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鄉村調研報告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2K

對待調研報告,每個人務必要按照任務的需求,制定出可以執行的調研計劃,調研報告是調研事件的書面表達,是完成一項舉措的文件説明,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振興鄉村調研報告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振興鄉村調研報告5篇

振興鄉村調研報告篇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樂至縣作為四川省的“鄉村振興規劃試點縣”,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對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一、農業、農村、農民現狀

(一)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滯後

全縣農業基礎條件差,田地分散,地塊較小,不利於農業機械化生產。農業基礎設施欠賬多,水利設施老化嚴重,近年來,雖然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和村村通水泥路項目,但從全縣來看,比例仍然偏小,“田網、路網、渠網”等配套設施仍不完善,農業靠天吃飯的格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項目支撐能力不強,缺乏統一規劃,項目打捆使用,農口部門之間沒有很好好契合,各行其事,各自為陣,造成有項目無產業,有產業無項目支撐。

(二)農業經營者素質不高

受傳統農業的影響,我縣農業以家庭為單位的傳統小農生產方式居多,農户經營較為分散,直接導致產業規模小,很難進行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管理和標準化生產。農村人員結構老化,18-60歲真正意義的勞動力資源嚴重不足,人才斷代現象突出,人員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已不能滿足農業發展需要;農業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雙雙短缺,部分鄉鎮農技部門有的農技人員往往身兼數職,無法全身心投入農村技術推廣工作,同時基層農技員知識更新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

我縣龍頭企業(業主)發展規模較小,示範引領作用不強,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不規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社會化組織程度不高、輻射帶動效果不顯著,導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未能充分發揮示範作用。目前我縣農產品交易市場平台建設滯後,交易方式單一落後,市場信息不對稱,農產品產銷難對接,農產品產業鏈的各環節基本是分離的。農產品流通市場、農產品銷售還缺乏全方位的信息引導,缺乏及時、準確、系統、權威的生產、技術、價格和供求信息,其指導生產、引導銷售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基層政府服務能力不強

鄉鎮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相對艱苦,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加上進人渠道窄,影響了幹部補充,且優秀人才容易被上級部門挖走,造成鄉鎮幹部隊伍結構失衡、人員老化、青黃不接、斷層嚴重。部分鄉鎮中年幹部由於學歷和知識層次偏低,對新形勢下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認識不到位,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新知識的能力較弱,習慣於用傳統的方法解決新問題,在落實示範帶動、農業產業開發中,缺乏創新能力,點子不多,辦法不實用。部分鄉鎮年輕幹部,由於缺乏基層工作經驗,組織動員羣眾能力差,面對實際困難時往往顯得辦法不實用,與羣眾打交道存在障礙。部分幹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懈怠思想,缺乏勇於擔當的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貽誤了發展良機,造成了工作被動。

二、建議意見

(一)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

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幹部的培養、配備、管理和使用,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業、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建設丘區現代農業強縣提供全方位人才保證。一要紮實推進思想政治建設。堅持將政治建設擺在農業幹部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切實加強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準確把握“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定位,從政治高度認識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紮實推進紀律作風建設。深入開展整治和查處侵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開展正風肅紀,堅決糾正不正之風,大興敢於擔當、狠抓落實、為民服務、調查研究、清正廉潔之風,在全縣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牢固樹立農業系統幹部良好形象。三要紮實推進業務能力建設。堅持在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等業務知識學習的同時,引導農業幹部職工更加註重運用市場、法治、信息化和以點帶面的方法推動工作,不斷提升服務“三農”工作的能力。

(二)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加快建立教育培訓、規範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培育一批專業化程度深、分工明細、服務水平高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村經紀人、職業農業經理人,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經營主體,推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紅”“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專業農户”等模式,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運作市場化,提供農業技術推廣、優良品種引進、動植物疫病防控、質量檢測檢驗、農資供應和市場營銷等服務,使農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堅持示範引領、創新推動,創建一批省市級示範社、示範農場。

(三)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有力支撐。一要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綜合採取改造、配套、升級、聯網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城鎮供水設施覆蓋行政村比率、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質檢測能力建設。二要推廣和實施農村清潔能源,加強對生物質節能爐具、秸稈固化綜合利用、沼氣、太陽能節能房等新能源、新技術的推廣利用,積極引導農村能源結構的轉變。三要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和村社通水泥路項目,完善“田網、路網、渠網”等配套設施,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格局。四要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實保障農民住房安全。

