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行為調查報告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4W

只有認真寫調查報告我們才能找出調查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調查已經完美落幕,又到了我們要寫調查報告進行記錄的時候了,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95後行為調查報告6篇,供大家參考。

95後行為調查報告6篇

95後行為調查報告篇1

古印度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意思是説,習慣是一切活動的根基。一個好習慣,可以使你受益終生,一個壞習慣,也可能貽害一生。對於中學生而言,習慣的好壞更是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成長;而行為習慣如何,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代表着一所學校的德育水平。為了準確評估我校的實際德育成效,我特地進行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共設計問題35個。其中1——8題是關於儀容儀表和個人形象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有72%的學生對於學校常規儀容儀表檢查持反對意見,但80%的學生表示,他們是遵守學校相關規定的。近70%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重視自己的儀容儀表,而“非常重視”和“不重視”兩個極端表現的學生人數分別佔19%和12%。83.4%的學生認為外貌對於人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認為“影響非常大”和“沒有影響”的學生分別佔11%和5.6%。這説明,學生對於儀容儀表的認識還是相對冷靜和理性的。64.3%的學生認為過於社會化的着裝對於中學生而言是不合適的,態度中立的學生佔21.4%,支持者只有14.3%。對於在體育活動中赤膊的男同學,則有過半數學生認為不妥。這兩組數據説明,多數中學生對這一問題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而關於穿着打扮、髮型和首飾的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認為,學校對於儀容儀表檢查的要求過於嚴格。

本次調查的9——19題是關於校服着裝的。校服是由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中國小普遍穿着。眾所周知,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困難家庭的學生不會產生自卑感,同時也不使那些家裏生活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炫耀,於是,有的學校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着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校服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從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我國的校服主要是制服式;三四十年代,中式旗袍進入校園,成為女生們的新寵;建國以後,因為特定的歷史原因,校服基本絕跡,我們上學時,一有重大活動,基本上都是“白襯衣、藍褲子、白色運動鞋”;到八十年代,校服重回校園。但出於經濟原因和實用原則,絕大多數學校的校服採用了運動服樣式,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面料以滌蓋棉,金光絨等為主。1993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的《關於加強城市中國小生穿學生裝(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認為,校服“是一項對中國小生具有多種教育功能的工作。”關於具體功能,文件表述為“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貫徹中國小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優化育人環境,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可見,我國校服實施的一個前提是為了發揮其德育效果。此外,學生是否願意着校服往往體現出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因而,本次調查,我將校服作為一個重要的項目列入其中。

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0%的學生不願意穿着校服,而對現有校服感到不滿意的學生居然超過70%,願意在生活中穿着校服的學生只有3.2%。在校服數量上,學生選擇最多項的是“三套以上”,這應該與學生追求個性獨立的性格特徵有關。同時,在校服設計上,最多學生的選擇是“舒適、寬大、透氣”,最少的選擇是“經濟實惠”,可見,學生似乎斌更不擔心費用的壓力,相信,如果家長們來做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吧。在款式的選擇上,有45%的學生選擇了日式,38%的學生選擇了西式,只有15%的學生選擇了運動服。對於校服的問題,39%的學生選擇了“缺乏性別區分,男女都一樣”,15.1%的學生選擇了“質量太差,穿着不合身、不透氣”,13.5%的學生選擇了“款式陳舊,無法體現中學生的特點”,26.2%的學生選擇的是“討厭一套校服,需要理由嗎”。不要以為最後一個選項是惡搞,很顯然,這一部分學生是缺乏對學校的歸屬感。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校服的意見,主要還是款式。校服的款式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與校徽、校旗一樣,校服也是學校的標誌之一,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校服的款式顯然應該是有一定固定性的,不可能快速的換來換去。但在細節上作出一些調整,使其稍微貼近學生的審美要求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

關於校服的質量,我們也要面對成本控制這個尷尬的問題。雖然學生們似乎並不是很在意校服的價格,但奢侈化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説家長的意見,這首先就與德育本身的要求不符。同時,學生的一套校服往往要面對三年的不斷成長,面對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環,面對各種活動的不同場合以及體育課等課堂的具體要求,所以,幾乎可以説,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做到穿着舒適的。從這點上看,“鬆垮、不合身、不舒適”幾乎就是我國校服的本質屬性。所以,我們應該理解這樣一套寬大而不透氣、往往“冬天冷、夏天涼”的衣服穿在身上的感受。

除去以上兩個原因,學生着校服意願的低下仍然值得我們警惕。同時,相反地,在校服的設計上,能不能從款式、質量上的細微處替學生着想,是不是影響着學生對學校的認同度和歸屬感呢?

