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村振興調研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1W

關於鄉村振興調研報告

篇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調研報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響應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進一步加強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產業,實現鄉村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實現鄉村生態振興,加強農村環境治理,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美麗宜居生活家園。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儘管在一系列強農、富農、惠農政策的推動下,農村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但很多農村地區在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利於統籌城鄉發展,是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後對農村發展戰略的再提升。鄉村振興戰略不僅要求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等各項涉農經濟制度,而且注重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可有效推動鄉村發展、農民致富。經過對相關政策學習梳理,並採取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等方式,結合南城區實際,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關於鄉村振興調研報告

一、南城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狀

南城區地處縣城南部,所在轄區共8個行政村:北沙河、胡家莊、南楊家莊、孟家莊、楊家莊、申奉,2個農村社區:太紡二社區、天利達二社區。南城區把農村基礎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持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城鄉二元結構差距逐步縮小。

(一)發展農業產業

目前,農業產業調整成效明顯,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中心,以省果樹所種植技術為支撐,依託玉露香梨、早黑寶葡萄等產品,發展休閒觀光農業,以海宏牧業為養殖龍頭,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銀行+農户”的肉羊生產模式。南城區現有耕地6105畝,農業人口8362人,年出欄育肥羊達到20000只,生豬出欄量9360餘頭,能繁殖母豬148餘頭,年產肉雞65000餘隻。在堅持以農户為主體的基礎上,大力培育專業大户、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積極與山西農業大學、省果樹所對接,在產業結構調整、新品種引進、產業技能培訓上下功夫。申奉村在農綜開發的基礎上與農業大學合作,並簽訂合同共建140畝試驗田,更好的促進科技成果面向實際應用和需求轉化,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雖然目前南城區產業調整成效明顯,但還存在很多問題:1、種植結構單一,農民基本還是以種植玉米等農作物生產生活;2、種植技術不發達,缺少專業農技人員的培訓指導,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還需加強;3、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夠,幫扶方式方法還需改進。

(二)改善生態環境,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必須要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走農業綠色發展道路,才能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建設生態宜居鄉村。

自“拆違治亂提質”城鄉環境大整治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各村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100%,形成了源於自然,用之於田,綠色環保的良性循環經濟發展體系,農民收入增加了,農村秸稈焚燒現象也沒有了,農村大氣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畜禽養殖採取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的模式,以就地就近種養還田和農用有機肥為方向,加強畜禽糞污處理利用設施建設,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達100%。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集中處理。各村積極響應上級指示,清理本村建築垃圾以及生活垃圾,進行牆壁美化,大力改善村容村貌。雖初步建立了生態系統保護的長效機制,但仍需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很多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很差甚至缺乏,今後還需採取設立環境課堂、加強輿論宣傳等方式逐步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優質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農業面臨污染加重等問題凸顯,農業生態環境成為短板,還需加強建設高標準、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

(三)傳承發展鄉土文化,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鄉村發展離不開穩定的村級環境,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通過完善村規民約、社會誠信體系等,不斷提升村民的自治水平,達到改進村風民風的實效,切實營造和諧的鄉村發展環境。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領導下,經過長期的不斷努力,各村文化機制體制不斷健全,文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人民羣眾的文化生活逐漸豐富。

1、農民業餘文化組織建設不斷完善,文化活動具有廣泛的羣眾參與性,羣眾自發組織各種文娛活動,豐富文化生活,在提升身心素養和幸福指數的同時,也有助於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2、各個基礎設施建立健全,體育健身場所和圖書館等進一步完善,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免費對羣眾開放。3、目前,各村基本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且完善夕陽紅養老院基礎設施建設,為老年人養老提供保障。

但受到教育和社會心理的影響,制約鄉村發展也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社會心理和教育有關。千百年來,“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致使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是圍繞“遠離農村、遠離農業”展開的,“不好好學習,就當農民”,是鄉村家長、教師激勵孩子學習動機的最有效口號。人們骨子裏潛移默化的滲透着一種觀念,農民不是一個體面的職業,甚至只要和農業、農村有關的人與事都會“低人一等”,這樣的説法雖然略顯極端,但卻是當前社會上的一種普遍觀念。

(四)打好精準脱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在攻堅脱貧方面,南城區將扶貧開發建檔立卡系統內的低保貧困户7户9人,五保貧困户23户24人,全面強化包村幹部責任到人,統籌推進,結對幫扶,政策兜底。為認真落實扶貧工作提供製度保障,確保貧困人口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全部脱貧。但在在脱貧工作中,要注重新思維的培養和運用,針對不同的貧困類型採取相對的形式對貧困對象進行幫扶,並且要加強扶志的力度,從真正意義上做到的幫扶,真脱貧、不返貧。

二、對鄉村振興發展的思考

實現鄉村振興,首要的要明確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思路:進一步加強扶持政策落實,推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加強平台載體建設,加強集羣發展和特色產業建設。依據戰略思路,找準戰略重點,結合推進情況,全面規劃,合理確定區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態定位,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一)推進土地合理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地”是農民生產生活、農村發展的載體。長期以來,農民缺乏新動力、新途徑。特別是農村耕地“碎片化”,無法大面積進行創新型生產發展。土地流轉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給農民吃了定心丸,要進一步引導他們合理合法地將手中閒置土地流轉出去,盤活土地利用價值。

(二)當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中小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蓬勃興起,要繼續鼓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並重點扶持解決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在發展中面臨的融資難、擔保難、融資貴等難題。

(三)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農民們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力度,實行長效保護機制,改變農村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態度,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問題。有效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全面推進鄉村綠色發展。

(四)傳承發展鄉土文化,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因地制宜,採取符合本鄉村特點的有效方式,傳承發展農村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完善農村基本陣地建設,建立更加長久的運行機制,挖掘本土人才,從思想上振興農村。

