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城鄉的調查報告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9K

大家在寫調查報告的時候,必須認真思考調查的發展經過,在調查中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在圓滿結束後大家是時候來寫一寫調查報告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對城鄉的調查報告8篇,感謝您的參閲。

對城鄉的調查報告8篇

對城鄉的調查報告篇1

--關於新社區建設的調查報告

摘 要: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同時,堅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市民與農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大力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初步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的良好發展格局。本報告基於對湖州市八里店社區的調查,分析了湖州市新農村建設的特點。本報告提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必須完善農村各項建設規劃,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發育農村各種自治組織,健全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體系。

關鍵詞:新社區;新農村;社區建設;黨員羣眾

一、引??

對我們來説,不能到北京去現場觀看奧運盛況是一種遺憾,但是奧運在中國舉辦,我們身為中華兒女應該感到自豪與驕傲。借用暑假,我進行了一次暑期實踐社會調查,來感受在即的奧運給我們帶來的新氣象。

二、關於新社區建設的調查

1.奧運風颳進新社區

據我前期調查瞭解到我家附近有個由舊農村改造而來的新社區——x社區。瞭解了這個我開始搜索他們的網站,這才知道該社區於20xx年7月建立,它的總規劃用地為82.8公頃,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安置共涉及10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2400多户農户。整個社區現共有住房267幢,設五個居住小區,即百合苑、玫瑰苑、桂花苑、玉蘭苑和牡丹苑,可居住17000多人,是湖州目前最大的一個社區。這麼大的規模到底用了多少時間才建完的呢?當地的羣眾現在居住得滿意不滿意呢?

生活在這裏他們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錢黨員告訴我目前八里店鎮已經組建腰鼓隊、秧歌隊、柔力球隊、雙棒操隊、鼓樂隊等11個文藝團隊,這些團隊平時經常出來訓練,當社區或者哪裏有什麼活動的時候他們都第一個站出來表示願意義務表演。因此這幾個團隊也深受當地羣眾的愛戴,成為那裏文藝表演的主力軍。每逢雙休日社區裏休息在家的人就會增多。

2.新社區的新生活

在黨光輝的照耀下,全國各地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我調查的新社區來説,羣眾的生活水平明顯地提高了很多。新社區,新生活。這是我到訪時候的最大感受。我在那隨機找了20多位路人問了很多問題。

在我重點參觀的玫瑰苑前方有着外商投資的綜合市場——宏進市場。在一樓是寬敞的農貿市場,二樓設有網吧和一些小型書店。這裏也為社區勞動轉移開拓了新渠道。還有我最先看到的那個工地,原來是在為這裏的居民建造一個設備更完善的醫院,保障人民生活的有序進行。

3.黨員作用不容小視

在我結束了一天的參觀和採訪之後,我深有感觸。

三、結語

這麼一個和諧的農村新社區展現給我們的是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成效,同時也是在那裏無私奉獻的廣大黨員團結一致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那裏有着我們勤勞可愛的農民百姓,是他們對新農村建設的莫大支持換來他們自己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對城鄉的調查報告篇2

經過為期五天的走訪調查,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南黔勵志行動團隊線下社會實踐部分告一段落。團隊分別對遵義市區和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進行了實地走訪,希望可以瞭解城鄉之間教育差距所在,對教育公平建設提出建議。

南黔行動團隊實踐的進行,使我們的對於城鄉教育差距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起初,我們以為城鄉教育差距主要在於學校設施及師資等方面,實踐過程中我們卻發現事情並不想我們想象的這麼簡單。學校設施實踐團隊對遵義市兩所重點中學以及務川縣兩所中學進行了實地考察,我們本以為在這方面城鄉學校會存在很大差距。

隊員在遵義市第四中學合影然而如我們所見,各所學校基礎設施均能滿足教學要求,其中務川中學和遵義四中有十分完備基礎設施。遵義四中素描教室總體來説,城市中的學校設施略優於鄉鎮,而並非差距過大。

“這麼大個學校,一個專業的體育老師都沒有!”,一位受訪老師的這句話至今記憶猶新。不禁聯想起國小時候,我們村國小一整個學校六七個年級,只有五六個不能算專業的老師。

務川民族中學教學樓很多人讀完書,都是更願意呆在城裏的,有多少人願意到鄉鎮這種或許很難做出成績的學校工作呢?我們在採訪中發現城裏的學校對於考試之外的科目,除了音樂美術之外,甚至還提供了舞蹈、素描以及諸多的選修課程,而鄉鎮卻沒有老師能上這樣的課。同學影響對近十位同學的採訪和諸多問卷的分析,我們不得不相信,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同學之間的影響甚至超過了老師的影響。多數同學因為“旁邊同學都在學”所以學習。

與部分受訪同學合影城市中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較好的同學老師,而鄉鎮則將很難有這樣的機會。於是好者愈好,貧者愈貧。父母教誨正式走訪之前,我們將教育差距的主要原因歸於學校和政府關注等,對於鄉鎮的調查使我們意識到,家庭影響起了關鍵作用。

務川縣·採訪老師在鄉鎮特別是一些貧困地區的鄉鎮,因為種地已經很難作為養家餬口的方式了,於是大量的家長選擇外出務工,隔代教育在所難免,這之間的隱患在此不多敍述。身在農村的父母們另一個難言的苦衷是:“我們也想教,而自己卻不會。”有人説,我們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鄉鎮的孩子只是輸在了起跑線上,好比龜兔賽跑,兔子也不一定獲勝的。這的確有一定道理,但是城鄉教育差距不會只是起跑線的問題,他們所走的是不同的跑道,以及,不同的指路人……

我們在抱怨各種加分政策時,並未真正去思考我們本來得到的比他們多多少。城鄉教育差距的問題的探索尚未結束,南黔行動團隊將通過數據和資料的分析對此做出更深入的探討。

對城鄉的調查報告篇3

為了準確掌握我市貧困殘疾人生產、生活狀況,貫徹落實市委《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的實施意見》,市殘聯於今年5月10日至31日在全市由各縣(市)、區殘聯組織,以鄉(鎮、社區)為單位對貧困殘疾人逐户、逐人進行調查摸底登記,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貧困殘疾人基本情況

1、殘疾人數量11.3萬人,佔全市人口比例4.01%

2、農村人均純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為貧困户和貧困人口;城鎮以市民政局確定低保線以下為城鎮貧困户和貧困人口。

