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7W

心得體會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可以為我們的未來提供指導,心得體會是對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成功和失敗的總結和反思,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7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7篇

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篇1

走生態宜居之道,跑上“綠色發展”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要把鄉村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因地制宜實施垃圾、污水、河湖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鄉村是綠色生態涵養的主體區,生態經濟是鄉村最大的發展優勢。

基層幹部要抓住綠色生態這個關鍵,在科學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中,構建綠色發展格局,着力打造符合本地特點的生態旅遊產業,從而實現和增加鄉村旅遊經濟收入。同時要繼續用好國家在土地和信貸方面給予扶持政策,繼續在招商引資中探索和完善農村集體經濟參股經營方式,激活更多內生動力,以“原山原水原鄉人”來盤活“原生態”,高質效推進農村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走產業興旺之道,跑上“質量興農”高速。農村產業發展是城鄉融合創新發展,要依託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兩年來,農村農副產品數量已經達到極大規模,市場銷售也實現了多線多點。當前,產品質量已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也是贏得消費者的關鍵因素。農村羣眾要實現持續致富,做好質量文章是關鍵。

基層幹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農副產品質量提升上來,指導羣眾把好田間地頭生產環節的質量管理,高質量方能贏得市場認可,從而使產業長久興旺。“十四五”規劃強調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基層幹部在推進產業興旺中,務必將糧食生產融入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佈局、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建設智慧農業。

走治理有效之道,跑上“鄉村善治”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會治理的基礎在基層,薄弱環節在鄉村。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十四五”規劃要求深化農村改革,從土地要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土地徵收、“三權”分置等方面,以改革治理的實效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基層幹部務必將農村社會治理和經濟治理有效融合,更好地實現鄉村高水平的有效善治。目前,鄉村治理水平已經得到較大提升,但還需要完善鄉村經濟社會治理一系列科學化、規範化、程序化的工作制度。同時,基層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制度施行治理的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只有把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的效能,才能為全面小康的農村社會提供高水平法治保障,走好鄉村善治之路。

走鄉風文明之道,跑上“文化興盛”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十四五”規劃中強調了“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基層幹部要抓好兩者的有效融合,要充分認識中華文化根植於農耕文化的歷史淵源,要認識鄉村是中華文化最廣闊的地域載體。鄉村文化振興,鄉風文明是重點。

基層幹部在實際工作中要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藴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要一邊挖掘一邊普及宣傳。同時要結合時代要求,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鄉風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的新氣象,並由此進一步豐富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鄉村振興是經濟上的富裕,也是文化上的充實。只有物質和文化都得到振興,農村鄉風文明、文化興盛才能更好體現。

走生活富裕之道,跑上“安居樂業”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關乎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目標。當前,脱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廣大農村羣眾來到了“十四五”新徵程的起點,將開啟鄉村富裕的新生活,新的奮鬥將是鄉村振興的奮鬥。

基層幹部要適時把握宣傳和教育時機,教育廣大農村羣眾善享富裕的同時要心存感念,要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看得清光明的發展前景,自覺維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積極主動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宏偉事業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奉獻應有的力量。

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篇2

“集結號”響徹着對黨忠誠。衡量黨員幹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回望脱貧攻堅這場可歌可泣的偉大征程,有無數值得我們銘記的瞬間,黃文秀、張小娟等1800多名同志用生命踐行了對黨忠誠,毛相林、白晶瑩等扶貧幹部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對黨忠誠,用汗水鑄就了黨員幹部的信念與忠誠。時間座標見證者脱貧攻堅的壯績,更見證着忠誠的力量。鄉村振興的“集結號”已吹響,嘹亮的號聲鼓舞着廣大黨員幹部保持對黨和國家的絕對忠誠。廣大駐村幹部要在奮進新徵程上書寫對黨的絕對忠誠,在基層一線不斷涵養忠誠品格,以踏實肯幹的工作作風、幹事創業的熱情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集結號”承載着使命擔當。需要看到,做好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還需要駐村幹部一件事接着一件事辦、一年接着一年幹。更要看到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全面完善和創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脱貧攻堅,需要駐村幹部去不懈攻堅克難。