(五)打好精準脱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擺脱貧困是鄉村振興的前提,更加精準脱貧,強化脱貧質量是我們的目的。採取更加有效、創新的方式方法,改善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情況。將扶貧與扶智、扶志將結合,鼓勵推動貧困羣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脱貧致富,力爭做到全部脱貧不返貧。

(六)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實行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額重大決策部署,我們要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地位,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1、完善農村工作領導機制,建立實施鄉村戰略領導責任制,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2、強化幹部服務意識,提高幹部隊伍對新思想、新任務的認識,緊抓落實,提高辦事效率;3、根據黨的領導,開展工作,制定適合本村的工作條例、機制。

總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改革創新、攻堅破難,要着力構建“多規合一、全域覆蓋”的城鄉規劃機制,要着力構建“重點突破、系統推進”的改革創新機制,我們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貫徹落實各項制度,匯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堅決把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朝着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不斷邁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鄉村振興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並列為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七大戰略”。作為國家戰略,它是關係全局性、長遠性、前瞻性的國家總佈局,它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問題。在xx鎮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正是關係到全鎮能否從根本上解決鎮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關係到全鎮能否打贏脱貧攻堅戰,順利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為此,結合xx鎮實際,在全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和具體做法。

一、基本情況

xx鎮地處xx省xx西部、xx中上游,與國家級風景區xx毗鄰,全鎮總面積xx平方公里,河流xx條,建成區面積7.28平方公里,下轄8個社區,共78個村(居),户籍人口12.5萬人,常住人口18萬人。現有基層黨組織xx個、黨員xx人。xx擁有中國皮都、中國鞋料加工生產基地、中國寵物用品出口基地等稱號,圍繞一張皮做好做活文章,以製革、皮件加工、寵物用品為中心的各項產業興旺發達,共有企業xx多家,其中規上企業50家。裏革、皮帶、寵物用品(狗咬膠)出口產量分別達到全國市場份額60%以上,是平陽縣經濟副中心,北港地區經濟、文化、交通重鎮和物資集散地。同時,我鎮先後被評為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鄉鎮、省衞生鎮、省文明鎮、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強鎮、省愛心城鎮和省文化強鎮,是省百強鎮、省區域中心鎮、省級抗台先進單位等。

二、剖析調研問題

為把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貫徹好、領會好,xx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進村入户調查研究,採取召開座談會、聽取彙報、查看資料、駐村蹲點、與農户面對面溝通等方式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研活動,調研結果顯著,我們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成為制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瓶頸因素。

(一)農村人才資源要素較少。xx鎮以皮件、寵物用品為代表的的企業吸收了全鎮大部分的農村勞動力,剩餘勞動力一部分在村務農,另一部分在外務工或經商。有許多在外務工的人從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裏,更談不上對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另外,近年來,隨着全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城市的發展理念、生活環境、基礎設施、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等要素不斷吸引年輕的大學畢業生,農村的資源要素已不能滿足現在年輕人的發展,導致人才資源要素向本地回輸較少,輸血功能較弱。

(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全鎮上下正在大力開展“五水共治”、“四邊三化”、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活動,人居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普還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等現象,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和優化。

(三)各村發展不平衡,社會矛盾仍舊存在。一方面是村與村之間的發展差距明顯,有的村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條件,發展接近小康水平;有的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集體經濟不強。另一方面是不同領域的人羣收入差距懸殊,伴隨有一定的社會矛盾隱患。同時,幹羣關係有待進一步加強,只有這樣才能使鄉村振興戰略真正落實、落地,促進全鎮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部分黨員黨性意識不強。部分村黨員黨性覺悟不高,黨性意識不強,參與村級發展事務工作積極性不高,黨的宗旨觀念不強,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

三、針對性“做手術”

(一)針對農村人才資源要素較少。要大力繼承和弘揚有益於當代的鄉賢文化,充分發揮“鄉賢”的示範引領作用,涵育文明鄉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紮根。第一,退居鄉里的賢能之士,或社會各領域有貢獻有影響的、能服務鄉梓的人士,只要個人在人文、社會、科技等領域取得非凡業績,且有一定影響,願意為農村、社區建設盡力的精英名流,都將成為招募對象,成為培育的“鄉賢”;第二,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培育良好風尚。要想增強全鎮聲望,個人的學識修養、社會文化影響力雖然重要,但有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人文氛圍等才是吸引“鄉賢”的硬條件;第三,不問身份、官職、教育背景、年資閲歷。只要能服務羣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在正能量方面引導示範一方,就能成為“鄉賢”。第四,在吸引人才方面,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都要遵守一個“賢”字,有以德為先,以德為上,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勇氣和精神。這些人都儘可能地吸引到鎮裏來,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們引領更好的時代風尚。

(二)針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要進一步按照“兩個提高,兩個延伸”(提高文明素質,提高鎮村環境管理水平;環境建設向美麗鄉村延伸,向庭院農户延伸)的要求,開展了大清理、大整治活動,城鄉衞生環境明顯改觀。

(三)針對各村發展不平衡。第一,全鎮上下一定要營造一種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圍。一些地形比較崎嶇,發展空間較小的村落,村兩委班子要結合本村實際,因地制宜發展一些能促進本村經濟集體發展的項目,變“輸血”功能為“造血”功能,努力提升本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村民人均收入水平。第二,對於有企業的村落,要在解決本村實際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基礎上,有條件、有計劃地吸收其他村的勞動力。第三,要讓企業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多開展一些技能培訓活動,讓更多的人能夠日有所依,掌握就業發展的技術。

(四)針對部分黨員黨性意識不強現象。要繼續強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堅定全鎮黨員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進一步增強全鎮黨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正確政治方向;進一步樹立清風正氣,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進一步強化宗旨觀念,勇於擔當作為,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同時,要不斷加強和提高兩委班子成員的戰鬥力、凝聚力。

總之,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僅侷限於就三農問題去解決三農問題,而是將三農問題上升為鄉村振興的戰略高度,是在以往政策措施和實踐成果基礎上的凝結與昇華,使以往的政策措施相互協同。全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任重而道遠,我們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必將認真遵照上級的指示和安排,大範圍改革,大踏步邁進,朝着新型特色小鎮的目標發展,全面實施好、貫徹好、領會好這個戰略目標!