英國校服款式經典、簡潔大方,中學生必須穿着正統西式校服,男生為正統西裝、正規皮鞋、需要佩戴領帶;女生也是統一西式正統服裝、正規女式皮鞋、必須佩戴領花。在配以花樣繁複的校徽和帽徽,這些細節很好地詮釋了言行自制、緘默含蓄的精神。而這種經典的服裝風格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英國學生的風度、氣質和審美。同時,英國位於北緯50度至60度之間,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這種温和的氣候使男褲、女裙的着裝成為可能。

日本的校服對學生來説不僅僅是學校的標誌,而且是時尚潮流的風向標。許多女學生畢業後仍然喜歡三五成羣地穿着校服外出,可見她們對校服的喜愛程度。日本校服成功之處在於款式設計:男生校服陽剛帥氣,女生校服嫻雅可愛,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日本中學生樹立了健康的性別意識。同時,日本校服設計有着強烈的與時俱進意識,能夠隨着流行的變化,不斷汲取時尚元素對校服改進,這種設計有效地提高了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審美水平,也符合學生積極向上的現代意識。與英國相似,日本冬季氣温平均在 5攝氏度左右,這種相對較為温暖的氣候保證了日本女學生可四季皆着裙裝而不覺得寒冷或不適。

韓國人崇尚“勤勉、樸素、博愛”,腳踏實地、不浮躁、不逾矩、忠於職守。因此韓國人也非常注重制服類服裝。儘管韓國氣候四季分明,但中學校服並未因寒冷而捨棄男女生的性別差異,韓國女生冬季校服下身依然着及膝裙,以保暖的毛質緊身長襪代替長褲,這樣既注重了校服的保暖性,又保證了款式的美觀和男女校服的差別。各校的校徽一般以機繡的方式繡於校服上衣左胸位置。有些學校的校服還有統一的配飾,如帽子、長襪等。

上世紀90年代,美國長灘學區在實施校服政策後的第二年發現了巨大的變化,其校園犯罪率、打架事件有明顯的下降。美國教育部當年的報告認為,校服政策的實施有助於改善學校安全狀況和學習環境。隨後,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在一次演講中建議美國公立中國小統一校服,以保證學校的安全。這次演講在全美引發了一場關於中國小生是否應該統一着裝的激烈辯論。支持者認為校服可以使學校更安全,並改善學校出勤率和提高學生的成績。反對者認為統一校服的做法與美國教育鼓勵個性化發展和注重創造性培養的理念背道而馳。強制校服侵害了孩子的憲法權益,因為孩子有權自由支配自己的外形離,而且校服限制了學生自我表達的能力,會降低學生自尊感。針對這些疑問,研究者隨後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的研究,但得出的結果並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爭論還在繼續。

從上述各國情況,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首先,我國校服實施的一個前提是為了發揮其德育功能,但是事實上,校服能否發揮作用,發揮了多大的作用,需要具體研究。如果具體執行存在問題,那麼作用恐怕就會很小,甚至可能相反。要強化對校服滿意度的跟蹤,注意實際效果與實施初衷是否有偏差,出現問題應該及時糾正。

其次,校服作為一種制服,除了要滿足學生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外,還有着一定的符號意義。這種符號意義對穿着者心理上會產生作用,如校服的統一性可以對強化學生“我們”意識或夥伴意識,增強組織內部團結;校服的標識性可以使學生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所屬的組織和與其他組織的差別,提高學生的組織歸屬意識等等。而學生心理上的這些變化恰恰是校服的教育功能發揮的關鍵。因此,加強校服的符號意義教育,對校服功能的發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最後,學校強制推行校服着裝,硬性規定學生在校必須穿着校服,而且校服樣式單一、功能性差、舒適性不足、色彩單調、面料性能差、號型不規範、定價無法讓人信服等問題,使學生和家長多表現出對校服不滿意,進而傷害到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針對這些問題,加強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促進校服的推行和校服功能的發揮。

本次調查的21——35題是關於學生文明禮儀的。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古人荀子曾説:“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由此可見,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講究禮儀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善、和睦相處。因而,學生日常的文明禮儀情況可能比我們做的前兩個方面更能凸顯德育教育的成效。

在調查中,只有21.4%的學生認為在家裏和朋友面前,禮儀是很重要的;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在打電話時,沒有讓對方先掛電話的意識;有一半的學生不知道宴會中主賓的席位應該在什麼地方;只有40%的學生在生活中經常實用敬語;大約四分之三的學生不注意自己説話的音量。但知道不應該在深夜給別人打電話超過80%,知道不應該在午休的時候去打擾別人的學生超過60%,認為個人衞生和衣着容貌是禮儀的學生均達到了百分之百。最有趣的是第29題,題目為訪友時,事前約好後,應什麼時候到達。居然有35%的學生選了“提前到達”。估計是很多學生沒有理解“訪友”的意思吧,錯誤地以為是前去赴約了。最後,有過半數的學生對中學生的禮儀現狀表示不樂觀,只有7%的學生認為很好。上述的情況説明,學生們普遍是重視文明禮儀的,也很清楚他們的現狀,但他們的禮儀知識相當零散,缺乏學習禮儀常識的機會。這也許可以成為我們德育工作的一個突破口。

