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教學工作意見總結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6W

20XX年是我校各方面工作平穩、健康發展的一年。我們的教學改革從最初的爭論、質疑,到教學實踐中的落實、完善,到今天認識上趨於統一,行動上趨於理性。這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

第一學期教學工作意見總結

新的課堂模式的優越性逐漸顯現,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發生變化。具體表現:

1、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有了保證,自主學習得到有效落實,主體性得到關注。

2、訓練的盲目性、隨意性得到遏制,當堂訓練增強了訓練的針對性。

3、學生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4、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轉變,教師的主宰地位被撼動。

5、課堂民主逐漸形成。

存在問題:

1、講學案。

講學案,把學案變成講案,課堂變成乾巴巴的一條筋。和講教案沒有本質區別,甚至不如講教案。

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明確認識,學案是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其次要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做到:

教材理解要透:學案與教材的關係,教材是學案的基礎,學案是對教材的組合、增減、解讀,而這種做法的依據就是課程標準。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對課程標準的把握程度決定着學案的質量,也決定着課堂的課堂是否能生動活潑。

學生定位要準:學案與學生的關係,學案是引導學生學習和檢測其學習成果的方案,學案的設計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內,以學定標,以學定教,以學定練。所以對學生的定位很重要。定位偏差(過高或過低),課堂效果都不會好。

知識面要寬:要學會用本學科的觀點思考生活,並隨時把這樣的事例引進課堂。要有與本學科教學有關的多方面知識儲備,而不僅僅是幾道題。

預設要充分:想在學生之前。

要有教學機智:善於創設契機,善於抓住契機,善於利用契機,引導學生思維,駕馭課堂。

2、部分課堂趨於僵化。

我們強調導學問題、當堂訓練要做到“四個明確”,但並不是每個問題都是內容、方法、時間、要求缺一不可,而是針對那些開放性的問題有一個大體的把握;我們強調課堂“五個環節”但並不是每堂課都是刻板的一、二、三、四、五。

教無定法,教學有法,貴在得法。教無定法是説教學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內容而異,要機動靈活,這也正是教學藝術之所在。教學有法是説教學要遵循規律。遵循“學”的規律:從感性到理性,再從理性到感性。遵循“教”的規律:先學後教、先練後講、先考後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傳授知識與發展智能相統一的規律、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所以落實“三五五”

模式貴在把握本質:先學後教、重過程方法、自主合作、思維訓練。

3、小組合作流於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三五五”教學模式的基礎,是新課程改革所強調的一種學習方式。我們要求小組的組建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以達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目的。

合作學習的優越性:

(1)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全體學生,尤其是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課堂參與機會,增強了主體參與性。

(2)為學生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基礎。

(3)培養了羣體意識和綜合能力。

(4)小組合作學習有互查作用,能使學生從別人的錯誤和方法思路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形成自覺的自我反思能力。

(5)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開展有競爭的合作,還可以將小組共同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全班共有,能激發創新,拓展思維,提高了教學時效。


(6)小組學習過程中存在着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過程,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真正發揮出來了,“三五五”模式才能真正落實到位。4、作業量有上升趨勢。教輔材料增多。

5、課堂評價缺失

及時、準確、中肯的課堂評價,是學生持續保持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狀態、參與狀態、思維狀態、合作狀態、達成狀態。

學校下發的“三五五”模式課堂評價用語,仍然可作為課堂評價的參考。

另外強調一點,本學期要進一步探討實踐三五五模式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

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新課程改革的任務之一。

多媒體的優點應該是化抽象為可感,化微觀為可見,化漫長為瞬間,化瞬間為可感。我們的課堂上用的最多的是1、理化生的演示試驗2、教學中的視頻動畫導入、情境的創設3、知識結構圖表4、教學內容的補充和延伸5、對規律方法的總結概括6背景資料7、內容回顧8、不好用語言表達的抽象內容。