篇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調研報告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關精神,x月xx日,年輕幹部班第四學習小組x人,赴xx鎮坳上村、xx村、xx村進行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主題,通過實地走訪、現場座談等方式,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基本概況

xx鎮地處xx邊陲,富河下游南岸,東往xx、西接城關、南臨xx、北靠xx,與xx省xx市五個鄉鎮接壤,屬省際邊界“口子鎮”、xx的東大門。xx省道、xx鐵路、xx高速、xx高速(在建)穿境而過,“xx高鐵”專線xx站建成運營。是一個交通發達、區位優越、資源豐富的農業大鎮。全鎮版圖面積xx平方公里,下轄xx個村,總人口x萬人,擁有耕地xx畝、山場xx畝、水面xx畝。是一個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農業大鎮,是目前全國最大的xx酒廠白酒生產基地。

xx鎮坳上村、xx村及xx村,都是xx鎮的建檔立卡重點貧困村,初期因基礎設施落後,發展資金匱乏導致集體經濟落後,且因居民外遷比重較高,造成農村無人勞作,發展資源大量浪費,因病、因殘等多種致貧原因導致整個村貧困,但在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扶持下,在鎮黨委、政府大力發展扶貧產業的帶動下,這些村已經分別整村脱貧出列。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產業精準脱貧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總體要求

xx鎮的當前的總體佈局是以“生態立鎮、產業強鎮、旅遊活鎮、商貿富鎮”為總目標,以做大做強xx酒業和暢和竹業園區為着力點,精心打造xx新老兩街品味,加快推進人口集聚、產業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約。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統籌推進鎮域產業升級、空間優化、項目建設和體制創新,逐步實現全域基礎設施一體化、產城發展集約化、生活環境宜居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培育具有區域特色和輻射效應的新型小城鎮,實現“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至2020年,城鎮建成區面積達20平方公里,人口達2萬人,城鎮化率達36%,城鎮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產業轉型成效明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明顯提升,城鎮功能配套明顯增強,建設成為佈局合理、功能齊備、生態宜居、產城融合、享譽世界的勁酒之城、旅遊之鄉。

三、主要發現

調研過程中,通過與鎮村相關領導的座談以及實地走訪查看,自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xx鎮黨委政府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並結合實際,全面規劃了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秀美和諧新xx。

1、黨建引領:堅持黨建第一政績,促進組織振興。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選派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村當支部書記。創新抓好“黨建引領、活力村莊”試點工作,以榜樣力量激發黨員幹部學先進、爭先進的熱情。規範村莊理事會建設,支持和保障理事會在黨的領導下充分開展自治活動,以點帶面,最大限度發揮其在維護村莊穩定、促進鄉風文明、助推鄉村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構建自治、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2、產業發展:始終把經濟發展和產業扶貧作為小康社會建設的突破口,繼續着力打造“三個產業示範帶”,打造中藥材基地“示範帶”,大力發展以臘米為主導,多種類中藥材種植結合,實現長短結合,長久收益,圍繞臘米做好“文章”,臘米作為xx鎮的傳統種植,幾乎家家户户都有技術,且經市場調研,近期市場行情較為穩定,所以下一步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確保到2019年達到2萬畝規模;同時計劃發展臘米種苗培育基地,成立培訓中心,實現統防統治,推動發展臘米深加工,真正做到規模化,品牌化,把臘米打造成為xx鎮的地理性標誌品牌;打造旅遊產業“示範帶”,依託xx工業旅遊,石佛泉洞、石田古驛等旅遊景點資源,藉助交通優勢,打造鄉村旅遊,結合“臘米”名片,真正把xx鎮打造成為“有氧健康特色小鎮”;打造工業企業“示範帶”,就是以xx酒廠為龍頭,延伸產業鏈,建成有機肥廠,依託工業園,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大做強工業企業,增加就業崗位。

3、生態環境:堅持生態第一位置,促進環境振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生態挺在最優先的位置上。按照“整潔是基礎、美麗是特色、和諧是根本、宜居是目的”的要求,大力實施“治山治水治土治氣”工程,加快新農村建設工程。加大綠色保護力度,組織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重點解決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佔道路問題。加強農村環境衞生治理,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建設鳥語花香、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

4、民生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推進精準扶貧和精準脱貧擺在壓倒性位置,穩紮穩打,做足繡花功夫,確保羣眾高質量脱貧。同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保障投入,把修路、電網改造、綠化美化、公益設施、老年活動中心建設等作為工作的重要着力點,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汽的目標,讓羣眾切切實實看到、感受到黨和政府釋放出的民生“温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和“道德模範”評選,引導農民移風易俗,培育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明鄉風。

四、存在的問題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分析該鎮在發展振興產業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人的問題。近年來,中國的城市化和城鎮化水平加快提升,城市人口比例從1960年的33%上升到2016年的54%,城鎮化率從2010年的36%攀升至2016年的57.4%。城市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提升,帶來的是農村人口的鋭減。大量有文化、有技術的青年外出務工或在城市定居。農村更多是“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和兒童”組成的“空殼村”,一定程度上惡化了鄉村人口結構,農村活力越來越小。習近平總書記説,人才是第一資源。鄉村振興歸根結底需要人、需要更多年富力強的青年人和更多“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複合型人才和“工匠”型的專業人才。農村是否有活力,核心是人,關鍵看人才。但現實是優秀人才不願回鄉、不能回鄉。以村幹部為例,現在村幹部待遇低,村裏工作任務繁重,學歷高、能力強、素質好的年輕人不願回來當村幹部,村級組織存在後備幹部不足、無人願乾的尷尬局面。如何吸引人才迴流是當前應該着手解決的首要問題。