很遺憾,因為時間關係,我的這次調查很倉促,問題設計不很周到,而且中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一個重要方面——勞動沒有能夠被涵蓋在裏面。如果加上這一方面,問題總量肯定會超過50題,調查時間和統計時間都會大大拖延,不能不視為一個極大的遺憾。但以現在的結果來看,德育教育的目標和成效之間確實卻在較大的差距,需要改進。

95後行為調查報告篇2

大學生被普遍認為是一個高素質的羣體。然而,在這次調查大學生不文明行為的報告中發現了大學生存在着許多不文明行為,需要我們今後提高文明的意識,讓文明深入大學生心中,創建文明大學校園。

本次調查採用的是:訪談和觀察。主要目的是:瞭解大學生道德文明情況,讓大家瞭解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不文明行為,使大學生有文明的意識,有文明的行為。調查的時間是:20xx年7月7日- 7月10日,地點則是本學院的學生,其中有如下幾種不文明行為:

一、出口成“髒”

很多大學生把髒話當口頭禪,還有的同學在公共場合也是髒話連篇,沒有一點忌諱,似乎説髒話已成為一種習慣。更甚的是有的同學還以此為樂相互“嘲諷”,不顧其他人在旁,嬉皮笑臉的相互辱罵,不知自己對周邊的影響。在來就是面對有人發生不文明行為時,對別人持批評時,自己卻破口大罵,不曾想自己也在製造不文明的行為。

二、穿拖鞋

穿拖鞋這是相信也是校園不文明。雖然老師和你講明到課室等公共場合不能創拖鞋進去,但還是有很多大學生明知故犯,不聽勸告影響校園文明,也影響自己形象。在公眾場合的穿拖鞋,不但不美觀,而且在走路的時候還有些同學想懶的抬腿,真的是“拖鞋”,發出很大的響聲,似惟恐拖鞋沒有響聲。特別是到需要安靜的場所想圖書館之內的,影響其他同學不能專心閲讀書籍。

三、考試作弊

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的存在並非偶然,而是有其一定的社會原因。一方面與我們的考試製度有關,好像讀書就是為了“分數”。但更主要的是,有些人總以為進了大學校門就等於苦日子熬到頭了,入學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談戀愛或者上網聊天上,到了考試時,就不擇手段地作弊。

四、“吞雲吐霧”

不少同學對於在公眾場合吸煙這項還是很厭惡的,可是學院裏吸煙的人還是不少,從走廊、廁所、食堂、寢室等等,基本上都學院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在吞雲吐霧以為自己這樣很酷,每當一股刺鼻的“香味”瀰漫開來,不當受害的是

自己的健康,也讓危害他人健康,害人害己之事,還是少幹為妙。吸煙既浪費錢有影響自己的健康,望能早日戒煙。

五、隨地亂丟垃圾

造成隨地亂丟垃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是有些大學生文明素質低,不管一些告示。還有就是有些學生衞生意識差。在來就是進入大學基本上沒有人監製他,因此有些不文明的行為就暴露出來了。覺得不是在家裏一樣,就影響不到自己的觀念也造就這現象,再來就是有些丟不垃圾筒之類的也就不管了,可見很多學生不注意這些習慣素養。

六、手機聊天

現在科技發達了,基本上每個大學生都有手機。可是在上課的時候,總是不時會聽到各式各類的手機鈴聲,影響其他同學上課,有的跑出去聽,影響自己的學習,甚至直接接聽電話,影響周邊的同學聽課。還有就是有些正在熱戀的男女,晚上在“煲電話粥”影響其他人的休息,以為出去走廊之後就影響不到了,但此時影響的人不但是自己的舍友還有住在隔壁的同學。

總的來説,通過以上的種種不文明行為,我想這些都是校園內隨處可見的不文明現象。這些不文明現象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在通過訪談和觀察的過程中發現由幾個方面可能影響到的關鍵。第一,社會環境對大學生的影響。第二,同齡羣體相互攀比模仿。第三,家庭教育關係的影響,對於孩子的嬌慣。第四,學院教育的疏忽。最後,則是監督的薄弱等。以上這些只是片面,但是對於這充分説明還有有一大部分人對文明的意識淡薄,我想可能是由於他們沒有對自己進行約束的關係,還有就是長期的影響已經在腦海裏面根深蒂固,我想如果要避免這些不文明現在需要長期艱苦努力,加強文明監製,增加這方面的教育。這樣漸漸得講擁有這方面的意識,文明素養也切實到自身,潛移默化之下自己將養成文明的好習慣,相信如此下去,我們的大學校園會更美好。