3、低保標準人均農村25元/月、城鎮人均65元/月。

4、貧困殘疾人3.6萬人,可扶持殘疾人2.16萬人。

5、貧困殘疾人城鄉未享受低保人數17624人。

6、貧困殘疾人危房、險房和無房户5202户。

7、肢殘貧困殘疾人需要解決代步車的2670人,家中沒有彩電的18970户。

8、貧困殘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較普遍。

9、貧困殘疾人子女上學費用主要靠政府減免和社會救助助學,衣服、用具、家電多數靠親朋好友換代廢棄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貧困殘疾人都在國中以下學歷。

10、近年貧困殘疾人家庭絕對數在增加。

從近年低保中殘疾人在年報表中的數量比例變化可看出,如西豐縣2002年殘疾人佔低保總數的30%,2004年末這個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個百分點,經過多年的扶貧,殘疾人家庭脱貧後又返貧的比例也較大,相對貧困數在擴大,有60%貧困殘疾人家庭通過扶貧手段無法脱離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標限制。

二、貧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殘佔低保户的約1/3;

2、因殘疾而喪失或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子女也困難,無能力照顧高齡化的殘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勞動力少,特別是殘疾而且還有疾病佔比例也較大;

4、企業轉型下崗失業、及取締殘疾人機動三輪車營運,車主未有合適就業機會,福利企業殘疾職工工資標準偏低等。

三、已採取措施和辦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鄉實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鎮幾次提高低保標準,對重度殘疾人提高10%標準享受,保障了困難殘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裏職工實行醫療保險,農村一些地區開展了初級養老保險;鐵嶺縣、昌圖縣農村試行了合作醫療保險,貧困殘疾人受益較大。

3、全市實施了5年的殘疾人"十項愛心工程",以及開展的"光明行動"、"公益金資助貧困殘疾人建房",在省裏爭取了百萬元的殘疾人專項扶貧資金,市裏在棚户區改造,取暖費補貼都對殘疾人給予了關懷和照顧。

4、開展了按比例殘疾人就業;

5、省市縣各級政府撥專款為特困殘疾人口建房;

6、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扶貧幫困"一幫一"活動。

7、採取了定期救助和臨時救濟,農村"五保"供養制度趨於完善。

8、市裏今年4月份實施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的實施意見》,對貧困殘疾人的生產生活救助操作性強。

四、下一步解決殘疾人貧困問題的想法

1、完善城鄉低保制度,真正做到"應保盡保"特別是扶貧救助在農村是核心,要加大資金力度開展農村養老保險。

2、省、市將享受低保的殘疾人保障標準提高一定比例。市財政每年劃出一定資金為殘疾人建房。

3、全面落實市委《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實施意見》關於殘疾人的救助措施,儘快出台鐵嶺《關於進一步加強扶助貧困殘疾人工作的意見》,省政府辦公廳於1月24日轉發省財政廳等13個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扶助貧困殘疾人工作的意見》。《意見》對殘疾人在扶貧、就業再就業、税費減免、生活保障、養老保險、住房採暖、醫療救助、教育資助、法律維權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

4、解決農村殘疾人醫療保障問題,像城鎮職工一樣享受;

5、擴大就業,增加殘疾人收入,落實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法規,每年從殘保金中劃出一定比例經費定期培訓殘疾人就業,以重新安置為主。

6、動員社會力量,每年在全市開展資金和實物救助(經常性)。

7、落實好省政府殘疾人免費接受義務教育文件;市縣財政按人口比例籌集殘疾人專項經費,開展如"光明行動"和給肢體殘疾人購代步車和無彩電家庭購彩電,市委《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實施意見》中有明確要求。

對城鄉的調查報告篇4

隨着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不斷推進,鄉鎮城鎮化擴張,工業集中區推進,鄉鎮面貌一新的背後是大量耕地被蠶食,耕地面積鋭減;現行貨幣政策安置方式無法解決失地農民後顧之憂,失地農民生存難以為繼;一些地方農村土地流轉不暢,要地農民呼聲與日俱增,引發深層次矛盾,諸多問題亟待關注和解決。總之,解決城鄉統籌過程中的農地問題是農村發展的基本問題,對探索農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轉;保護耕地,解決失地農民的後顧之憂,切實維護廣大羣眾合法利益大有裨益。

一、存在問題

(一)土地糾紛頗多

“七種八養九行當,種糧是個虧行當。”這是前幾年農民種田難以掙錢甚至賠本的真實寫照。在糧價低迷,土地效益低下,税費過高情形下,許多農民忍痛放棄土地。如今農村實行税費改革後,農民負擔逐年減輕,國家惠農政策出台使農民種田積極性空前高漲。而與此同時,以土地上利益糾紛引發諸多矛盾,主要有以下幾種:

1、管理上缺位。主要情形有

⑴昔日撂荒失地農民如今要地。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農民紛紛走南闖北,拋妻別子湧入都市“淘金”尋求致富路。舉家外出打工農民或他因無力耕種,農田被撂荒未流入他人。這樣撂荒農田被一些農民“拾田”耕種。如今種田划算。失地農民為要地三番五次向鎮村反映,而佔地農民也不願意出田。同時,鄉村幹部認為,以前土地效益低下時農民選擇打工不願意種田,苦口婆心勸説耕種也無濟於事,最終不得不找人耕種。現如今,眼見糧價上漲要地,哪有這樣便宜的事呢?

(2)昔日外出打工農民返鄉要地。外出務工農民將無力耕種的農田交給親朋友鄰代耕代種,也未辦理任何手續,這為日後因土地的權、責、利而發生糾葛埋下“伏筆”。在種田效益低下,土地效益排徊不前情況下,農田多數是無償流轉,此前,農村土地流轉往往不規範。農民外出務工經商或因家庭缺乏勞動力致使農田棄耕,從而請人代耕,往往只是口頭約定的“口頭協議”、“君子協議”,未簽訂正式的土地流轉合同。農民在農田收益低的情形下,將農田交給種糧大户及其它農户代耕,耕種雙方權、責、利可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無償的,用農民自己的話來説是“兩不找”,轉讓方農民無須向代耕户付費用,而代耕户也不付任何報酬給轉讓方,而農業税由代耕户交納。另一種情形是轉讓方農民倒貼一點錢給代耕方。在糧價低迷情況下,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即使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也未經司法部門公證,合同往往失範。而如今,中央一號文件出台後,國家對農業許多優惠政策,譬如減免農業税費、降低農業税率、發放糧補、早稻補貼等,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農民感受到現在種糧很划算,棄耕農民要求討要農田復耕,取得農田意願與日俱增,因而事後往往因土地流轉合同失範發生糾葛。