我們使用多媒體的原則是:多媒體是學案的補充,不是學案的重複。學案是貫穿課堂的主線,多媒體是旁支。“三五五”課堂模式下媒體的運用應該與傳統的有所不同,它只是學案的強調、補充、延伸,或是對學習內容的可感化、清晰化、趣味化。

二、常規工作

(1)集體教研

遵循“分工主備---集體研討---形成共案---個性補改”的程序進行。

分工主備:組長分配主任務。主備人要在充分解讀課標、教材,充分分析學情、挖掘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形成學案草案。

集體研討:包括主備説課和研討互動兩個環節。

主備説課要做到七説:即説課標要求、説內容特點、説學情分析、説目標確定、説教學過程、説教法學法、説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研討互動是教師集體備課的關鍵環節,只有通過有效的研討互動,才能使教師進入研究狀態,實現互相切磋、互相啟迪、資源共享。

形成共案:主備教師綜合集體研討達成共識的觀點,對主備學案草案進行補改,形成新的學案,作為同學科教師共享的學案。

個性補改:根據學情特點和自己個性教學風格進行修改,使之成為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適合自己的學案。

集體備課是形成一份好學案的前提。集體教研這一環節抓的不好,往往是被省略、被忽視,變成直達。一時間上要有保證(每週不少於兩次)。二集體教研是建立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之上的,高三年級集體教研尤為重要。

(2)學案設計

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問題導學、達標訓練

每月學科組長負責把本學科的學案發到教務處郵箱。要標清年級、科目、課題,並選擇兩篇較優秀的發到校園網。

(3)教案編寫

對課堂五環節進行充分的預設。包括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應對,情境的設置、活動的組織、解題的過程、方法,怎樣創設契機、抓住契機,進行強調、拓展、延伸,怎樣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反思總結

要求每月寫一篇針對自己教學行為的教學反思。要標明題目、姓名,上傳到教務處郵箱,由教務處擇優發到校園網。

(5)學習培訓

“終身學習”已寫進新修改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也就是説,終身學習不但是每個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衡量教師師德修養的重要內容。

註冊教學博客。必有欄目:教學隨筆、案例分析、教學資料、學案選編。完成後把搏客的網址、名稱交韓老師。

(6)聽評課

教師每學期累計聽課少於20節,有詳實的聽課筆記。教務處、年級組適時安排好“四課”,即示範課、研討課、彙報課、優秀課。

認真組織評課,本年級學科組長為主持人,同學科教師參加。要求: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多一點建議,少一點恭維;多一點思考,少一點隨意;多一點實效,少一點形式。

(7)周評月考每週對學習小組的學習狀況、思想狀況、紀律狀況進行總結、分析、評比。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參與的積極性。檢查月考制度,月考命題要重視基礎,體現階段性、導向性、針對性。

重視考後分析,開好三個會,一是學科組長牽頭的針對本學科教學的質量分析會,二是班主任牽頭的,任課教師參加的針對本班學生的集體會診。三是家長會,根據情況或全體參加,或個別座談。

(8)培優補差

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更大發展,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幫助。重視偏科生、一本、二本、三本的邊緣生幫扶,不放棄差生,關注問題生。按教育局過程性檢查要求,要做好記錄,待查。

三、畢業班工作

僅就教學工作強調四點:

1、研究考試大綱。

《考試大綱》是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的對大學聯考命題起指導作用的綱領性文件,是大學聯考命題的重要依據、根本大法,當然是指導我們複習備考的權威文件,我們不得不去認真學習和研究。就我校目前的情況看,對《考試大綱》認識、學習、研究還不夠。

從時間上看,學習、研究《考試大綱》,不是從高三開始,而是從高一開始,我們上每一節課都要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標在哪裏?的在哪裏?都在“考綱”上,在課標上。

《考試大綱》年年在變,從政策的延續性上看,雖然在變,但年與年之間一般不會發生突變。學習、研究《考試大綱》,我們要弄清楚、搞明白兩個問題:

⑴大學聯考命題的指導思想、測試範圍、題型、題量、試題難度;

