民生保障、示範鎮建設等重點領域的監督檢查收集意見建議71條,解決實際問題118個。強廉政教育,通過黨委中心組、鎮村幹部大會等形式,組織學習黨內法規、文件通報等11次。今年查處問題線索14條,立案調查5人

二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工作。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鎮迅速行動,通過拉網式排查以及上千名黨員幹部羣眾的全天候駐守,取得防疫的階段性勝利,截至目前全鎮保持“零感染”。疫情形勢好轉後,優先穩定糧食生產,完成早、中、晚稻糧食種植5576畝(其中單改雙1238畝),落實1800畝冬種油菜的種植地塊及主體;其次是全力以赴促就業,創建扶貧車間3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88個,完成“一對一”精準送工122人,線上招聘活動提供崗位1000餘個;再次是主動作為護航復工復產,為復工企業免費提供口罩、體温槍等防疫物資,組織“章貢大媽”志願者助力中國小有序復學復課。

三是紮實推進示範鎮建設。注重突出資源優勢,構建特色文旅產業格局,將全鎮劃分為4大板塊5大節點,目前已基本完成深度規劃設計,進入預審核階段。21個示範鎮建設項目中,已有10個完工,投資完成率達87.9%,其中方特東方欲曉樂園項目投資總額及單體建設規模均在全市同批創建示範鎮中位居前列,在全省旅發大會上受到李炳軍、吳忠瓊、吳浩等省領導的肯定。成功舉辦水西示範鎮建設之鄉村振興系列活動,大力推介上禾生薑、凌源食用菌等特色產業。

四是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徵拆項目推進力。全力推進105國道改線服務區、石甫棄土場一期、851台遷建、和樂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污水處理廠四期、農產品批發市場二期、方特配套用地等項目徵拆工作完成徵地526.6畝,遷墳228穴,拆遷房屋76户。正在強勢推進陽明文化公園、黃金大道東延、石甫棄土場二期等項目徵拆。組織2次保護性施工,解決和樂新增返遷地、濱江路、方特周邊道路等項目預留問題僅用40天就平穩完成包括康王民俗文化祠在內的房屋徵拆工作,開創民俗文化祠拆遷先例。返遷安置步伐加快。完成農民返遷房套房安置點、逸豪優美科退城進園、東江源大道北延等項目161户拆遷户安置房分配工作,安置房屋278套。持續推動原水西基地返遷安置宅基地指標轉換工作,完成三批次轉換,累計為175户拆遷户轉換宅基地179塊,發放宅基地指標回購款8800餘萬元。尤其在贛江紙廠棚改地塊保障性安置房分配工作中,通過積極向上爭取政策、逐户入户宣傳,圓滿解決259户棚改户因房源不足引發的安置難題。

五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脱貧成效。抓好中央脱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等130項問題整改落實。紮實開展“十個清零”行動,剩餘46户116人將全部於年底脱貧,全鎮貧困發生率降至0.29%。建立長效脱貧機制,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為貧困户發放雞鴨苗約16500羽。開展“扶貧扶志 感恩教育”、勵志超市評比等活動,激發了貧困户的內生動力。開展消費扶貧助力脱貧攻堅,申報完成扶貧產品15款,上線中國社會扶貧網“消費扶貧館”。壯大村集體經濟。通過提供市場化管理、盤活閒置資產、流轉集體土地等方式發展村集體經濟,截止目前,我鎮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為1014.76萬元,經營性收入為367.58萬元。其中,總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有4個村,經營性收入超過20萬元的有8個村。特別是上禾通過“村集體經濟發展信貸通”資金創建生薑產業基地種植生薑230餘畝,預計盈利80萬元以上增靚城鄉環境。建立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以流動現場會和分小組督查的形式每月定期考評打分並落實問題整改銷號,得到全區推廣,全區第三季度鄉村振興流動現場會,我鎮獲綜合考評第一名的好成績。對“兩違”整治重拳出擊,強制拆除違章建築83處11000餘平方米。加大105國道沿線運輸車輛管理,查處未採取密閉措施運輸、泄露、遺撒以及偷倒亂倒垃圾行為45起,處罰金額177700元。短時間高標準完成東江源大道兩側近7公里立面改造項目,多次得到市領導好評。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深入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和“贛南新婦女”運動,紮實推進移風易俗。開展“清潔家庭”“脱貧奮進之星”“身邊好人”系列評選活動,推介先進典型59户113人。推進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全覆蓋,常態化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百餘場,建立“孝老食堂”、設立道德“紅黑榜”、推動綠色生態殯葬等,完成水西村老舊墳區“立改卧”2000餘穴。