(3)農村人多地少户口要地。前幾年,由於種田效益不明顯,甚至賠本。農民不願意多種田。這樣農村形成了“有田無人種”的窘境。現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家對農業反哺的政策出台,糧價上漲,讓農民喜上眉梢,一些農民深感還是種田划算。農村土地承包改革後,土地承包政策是30年不變,村組人均耕地不均衡,加上前幾年農村計劃生育管理落後,超生人口在地改時未分到田。這樣一些家庭就形成人多地少。人多地少少户要求調整農田和棄耕户要求復耕,取得農田意願與日俱增,往往因土地利益與村委會及其它農户發生糾葛。

2、管理上越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管理、經營,可由村集體組織的承包經營。”同時《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條規定“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願、有償地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在農業收益低下及農民對土地關愛程度偏聽偏低情況下,一些企業和農民利用自己的優勢,如資金、技術,租賃外出務工農民土地進行集中成片開發,發展規模經濟,而村委會往往越俎代皰,將外出務工農民棄耕承包田全部或部分收回調整重新對外發包,在農民不知情下越位代替農民談判、簽訂合同。農民要地,而企業和種田大户則認為,自己在税改前簽訂合同,是“合法”的。在越位土地流轉過程中,農田大量向企業集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佔用農田進行種花植草,使基本農田保護面臨嚴峻考驗;同時加劇了要地農民與其之間矛盾。在農村,當農田向種糧大户集中時,就產生鄉鎮政府和村委會越俎代皰代替農民簽訂合同,履行發包方權利和義務時,必須尊重農民個人意願。而在操作規程中,未經農民同意越位代簽合同,很難保證農民自身利益。

3、管理上錯位

市場經濟下,一些農民外出務工無力耕種,有的農民過去長期拖欠税費。有的村委會以村民“你自己不盡納税及挑圩籌資義務,還享受什麼權益呢?”為由,強行收回農民手中的土地重新發包給其它農户耕種,收取一定費用。另外,有的村為追求利益最大化,低價收回外出務工農民土地,高價發包給一些企業或業主種植苗木、花卉,違背了現行國家政策。

(二)亂佔、圈佔,浪費土地問題始終未解決

人口,這是我國對世界作出的不朽貢獻。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土地問題嚴之又嚴,高瞻遠矚,相繼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緊守這一條耕地保護“紅線”。是歷史和現實的客觀需求,也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但近年來,我國各地小城鎮建設如火如荼之勢,許多鄉鎮城鎮化面貌日新月異,千百年來農民習慣於的“鄉土社會”正轉型為“城鎮社會”,對於不少鄉鎮經濟與社會發展來説,發展小城鎮無疑是一個“大戰略”,同樣具體到每個小城鎮的建設也有個“戰略問題”。這就是在每個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如何保護好耕地問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小城鎮進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物質技術基礎和生態環境雙重保障任務,就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護耕地,把青山綠水留給子孫後代,把美好家園獻給人民羣眾。土地是最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但只顧眼前,不顧將來的亂佔耕地在農村還依然普遍存在。個私企業異軍突起,無疑要佔用農地,同時勢必造成大量耕地閒置浪費;農村“空心村”存在,農民建房棄舊建新,造成村莊漸漸向外擴張,侵佔農田;更有些地方本着經營城市就是經營土地的觀念,發展經濟就打土地主意,依靠土地作交易,造成耕地鋭減。

(三)失地農民問題成為日趨嚴峻的問題

土地承載着農民諸多希冀,承擔着農民社會保障功能,如土地為農民提供了生活保障;土地作為一種商品,由於價格上漲具有增值的功能,農民子孫後代對土地擁有繼承權。城鎮化過程中,許多農民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的夢想被擊碎,農民失去集養老、就業、生活保障於一體的土地後,卻不能和城裏人一樣擁有社會保障。在現行徵地貨幣安置方式中,失地農民極易成為“種田無地,上班無崗,低保無份”的“三無”人員,成為新的城市貧民,同時也給社會穩定帶來不安定因素。一次性補償,其補償標準雖然相對於過去也“水漲船高”,但與土地非農升值相比,差之甚遠。計劃經濟下的一次性補償,其標準低,不全面,一旦補償費用光,生活無保障,農民心理上不能接受。對補償低,農民反映強烈,不願田被徵。另外農村土地在被徵過程中存在着同地不同價現象,鄉鎮之間相比,有的每畝5000元,有的僅3000元。其補償標準地區差異懸殊。千百年來農民信奉“不患寡就患不均”,因土地補償標準差異,誘發農民攀比心理。

二、成因

(一)農民要地的背後是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滯後

農村土地流轉無序、失範現象。一方面有農民自身草率了事,缺乏法律意識。村委會、鄉鎮越俎代皰替農民簽約;另一方面則是缺乏為農民土地承包服務的中介機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條規定“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願、有償地進行土地承包權流轉”。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相關條文也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村集體或村委會管理、經營,可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村委會將棄耕田、農村死亡五保户承包田收回向人多地少户發包,或成片“反租倒包”給企業、種田大户時,無論是出於“好心”,還是為增加集體收入等因素。但土地流轉中須尊重農民羣眾的意願。事實上,倘若有個能站在農民立場,以同一個聲音為農民服務的土地流轉服務中介機構。這樣勢必公正、公平地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利益。

(二)土地產權不明晰

土地產權又稱土地所有權。土地產權其含義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享有對土地佔有、處分、使用、收益的權利。土地產權是物權的一種,它的`主體是土地所有權,客體是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屬於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經營、管理,已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營組織經營、管理”。事實上,法律對農村土地闡述只是一個原則性問題,根據《憲法》、《農村土地承包法》,中國實行土地集體所有制。農村土地歸農民集體所有,農民通過承包獲取了土地使用權。在這種體制下,農村土地的所有權實際上不明晰,農民集體所有是一種所有權主體缺位的所有制,農民土地流轉過程中向企業、種田大户、缺田户集中時,就產生村委會或鄉鎮代替農民談判簽訂合同、協議現象。同時徵用土地過程中,農民作為承包人和經營者,卻不能參與來維護自身合法利益。這實際上極易造成交易雙方主體缺位,農民的合法利益受損。