(四)加大農業項目資金整合

充分利用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加大農業項目資金整合,注重產業發展的科學合理規劃和扶持政策的連續性,實現產業化基地建設的快速健康發展,最大限度地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安全的原料,實現種植業產業鏈更加緊密有效。積極爭取各級政府、部門對我縣畜牧業綠色發展的政策、資金、項目支持,合理利用政策、打捆項目資金、科學安排落實,最大化發揮政策和資金的槓桿作用,撬動市場資本,助推全縣畜牧業發展壯大。加快推動生物有機肥廠項目建設,建立覆蓋飼養、屠宰、經營、運輸等各環節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實現農業廢棄物無害化綜合利用,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治理機制。

振興鄉村調研報告篇2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鄉村振興,人才為要。按照市委的統一安排部署,我們調研組由市委組織部牽頭,聯合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組成。通過對xx市、xx縣、xx縣等縣區,進行實地察看、查閲資料、集中座談等形式,進一步深入瞭解鄉村人才隊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展情況和存在問題,為人才振興推動全市鄉村振興戰略,紮實做好三農工作釐清思路,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現狀

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圍繞引、派、育、用、留做文章,把優秀人才資源向基層一線集聚,將人才工作向服務鄉村振興聚焦,着力打造一支敢擔當、敢創業、敢帶頭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積極帶領羣眾增收致富,為全市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

截至xx年xx月統計,全市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為xx人,其中生產型xx人,經營型xx人,技能服務型xx人,技能帶動型xx人,社會服務型xx人。

(一)樹立導向,引導人才向農村基層集聚。圍繞基層人才的實際需要,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加強黨對人才流動工作的領導,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高層次專技人才、返鄉創業人士三支大軍,積極引導各級各類人才到基層農村幹事創業。一是政策導向引才。不斷完善各類優惠招聘政策,通過事業單位統一公開招考、特崗教師招聘、三支一扶招考等,鼓勵優秀青年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工作,為鄉村教育、衞生、農業等領域注入新鮮血液。近年來,xx制定了《xx市事業單位引進緊缺專業人才實施意見》(xx辦〔2018〕7號),加大鄉村振興急需人才的引進力度;xx區制定了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實施意見》(xx辦〔2018〕14號),對引進或調入基層工作的農業、醫療、企業等高層次人才給予政策支持;xx區制定出台《關於加快人才優先發展的獎勵辦法》(xx文〔2019〕12號),對鄉村振興急需緊缺人才在購房補貼、生活補助、個人所得税優惠、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政策傾,為優秀人才引進創造有利條件。二是柔性合作引才。xx年10月,市委書記xx親自帶隊參加了我省舉辦的第一屆xx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我市有關部門積極與中國博士後科技服務團達成簽約意向xx項,通過簽約聘請人才合作顧問、特聘專家等形式,柔性引進博士後xx人,涵蓋裝備製造、生物製藥、現代農業等多個行業領域,持續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便捷高效的人才智力支持。例如:xx有限公司柔性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xx,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農業部重點實驗室,建成了農用無人機的科研、生產、經營、售後和培訓服務平台,為廣大農民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三是鄉音鄉情引才。搭建鄉音橋,採取走出去訪與請進來談等方式,積極向在外鄉土人才介紹家鄉發展變化和人才引進政策。打好鄉情牌,年初歲末,利用返鄉高峯,通過建立微信羣,發送《致在外鄉土人才一封信》,召開座談會、懇談會等形式,鼓勵引導在外人才返鄉創業、就業。敞開直通車,黨員牽線搭橋,深挖周邊資源,吸納本地在外成功人士、鄉賢等,通過合法選舉、名譽聘請等形式,進村兩委班子,帶領羣眾共同致富。例如:林州市大力實施鄉土人才迴歸和名譽村長工程,鼓勵在外鄉土人才返鄉創業投資。xx鎮xx村邀請在外成功人士xx回村擔任支部書記,xx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xx萬元。投資300萬元建成黨羣服務中心及文化廣場,引進林果發展項目有效帶動周邊農民就業致富。又如,xx鎮高家台村,邀請外地創業人士,集中打造民宿、畫家村寫生基地等項目,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產業。目前xx市已建立鄉土人才庫xx人,選聘名譽村長xx名,創建農業生態園xx家,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xx萬元,創辦各類企業xx家,帶動就業xx人。