為此,要鼓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紮根鄉村,準確把握職責定位,既做羣眾的“貼心人”、鄉村發展的“領路人”,更要做政策落地的“執行者”、鄉村振興的“操盤手”,切實履行好職責和使命,同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打“攻堅戰”“持久戰”。這樣,才能以擔當作為努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集結號”藴含着竭誠為民。“治國之道,富民為始。”黨和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力度、規模和投入推進脱貧攻堅戰,體現了造福人民、不負人民的高度責任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績。駐村幹部要明白駐村幫扶不能有歇一歇、停一停的思想,唯有紮根鄉村,把身子沉下去、心沉下去,矢志不渝地兑現“為人民服務”承諾,方能取得人民滿意的政績。因此,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既要立為民服務之志,把羣眾放心上,當親人,用心用情用功去解決民生痛點、助力一域發展、迴應人民的期望,讓人民羣眾的“表情包”成為檢驗駐村幫扶工作的“晴雨表”。又要下大氣力增強本領,自覺加強學習,不斷積蓄力量,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本領,以實實在在的改變體現駐村幫扶成效。唯有如此,才能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在“集結號”中開啟新生活、新奮鬥,聽懂“號聲”背後的內涵,鄉村振興道路的“新徵程”將永遠充滿奮鬥的澎湃動力

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篇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造就更多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一)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創新培訓機制,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引導符合條件的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鼓勵各地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

(二)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縣域專業人才統籌使用制度,提高農村專業人才服務保障能力。推動人才管理職能部門簡政放權,保障和落實基層用人主體自主權。推行鄉村教師“縣管校聘”。實施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繼續實施“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計劃等,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支持地方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靈活設置專業(方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鄉村振興培養專業化人才。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等。

(三)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保障其在職稱評定、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深入實施農業科研傑出人才計劃和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項目。健全種業等領域科研人員以知識產權明晰為基礎、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公益性和經營性農技推廣融合發展機制,允許農技人員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合理取酬。全面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

(四)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律師、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願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研究制定管理辦法,允許符合要求的公職人員回鄉任職。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現代農業,培養造就新農民。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税費減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確政策邊界,保護好農民利益。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等羣團組織的優勢和力量,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積極作用,支持農村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鄉風文明建設、農村弱勢羣體關愛等。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加強對下鄉組織和人員的管理服務,使之成為鄉村振興的建設性力量。

(五)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建立自主培養與人才引進相結合,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實踐鍛鍊等多種方式並舉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全面建立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研究制定鼓勵城市專業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政策。

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篇4

“脱貧目標已經基本實現,鄉村振興任重道遠,花茂村還有許多功課要做。”彭龍芬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做優做強鄉村旅遊、特色文化產業和現代高效農業,努力將花茂村打造成致富田園、鄉愁故園、興業樂園。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已經邁進了20__年,脱貧目標已經基本實現。“鄉村振興”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必須予以重視。不能懈怠,集中力量,努力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縮短農村與城市之間的貧富差距,改善農村相對比較落後的'經濟。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鄉村振興”首先要發展經濟。但是發展經濟同時,更要重視環保工作。發展可持續性產業鏈條。做好生態保護工作,在農村,要做好生活垃圾、廚餘垃圾處理工作。垃圾分類處理。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進行二次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如果皮、剩飯等容易分解的垃圾進行掩埋,讓其分解發酵之後,可以當做肥料,如作為花肥等。

“鄉村振興”要重視農村精神風貌建設,移風易俗、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定期開展意識形態教育,增強鄉村文明建設。例如舉辦文藝演出活動、跳廣場舞等。這樣既能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又能豐富農村精神文化業餘生活。一舉兩得,值得推行,值得借鑑,值得發揚。

“鄉村振興”要發展好特色鄉村旅遊產業,我們都知道第三產業,既服務業,利潤高,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因此要想改變產業結構,就應該向第三產業,服務業靠攏,發展鄉村旅遊經濟,一方面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向外界宣傳本土特色景觀、手工藝品。是傳統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和保護。保持鄉村原風原貌,增強人們文化自信,促進鄉村振興,使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幸福安康,國家繁榮富強。