(三)變味的政績觀,經營城市就是經營土地的誤區未走出

在一些人頭腦裏始終存在着這樣一個思想誤區,種糧食農民永遠富不了,要發展城鎮化、工業化就要多上項目,就要用地。而在現行幹部考核中,“政績就是硬道理”成了幹部升遷的硬槓槓,要出政績,得幹幾件顯山露水的政績工程,這樣馬路寬起來了,樓房高起來了,幹部形象卻在百姓心中矮起來了。經營城市,使城鎮面貌一新,但極易形成佔地——收益——再佔地——再收益的惡性怪圈,致使保護耕地“紅線”成了“彈簧線”。農村城鎮化,地從哪裏來?這已成為農村城鎮發展面臨一個具體而又現實不容迴避的問題,寅吃卯糧經營城市即經營土地,用光子孫後代資源,其後患無窮。

(四)徵地制度上的缺陷

對被徵地農民安置的方法通常有三種:首先是土地換就業;其二是失地農民集體負責安置;其三是給予一次性貨幣補償。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情況下,鄉鎮企業紛紛倒閉,採取前兩種安置方式不可能實現的。通常情況下采取貨幣補償方式。農民徵地得到的補償依照《土地管理法》規定,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用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土地補償,標準為該耕地徵用前3年平均產值的6-10倍;二是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年產值的4-6倍;三是被徵用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補償費。實際上對徵地農民是按前三年農業的平均產值計算,未按照市場交換所實現。失地農民的補償猶如企業買斷工齡,工人們往往享有社會保障,失地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實質為失業。農民拿來到手的一畝地三、四千元補償,對農民生計來説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長久生活。其中還不乏鄉村層層盤剝、扣壓、佔用。其實,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條規定表明:我國集體土地所有權存在基本形態,即村集體農民集體所有、村民小組農民集體所有和鄉鎮農民集體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主體是“農民集體”三種形態的集體所有權主體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其擁有的土地權利不因為行政隸屬關係而有等級之別。因而,被徵用土地的農民集體享有獲取徵地中衍生的土地效益。

三、對策

(一)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轉機制

農村土地流轉其目的就是促進土地資源開發,提高農業效益為目標。然而由於隨意終止承包合同、越位收回農民土地,引發的土地承包糾紛已上升為農村主要矛盾。因而必須採取措施確保農民利益,依法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決策權。

1、把好“三關”,規範農村土地流轉程序

(1)申請關。承包土地農户或單位、個人需要土地流入、流出,必須由個人或單位向承包方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時需要註明流入、流出的條件、地類、面積及流轉形式,在雙方協商一致基礎上,經發包方同意後,簽訂書面意見,真正做到有據可查,避免日後因土地流轉發生。

(2)合同關。對流轉土地,經雙方協商後依法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規範管理,切實保護依法形成的土地流轉關係和農民土地承包權。

(3)登記關。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由承包方向發包方所在地鄉鎮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機構登記。鄉鎮兩級對土地流轉情況做到準確記錄和反映土地流轉情況,並實行土地承包動態管理。

2、立足“四化”,促進農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轉

(1)農村土地承包長期化。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資料。土地流轉的主體是擁有土地經營權的農户和其它經營單位,客體是土地經營權而不是所有權。由於農村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可以分離,所以承包權的物權化並不排斥經營權的流動。黨中央提出土地延包30年不變,其核心是保證土地承包關係的穩定。因而以立法的形式給農民吃“定心丸”,避免任意削弱、剝離農民土地承包權。國家用法律明確農民對土地的使用。同時也讓農民學會用法律來維護自身合法利益。

(2)土地流轉市場化。加強土地流轉服務。鄉鎮建立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多渠道收集供需信息,結合《農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促進土地流轉的相關政策,農經部門統一規範土地流轉合同並加強合同監管,建立起農村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使之能代表農民利益,給農民“國民待遇”,並對農村土地承包中的合同糾紛,做到及時處理,規範調處。

(3)土地流轉高效化、形式多樣化。應該看到土地延包後,農村出現大量剩餘勞動力,同時經濟發達地區在外務工經商農民不願意種田或多種田。這部分農民在外向非農產業轉移,出現部分農民務工經商無暇顧及承包地,同時這些農民也願意將農田轉讓出去。雖然農村土地承包政策是30年不變,但各地可因地制宜,堅持農民自願的前提下,進行土地出讓、轉包等流轉形式,對農民自己因需要調整土地也應支持,通過土地流轉,促進優化資源配置。基本以自願、互利、有償為原則,實行農村土地流轉高效化,打破所有制、行業的界線,建立多形式、全方位的開放的流轉機制,達到優化農業資源配置的目的。農村土地流轉可採取的形式有: [1]①轉包。指經承包方同意,原承包人將自己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在一定條件下轉給其它農户、單位,轉包后土地承包關係不變。②轉讓。指經發包方同意,承包人自願將部分或全部土地及原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一併轉讓給其它農户、單位和個人,由新承包方代替原承包人履行承包合同,轉讓後原承包關係轉讓。③ 入股。指承包人以自己承包的土地經營權折股加入股份制功股份合作制經營,風險共擔,利共享。④租賃。指承包方將其土地經營權單獨或隨同地上附着物租賃給其它農户、單位或個人使用,並收取租金。租賃不改變原承包關係,租賃雙方只有租金收取關係。

(4)土地流轉法制化。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要按照依法治國方略,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的法律法規建設,使農村土地流轉走上依法管理軌道,完善農村土地制度,依法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及土地流煒關係。另外,還要加強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確保黨的農村政策依法落到實處,使羣眾反映的土地中 “焦點”、“熱點”問題得以及時處理。

(二)建立耕地保護新機制

四、多途探索和開闢新的補償方式,使用權失地農民與城裏人一樣擁有同等待遇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失地農民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是權益保障及就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對象特徵,實行差異性保障。18週歲以下,他們需求體現在教育權益上保障。18週歲-50歲左右失地農民,短期面臨的是就業,長期則是怕生病。50歲以上-60歲,轉移就業是難於上青天,他們缺乏青年身上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葉落歸根思想,對生活保障具有強烈需求和渴望。60歲以上的,體力喪失,風燭殘年,盼望過上安穩的幸福晚年。失地後面臨生活保障,醫療保障等,要求對生活、疾病、養老保障。一次性貸幣補償安置“一發了之”,並沒考慮土地在生產生活中保障作用,政府責任所在就是開展失地農民崗前培訓,建立失地保障舉措,解決後顧之憂,讓失地農民失地不失望。