(二)精準選派,為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牽線搭橋。始終將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管理、技術、智力三條通道。一是選好農村黨組織帶頭人。採取下派、外引、內育等方式,注重從農村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和鄉賢等羣體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不斷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建設。目前全市在崗第一書記xx名(其中市派117名),實現對全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村、組織軟弱渙散村、深度貧困村全覆蓋。同時,市、縣兩級共選派駐村工作隊xx個、工作隊員xx人(其中市派xx人),進一步充實幫扶力量,鼓勵優秀年輕黨政機關人才,紮根服務基層,幫助村兩委理清發展思路,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二是派好科技特派員。持續抓好特派員隊伍建設,聚焦需求、強化服務,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在農業科技創新、脱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通過送技術上門、現場諮詢、集中培訓、網絡答疑等方式,選派、引導各級各類人才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科技創業與技術服務。例如:結合科技特派員十百千工程,市科學技術局實行省市縣科技特派員三級聯動,針對農村農民生產技術瓶頸,創建示範基地,引領新品種新技術示範等,以點帶面,輻射推廣,開展技術服務、培訓,致力解決農業技術難題,從科學技術層面助力鄉村振興。三是派好專家服務團。持續選派教育、農業、衞生等各類專家服務團,將單兵作戰升級為團隊攻堅,重點圍繞三農產業項目,開展政策諮詢、項目策劃、技術服務、智力輸送等,助力鄉村振興一線。例如:市教育局堅持智力輸送,每年選派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城鎮優秀教育xx名,赴兩區(xx縣、xx縣)受援縣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任務;選派市直學校xx名以上優秀教師赴鄉村學校開展兼職支教工作,彌補了鄉村優質師資不足,有力支持農村教育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智力支持。

(三)注重培訓,為基層人才提質增效。積極創新培訓模式,注重培養的連續性、培養對象上區分層次性、培育方法上兼顧多樣性,努力培養一批善於經營、精於管理、勇於創業的農村複合型人才。一是根據培訓主體開展專題培訓。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等新型農村人才培訓。以種糧大户、養殖大户、畜牧養殖場、農業園區等主體帶頭人為重點培育對象,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截止目前,已培育500畝以上種糧大户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xx餘人、育畜牧養殖場主xx餘人、全市農業園區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xx餘人;以開展示範家庭農場、示範合作社、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建活動為載體,培育了一批新型農村實用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家庭農場主xx人,農民合作社帶頭人xx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xx人。二是依託農村傳統技藝協會開展技術培訓。根據本土行業特色、人才特點,組建傳統技藝協會,加強本土人才之間的聯繫,在協會內部建立產、學、研等技術小組,不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指導活動。例如:xx協會基於xx多家會員單位開展行業內部專業技術培訓,帶動就業xx多人。此外,xx還組織成立電線電纜協會、服裝加工協會、紡織業協會等傳統技藝協會等。目前,全縣已成立各類傳統技藝協會x個,x名協會帶頭人,通過傳、幫、帶,引領周邊羣眾致富。三是利用職業技術學校等基地開展專業培訓。支持建設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基地,採取面對面、手把手的現場培訓和示範指導,理論聯繫實際,就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以及農業經營、農村社會管理等內容開展培訓。截至目前,已建設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基地xx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xx人。例如:xx縣職業中專,加強校內外基地建設,實現農科技示範工程,讓農民入眼,以校內現代農業生態示範園為重點,以專業教師示範項目為平台,引領農民發展現代化農業,着力培養和造就一批現代農民經紀人和專業大户。