95後行為調查報告篇3

廣告的功能是使消費者對商品形成明確的概念,誘發消費者的感情,引起購買慾望,促使購買行為發生。通過對消費者行為的分析,進而力求使一則廣告包含更多的信息量,以便有針對性地作用於消費者購物的全過程,增強廣告的效果。消費者購買程序,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引起需要

需要引發動機,是購買過程的起點。需要可以由內在或外在的刺激引起。例如,飢、渴可以驅使人尋找可供吃、喝的東西;而飲食店裏色、香怡人的鮮美食品、飲料,也會刺激人的飢渴感。市場經營應特別注意喚起需要。廣告工作者應瞭解與廣告產品種類有關的實際上或潛在的需要,在不同的時間裏這種需要的程度,以及這種需要會被哪些誘因所觸發。這樣,可以通過合理的、巧妙的、恰當的廣告引導,在適當的時間、地點,以適當的方式引起需要。

二、收集資料

如果引起的需要很強烈,可滿足需要的物品又易於得到,消費者就會希望馬上滿足自己的需要。在多數情況下,被引起的需要不是馬上就能滿足,這時需要必先進入人的記憶中,作為滿足未來需要的必要項目。需要使人產生注意力,可能促使其積極尋找或接受資料,也就是藉助於對產品所積累的認識不斷收集有關產品的情報資料。廣告在這個階段要不斷刺激人的注意。這種注意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種。廣告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媒介,利用人們的這兩種功能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並幫助人們記憶廣告的內容,以便完成從知覺到堅信的心理程序,完成購買決策。

三、比較估價

消費者利用從廣告傳播得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對比,評價商品,作出選擇。在同類商品中,哪一種更適合自己呢?它的價格合理嗎?它與使用者的身份相吻合嗎?不同消費者評價商品的標準和方法,有很大差別。例如評價牙膏這種商品,有牙病者希望能防蛀,有的人喜歡香味,有的人則注重不同的味道。

四、購買決定

並非所有感到需要的人都會進行購買,有些人的需要在購買前的心理過程中,會逐漸衰退,或徘徊於“不確定”之中。採取購買行為前,須做出購買決策。購買決策是許多項目的總抉擇,包括購買何種商品?何種牌名?何種款式?數量多少?何處購買?何時購買?以何價格購買?以何方式付款等等。消費者對某一項目作抉擇時,又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如個人行為因素、環境因素、經濟因素等。經過比較,在眾多的商品裏挑選出自己最心愛、最理想的商品。

因此,在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階段,一方面,要向消費者提供更多詳細的有關產品的情報,便於消費者比較優缺點;另一方面,則應通過各種銷售服務,造成方便顧客的條件,加深其對企業及商品的良好印象,促使其做出購買本企業商品的決策。

五、買後感受

消費者購買商品後,往往會通過使用,通過家庭成員與親友的評判,對自己的購買選擇進行檢驗,重新考慮購買這種商品是否明智,是否合算,是否理想等,這就形成購買後的感受。由於有的消費者過高地估計了商品的質量,購買後易產生疑慮,懷疑自己所作的購買決策是否適當,即產生認識的不和諧性。這種不和諧性的程度,隨着使用中預期效果的實現程度和需求的滿足程度而發生變化。

購後感受是一種重要的信息反饋。行為影響態度,態度又影響以後的行為。如果已購買的產品不能給消費者以預期的滿足,使其產生失望或使用中遇到困難,消費者就會更正其對那個商品的態度,並在今後的購買行為中予以否定,不僅自己不會重複購買,而且還影響他人購買。如果所購買的產品使需求得到滿足,就能使銷售者和消費者建立起良好關係,並因此吸引更多的顧客。

綜上所述,消費者的市場消費需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各種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決定了需求的發展變化方向和趨勢。廣告心理策略就是要通過廣告媒介,喚起消費者對商品的注意和興趣,啟發消費者的聯想,誘發消費者的感情,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決心,達到銷售的目的。

95後行為調查報告篇4

一、存在的不文明現象及其影響

主要分為五類:

1、噪聲擾民

小喇叭:從清晨三、四點開始,沿街叫賣早點、收購廢品的小喇叭聲就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嚴重影響居民休息;

機動車:不分時間和路段隨意鳴笛。尤其是卧鋪客車半夜進城在高速路出口住宅區一帶長鳴汽笛,附近居民紛紛投訴;