2、產業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的基底有多牢固、有多厚實,直接決定了鄉村振興的幸福大廈能有多高、能有多宏偉。這也是為什麼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中,把產業興旺擺在第一位。就目前xx鎮農村產業而言,旅遊產業、特色種養產業等等,農業產業結構不優、層次較低,三產融合做得不夠。比如,xx鎮xx村的土地雖説有1300多畝,但其中800多畝都是山地,在種養產業用地方面受到制約,在種植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適合山地種養的品種。另外在全鎮已經形成了以中藥材吳茱萸、金絲皇菊、丹蔘、知母等種植產業,後期必須要有配套的深加工項目,真正做到三產融合,否則僅靠售賣這些種養產品,要實現鄉村振興,遠遠不夠。

3、土地與規劃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對中國農民來説是天大的利好消息。但是另一方面,大量的農村人口外流,農村大量的土地閒置或流轉,土地沒有發揮最大化價值。就大多數鄉村而言,農民依靠的更多是土地,如何讓有限的土地發揮最大化的效益,將是鄉村振興必須思考的問題。同時,村莊規劃跟不上,功能佈局不優化,村莊無序建設,土地粗放利用,村莊千篇一律,整齊劃一,沒有特色韻味,讓人記不住鄉愁。

4、資金問題。鎮村處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最前線,但實際可支配財力明顯不足。就xx鎮而言,財政增長渠道窄,資金嚴重缺乏的情況下還要用於農村基礎設施等方方面面,致使集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推進困難。同時,村級財政轉移支付保障不足,鄉村建設只能擠壓村級資金。比如,村幹部的工資,財政只保障一半,其餘部分靠村集體自籌,此外村莊保潔、路燈電費等村級公共服務支出也沒有全額納入財政轉移支付範圍。部分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缺乏自身造血功能,對經濟發展思考不多,項目建設幾乎空白,造成很多村集體支出壓力大。

5、公共服務問題。農村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極為匱乏,優勢資源都集中在城市,公共服務往上集中,農民被迫進城。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是讓羣眾過上幸福富裕的美好生活。農民的衣食住行上學就醫養老等公共服務不解決好,鄉村振興就談不上有質量。

6、環境問題。生態宜居是廣大羣眾的熱切期盼。雖然xx鎮的交通區位在全縣優越,素有“荊楚門户”之稱,自然資源也比較優裕。但該鎮也由於道路交通便捷,大型貨車車流量很大,噪音污染、粉塵污染等問題持續存在,同時由於該鎮村落距離較遠,部分村都在山林腳下,生活垃圾污染在該鎮也不同程度存在,這些污染問題不解決好,生態宜居就是空話。

五、對策與建議

(一)讓產業旺起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20字總要求中,產業興旺居第一位。不過,目前xx鎮的現狀是產業有而不強,農產品多而不優,一、二、三產業融合不深,農業生產基礎依然薄弱,現代設施裝備應用不足,科技支撐能力仍然不強,農業經營規模偏小,千家萬户的小生產難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當前要快速地把資源變資金,加強一、二、三產融合,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推動現代農業、“互聯網+”農業的快速發展,讓產業快速旺起來,主要發展萬畝臘米,萬頭藏香豬,萬畝油菜,萬畝果園、茶園、苧麻園,及200萬棒食用菌基地。真正做到“一村一品,一品一特,一特一優”,保證有勞動力的農民有業就。

(二)讓鄉愁濃起來。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鄉村的模樣不盡相同,可以是幸福生活的家園,也可以是休閒旅遊的樂園。2017年底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就是全面提升農村環境、產業、文化、管理、服務,實現淨化、綠化、文化、亮化,將農村打造成為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讓城鄉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1、讓基礎設施硬起來。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不是簡單地按“村莊建設”或者“新房建設”,而是要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差距,既要美化農村環境,又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現在的農村現狀還存在着資金短缺,建設緩慢的問題,農村垃圾污水建設和運行管護相對滯後問題。所以文明鄉村建設需要足夠的耐心,需要堅持不懈地完善地方的基礎設施,要讓基礎設施硬起來,能足夠支撐美麗的鄉村發展。

2、讓公共服務體系全起來。(1)要想鄉村振興,就要縮小城鄉差距,要完善鄉村的醫療衞生,能使全職醫生培養得起來,留得住,實現得了,必須建設健全的醫療體系,提高全職醫生的待遇,提升醫療水平。保證鄉村的農民都能享受全職醫生醫療服務,鄉村的慢性病也能得到醫療的保障。(2)縮小城鄉差距,要擴大鎮區的基礎教育,徹底解決大校制、大班制。要儲備優秀的師資力量,優化教育環境,倡導師德德風,尊師重教,讓鄉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城裏的教育,孩子是未來,也是希望工程,百年大計,教育為先。(3)充分體現交通優勢。想致富,先修路,農村興,交通便。希望村裏老百姓也能享受公交帶來的便捷,而不再是“村村通”。(4)以鎮區為單位增加養老投入。鄉村振興,老有所養,特別是鄉村的現狀,孩子們為了謀生,外出務工,留守老人的問題也是鄉村的大問題,也是社會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要加大養老機構的硬件建設和力量配備,隊伍建設,讓老有所樂,老有所養。