(四)創新載體,促進人才服務鄉村振興作用發揮。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為契機,圍繞實現我市一個重返、六個重大目標任務,着力三個搭建,引導人才向基層傾斜、資源向基層匯聚、力量向基層集中。一是搭建農業農村創新創業平台。着力打造適應於農業農村創新創業需求的眾創空間,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市科技局制定印發《xx市科學技術局關於開展xx年度市級星創天地建設工作的通知》,開展了2018年度市級星創天地建設工作,共評審出包括農村創新創業在內的10家市級星創天地,提高了農業創新供給質量和產業競爭力。同時,開展我市農業科技園區(基地)的培育工作,認定農業科技園區x家,示範基地x家,並給予x萬元獎補專項資金,引導科技人才在技術開發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搭建科技實踐平台。組建農業科技人才特色服務團,讓技術人才紮根農村,直接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市農業局發揮部門優勢,專門成立全市農業(畜牧)系統特色產業精準扶貧專家服務團隊,組織x個專家服務組的x名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層,特別是在特色農業農產品、畜牧養殖業、優質糧食產業、設施農業產業、農村沼氣產業等方面,開展技術服務與指導。xx縣組織糧食產業技術人員,建立涵蓋貧困村的x萬畝鄭麥x等優質強筋小麥種子生產基地,推進整建制發展,支持企業特別是帶貧企業申報x優麥國家地理標誌,提升x優質強筋小麥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搭建專業技能服務平台。整合全市各級各類專家人才資源,以實施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農村實用人才包村扶貧行動計劃、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精準扶貧行動計劃、骨幹醫護人才下基層健康扶貧行動計劃、骨幹教師下鄉支教行動計劃、文藝工作者送服務下基層行動計劃、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行動計劃等x個計劃為載體,開展支農服務活動。xx縣業印發《關於開展抓人才、聚智力、促脱貧活動的實施意見》,統籌全縣專業技術人才力量,組織開展專家人才系列專項服務活動,為扶貧攻堅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xx市印發《xx市人才助力脱貧攻堅雙聯雙扶活動實施方案》,激發各類人才投身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五)強化保障,激發人才紮根基層動力。營造良好的環境是吸引留住人才的關鍵。一是管理上規範。下發《專家人才智力支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關於開展全市農村實用人才統計調研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鄉村振興人才工作網絡及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為進一步瞭解和掌握全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基本情況,探索農村實用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全面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的動態管理。二是使用上傾斜。對選派到一線工作實績突出的人才,優先提拔重用,讓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在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評選市級優秀農村實用人才x名,推薦省級優秀農村實用人才xx名。我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xx、xxx兩位同志,獲得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農牧系統評選表彰一批市級優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中,現代農業先進園區x個、十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x個、十佳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x個、十佳示範家庭農場x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示範場x個,營造出了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三是生活上支持。成立專家服務基層工作站,在政策諮詢、資金支持等方面提供全天候服務,為優秀人才實施創新創業提供穩定的家。對於引進的專家人才,在住房政策、工資待遇、子女就學就醫等方面給予傾斜,盡最大努力讓引進人才切實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存在問題

雖然我市人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人民羣眾的熱切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人才服務鄉村振興載體設計還不夠科學,對接基層需求還不夠精確。雖然每年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都依據職能,對縣區、鄉鎮進行相應的指導、培訓活動。但是在培訓供需對接方面不夠精準,有時存在有人唱戲,沒人聽戲的情況。比如:是否能及時針對林果種植户提供相應的林果種植技術。

二是職能部門在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還沒有形成工作合力。通過調研發現,各縣區、鄉鎮存在人才工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導致人才工作開展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職能部門對於人才工作職能不清,各唱各戲。個別部門對人才工作做什麼、怎麼做沒有頭緒,經常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導致人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缺乏有力抓手。甚至個別職能部門,不重視人才工作,缺少主動作為、積極參與的意識。

三是基層農村在引才、留才服務保障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在引才方面有時存在抓大放小的情況,眼睛都盯着大專家大項目,從而忽略了周邊的土專家田秀才和微創項目。又或者受到基層配套設施環境制約,引來的人才留不住。因時因地因勢引才,加強人才引進後的配套服務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對策建議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下一步,建議根據調研發現的問題,會同相關部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明確工作職責,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政策制度,進一步理順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等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工作關係,做好任務分配,相互支持和配合各級各部門在職責範圍內開展工作。促進人才工作同分工、同部署、同推進,壓實責任,形成全方位工作合力。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既要分得清,又要合得來。市委組織部正在積極籌備《全市人才工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積極引導鼓勵相關部門,在挖掘人才信息、引薦人才落户、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上形成合力,多做貢獻。