商家:以招徠顧客或促銷為目的,外接音箱,隨時隨地播放錄音,震耳欲聾,影響周圍單位和居民正常工作和生活;

歌廳:音量超分貝,尤其是夏天開窗營業,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污染;

建築工地:夜間施工,噪聲擾民。

針對噪聲擾民現象,重慶已制定並出台了《關於在全城禁鳴禁停的通告》。在調查中得知,此項舉措在重慶得到很好地貫徹和落實,且收效顯著。羣眾普遍反映噪音少了,耳根清靜了,生活質量提高了。但也有少數司機、羣眾反映“全城全天候禁鳴”對司機開車、乘客乘車有所不便,提出“能否實行限時段、分路段禁鳴”的建議。

2、環境衞生髒亂差

高空拋物,亂扔雜物,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

商服區街面、居民區門前隨意倒污水、扔垃圾;

農貿市場菜農居民區內隨意傾倒菜葉、垃圾及牲畜糞便;

垃圾箱清運不及時,有的偏僻路段垃圾箱數日得不到清理;

街頭亂拉、亂掛、亂貼、亂畫、亂送野廣告,城市“牛皮癬”氾濫。

3、空氣污染

居民區內養殖家畜、家禽:糞便難以日產日清,氣味難聞。還有住户養殖羣狗,不分晝夜狂吠,影響周圍住户且危害行人安全;

户外燒烤:許多百貨門前的燒烤大排擋被取締後,統一安排至某些小區前空地經營,但小區居民反映煙塵太大,不敢開門開窗;

4、違章經營

個別交通運輸業主受利益驅動,視旅客生命為兒戲,嚴重違章超員超載;

機動車、三輪車無序停放,影響交通,人行路路磚不同程度受到損壞; 部分熟食、小吃攤點無證經營,或者室外流動經營,食品衞生安全難以保障; 在人行路亂搭亭棚、亂設攤點,形成“店外店”,影響市容;廢品收購站臨街設置,影響市容,阻礙交通。

5、思想道德行為不規範

個別商家、業主不講誠信,與外地遊客交易時存在宰客現象;

盜損公共設施,踐踏花草、破壞綠化帶,亂穿馬路、闖紅燈、不走人行道; 在禁煙場所吸煙,光膀子、穿拖鞋出入公共場所,從業人員語言不文明,行為不規範;

退休職工或社會閒散人員聚集在商業繁華地段或客運站等公共場所下棋、聊天、抨擊時事,既影響市容,又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

特殊的區域位置,使重慶具備了其他內陸城市所不具備的國際影響力。“在中國人面前,我代表着重慶人形象”,“在外國人面前,我代表着中國人形象”,從某種程度講,環境就是生產力,形象就是城市發展的“第一競爭點”。

噪聲擾民

環境衞生髒亂差

空氣污染

違章經營

二、不文明現象的主要成因

追根溯源,產生上述不良現象的原因很多,既有約定俗成的原因,也有社會風氣的影響;既有工作力度和資金投入的不足,也和市民的道德觀念、自身素質有關。總的來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公民思想道德培養不足,市民素質參差不齊

據統計,目前在重慶市區共有795萬常住人口,1千多萬流動人口。這是一個龐大的、多樣的、流動的社會羣體,,大多數人能遵守社會公德,對環境衞生的要求也較高,但仍有部分人對生活要求不高,也不注意社會公德,為了自己方便而破壞公共環境。例如:地處商業黃金地段的“望江樓”樓宅後面,由於部分居民、商家亂扔亂倒形成巨大垃圾場,環衞、城管部門多次清理、教育,亂扔亂倒者依然我行我素,致使該垃圾場存在多年得不到清除,嚴重影響市容及周邊居民住户生活質量。

2、資金投入不足,城市基礎建設不健全。

一是城管和環衞人員不足。目前城管執法人員不足,由於管理範圍不斷擴大,各種各樣的保障任務不斷增多,使這些城市管理人員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再以環衞為例,重慶目前配置的道路清掃保潔工難以滿足實際環衞工作需要(城市道路清掃保潔實行晨前普掃,白天保潔。其中城市主、次幹道、繁華窗口地區道路實行全天巡迴保潔制度。)。二是城市功能設施不配套。主要體現在:缺乏相應小型配套市場。菜農賣菜或居民自產自銷小園菜缺乏規範性經營場所,因此,在一些小區附近自發地形成了馬路市場,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再者停車場嚴重不足。受先天條件限制,停車難問題在重慶市日益嚴峻。環顧市區內大街小巷,小區內、門面旁、人行道、甚至步行街,幾乎處處都是“停車場”。非機動車的停放更是隨心所欲,想停哪就停哪,各大農貿市場、大市場門前,三輪車交叉停放,擁擠搶客,給交通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文化設施建設滯後。雖然近年來重慶加大了文化休閒活動場所的建設,但除老幹部活動中心和即將投入使用的宣傳文化中心和青少年文化宮外,其它大多都是露天場所。大量幹部、工人退休後無處可去,便分時段聚集在商廈門前或客運站等公共場所消磨時間。