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篇5

今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決勝之年,也意味着是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將與全國人民一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成功路上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抵達終點前也難免磕磕絆絆,更重要的是,衝刺完成以後的前行方向又該何去何從。

對於脱貧任務和脱貧困難相對集中於廣大的農村地區,應該如何做到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發揮“1+1>2”的促進作用,需要我們規劃措施、具體落實雙管齊下。

在措施的規劃上,要體現全面覆蓋和精準針對的要求。對於重點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建立相應的幫扶機制,保持一定的財政投入力度,以求總體穩定。對於欠發達的西部地區脱貧縣,可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因地制宜地推動當地產業發展,挖掘其自身發展潛力以及鞏固脱貧成果。對於返貧問題,健全防止返貧檢測和配套的幫扶機制,杜絕貧困户在脱貧和返貧之間的來回掙扎。對於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推動其積極與鄉村振興同配套適應,確保廣大的農村人口有應對風險、自然災害和疾病的能力。

在具體落實上,制定的政策離不開單位個人的落實,所以鄉村振興離開不專業人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懂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深入脱貧地區瞭解實情,根據當地特色和優勢條件,配套互聯網的信息資源,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引領作用。對於“三農”隊伍的下鄉問題,需要拓寬引才聚智的渠道,如通過現有的公務員招錄製度、事業單位招聘制度等方式,將“三農”人才聚集到鄉村來,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推進貢獻力量、發揮作用。對於“三農”隊伍的培訓問題,需要注重當地人才的訓練養成,通過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等提升本地青壯年人才的知識文化水平和職業實踐能力,為鄉村培養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人才。

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者內涵都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屬異曲同工之妙。廣袤大地上,世世代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中國農民已經不再飽受飢寒之苦,如今在_的帶領下將會走上一條愈來愈幸福的道路。

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篇6

__的鄉村振興同樣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同樣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就是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謂之“鄉村綜合體”,將帶給我們各級幹部怎樣的考驗?

因此我們必須找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也就是在產業、文化、人才、生態、組織這五方面實施全面振興,整體推動,激起鄉村內生動力。重點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是關鍵,以鄉村豐富的生態、文化等資源為依託,以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手段為支撐,打造一批特色生態產業、文化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文化振興要把鄉村的傳統文明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結合,弘揚中華文化,支持、鼓勵農村自主文化組織的發展,大力開展農村文化娛樂活動;政府必須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資,完善和升級鄉村教育基礎設施,從小抓起。

“三農”學者到農村去,農民到學堂去,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養;進行觀念革命,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打造綠色產業體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構築綠色政策體系;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保障黨和國家政策落地,保障黨員帶頭,政令暢通,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扶持農民自治組織,引導羣眾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取決於幹部和黨員的帶動和引領,取決於羣眾的響應和共鳴,上下一致,決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我堅信,以更大的決心、更新的觀念、更有力的舉措,共同發力,定能獲得開啟__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金鑰匙。

關於鄉村振興的心得篇7

-位於鄒城市東部,距市區-公里,轄-個行政村、x.x萬人,總面積-x平方公里,x市最高峯—鳳凰山坐落於此。境內山地丘陵約佔x/x,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鎮,自然風光秀美,生態環境良好,鄉村振興建設工作有基礎,羣眾有需求。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立足資源優勢,按照“全域行動、整體規劃,示範帶動、分類實施”的工作思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推進的原則,大力發展“鄉村連片治理”工程,走出了一條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三生三美”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

一、“鄉村連片治理”鳳棲桐花片區試點項目

鄉村連片治理鳳棲桐花片區試點項目是整建制打造鄉村振興“-樣板”的有效載體,是着力實現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三生三美”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的重要途徑。