⑵各學科知識點的能力層級,學科的主幹知識,以及大學聯考的熱點和高頻點。

2、推廣“三輪”複習法。

三輪複習法在各高中普遍實施,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第一輪以章節為主,重在抓基礎、抓技能、抓方法,緊扣教材;着眼點放在複習歸納知識體系、典型題訓練和反饋練習上;注重培養學生把雙基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之中去。時間安排上應在一模考試前完成第一輪複習。

第二輪以專題複習為主,着眼點放在複習重點、難點和考點上。突出大學聯考命題的高頻點的訓練,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主攻大學聯考熱點,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和理解應用的能力,加強學科內綜合。打破章節間限制,形成知識網絡體系,注重能力形成。時間安排上應在二模考試前完成。

第三輪,以實戰性模擬為主,全面演練知識、技能方法,從而熟悉大學聯考試題模式和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全方位、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至少留有兩週的機動時間進行查漏補缺或重點問題演練。

3、重視課本

教材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依據,也是大學聯考命題的重要資源,命題在堅持以能力立意為原則的同時,也非常注重教材與實際問題的結合。事實上歷年的大學聯考試題有些直接取自課本,有些是對課本中的例題或習題加以改編而成的,所以要重視課本內容,切忌輕教材重資料。拋開教材複習、只抱着教輔用書複習是十分不明智的。為什麼?這是選拔的公平性所致,是新的命題理念所致,教材是所有考生共有的學習資源,而大學聯考重點考查高中畢業生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知識與能力,同時把所要考查的知識與能力置於考生所熟悉的問題情境中去。高中畢業生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知識與能力在哪裏?在教材;考生所熟悉的問題情境在哪裏?也在教材。

重視課本應注意如下幾點:①不要簡單重複;②重視重點章節的複習;③將課本知識合理擴展。

分析歷年的大學聯考試題,考到的大都是課本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識點。因此在複習中要緊緊圍繞課本,紮紮實實地落實每個知識點,始終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和鞏固。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教材是任何一本教輔書都代替不了的!它是我們進行學科複習的藍本,是大學聯考試題的落腳點,是大學聯考命題的根基!

4、重視集體教研.

集體教研是整體提高教師備課水平、解決重點疑難問題的最好方式,同時也是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高單位時間效率的有效方法。高三教師要通過集體教研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關注重點問題和熱點問題,認真分析近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確保備考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集體教研不僅完成學案的制定,還應該完成以下內容:

1、對考試大綱的準確把握。

2、根據學生實際,對大學聯考資料的篩選、組合。

3、根據考綱對教材內容的重組。按大學聯考試題分佈板塊或知識內在結構、內在聯繫重新編排教材內容,構建知識網網絡。

4、依據學生現狀,刪除繁、難、偏、舊內容,有所為有所不為。

5、重點、難點、考點的確定,把握程度。要貼近大學聯考要求,在砸實“雙基”的同時,體現鮮明的時代感,多用社會重點熱點問題和現實生活問題為背景資料、知識載體,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可以説,集體教研的深度,決定大學聯考成績的高度。學科組長牽頭,根據本學科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

四、教師的綜合評價

探索新的教師評價體系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我校做了有益的嘗試,在對教師的評價上努力體現評價的多元性、過程性、發展性、綜合性,改變單一的以考試作為評價標準的模式,目的是以評促教、以評促改,並通過評價使業務水平較高、愛崗敬業教師的自身價值得到彰顯,為教師發展搭建平台。上學期評價結果已和年度考核評優等掛鈎。

評價結果的計算方法:

教師工作評價綜合得分=專業成績(15﹪)+領導評價(15%)+學生評價(20%)+評價細則總分的50%

評價細則包括師德表現、業務能力、工作態度、教學業績、課堂實效等方面,實行月統計,按比例計入總分。具體細則見《育英中學教師綜合評估方案》,一定有許多不完善、不科學的地方歡迎各位教師積極獻言獻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