(1)各地要學會用“加法”來為失地農民增加收入,就要求抓好失地農民素質培訓,通過政策傾斜加長失地農民就業的“短板”。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人力資源,是獲取高收入的可靠保障。對此政府要根據失地農民素質狀況,按不同行業、工種,對失地農民進行培訓,拓寬失地農民打工空間,對年齡大、文化低的進行短、平、快的培訓,掌握一技之長;對具有初高中文化的青年農民,培訓時與大中專學校“聯合造艦”,進行電腦操作與維護、機械加工、服裝加工等技能培訓,使他們由體力型向智力型轉變,即需要什麼工種?用工單位和企業開出“訂單”,政府隨即開出“菜單”,選出符合要求的農民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培訓合格後再向企業輸送、推介,而培訓失地農民的“陽光工程”和聯繫費用則由政府“埋單”,不增加失地農民任何負擔。

(2)對公益事業建設用地採取徵購方式,提高補償標準,充分考慮土地作為財產的市場價格及農民人去土地後的就業保障和社會保障等因素,確立合理的補償標準。

(3)為失地農民辦理養老、醫療、教育等保險,使之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子有所教,既解決失地農民後顧之憂,穩定思想情緒,又保證社會的安定。

(4)加快小城鎮建設發展,擴大失地農民進進城務工就業渠道,為失地農民進城居往,經商創造條件。

對城鄉的調查報告篇5

隨着信息化時代的邁進、網絡普及、電腦成本的不斷下降,網上購物已經慢慢地從一個新鮮的事物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網絡正在衝擊着人們的傳統消費習慣和思維、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優勢而逐漸深入人心。截止12月31日,淘寶網註冊會員接近5億,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網購人羣;20__年淘寶交易額為11000億元,突破萬億大關。近年來,根據消協統計,網購成為增長行最快的投訴熱點之一。然而,網絡詐欺層出不窮,商品也不總是物美價廉,誠信與信譽問題已提到最高程度。網絡消費是否具有被大學生青睞的趨勢,我針對網民最多的成員之一,在校大學生開展一次問卷調查,旨在通過數據來顯示分析大學生網購的特點與趨勢,必且以此分析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一)調查的背景和目的

隨着網絡的普及,電腦成本的不斷下降,網上購物已經從過去霧裏看花遙不可及的狀態,變成了當今最火爆,最適合上班族、年輕族購物口味的一種購物方式。網上購物已經慢慢地從一個新鮮的事物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衝擊着人們的傳統消費習慣和思維、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優勢而逐漸深入人心。大學生作為對網絡最敏感的人羣,他們對網上購物行為接受很快,是未來購物市場上的對象或潛在用户。

這次大學生網上購物調查的研究目的就是為了研究大學生網上購物行為並對其進行分析,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消費態度以及我國當前網上購物的現狀及未來對網購發展潛力的期望和認識。

(二)調查方法和對象

這次的調查,我主要是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因為在校大學生受教育程度較高,對網絡的使用駕輕就熟,對適合在網上銷售的滿足精神需要的產品具有更多的需求,其預期收入也相對較高,因此由大學生主宰未來網絡消費的可能性較大。

本次我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首先,製作出調查問卷;然後,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向本校大學生以及一部分外校大學生髮放紙質版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然後對問卷進行了統計和分析,最後得出了結論和認識。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調查對象性別

通過本次的調查,我一共調查了100人,在本次的調查對象

中男生有46人,女生有54人。從圖中可以看出調查對象中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

2.調查對象年級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本次調查的問卷發放的範圍大二的學生較多(調查時間為20__年6月底),這也收我年級的侷限性,由於大四的學生基本沒在學校了,所以我就取消了對大四學生的調查。

3.調查對象月生活費水平

通過調查顯示,每月生活費有15%的人在500元以下,生活費有60%的人在500-900元之間,生活費有25%的人在900元以上。由此可見,大學生是一個相對比較富裕的羣體,只要企業有足夠的心思來滿足大學生的需要的話會有很大的市場。

4、是否有網購經歷

是 否 由圖可見,可以清晰的看出,將近70%的學生有有過網購經歷,這個數據説明網上購物遊很大的市場,大學生的思想比較先進,容易接近新事物,所以網購在大學生中比較盛行。網購也可能成為一種趨勢,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進行網購。

5. 網購原因分析

(1)據調查顯示,沒有嘗試網購或對網購有所顧忌的原因主要是:對網上購物支付安全、對商品質量不信任;以及可能是所購買商品價值較大,不願意或不敢在網上購買;還有就是對網上商品的服務不太滿意所致。

(2)在調查中顯示,大學生選擇網購的原因主要為:網上商品種類多樣、商品價格實惠以及網上購物節約時間、方便快捷。而且,也有

一部分人認為網上購物方式時尚、新穎,對網購比較青睞。

6. 大學生對購物網站的選擇特徵

本次問卷調查中主要涉及的網站有:淘寶網、京東商城、噹噹網、卓越網、拍拍網等。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瀏覽的網上購物網站中比例較大的是:淘寶網、噹噹網、卓越網(如圖表五所示)。這大學生有着較清晰地品牌意識,對知名度高,信譽良好的網站更加青睞。也説明未來大學生網上購物時如淘寶網、噹噹網、卓越網成為學生們的首選。

7. 大學生網購行為的特徵

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類型: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排名依次是:服裝類(78.3%)、圖書音像(53.3%)、小飾品(38.3%)、生活用品(26.7%)、數碼產品(20.0%)和其他類(5.0%)。可以看出服裝類、書籍音像類所佔比例較大;其次小飾品、生活用品、數碼產品也佔一定比例。這體現了大學生在網購類型中以生活必需品為主,而且在學習用途(如圖書)中所佔比例也較大。

與網上購物其他類型相比有所不同的是:對網上購買數碼產品的接受程度顯然還有待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數碼產品價值較高,消費者不太信任;由於數碼產品的性質和別的商品不太相同,一般購買它時需要見到樣品。這可能就是制約網上購買數碼產品發展的重要原因。