3、讓環境美起來。讓山綠起來,讓水清起來,讓天藍起來,讓地肥起來,讓村莊美起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主心骨、領頭雁作用,讓黨員的身影自然地活躍在農村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發揮老百姓的主體作用,大家的事大家辦,制定可行的鄉規民約;發揮村莊理事會的理事作用,把一些急需解決和難解決的問題,發展問題,讓理事會成員主動作為,主動謀劃,主動實施,使各項事宜快速推進。

4、讓農耕文化傳起來。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並不是要摧毀舊的農耕文明,要以改造為主,以新建為輔,突出農味、土味、原生態味,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我國是一個有着濃厚農耕文明的國家,農耕文化根植於每一箇中國人的靈魂深處。對古老建築、古樹名木,儘量不改變地形地貌、道路水系,不破壞植被,突出農味、土味、原生態味,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1)鼓勵更多鄉土文化資源進村。依託文化禮堂建設,更好地滿足農民新的文化需求,隨着物質生活的日漸充足,農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加豐富,要經常送戲下鄉,為鄉村百姓提供豐富的文化活動內容。(2)把鄉土文化傳承下去,留住鄉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迫切需要深化對鄉村價值的認識與理解,深入挖掘、繼承泥土裏醖釀的獨有文化,增強對傳統鄉土文化的認同感和信心,廣袤的農村大地培育出了大量的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xx車燈、手工油麪、魚面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實現傳承和發展雙贏,讓鄉土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魅力和風采。(3)易風易俗過出生活新滋味。堅持用百姓易於接受的形式進行宣傳,通過移風易俗,讓文明新風成為鄉風主流,把老百姓身邊的好故事、好榜樣講出來、演出來、唱出來,讓新風尚在廣闊鄉村生根發芽。

(三)讓農民富起來。鄉村振興,農民生活富裕是根本。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發力點。那麼該如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現農民生活富裕呢?一是讓農民的腦袋富起來;二是讓農民的口袋鼓起來;三是讓集體經濟壯起來。一家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鄉村振興,既要立足於富農户,又要立足於壯集體。

(四)讓人才動起來。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快培育新型農民經營主體,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親的人更有信心,讓願意返鄉創業的能人更有決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篇三:主題教育調研報告(鄉村振興)

XX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調研報告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寫入黨章,把農業農村工作擺在更加重要地位,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瞭航向。就XX來看,我縣近年來圍繞建設山區特色現代農業示範縣和全面脱貧奔小康目標,在新農村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顯成效,但與X縣、先進地區以及鄉村振興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近日,縣委農村工作領導組召集成員單位,分X組展開調研,各個調研組分別採取召開座談會、聽取彙報、查看資料等方式就全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對全縣實施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進行了梳理和彙總,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面臨的現狀近年來,特別是脱貧攻堅進入決勝期以來,我縣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縣委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持續深化農村改革,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和支農惠農政策扶持力度,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實現了健康穩定發展。201X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為X萬畝,總產量X萬公斤,完成任務的X%;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X億元,完成任務的X%;預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同比增長X%。

(一)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方面。

1.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我縣把農村基礎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持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城鄉二元結構差距逐步縮小。農村公路201X年續建工程X個,共X公里, 201X年實施項目X個,共X公里,截止201X年底XX縣X個建制村比預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並全部通客車。201X年實施水利重點工程X項,解決了X萬人飲水安全等問題。實施土地整治項目X個,新增耕地X畝。全縣學校佈局進一步優化,建起了鄉村及城鎮化寄宿制學校X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教育公平一盤棋的深度融合,推進了城鄉學校佈局一體化。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全覆蓋,共投入資金X餘萬元建起了X個集建身、休閒、娛樂、學習培訓於一體的高標準、多功能的鄉鎮綜合文化站。2017年對村級辦公場所、黨員活動室、圖書閲覽室、閒置辦公用房進行了整合,X%行政村的村級文化服務中心實有面積達到X平米以上。全縣新、改建農村衞生室X個,聘用鄉村醫生X人,基本藥物實施“零差價”制度,由鄉村醫生向鄉鎮衞生院做基本藥物採購計劃,衞生院統一採購、統一配送,零差價銷售給村民。

2.就業服務行動紮實有效。是201X年組織“春風行動”等專場招聘會X場,達成就業意向人數X餘人;二是公開招聘公益性崗位X人,見習崗位X人;三是通過人力資源公司和勞務派遣公司,招聘政府購買性崗位X人,輔警X人,各企業招聘大學生X人。同時,大力做好創業扶持工作,為X人辦理創業擔保貸款X萬元,建成X個創業孵化基地,入駐企業X户,帶動就業人數X人。將農村貧困勞動力納入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和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輸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X人,帶動X人脱貧。3.資源要素向農村合理流動。從200X年開始,我縣鼓勵和支持各路人才和工商資本“上山下鄉”,創造性利用空殼村舊村舊址“四荒”資源發展了生態莊園,生態莊園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弱到強,經歷了從自發開發到規範發展,從粗放經營到精細管理,從比較低級到相對高級的嬗變過程。基本形成了休閒度假、科技示範、產業開拓、家庭種養、綜合開發五大類型。截止201X年底,全縣已發展各類生態莊園X處,其中X個魅力莊園、X個精品莊園、X個規模莊園,累計投資X億元。

(二)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方面。

1.土地確權基本完成。自201X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啟動以來,全縣確權發包方X個,去年共完成X個村X個發包方權屬調查任務,調查農户X户、面積X畝,簽訂合同X份。截止目前,全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户承包權的基礎上,XX縣積極放活土地經營權。一方面是建立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台,201X年正式更名為“XX縣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各鄉鎮成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所”。201X年,投資X餘萬元建成了縣、鄉、村統一聯網、三級聯動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信息化平台。201X年,縣農經辦積極完善提升縣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服務功能,加快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向鄉村延伸,完成鄉鎮交易所規範化建設全覆蓋。