二是精準對接需求,務求工作實效。以滿足農村發展實際需求為出發點,進一步完善專家人才信息庫,形成市、縣、鄉三級聯動機制,由鄉、村點單,市、縣接單,基層村、農户和相關專家人才進行雙向選擇,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形成按需引、選、派、送,努力做到相關項目與所需人才、技術形成無縫對接的良性互動,真正讓農村基層羣眾享受到各級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紅利。

三是強化擔當作為,鼓勵奮發有為。以我市開展的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主題實踐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鄉村基礎產業、資源優勢,搭建切合實際的創業平台,促進人才理論優勢與本土農民實踐能力相結合,互相學習,互相補充,帶動本土人才培育,建立起人才活水源,讓更多的人才能夠在農村施展才華,實現自身價值。同時,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鄉村人才的基礎生活保障,提升人才的農村歸屬感,着力解除後顧之憂。讓願意留在鄉村、振興鄉村的人更安心,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

振興鄉村調研報告篇3

為充分了解我市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情況以及村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關注度,5月21-25日,市統計局組織力量對全市鄉村振興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抽取了梁子湖區樑子鎮沙灣村和沼山鎮湖瓢村。調研採取實地調查和交流座談相結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56份。按照性別分類,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齡分類,50歲以下22人,50歲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類,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調查對象的身份分類,村民44人、村幹部8人、鄉鎮幹部3人、其他1人。從調研結果看,全市鄉村變化明顯,鄉村振興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民增收難、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相關問題,須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一、農村居民對鄉村振興的關注點

(一)期盼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

在被問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有關鄉村振興的選項中最感興趣的部分”時,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3人選擇“生活富裕”,佔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

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4人認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提高居民收入。雖然近年來我市農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然而,要實現農民持續增收,難度依然較大,需要多方合力來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資金、人才、技術向農業農村流動。

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認為影響鄉村振興的因素是資金、人才、技術的,分別有42人、35人、37人,分別佔75.0%、62.5%、66.1%。在問到“您認為鄉村振興的因素有哪些”時,沙灣村六組龍羣蓮回答説“當然是資金、人才、技術了,沒錢,怎麼搞好農村,有錢,沒人才和技術也搞不好農村啊”。資金、人才、技術在鄉村振興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是大家的共識。

(四)期盼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期盼的是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的分別有32人、20人,分別佔57.1%、35.7%。認為家裏每年負擔最重的是醫療的有20人,佔35.7%。希望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報銷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聲。

二、鄉村振興的有利因素

(一)產業發展逐步壯大

近年來,專業大户、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組織不斷壯大,為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7年,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105家,省重點龍頭企業12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長10.77%。同時,全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武昌魚、藍莓、沼山胡柚、樑道大米等特色產業,打造本地農產品品牌。2017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點308個,示範點45個。全市新增農產品“三品一標”有效品牌88個,總數達204個,同比增加40個,增長24.39%。

(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近年來,鄂州市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全市美麗鄉村建設。調查中發現村民感覺變化最大的是“道路變好了變寬了、房子變大了、村子變乾淨了”。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更加註重提高鄉村資源利用率,2017年主要農作物秸稈產生量約60萬噸,綜合使用量達57.7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96.2%,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鄉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鎮集中、區轉運、市處理”的模式集中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指數達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對鄉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污水集中處理指數達到90%以上。

(三)鄉風建設基礎紮實

全市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村衞生室、圖書室、體育健身場所、村民活動中心等基礎公共服務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為鄉風建設奠定了基礎。同時,全市對鄉風建設不斷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注重以鄉村文化為載體,在尊重原有鄉村文化體系的基礎上吸納現代元素。在進行農村舊房改造時堅持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

(四)鄉村治理有序推進

鄂州市積極探索農村社會管理途徑,整合面向農村的各種管理服務資源,建立全域覆蓋的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每個村都有配備網格員,負責收集社情民意、監督環境衞生、調解矛盾糾紛等工作。網格化的服務管理體系不僅降低了鄉村治理成本,而且促進了鄉村的和諧穩定。現階段,隨着農村集體資產股權化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斷完善,鄉村治理更加科學高效。