三是環衞基礎設施及裝備落後。近幾年來,重慶市環衞設施得到較大改觀,但由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衞設施滯後的狀況仍然比較突出。據網上資料,目前重慶垃圾箱大多為敞口式的,不利於垃圾的存放和污水的排放。垃圾運輸車輛不足,滿負荷運轉,日清理垃圾量難以滿足日產日清的工作需要。此外,公廁少、檔次低,也是重慶市建設和管理的一大問題。據調查,近年重慶市先後建起多處公廁,但是有許多公園和農貿市場公廁數量貧乏,甚至有些由於管理不當造成損毀,等等。

3、職能劃分過細,部門之間缺乏配合。

城市的建設和管理是一項綜合的工程,涉及的部門多而廣,雖然職責界定得比較清楚,但各部門之間的配合一直是一個薄弱環節。造成了許多管理上的脱節。例如,在部分歌廳未經環保部門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的情況下,工商部門即發放營業執照,允許其營業;又如,衞生監督部門在對全市餐飲行業進行等級評定時,90%達不到標準。原因就是,建築商開發餐飲業商品房時,在沒有取得衞生行政監督部門的建築項目衞生許可的情況下即開工建設,造成後患。因此,加強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三、針對不文明現象的對策

交通秩序整治

1、規範完善主要道路的交通標識,為人民規範自身交通行為提供幫助。

2、開展“關愛生命,文明出行”文明交通行為計劃活動,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人民交通安全意識。

3、加大懲治力度,集中治理 “車輛違章行駛、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維護市區形象。

4、加強交通行為規範管理,保障車容車貌乾淨、整潔,文明出行;嚴厲打擊黑車、非法營運等現象,規範自行車停放秩序

市容市貌整治

1、增設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場所秩序的温馨提示語,讓羣眾在廣場、遊園、公廁等公共場所及時得到提醒,主動修正自己的不文明行為,提高公德意識。

2、加大懲治力度,嚴厲打擊隨意破壞城區公共設施的行為,通過嚴管重罰促使各種陋習的改變,確保公共設施完好無損,更好地發揮為人們提供服務的功能。

3、在廣場、遊園等場所以“愛xx,美家園”活動為主,着重整治隨地吐痰、亂扔雜物,損壞花草樹木、公共設施,隨地大小便等行為;加強對不文明行為的監督管理力度,糾正人們的不良行為,維護市區的形象。

個人不文明習慣整治

廣泛宣傳不文明行為的危害,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宣傳,逐步減少不文明行為。

四、實踐調查自我總結

本次社會實踐調查由於選題原因無法每個組員都參與到實地考察,但是都恰當地分配了調查任務,如數據處理跟報告撰寫等。總的來説本次調查任務還是比較好的完成了,其中也出現不少問題,比如調查地點的選取跟地理位置的考慮不周,相信在以後的實踐任務中會進一步完善。這次實踐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讓我們更加團結一致的解決面對的問題,實踐雖然辛苦,但是一勞永逸,收穫的東西可以算得上是無價的。

95後行為調查報告篇5

一、 前??

文明不只是一種習慣,一種理念,更是一種素質,一種光榮。文明素質是評價現代大學生的重要標誌。大學生來到學校不只是接受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接受道德教育,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學四年是為道德觀,世界觀打基礎的好時期。為什麼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在社會上會擁有較高的地位和較好的發展環境呢?因為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縱觀當代一些成功人士,他們的專業知識只是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中起了輔助作用,其實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良好的品德習慣。當代中國,大學生被普遍認為是一個高素質的羣體,大學校園是廣大有志青年夢想的地方。校園應該存在一絲文明的火種。校園文明,事關我們自己切身利益,影響長遠。好的校風,優良的校園環境,對我們身心的發展、知識的累積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大學校園裏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行為——亂扔垃圾,遲到早退,亂寫廣告,浪費水電糧食,插隊,抄襲作業,考試舞弊,在教室接聽電話、聊天打鬧,在宿舍深夜打牌、唱歌,衣冠不整,公共場所大聲喧譁、滿口髒話……這些不文明現象嚴重敗壞了大學校園的風氣,同時也直接作用着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針對大學校園內的的不文明現象,我們主要從五個方面來剖析,對梧州學院的148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我們將這些不文明現象披露出來,並不是為了揭短,只是想通過分析問卷,探討思考問題,找出不足,予以改進,使我們深愛的校園變得更加文明、更加可愛。