8. 大學生選擇網購平台的標準

本次實驗調查有關網購平台標準方面共涉及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產品品牌、產品質量、產品價格、產品服務、產品口碑及其他因素。通過調查顯示,大學生在選擇網購平台時主要對產品質量(81.7%)、產品價格(70.0%)、產品口碑(53.3%)的因素考慮較大。這反映出大學生在選擇網上購物時還是相對比較理性的,更關注的是產品質量和產品價格;對產品品牌的需求不是很大(31.7%)以及較大的依賴產品口碑可能是因為對網上購物還不是太信任,更多的是靠消費者在網上的評價來進行分析和選擇的;而對產品服務較看重的只有(43.3%)可能是因為商家的服務整體上不是太好,更多的是需要改善,所以消費者也只能選擇一種默許的態度了。

(四)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根據以上分析,我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在校大學生網上購物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初淺的看法和建議:

1. 網絡購物的薄弱環節

調查顯示,無論是否有購物經歷的大學生都對網購存在一定的擔心因素,他們普遍認為網購在很多方面還有待提高,如商品的質量(66.7%)、商家的售後服務(60.0%)、網上支付安全(46.7%)以及送貨速度(31.7%)等。

以上調查結果説明,大學生在選擇網上購物時還不能完全接受,尤其是對網上商品的質量還很不滿意,在這方面還希望商家能夠提供質量合格並且和網上差別不熟太大的商品;再者,商家不能認為一旦網上商品賣出後就與自身無關,還應提供較好的售後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 網絡購物存在的制約因素

有些大學生認為,目前,不少網站的網上購物流程較繁瑣,這影響了一部分大學生的購物積極性。如果此點得到改善,網上購物的比例會更高,金額會更大,對電子商務交易也會有促進作用。

3. 網絡購物的安全性問題

網絡安全成為網上購物的重要障礙,因此,在網絡構建平台方面,建議支付平台能夠提供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尤其是在網購方面,消費者對網上支付安全不太信賴時,就更加值得注意。故而,相關網站應盡力改善,加強網站宣傳設施的建設和宣傳力度,讓消費者瞭解商家在網上採用的主要安全機制和作用,努力打消人們對安全問題的擔憂。同時也建議大學生進入了網站選購自己所需的物品之前,先要查看售貨公司和網站的信用度。此外,還要加強信用機制建設,規範身

份認證和身份識別技術的應用,通過宣傳教育讓人們瞭解網上信用機制,學會信用評估和鑑別方法,對於促進網上購物的發展也具有現實的意義。

4. 有關網絡購物的法律方面

據調查,大學生在對網購方面的法律瞭解程度上嚴重欠缺:比較瞭解的僅有3.3%,瞭解一點的也不過一半(46.7%),不瞭解的(43.3%)和有困難求助他人的(6.7%)佔到了所調查人的一半。這説明網上購物的相關法律知識還需要大力宣傳和普及。一方面,商家應着手向消費者宣傳網購的流程和法律;另一方面,大學生自己在購物之前也應對網購的法律做一主動的瞭解,以便於遇到問題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促進網上購物的健康持續發展。

(五)調查總結與展望

1. 網上購物發展前景廣闊

大學生雖然對網上購物有較大的不滿或意見,但對網購的未來發展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此次問卷調查也支持這一結果,51.7%的被調查學生認為網上購物是個不錯的行業,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即使只有38.3%的大學生也認為網上購物發展的還不錯,可以試試;然而,僅有10%的大學生認為網上購物發展前景不太樂觀或對其不太關注。

2. 大學生網上購物市場已經形成

由調研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已經普及,並且大學生對網絡有一定的依賴性,同時,在曾經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人羣裏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其進行的網上購物是基本滿意的,至少説明他們對網上購物是能夠接受。以上調查結果告訴我們,網上購物市場的擴大,正等待商家去進一步開發。

3. 網購和傳統購物的對比

雖然説網上購物有很多的優勢,而傳統的購物形式還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去買衣服、鞋子,以及自己沒有用過的化粧品或者是家電數碼等價值較大之類的東西,需要自己本人親自去試了才確定要買,這樣的商品,人們一般情況下還是會選擇傳統購物。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給網購帶來新的革命,新的生機,也極大的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可以見得,網上購物預期很好,未來的發展前幾不可估量。

網上購物市場的基礎環境越來越穩定,各種知名網站(如淘寶網、噹噹網、卓越網)的網上購物平台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網上購物的場所。隨着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電信網絡規模的壯大,電腦的普及率的提高、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政府多層次多角度推動,網上購物市場越來越火爆,會逐漸發展並形成人們購物的主要形式;網上購物也勢必在上述因素的推動下朝着更加健康、穩定、廣闊的道路發展。

對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的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您好!為了瞭解目前大學生網上消費的基本情況,我設計了這次大學生網上消費情況的調查問卷調查,共13道問題,非常感謝你在百忙之中填寫這份問卷。請你您認真閲讀每一項問題並選擇你認可的選項,本次調查採用不記名的形式。對於您的合作,我們再次表示感謝!

1.您的性別是?( )

a.男 b.女

2.您所在的年級?( )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3.您的月生活費是多少?( )

a.500元以下 b.500-900元 c.900元以上

4.你是否有通過網絡進行購物的經歷? ( )

5.a.是 b.否

5.如果沒有,那麼您沒有網絡購物原因是?( )

a.擔心產品質量 b.商品服務 c.擔心支付安全 d.商品價值大小 e.個人興趣愛好

6. 如果你有網購過,那麼你選擇網購的原因是什麼: ( )[多選]

a.方便、快捷 b.價格實惠 c.商品種類多樣 d.配送快捷 ,方式時尚新穎e.其他

7.你所選擇的購物網站有哪些?( ) [多選]

a.淘寶及阿里巴巴網站 b.京東商城網

c.噹噹網等購書網站 d. 卓越網 e.拍拍網 f.其他

8.你網絡購物時,最看重的是什麼( )

a. 支付安全 b.商品質量 c.送貨速度 d.售後服務 e .其他

9.你對網絡法律的認知程度?

a.比較瞭解 b.瞭解一點 c.不瞭解 d.有困難求助他人

10.您認為網絡購物那些方面有待提高?( )[多選]

a.支付安全 b.商品質量 c.送貨速度 d.售後服務 e.其他

11.您對網絡購物發展的前景怎麼看?

a.很好,是個不錯的行業 b.還可以,可以試試

c.前景不樂觀,做這個的公司太多了 d.不怎麼關注

13.如果有機會,你是否考慮網上消費?( )

a.是 b.否

結束語:此次,我們針對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情況作了全面的消費調查剖析,感謝大家認真完成問卷!