另一方面是完善交易制度,規範交易行為。截至目前,在農民自覺、自願的基礎上,累計流轉X萬畝,其中承包地面積約X萬畝,有效實現了土地規模經營效益。

2.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201X年深化農村改革的重點工程,我縣於201X年X月底完成調研工作,對全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並赴外省考察學習先進經驗,X月底確定將X村作為試點村開展改革相關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XX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並對X村集體資產進行核實。3.全面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機制。探索“身股”作法,全縣組建水利、林業、國土三類工隊X支,吸納貧困勞動力X人,累計下放各類工程投資額X萬元。同時,通過“直接扶持”和“間接帶動”(即帶資入企)兩種方式,去年累計投放扶貧小額貸款X億元,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户X户。

(三)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方面。

1.現代農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以提質增效為重點,大力發展五大特色產業。核桃產業,201X年新栽植X萬畝,提質增效X萬畝,主產區種植總面積達X萬畝,產量達X萬公斤,產值X億元。設施蔬菜產業,集中打造示範片區X畝,總面積達到X萬畝,總產量X萬公斤,產值X億元。雜糧產業,打造千畝雜糧示範區X個、百畝雜糧示範片X個,新發展富硒功能為主的雜糧X萬畝,總面積達X萬畝,總產量X萬公斤,產值X萬元。中藥材產業,鼓勵大户集中連片種植,新發展以連翹、板藍根為主的中藥材X萬畝,總面積達X萬畝,產量X萬公斤,產值X萬元。畜牧產業,重點實施牛羊家庭養殖、豬雞養殖、畜禽工廠化養殖、糧改飼、良種普及五大工程,新增養殖總量X頭(只),畜牧飼養量達X萬頭(只),完成牧業收入X萬元。全縣農業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2.農村一二三產加速融合發展。近年來,我縣農村經紀人、莊園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工商企業等在三產融合思路的指引下,結合實際調結構促轉型升級,變單一產業為複合產業,變單一效益為多重效益,走出了充滿活力的新天地。全縣依託農業企業、生態莊園、煤炭等企業轉型發展新上了一大批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全縣具有一定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X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X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X家),其中X%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縣生態莊園發展到X家,其中規模最大的X大魅力莊園X%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如麻田順康、鮮淼酒莊等發展“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吃、住、玩、土、特、奇、鮮”休閒農莊服務鏈,開發農民電商專業合作社,發展“互聯網+”模式,藉助“電商”平台推廣農產品,引導農民、農業從“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的“新農人”、“新業態”等等。

3.新型經營主體逐步壯大。為實現農業規模效益,XX縣積極鼓勵發展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實踐證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對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截止201X年X月底,全縣共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共計X個,正常經營X個。其中按產業劃分:種植業X個,蔬菜產業X個,林業X個,畜牧業X個,其他X個,年產值超過X億元。自201X年開始發展以來,截止目前全縣共認定家庭農場X個,共流轉土地X畝,有效實現了家庭農業規模化發展。201X年至201X年,XX縣職業中學、X學校、縣農技推廣中心和X鎮農技站、X公司、X合作社、縣動物疫病防治中心等培訓機構先後組織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X人,其中:生產經營型X人,專業技能型1820人。

4.農村電商迅速發展。201X年X月XX被商務部確定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後,我縣大力實施電商本土化戰略,截止目前已建成X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創辦了XX電子商務創業園,建成村級服務店X個,佔全縣行政村的比例X%,基本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商服務站體系。培育X等電商扶貧示範網店X家,培育農村電商帶頭人X人,發展電商和微商X户,帶動了勞動就業X餘人,核桃、茶葉、雜糧、手工藝品等X餘種特色產品實現網上銷售,201X年農特產品網上銷售額完成X萬元,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X萬元。

(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方面。

1.改善生態環境。201X年荒山造林綠化X萬畝,河道堤防治理Xkm,X個村莊實施了整村綠化工程,境內公路宜綠化里程綠化率達X%,兩側宜林荒山綠化率達X%以上。全縣農村環境更加優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2.改善生活條件。創建省級宜居示範村X個、市級宜居示範村X個,並在全面完成省市“四大工程”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全面鋪開第X輪園林村建設、污水處理、集體經濟破零、創建“一村一品一主體”新路徑等“八普及一創建”工程,累計投資X億元。全縣建成垃圾填埋場X座,其中無害化垃圾填埋場X座,簡易垃圾填埋場X座,覆蓋了全部的村莊,建成了户分類,村收集、鄉填埋、縣監督的垃圾集中處理系統。同時,對全縣所有鄉村開展環境整治和“五潔淨、六要六有”專項行動,圍繞拆違、治亂、提質、達標四方面,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髒亂差”現象。

3.改善生產條件。全年實施林業重點工程X項,新造林X萬畝;實施水利重點工程X項,解決了X萬人飲水安全等問題;實施土地整治項目X個,新增耕地X畝;實施玉米豐產方機收秸杆還田X畝;全縣農機總動力達X萬千瓦,機械化綜合水平達X%。

4.改善環保條件。我縣農村生活污水防治工作起步於201X年,目前已完成X共X個村的生活污水防治工程,共涉及受益人口X人,資金投入X萬元。我縣累計改造衞生廁所X座,無害化衞生廁所X座,衞生廁所普及率為X%,農村無害化衞生廁所普及率X%。

(五)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方面。近年來,XX縣不斷加強和改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狠抓環境整治、注重民風建設,實現了精神文明和脱貧攻堅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態勢。