二、主體

1、民以“食”為天

俗話説“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食堂是在校大學生的一個“心儀”之處。

人多的地方就雜。所以我們注意到了食堂裏的各種現象。針對食堂裏的一些現象,我們做了一個調查。無規矩不成方圓,排隊是一個經久不變的話題。調查中發現,除個別情況外,98%以上的大學生在打飯的時候都自覺排隊。這説明大學生的素質普遍都很高。食堂是一個公眾場合,個人的行為要考慮到公眾的感覺,但是有些人自顧自的`方便,出入食堂穿着太隨便。譬如身着睡衣和拖鞋穿梭於食堂,不管怎樣,這在我們看來是不文明的行為。更有甚者,一些熱戀中的情侶為一表恩愛,竟當眾互相餵飯。通過調查60%以上的人看不慣這種行為。這種親密的行為不應該出現在公共場合。且大多數人認為這樣的表達方式是作秀,“愛”的成分不多,明顯在譁眾取寵。建議戀中的情侶們不要在公眾場合有過分親密的行為。説到食堂,想必大多數人也會隨之想到在食堂工作的叔叔阿姨們了吧。他們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我們吃完飯後應該自覺收拾碗筷,減輕他們的工作量,這也是大學生高素質的一種體現。不要吝嗇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值得高興地是,被調查的大部分學生對飯後不收碗的現象都很反對,説明我們大學生在這方面的做的還是挺好的。食堂是一個吃飯的地方,誰不想有一個好的環境來好好的享受美食呢?只要每一個人都注意平常的一舉一動,好環境自然來!

2、宿舍——休養??

當你坐在温馨的食堂時,你會覺得舒服;當你覺得每一個人都很尊重你,關心你時,你會感到窩心;當你的耳邊不再有那些難聽的話語時,你會高興;當你生活在一個文明的校園時,你會額外開心……

同樣的,在宿舍裏,我們也需要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來休息和學習, 宿舍是經歷一天勞頓後,疲憊身心的“休養所”。可是很多同學精力旺盛,使得本是溝通感情的“卧談會”卻成了嬉笑怒罵、高聲喧鬧的場所,嚴重影響其他同學入睡。其次,大多同學不愛護自己所居住環境的衞生,隨地亂扔垃圾,同時沒有節儉意識,浪費水電現象極其嚴重!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女生宿舍較為突出,大多喜歡開卧談會,晚上聊天到很晚,這樣不但影響自己休息,擾亂了生活規律,還影響到他人的作息時間,而男生宿舍,大多數男生是因為網絡遊戲而導致晚睡,夜深人靜之時,還有敲鍵盤的聲音!除此之外,隨地扔垃圾,大吵大鬧,浪費水電等等現象是宿舍裏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校園文化建設,也體現了大學生的自身修養素質,這將降低我們的層次。

我們的宿舍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愛護,唯有杜絕那些不文明現象,才能創造一個文明的宿舍,讓我們大家都攜手起來,共建我們共同的文明宿舍吧!

3、圖書館——藏經閣

我們還對同學們在圖書館內的行為進行了觀察,並對同學們展開了書面調查,發現同學們在圖書館內存在着以下問題:第一,佔位的現象。

有些同學習慣把書放在桌面上佔位,但比他或她早到的同學卻沒有了自習的位臵。第二,在安靜的圖書館裏,“噪聲污染”相當嚴重。手機來電沒調成靜音,高跟鞋拖鞋與地面“纏綿”,這些都對大家的學習環境造成了壞的影響。第三,在借書的過程中沒有把借書牌放在書的位臵。

據瞭解,這些行為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勢頭,阻礙了大學生“文明修身”的進程。因為這種行為在同學之間是會互相傳染的,就拿第一個佔位問題來説,就是一個互相影響的典型。其實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自覺維護公共的學習環境,減少影響他人的行為,利人的同時也是利人。

但還是有積極的一面的,同學們其實挺自覺愛護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籍的,很少同學有折書或在書中作記號的習慣,也會按時歸還書籍。這説明同學們有愛護公共書籍,遵守借書規則的意識的,這是好的一面,我們應當發揚下去,爭取做得更好。

4、教室,英才寶地

曾有一句古語:“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那麼教室不在於其豪華與否,而在於學生的言行舉止是否給了教室“靈氣”。一個人的素質如何,小小的一個舉動就能讓你再現真實的自我。譬如,教室裏你的文明,你給予的靈氣。

我們組通過調查問卷形式,來反映當代大學生校園內的一些不文明現象。據調查顯示,約有40%的同學曾為“課桌文化”獻過一份力,留下他們的“心聲”,而傷痕累累的課桌,也難以經受歲月的滄桑。那