對城鄉的調查報告篇6

今年暑假,為了比較深入的瞭解社會,鍛鍊自己,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要求我們做一篇關於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社會事件調查報告。經過近一個假期的調查和多年來耳濡目染所接觸的現實,我決定做一篇關於城鄉貧富差距現狀調研報告。

中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從"人民公社" "吃大鍋飯"的社會走到了一個開放、發展、充滿竟爭的社會,同時也帶來了開放社會中所固有的矛盾,廣大人民羣眾已明顯感覺和意識到了貧富差距的存在及其嚴重性。在我國現階段存在着較多類型的貧富差距。主要有城鄉貧富差距、東西貧富差距、羣眾性貧富差距、政策性貧富差距等。其中城鄉貧富差距是一個綜合性的貧富差距。它綜合地反映出我國貧富差距的深層次原因。

現在,我將從我國城鄉貧富差距的表現、原因、解決方法幾個方面談談我的實踐調查報告結果。

城鄉貧富差距表現在:1,改革初期,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一度縮小,但後來,形勢發生了逆轉,二者的差距呈現了逐漸擴大的趨勢,如果考慮到城市居民享有多方面的福利,那麼,真實的差距肯定還會更大些。2、城鄉貧富差距又表現為城市豪與貧困農民的差距,這一差距更加明顯,更為突出。其現象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種:家財萬貫與一貧如洗、豪門宴與食不果腹、高檔別墅與缺房無房、貴族學校與露天國小等。

城鄉貧富差距的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制度缺陷,主要表現在分配製度、税收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監督制度幾個方面。在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新的分配機制,雖然對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但由於城鄉空間地域在市場化等方面的顯着差異,城鎮居民從中受益較多而農村居民從中受益不大,結果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擴大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我國實行的個人所得税税制,目前税制不規範,個人所得税難以發揮調節社會貧富差距的作用;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覆蓋面低。因此,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我國不斷拉大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加劇;監督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相對滯後,許多非市場因素在發揮作用,導致各種違法行為、非法獲取暴利的活動以及尋租行為的出現,形成非法收入。這些非法收入,破壞了正常的分配關係, 這也成為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次是政策性因素。政策性因素主要體現在國家經濟政策的城市偏向和政策上的財富分配不平等。政府在執行就業、資金投入、財政税收政策、教育及各種醫療社保和其他福利待遇等方面實行“城鄉分治”,優先發展工業和城市的政策,為促進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而以犧牲農業發展和農民利益為代價,通過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將資本從農業轉向工業。同時,農民承擔的負擔有增無減,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有升無降,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分析了城鄉貧富差距的表現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最後,我想談談解決貧富差距的方法。

我認為解決貧富差距的方法有以下一些:首先,加強農村基礎建設,為農民建立起市場中心和交流中心,加快信息流通。因為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城鄉分割,無疑也將進一步拉大城鄉居民在科技文化素質和綜合能力上的差距,形成信息時代的兩種公民,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條件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支撐起來的將是一個是衡的社會。其次,在政策上應積極保護農業,擴大農業投資。我國現階段,農民幾乎不能享受到國家政策上的什麼優點,農業沒有特殊性可言。因此也很難會有特殊的發展,這些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有一些大量的投資。再次,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調節城市居民的高收入,農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把農民、農業、農村中藴藏的巨大潛力煥發出來,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使中國穩定,政通人和;只有農民增加收入,減輕負擔,才能保持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的多樣化,發揮民族特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最後,應該提高農民素質,加強農民教育,在農村中建立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和學習班,進一步擴大義務教育。

隨着中國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對農村的調整和發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城鄉貧富差距一定會縮小。

對城鄉的調查報告篇7

根據縣政府協助常委會20xx年工作要點安排,11月上中旬縣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和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負責人組成調查組,深入薛百鄉、大壩鄉、蘇武鄉、東壩鎮、泉山鎮、西渠鎮、大灘鄉、街道辦事處的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和部分居民户,採取查閲資料、現場察看、座談討論和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我縣城鄉社會治安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看法

一是全民法制意識普遍增強,依法維權能力有所提高。經過五年普法規劃的連續實施和各級司法機關的廣泛宣傳,特別是法律七進活動的紮實開展,全縣廣大羣眾學法、懂法、用法的意識和法制觀念明顯增強,主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矛盾糾紛、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人和事越來越多。在自己身邊發生治安案件時,86%的調查對象選擇了主動報案,14%的選擇了協助抓捕。

二是工作機制健全完善,三調聯動效果明顯。人民調解個案補貼制度,去年在三雷鎮下雷村和薛百鄉宋和村試點成功後,今年在全縣全面推行,經過近一年的實踐證明,人民調解個案補貼制度在調動基層調解組織和調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基層調解組織作用、提高矛盾糾紛調處及時率和成功率、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已補貼案件數達720件之多。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機制的推行,扭轉了以往司法、公安、法院分工負責,各管一塊的局面,對具備調解條件的案件,在訴前、訴中由司法、公安、法院三方聯合進行調解,既降低了訴訟費用,減輕了當事人的經濟負擔,又提高了案件的結案率和成功率。

三是主動適應大膽創新,預防關口進一步前移。為適應新形勢下的社會治安管理工作,縣公安局主動適應,積極應對,大膽探索,開拓創新,尋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社會治安管理新途徑、新模式、新方法。針對我縣近年來日光温室發展較快,捲簾機安裝數量逐年增加的實際,為了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公安局組織警力對全縣日光温室捲簾機進行了統一編號砸號和登記備案,堵塞了銷贓渠道,有效地預防了日光温室捲簾機盜竊案件的發生。城關派出所民警以實有人口管理、場所行業管理為切入點創建的社區警務超市,通過地圖與信息的共通、共融和共享,真正實現了警務基礎工作信息化。在社會管理方面創新實踐了以房管人、以物管人、以證管人、以業管人的管理新模式,在流動暫住人口相對集中的蘇武鄉西湖村設立了流動暫住人口管理警務室,加強了流動暫住人口管理。警務室成立以來,對轄區內3473名流動暫住人口入户登記、信息採集和核對,建立了《流動暫住人口登記冊》,為3407人發放了暫住證。同時對流動暫住人員所擁有的兩輪、三輪摩托車等物品進行登記,通過上網與盜搶車輛進行比對,對來源合法的車輛進行統一編號、統一噴塗、統一管理。新河派出所利用流動暫住人員管理信息成功破獲了多起治安案件。大灘鄉派出所針對農忙季節農户家中無人,盜竊案件多發的情況,提前向農户宣傳安全防範知識,提高農户的安全防範能力,並加強了農忙季節的治安巡邏,有效防止了各類失竊案件的發生,受到當地羣眾的一致好評。在矛盾糾紛調處方面,司法局探索實踐了律師參與矛盾糾紛調處的新機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保駕護航作用充分發揮。近年來,縣公安局始終把圍繞中心、服務發展、促進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把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貫穿公安工作始終,特別是在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實施過程中,縣公安局積極履行職能,配合有關部門和鄉鎮化解矛盾糾紛、理順羣眾情緒、處理違法違紀行為,維護了全縣大局穩定,有力地促進了重點治理規劃的順利實施。