1.實施文明培育工程。組織開展了學習“X精神”活動,組織全縣X個鄉鎮X多個行政村兩委主幹深入X村;精心組織“紅色XX·道德講堂”活動,全縣X個鄉鎮,X多個農村建成道德講堂並舉辦近百場宣講活動,累計有X萬多農民羣眾通過這個平台,感悟了人性的温暖和向上的力量;組織各類志願者深入開展了“幸福夕陽關愛行動”、困難留守兒童助學行動、健康扶貧“五個一”活動等志願服務,機關單位廣泛參與,以城帶鄉,城鄉共建,極大地促進了農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將移風易俗與“我們的節日”、“三下鄉”活動有效結合起來,在全縣各舉辦X餘場“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拒絕邪教”科普宣傳活動,通過規範紅白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春節送春聯、送吊掛,移風易俗節目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羣眾破除封建迷信、樹立文明新風。201X年,XX縣縣城被授予“全國文明縣城”稱號。201X,X鎮X村被授予“全國文明村”。201X年,XX縣桐峪鎮被授予“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近年來,先後有X個村鎮被授予省、市級文明村鎮稱號。

2.將文化元素注入農村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堅持以文化為魂,將剪紙、武術、民歌小花戲等傳統文化圖文並茂地融入到村鎮建設中,連續多年在基層村鎮舉辦XX民歌小花戲比賽、象棋比賽、廣場舞比賽、農民籃球賽、武術比賽等文體賽事,除了對基礎設施、環境整治進行提檔升級以外,着力突出公共服務和文化建設,X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總面積達X多平米,村級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序推進,“村村通”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極大地豐富了千家萬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打好精準脱貧攻堅戰,脱貧攻堅開創新局面方面。始終把“X大攻堅工程、X項專項行動”作為脱貧攻堅主導性舉措來抓,大力發展核桃、雜糧、規模健康養殖、設施蔬菜、中藥材、光伏、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產業,力爭讓X萬貧困人口依靠特色產業增收脱貧;紮實推進紅土堖、東溝二期、東長義、易居苑小區X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可安置X户,X人;實施依託參與造林綠化快速脱貧、退耕還林政策定向脱貧、生態公益林管護幫扶脱貧“三個一批”工程,全縣X名貧困人口依靠林業建設脱貧;構建了“以國家免、獎、助、貸、補為主,企業、社會團體、愛心人士資助為輔”的多位一體救助體系,培訓貧困勞動力X人,輸出貧困勞動力X人;織密補牢低保政策、醫療救助、特困供養等“民生保障網”,力爭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實現應保盡保。201X年又有X萬人可脱貧,X個貧困村退出,脱貧攻堅實現了再戰再勝。預計到201X年底,全縣實現整體脱貧。

(七)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方面。

1.“三基建設”全面夯實。重點實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程、村級活動場所改造工程、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等農村黨建九大工程,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夯實“三農”工作的基礎,堅持“三點發力”,推動全面過硬。一是提升組織力。培育X個基層黨組織示範點,整頓X個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並大力實施集體經濟破零工程,通過資源開發、股份經營等模式,X個村實現集體經濟破零。二是提升凝聚力。高度重視鄉鎮幹部隊伍建設,充實X名幹部進入鄉鎮領導班子,選派X名優秀年輕幹部到鄉鎮掛職,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選出村黨組織班子成員X人,村委班子成員X人,同步培養後備幹部X人。三是提升保障力。鄉村運轉經費、黨建經費足額撥付,鄉鎮幹部崗位補貼、村兩委主幹基本報酬按標準兑現。與此同時,先後實施兩輪危舊狹小活動場所改造工程,新建村級活動場所X個、修繕X個,社區場所全部達標,其中X平米以上達X個。

2.平安建設得到強化。近年來,我縣不斷完善農村防控體系,治安防控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建改建了X個社區(農村)警務室。每日三次安排社區民警和派出所巡邏隊按時、按規定進行定點和不定點巡邏,進一步加強社區(農村)的巡邏防控力度;通過網格系統共排查矛盾隱患X餘件,就地化解X餘件,其餘全部導入調解渠道進行了化解;縣信訪服務中心在受理信訪案件後,對一般問題當場諮詢化解,對情況複雜適宜調解的信訪件分類導入調解渠道處理,近年來,X%的信訪案件均通過調解渠道化解。全縣各類案件和事故明顯下降、不安定因素逐年減少、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升的社會效果,有力地推動了平安鄉村建設。

3.縣委對農村工作領導進一步加強。近年來,特別是精準脱貧以來,我縣把農村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納入縣委工作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加大了農村工作力度,每年召開一次農村工作會議,出台有關農業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逐年加大對三農工作的投入,制定規劃,落實措施,明確責任,嚴格考核,推動農村工作快速發展。

4.三農幹部素質不斷提高。一是實施“三農”幹部培訓工程,增強他們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責任感和本領能力。二是實施“兩個帶頭人”隊伍建設工程(鄉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鄉村致富帶頭人隊伍),擴大視野選準選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三是實施“三農”幹部安心工程,關心他們的真實工作生活狀態,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實現感情留人;完善“三農”幹部激勵機制,暢通“三農”幹部的晉升渠道,實現事業留人;加大對鄉村運轉經費、“三農”幹部報酬待遇、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力度,實現待遇留人。同時在精神激勵上重視和豐富對三農幹部的榮譽鼓勵,使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基層幹部脱穎而出,培養造就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縣在鄉村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未根本解決,城鄉差距仍然較大,給鄉村振興帶來很大困難。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作為貧困山區,我縣農村基礎建設成本很高,困難重重。由於歷史欠帳,以及發展不均衡,農村道路、供排水、教育、衞生、文化等基礎條件依然與城鎮比、與X地區比有較大差距,與鄉村振興要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2.農業產業不大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從設施蔬菜產業看,XX縣冬季較寒冷,地下環境比較複雜,菜農掌握技術不普及,應對災害氣候能力不強,生產水平不高,易受市場衝擊。從雜糧產業看,近年受連年春季寒潮和市場下滑影響,出現“谷貴無米、穀賤傷農”現象,農民種植積極性下挫。