些五花八門的,龍飛鳳舞的“愛情告白”早已失去昔日的“輝煌”,永久孤單的銘刻於課桌心中。黑板上,粉筆依然,80%的我們還在猶豫不決,該不該去和粉末親密接觸呢?這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連國小生都爭着做的事,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為什麼還遲遲不肯付諸行動呢?甚至還有人認為那是班乾的事。是長大了,害羞了?是長大了,臉皮薄了?還是我們丟失了那份已久的文明?世事沒變,變的是我們的“文明觀”——認為多做點事是很丟臉,沒面子。老師正在唾沫橫飛,底下玩手機聽mp3熱火朝天,突然一曲悠揚的音樂為老師“伴奏”,教室頓時鴉雀無聲。再突然外加一個“報告”遲到生。老師早已火冒三丈——當代的大學生已使老師忍無可忍,揮揮衣袖留下驚魂未定的學生,試問,到底是我們在學還是老師在學?調查顯示近有一半的學生有上述行為,我們不知道是喜還是悲?驚喜她們的“膽大創新”,還是悲哀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被不屑一顧?

滿目滄夷的教室,外加音樂手機漫天飛揚,高跟外加拖鞋噠噠的伴奏。還有毛髮直豎的teacher,英才寶地,為何淪落如此?這就是高素質的當代大學生嗎區區的小事,區區的舉手之勞,區區的文明禮貌,為什麼我們卻有這麼多學生做不到呢?從心開始,也許,文明還能挽救,從自我做起,也許,我們的靈魂還有歸宿,只要,只要我們肯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到文明,懂禮貌,育英之地還會“滿園春色關不住”!期待着,我們能有更多的文明,我們的育英之地定會再見“光日”!

95後行為調查報告篇6

前??

當代中國,大學生被普遍認為是一個高素質的羣體,大學校園是廣大有志青年夢想的地方。然而,在大學校園裏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亂扔垃圾,遲到早退,亂寫廣告,浪費水電糧食,插隊,抄襲作業,考試舞弊,在教室接聽電話、聊天打鬧,在宿舍深夜打牌、唱歌,衣冠不整,公共場所大聲喧譁、滿口髒話……這嚴重破壞了大學校園的風氣,對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會有負面影響。很多高校已經認識到這些不文明行為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並採取各種手段進行治理。

一、調查手段

共發放問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

1、食堂

別情況外,98%個公眾場合,個人的行為要考慮到公眾的感覺,但是有些人自顧自的方便,出入食堂穿着太隨便。譬如身着睡衣和拖鞋穿梭於食堂,不管怎樣,這在我們看來是不文明的行為。另外,食堂糧食浪費現象也較為嚴重,%80的同學用餐結束後會剩餘很多飯菜,甚至有時遇上飯菜不好吃,根本沒動過幾口,這在大學生身上絕對不應該出現。説到食堂,想必大多數人也會隨之想到在食堂工作的叔叔阿姨們了吧。他們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我們吃完飯後應該自覺收拾碗筷,減輕他們的工作量,這也是大學生高素質的一種體現。不要吝嗇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值得高興地是,被調查的大部分學生對飯後不收碗的現象都很反對,説明我們大學生在這方面的做的還是挺好的。

2、寢室

在宿舍裏,很多同學精力旺盛,使得本是溝通感情的“卧談會”卻成了嬉笑怒罵、高聲喧鬧的場所,嚴重影響其他同學入睡。其次,大多同學不愛護自己所居住環境的衞生,隨地亂扔垃圾,同時沒有節儉意識,浪費水電現象極其嚴重!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大多喜歡開卧談會,晚上聊天到很晚,這樣不但影響自己休息,擾亂了生活規律,,而男生宿舍,大多數男生是因為網絡遊戲而導致晚睡,夜深人靜之時,還有敲鍵盤的聲音!,隨地扔垃圾,大吵大鬧,浪費水電等等現象是宿舍裏普遍存在的問題!,也體現了大學生的自身修養素質,這將降低我們的層次。

洗手間水龍頭嘩啦啦的水聲,同學們你來我往卻對此毫無反應,只留下腳步聲為它“伴奏”;走廊上徹日徹夜亮着的路燈,教室裏全部開着的燈光,似乎都默默地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着諷刺——如今的學生節能意識竟是如此薄弱。 3、語??

把髒話當口頭禪的同學可真不少,有的同學甚至在公共場合也是髒話連篇,沒有一點忌諱,似乎説髒話已成為一種習慣,甚至一種時尚。有的同學面對不文明行為時,為了表明自己持批判態度,便破口大罵,不曾想在鄙視不文明的同時也在製造不文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