六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低保動態管理,確保“能進能出”,今年共計發放農村低保金430餘萬元,城市低保金100餘萬元。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疫情期間我鎮審批受理臨時救助申請635户,發放資金110餘元,解決疫情期間臨時生活困難問題。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建立17個村(居)便民服務代辦點,建立健全《水西鎮便民服務中心服務制度》,實行延時錯時服務,推動“網上辦”“掌上辦”,極大方便羣眾辦事。建好建強養老服務陣地,赤珠村“福壽之家”已進入正常運營階段,上禾村及西域華城社區獲批全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示範點建設項目完成户廁整改56户,驗收41户,新建公廁17座,建立户廁一户一檔7648 户,建檔率 100%。深入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永安、羅邊、聯三、石甫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成後可惠及周邊195户農户。全面開展農房一體確權登記工作,審批受理4500餘户,目前正在開展不動產證打證工作。

七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堅決防範化解徵地拆遷、非法集資等引發的社會不穩定因素,重點信訪事項化解取得積極進展,成功調處全市有重大影響的信訪積案;全面落實“一村(社區)一隊”工作調解機制,所有村(社區)配備了“老師傅”調解員35名,完成矛盾糾紛調處60宗完成賴國城案“一案一整改”,起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規範一類的良好效果。加強高鐵、高速公路沿線日常巡護,我鎮高鐵護路日常巡防做法在國家級刊物《鐵道護路聯防》中刊登。全鎮防火形勢平穩,未發生一起火情。

此外,我鎮高質量完成徵兵工作,為部隊輸送新兵14人,其中大學生11人。全面開展了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二、2021年工作計劃

一是在示範鎮建設上繪就新藍圖。強化項目徵拆攻堅,保障示範鎮建設用地需求。做大做強文旅主導產業,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加快推進方特東方欲曉樂園、陽明文化公園、贛州童話王國景區等項目,深入推進章江左岸提升改造,打響文化旅遊品牌。串聯石甫第五元素、凌源親子游、窯背龍潭谷等休閒農業項目,打造特色鄉村旅遊線路。全力打造水西老街特色街區,建設特色美食、旅遊土特產品街區,發展夜間經濟。

二是在鄉村振興中打造新引擎。大力引進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土地撂荒治理,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用好用活“農業產業振興信貸通”,抓好上禾生薑、窯背蔬果、凌源油茶、食用菌等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利用現代化技術做大做強上禾生薑產業,擴展生薑產品深加工,解決市場銷售渠道。加快西域華城周邊道路建設進度,完成湖邊至內潮道路拓寬、和樂橋至石珠山下道路提升改造等工程。加快和樂變電站建設。提升改造和樂新村文化廣場,建設2000平方米以上的綠地公園。在和樂新村、西域華城社區、聯三村選址建設停車場,新增停車位300個以上。

三是在秀美水西建設上開啟新徵程。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建好聯三村豆製品加工區及配套污水處理設施。積極配合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園,徹底解決“小散亂污”直排污染問題。深化城鄉環境整治,繼續保持“兩違”整治高壓態勢。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戰,常態化開展督查考評,積極落實問題整改。

四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實現新作為。統籌推進城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擴面徵繳,實施應保盡保。探索建立社會慈善應急救助機制,破除邊緣羣體救助壁壘。加快石珠、上禾公墓區管理,形成有效的公墓區管理和遷墳機制。推進凌源村互助養老服務站點建設,充分發揮石甫、羅邊養老服務站點作用,提升養老服務管理水平。做好治欠保支動態清零、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等工作。紮實做好農房一體辦證工作。加大宅基地指標轉換政策宣傳力度,統籌推進宅基地、返遷房建設,多措並舉,徹底解決宅基地安置問題。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發揮“一村(社區)一隊”作用,打造基層治理水西品牌。全面落實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各項措施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應急管理、防洪防汛、森林防火等工作,健全日常巡查和防控體系建設。

五是在全面從嚴治黨上展現新擔當。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早發動、早摸底”,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幹部,把各類優秀人才推選到村(社區)的工作崗位。鞏固黨建“三化”建設成果,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教育管理。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着力發揮黨建引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深入推進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建立完善鎮、村兩級政務服務監管體系,強化效能問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