三、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一)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

在與村民的交談中瞭解到,一户農民種植0.8畝地的小麥,產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種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農藥20元),人工未計,虧本5元。據調查,今年化肥、農藥、飼料等農資價格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上漲,全市化肥價格按簡單平均,平均漲幅22.8%。同時,農業生產人工成本不斷增長。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

(二)鄉村特色產業不強。

通過走訪企業,我們瞭解到,生產特色農產品的企業規模小、生產鏈短,產業集羣度低。以湖北省樑子鎮鐵皮石斛生產基地為例,基地負責人表示鐵皮石斛種植、加工技術要求高,其中從鮮品烘焙成幹品這一環節目前依賴於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這一環節技術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訓工人,由於是臨時作業,難以留住工人,所以寧願將鮮品運往浙江同行那裏進行烘焙處理。

(三)技術人才支撐不足。

通過調查瞭解,農村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50歲以上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較少。務農人員文化程度一般以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主。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推廣難,不利於農業現代化發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在調研過程中,部分村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做農活了,希望政府供養他們。一些人覺得醫療費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報銷費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難和問題習慣於等政策、靠扶持、要條件,過度依賴政府,缺乏艱苦奮鬥、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幾點建議

1.提高鄉村治理水平,促進共治共享。

一是加強基層組織作風建設。基層幹部要解決好農村各種錯綜複雜的問題,需要不斷增強鄉村治理能力,轉變工作作風。在面對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問題時,切實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實處,為百姓幹實事幹好事。二是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加大對基層幹部法治教育培訓,提高他們民主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意識。三是加大鄉村振興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向村民宣傳國家各項政策時,進行合理引導,讓羣眾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同時,摒棄“等靠要”思想,通過自身努力奮鬥,實現生活富裕。

2.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激發內生動力。

一是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觀光旅遊、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力爭聚集一批特色產業創新性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產業加快升級。三是以品牌意識拓展市場。做響“武昌魚”、“梁子湖”兩大品牌。用“一條魚”、“一個湖”帶響“樑道”、“樑心”等一批產品品牌。

3.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發展農村經濟。

堅持增加民生投入,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縮小城鄉差距。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產綠色安全農產品的同時,注重發展農耕文化、鄉愁等精神產品,打造生態宜居的好環境。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同時,加大對農業新業態的投入,推動農業多功能拓展,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創意農業、休閒農業、健康農業、快樂農業等,使農業成為人們追求幸福的新產業新業態。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振興技術人才。鄉

村振興,關鍵在人。一是加強農業農村幹部隊伍建設,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幹部的培養、配備、使用。二是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引進農業科技人才,提高科學種養水平,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提升農業生產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三是鼓勵返鄉大中專畢業生、退役士兵、“三新”農民創新創業,使他們成為帶動農村發展的生力軍。同時,進一步細化扶持返鄉創業的相關政策,為返鄉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

振興鄉村調研報告篇4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以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為前提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曾經極大地釋放了農民的潛能,深刻地改變了我國農村面貌。但是,隨着農村勞動力的老化和減少,農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產出低效化等問題也逐漸凸顯,並逐步滯後於現代農業的要求,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一道坎。近年來圍繞落實農業農村改革部署,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關係這一改革主線,通過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創新經營體制的方式,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現狀及難題

街道村地處街道北面,距離城區2.5公里,下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519户,農業人口1781人,現有耕地面積1947畝,人均耕地約1.09畝。在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初,為了體現公平原則,將耕地分級搭配,整田整土劃割為若干小塊分到農户,導致每家每户承包經營的耕地零散分佈。隨着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在家的“留守農户”接手耕種承包地,使地塊分佈更加零散。如村5組其中一户農民3.5畝旱地被劃分成10餘塊,最小的一塊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諸多不便。

一是難以進行機械作業,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

三是產業結構調整相互掣肘;

四是種養結合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難以有效運行;

五是對外土地流轉涉及農户多,難以協商一致;