二、存在問題

一是普法宣傳尚待深入,法制意識有待提高。調查發現,經過持續的普法宣傳,羣眾的法制觀念有了提高,但是普法宣傳的深度與廣度還不夠,特別是有針對性的普法宣傳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和農村羣眾的法律知識還比較欠缺,法制意識還比較淡薄。

三是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社會治安形勢不容樂觀。隨着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設施農業建設和農業結構大調整的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水事糾紛呈逐年增多的趨勢,調處難度加大。居住分散、較為偏僻的村社盜竊案件時有發生,農村社會治安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三、工作建議

一要進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宣傳教育力度。要深入開展多渠道、全方位、深層次的全民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板報、標語、文藝節目等傳統手段與現代手段相結合的形式,向全縣人民宣傳法律法規。要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在宣傳的深度和廣度上求突破。要區別情況,因人施教。農村要以《土地承包法》、《水法》、《森林法》、《合同法》和《交通安全法》為重點,城市要以《勞動法》、《合同法》、《企業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交通安全法》為重點。學校要充實法制課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法制課要以《治安管理處罰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義務教育法》為重點,同時要定期邀請法制副校長或輔導員為學生上法制輔導課。司法部門要經常深入農村辦法律講座,為農民提供法律諮詢服務,解答農民遇到的法律問題。採取多種措施,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和遵紀守法自覺性。

二要加強司法隊伍建設。

一是充實警力。首先應儘快解決縣公安局缺編問題,然後力爭用35年的時間實現《中共甘肅省委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決定〉的意見》中警力達到總人口的萬分之十點五以上的目標要求。

二是加強法制教育。堅持實行依法行政,確保執法人員知法、懂法、依法執法,堅決杜絕執法中的違法違紀行為。

三是加強職業道德育。積極開展執法部門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增強執法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執法人員的社會責任感。

四是加強業務教育培訓。通過對執法人員的集中培訓和輪流培訓,努力提高執法人員的辦案能力和應對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全力打造一支精幹高效的執法隊伍,使他們真正成為民勤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堅強後盾。

三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解決好基層執法機關房屋破舊、辦公設備簡陋等問題。要按照上級的部署和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好442工程,通過442工程的實施使基層執法機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明顯改善,為基層執法機關創造一個較好的工作環境。

二是要通過積極爭取項目支持,逐步為鄉鎮司法所配備工作用車,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解決好裝備落後問題。要根據形勢發展和工作需要,在及時更新已有裝備的基礎上,逐步為執法人員配備較為先進的現代化裝備,提高執法隊伍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執法風險。

四是大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防控工作,努力構築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安全防範網絡,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要進一步加強對羣防羣治隊伍的管理,建章立制,規範行為,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四要舉全縣之力維護社會穩定。近年來,全縣土地、水事糾紛呈現出逐年增多的趨勢,調處難度加大。各級政府和司法機關要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的原則,明確工作職責,改進工作方法,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重點治理、農業結構調整中一些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各級組織要做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合力,早發現,早介入,及時調處,及時化解,力爭把各種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重大事情不出縣,矛盾糾紛不上交,全力維護我縣社會政治穩定。

對城鄉的調查報告篇8

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同時,堅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市民與農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大力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初步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的良好發展格局。本報告基於對湖州市八里店社區的調查,分析了湖州市新農村建設的特點。本報告提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必須完善農村各項建設規劃,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發育農村各種自治組織,健全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體系。

一、引??

對我們來説,不能到北京去現場觀看奧運盛況是一種遺憾,但是奧運在中國舉辦,我們身為中華兒女應該感到自豪與驕傲。借用暑假,我進行了一次暑期實踐社會調查,來感受在即的奧運給我們帶來的新氣象。

二、關於xxx新社區建設的調查

1.奧運風颳進新社區

據我前期調查瞭解到我家附近有個由舊農村改造而來的新社區——xxx社區。瞭解了這個我開始搜索他們的網站,這才知道該社區於2005年7月建立,它的總規劃用地為82.8公頃,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安置共涉及10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2400多户農户。整個社區現共有住房267幢,設五個居住小區,即百合苑、玫瑰苑、桂花苑、玉蘭苑和牡丹苑,可居住17000多人,是湖州目前最大的一個社區。這麼大的規模到底用了多少時間才建完的呢?當地的羣眾現在居住得滿意不滿意呢?

生活在這裏他們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錢黨員告訴我目前八里店鎮已經組建腰鼓隊、秧歌隊、柔力球隊、雙棒操隊、鼓樂隊等11個文藝團隊,這些團隊平時經常出來訓練,當社區或者哪裏有什麼活動的時候他們都第一個站出來表示願意義務表演。因此這幾個團隊也深受當地羣眾的愛戴,成為那裏文藝表演的主力軍。每逢雙休日社區裏休息在家的人就會增多。

2.新社區的新生活

在黨光輝的照耀下,全國各地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我調查的xxx新社區來説,羣眾的生活水平明顯地提高了很多。新社區,新生活。這是我到訪時候的最大感受。我在那隨機找了20多位路人問了很多問題。

xxxxxx在我重點參觀的玫瑰苑前方有着外商投資的綜合市場——宏進市場。在一樓是寬敞的農貿市場,二樓設有網吧和一些小型書店。這裏也為社區勞動轉移開拓了新渠道。還有我最先看到的那個工地,原來是在為這裏的居民建造一個設備更完善的醫院,保障人民生活的有序進行。

3.黨員作用不容小視

在我結束了一天的參觀和採訪之後,我深有感觸。

三、結語

這麼一個和諧的農村新社區展現給我們的是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成效,同時也是在那裏無私奉獻的廣大黨員團結一致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那裏有着我們勤勞可愛的農民百姓,是他們對新農村建設的莫大支持換來他們自己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