一是突出科學設計,堅持規劃先行。為高標準高質量完成“鄉村連片治理工程”,-聘請x遠見規劃設計院,總投資約--萬元,按照獨特區位優勢、良好生態環境,圍繞“一環、九村、多點”的規劃佈局,全方位對桐花秧、朱石、黑港、徐嶺、桑南、桑北、東王莊、老崖村、高山莊等x個村,行政區域面積--.-公頃,總耕地面積--畝,進行整建制打造,為宜居、宜遊、宜業的生態新-增添“新拼圖”。

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滿足羣眾需求。實際聚焦羣眾關切的實際問題,緊緊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堅持因村制宜,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四通五化”工程建設。截至目前,該片區x個村共硬化道路--平方米,道路鋪油x.x萬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x盞,綠化苗木--株,佈置色帶x.x萬平方米,打造文化廣場x處,主街道立面改造-萬平方米,美化牆面-幅,各村都有自己的獨特景觀,項目完成後將惠及約--人。

三是突出目標責任,強化管理監督。充分嚴格利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專項資金,真正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各村的治理工程驗收合格之後才撥付。成立鄉村連片治理工程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工程推進、經費落實等事宜。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強化監督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實行目標責任管理,細化分解責任,並將責任落實到村、落實到人。

二、鳳凰山美麗鄉村示範片區項目

美麗鄉村建設中,在實現村莊街巷綠化全覆蓋的基礎上,-堅持統籌謀劃、拉高標杆、精準佈局,選取x最高峯——鳳凰山腳下的上磨、辛寺、虎窩等x個村莊,整體打造美麗鄉村示範片區,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推進”的工作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三生三美”的鄉村旅遊發展新路子。

一是推行“美麗鄉村示範區+旅遊度假區”聯動建設模式。以總投資-億元的鳳凰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為龍頭,深度融合美麗鄉村示範片區和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通過統籌設計、一體建設,借力社會資本推進美麗鄉村提檔升級。

二是以“望山見水、記憶鄉愁”為主題,打造精品節點。挖掘各村資源稟賦和鄉土文化內涵,融入精美牆體彩繪,按照古色古香“-村”、嫻適田園“故鄉”的定位,打造禪意百花谷、水韻和棋廣場、竹深荷靜、村小記憶等精品景觀節點。秉承“一個區域就是一個故事,一個節點就是一個景點”的理念,保留山村特有的石頭民居風格,突出鄉土氣息x園風格,形成“聖山聖水聖人醉,楸樹花開思一回”的意境,讓美麗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三是廣泛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充分利用“孟子講堂”、“好媳婦好婆婆”評選、四德工程和農家書屋建設,開展移風易俗,提升羣眾的文化修養,用文明鄉風浸潤美麗鄉村。

四是實行“美麗鄉村+黨建”的發展模式。把黨建示範片區融入其中,對片區內組織場所全部修繕提升,開展黨支部星級評定、黨員示範户掛牌等活動,督促黨員帶頭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帶動羣眾共創美麗經濟。

五是大力發展美麗經濟,帶動羣眾增收致富。開發引進休閒、體驗式農業項目。引進x七月書院投資的悠遊騎士營地---户外運動基地和集國學基礎教育、能力拓展培訓和文化休閒創意為一體的開元書院文化體驗項目。建設豆腐坊、煎餅坊、草編房等眾多民俗風情體驗設施,大力發展櫻桃、柿子、板栗等生態採摘遊。引導示範片區發展農家樂。目前已累計發展上磨味道、鳳鳴山莊、鳳凰山印象農家樂-餘家,上磨石村、小彥村成為省級旅遊特色村。

六是建設精品民宿,發展民宿經濟。以上磨石嶺民俗村為試點,投資-x餘萬元,收購閒置的農户舊宅基地-餘間,建設高端精品民宿。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進行運營,滿足休閒度假市場的新需求。

七是着眼特色農產品產銷。開發辛寺牛心柿、吉玉莊香椿醬、辛寺印象等系列農產品,發展鄉土創客等-餘家電商,讓-大櫻桃、板栗、柿子等更多的特色農產品,依託“快遞+電商”平台走出-,銷往全國各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