六是地塊分割產生了較多不能耕作的邊界,浪費了耕地資源。圍繞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通過承包權入股、土地預流轉的方式,有效地實現了耕地的“團聚”和適度規模經營,勞動效率和經營效益也相應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構想

在村調研發現,雖然羣眾意識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種弊端,也有將土地“集零為整”的願望,但缺乏系統性解決方案和具體路徑,缺乏組織者。如農户間相互可以進行土地調換,但各懷心思,效果有限;外部業主整體流轉集約經營因農户意見不一難以達成。鑑於此,我們在廣泛調研、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提出了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試點的構想:以生產社為單位,以農民自願為前提,農户的耕地承包經營權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對農田進行集中整理,引進專合社、龍頭企業進行成片經營。在具體探索過程中,我們分別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經營試點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預流轉協議》等,組織街道及村幹部成立了工作小組,通過宣傳動員並與村民們達成一致意見,在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情況下,以書面協議形式,每户農民將所有土地經營權委託給所在村民小組,村民小組和村集體資產公司完善入股相關手續,實現土地標準化整理和規模化經營。

三、土地股份制的實踐和成效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街道以村為試點村,通過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吸引民間投資,以村集體資產公司為主要載體,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民”的互利共贏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血橙基地,切實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一)落實三權分置。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後,推進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堅持推進“三權”分置並行,落實好集體所有權,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動搖,這是開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實踐中,穩定農户承包權,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權權能;放活土地經營權,創新土地經營權流轉模式,推行由農民一次性出租讓渡土地經營權向入股經營、合作經營等共享土地經營權方式轉變,形成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機制。

(二)規範資源管理。街道村xxxx年註冊成立市區社區集體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對現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級公益性房屋等集體資源資產進行清產核資,通過回收分散的`集體資產,對村級“三資”開展集約化、規範化管理。對村集體經濟共有人進行確認,為下一步村集體收益分配提供依據。按照“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户”的思路,農户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到村集體公司,集體公司聘請專合社和農村經紀人負責生產經營,通過把村集體資源資產折股量化組建村集體公司,並整合上級財政扶持資金和吸收民間資金,實現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和農户之間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贏。

(三)培育主導產業。

一是以區大規模綠化行動項目(混交林)為支撐,通過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規範化種植塔羅科血橙1000畝。注入社會化資本,完成“夥兒山牌”血橙商標註冊,通過電商平台開展前期市場拓展、銷售。

二是林下種植蔬菜、芽菜等,並與公司簽訂蔬菜訂單收購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發展特色水產和肉牛生態養殖,利用嘉隆竹木專業合作社竹筍加工廢料為牛飼料,牛的糞便作為種植血橙有機肥,實現種養結合、種養循環。四是培育發展休閒農業經營主體,結合血橙、蔬菜種植、有機草莓等產業,融合新村發展和七洞湖休閒體驗,打造村田園綜合體品牌,建立1-2家星級農家樂、農業公園,形成輕紡園區和南觀路農業旅遊示範點。

(四)優化利益機制。進一步強化產業發展對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作用,村集體公司爭取區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資金90萬元投入血橙種植項目,專合社吸收民間資金和技術,通過採取“村集體資產公司+專合社+農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導農户、村集體公司和參與“三變”改革的新型經營主體依法訂立合同或協議,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股份聯結和合作機制,確定村集體與合作社共佔4成、入股農户佔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股權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擬實施經營收益二次返利,切實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居民股東權益。同時,聘請本村種植大户、貧困户進行長期或臨時性工作,以工資收入的形式回饋種植大户和農户。

(五)開展新村建設。加快“四好村”創建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着力實施農村房屋改造、風貌改造、環境整治、潔淨亮化工程;開展農村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和廁所改造,示範區內農房、道路及沿線人居環境改善逐步提升,適度統一,彰顯特色;推進鄉風文明示範工程建設,建立完善“一約三會”(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反黑會),開展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户、文明院落等評比,開展法律明白人、法律進鄉村等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羣眾生活;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提振貧困羣眾精氣神。

振興鄉村調研報告篇5

十年前,四都鄉作為松陽縣整鄉搬遷的下山脱貧鄉鎮,不少農户下山搬遷到縣城周邊生活,村裏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閒置,鄉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十年後,四都鄉大力發展精品民宿,一些賢才能人返鄉創業,鄉村重新煥發新活力。調研組針對四都鄉基層黨組織如何利用民宿經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課題,展開深入調研,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四都鄉是松陽典型的山區鄉鎮。20__年以來,該鄉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生態資源和鄉村優勢,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精品民宿建設。截止目前,全鄉共有中高端民宿、農家樂27家,牀位283張,餐位1500餘個,共接待遊客50餘萬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凸顯,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增強。

一、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成效與啟示

(一)品質引領,政府主動作為。

一是高起點,開展規劃設計。引進國內外知名團隊參與規劃建設,先後與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等團隊開展緊密合作。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個知名學院的團隊聯合設計施工。在政策處理之初,村兩委幹部主動參與難題解決,村民思想不通,實行黨員聯繫户包乾制度落實;村莊建設進度延緩,村兩委幹部齊上陣,確保按時完工。

又如,20__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過雲山居”試營業,三年多入住率穩定在90%以上。業主與村集體良好互動,多次參與“主題黨日”志願者服務,為村民送上寒冬裏的暖陽;20__年以來,南京先鋒書店、雲夕酒店、榔樹民宿綜合體等先後入駐四都,期間,村主要幹部全程參與,營商環境和諧。

先鋒書店

二是強整合,建設基礎設施。四都鄉統籌整合,全域謀劃,結合六邊三化三美、五水共治、傳統村落保護等工作,整合資金,在道路建設、村莊環境整治、自來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優先考慮民宿發展村的配套建設,加大政府投資力度。20__年以來,共投入政府資金3000餘萬元用於村莊和民宿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三是優保障,提供高效服務。如何利用民宿發展助推村集體增收,四都鄉陳家鋪村、西坑村、莊河村走出了一條盤活存量資源的道路,將村閒置房產、土地、山林等統一租賃到村集體,為客商提供優質資源。做好政策處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動對接民宿項目建設各階段存在的難題解決,形成鄉、村、民宿三方聯動模式,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

(二)內涵發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當地,深挖特色。堅持高品質的規劃設計,現已營業的過雲山居、雲端覓境等除了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當地文化元素,鄉村特色,在保留中創新,在創新中顯品質。

二是發揮優勢,融入鄉村。一方面通過舉辦蘿蔔節、鄉村音樂節、鄉村論壇、藝術沙龍等風格各異的活動以及與村民共過傳統節慶等形式,進一步融入農村、農民。另一方面村兩委邀請設計師、專家等參與村莊建設,為村莊發展把脈,聘請了王維仁、張雷、葉勝海等7人為鄉村振興顧問。

三是注重長效,打造品牌。重視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設,積極研發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禮等,開展員工服務、禮儀等培訓,組織參加管家、廚師比賽等。

(三)強村富民,助推鄉村振興。

一是民宿帶動“雙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蘇、温州、上海、杭州等城市為主的客源市場,民宿經濟進一步壯大,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500餘人,間接帶動相關行業就業1000餘人,村集體年增收40餘萬元。

二是民宿促進產業。通過民宿的健康發展,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級合作社4家,全鄉生態循環農業、文化產業、全域旅遊等發展勢頭良好。

雲端祕境

三是民宿改善鄉風。隨着優秀人才的鄉村迴歸和深入參與,“鄉村振興”講習所孕育而生,社會治理格局發生新變化,文化修復、人心修復於無聲處改變着鄉風民風。

調研組也發現四都民宿發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深度挖掘不夠,功能比較單一,缺乏與生活習俗、生態資源、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質化現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觀類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體現民宿主人獨特氣質、內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建議

根據四都鄉民宿旅遊開發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調研組提出如下發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鄉村民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應始終放在“鄉村振興”和“三農”戰略的大背景下謀劃,否則就喪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樹立與村集體、村民共融共生的發展意識,最終於村集體之間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產融合。要鼓勵民宿業主樹立對農業、農村、農民的行業特色、空間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識;要加強對當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環境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做好“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文章。

通過五年的探索和發展,四都鄉在民宿經濟發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堅持以黨建引領村莊發展,在城鄉融合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文化復興、生態環境保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鄉村振興的“四都模式”,為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邁出了新步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