3.農民主體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工作推行難。由於我縣多數農村經濟實力有限、農民素質不高,很多羣眾對鄉村振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認為鄉村振興是政府的事,是上級的要求,等靠要思想嚴重,對一些惠及自身的項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幹,不投入就無法運作,從而出現上頭熱、下頭涼的現象,缺乏積極主動地參與鄉村振興的主人翁意識,導致鄉村振興的部分工作推行難。

4.農村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生活污水、農藥化肥、生活垃圾和糞便等已成為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農村地區環境狀況日益惡化,全縣除X個村外剩餘村莊均未建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農村村民將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溝渠、河道、池塘等水體中,廢水中有機物質直接溶解在水體之中造成水體中氮、硫、磷的含量較高,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易產生硫化氫、硫醇等具有惡臭氣味的物質,特別是在夏季極易形成黑臭水體,破壞水體的生態環境,危害人居生存環境。同時,部分村民環保意識薄弱,對生活污水的危害性認識不足,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成本高、資本回報週期長,甚至無經濟回報,民間資本很少介入,財政補助資金只能彌補部分成本,經常出現投入不足、配套資金不到位現象。

5.三產融合程度不深。一是農業產業規模不大,與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低、層次淺,鏈條短,附加值不高。新型農業經營組織發育遲緩,對產業融合的帶動能力不強,有帶動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太少,一些新型經營主體有名無實,還有一些新型主體成長慢、創新能力較差,不具備開發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和新產業的能力。二是三產融合利益聯結機制有待創新。雖然出現了農民電商專業合作社、訂單式農業、流轉承包農業等,真正將農民利益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益緊密連接在一起的,所佔比例並不高。三是農民技能素質相對低,農村產業融合型人才缺乏,抑制了先進技術要素的融合滲透。農户對鄉村旅遊、農村電商認識等新業態認識不夠,抑制了三產融合發展進程。

6.農村新型經營組織發展質量不高、後勁不足。一是管理不規範。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有也不嚴格執行,尤其是財務制度。成員賬户不健全、不規範。農村合作社嚴格按合作社章程正常開展經營活動的不到30%。有些合作社雖然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運行正常,但內部運行不規範,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於形式,形同虛設。二是發展資金短缺,後勁不足。農民合作社的主體是農民,農民自身的經濟基礎弱,積累少,經濟實力差,合作社貸款融資難,嚴重製約了部分合作社的發展。

7.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離鄉村振興建設目標還有不少差距。通過這次調研發現,農村整體創建水平不太高、活動不深入、載體不豐富、機制不健全、方法較單一,羣眾文明素養、文明習慣有待提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習慣與現代文明要求形成鮮明的反差,教育引導農民養成良好衞生習慣提高整體素質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缺少特色和創新。

8.農業服務技術力量不足。農業技術人才短缺和技術服務力量不足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技術服務不到位已制約着我縣農業產業的發展,農業部門技術力量嚴重不足,近年來承擔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員減少和專業技術人員匱乏問題始終未能解決。

三、對於鄉村振興的幾點建議

1.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一是實施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促進核桃、設施蔬菜、中藥材、雜糧、畜牧五大主導產業提檔升級,完善XX湖萬畝生態農業示範基地、九龍崗核桃產業文化基地、鳳凰山核桃綜合開發示範基地三大基地,建設X畝X鎮設施蔬菜現代農業示範園和X萬畝龍泉中藥材基地,努力創建全省功能農業示範縣,探索以發展富硒農產品為主攻方向的XX特色功能農業發展新路徑,結合雜糧基地、核桃園區建設,分別發展X萬畝功能農業示範基地,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把特色產業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二是推動龍頭企業與農户、合作社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能享受到現代農業種養加貿等產業鏈條的各個層次的收益,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三是設計和安排更多更好的強農惠農政策,給予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户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補貼資金,特別是對貧困地區給予更多的支持,幫助農民發展現代農業。

2.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補齊農業農村短板。以創建美麗宜居示範村為抓手,持續推進“八普及一創建”工作,完善農村聯網公路、農民飲水安全、農村電氣化、農房及庭院綠化美化等工程建設,統籌推進縣域內農村文化、教育、衞生、託老、通訊等公共服務發展,同時按照“五潔淨”、“六要六有”的標準開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改觀活動,在農村形成“環境整潔優美、基礎設施配套、管理制度健全、社會秩序井然、精神面貌良好、人居環境改善”的良好局面,讓農村不僅留住農村人,還要留住城裏人來玩、來住、來發展產業。

3.支持發展鄉村旅遊和生態文化旅遊,把XX紅色綠色資源變成脱貧的資產。以我縣獲批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為載體,在整體規劃、項目佈局等方面予以傾斜,加大對XX旅遊基礎設施支持和投入力度,立足打通制約旅遊發展“最後一公里”,在旅遊道路、旅遊廁所、停車場、景區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快速提升我縣旅遊綜合承載力,為全域旅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加快建成集紅色旅遊、生態休閒、特色文化、康養度假、產業互融為一體的綜合旅遊發展區。

4.突出項目帶動,推進農業產業三產融合發展。一是主抓項目建設。把農業招商引資引進項目作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之策,圍繞農業種植、養殖、加工和流通項目,精心編制、包裝項目,充分挖掘我縣農業資源、產業基礎、生態環境等優勢,突出設施農業、休閒農業、精深加工農業等領域,重點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市場份額多,對我縣現代農業發展有重大影響和帶動作用的項目。二是積極培育農業主體。進一步激發本地能人、種養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投入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通過幫助解決信貸、技術、信息、土地等方面難題,努力培育一批帶動農業產業發展的經紀人。三是以核桃、雜糧等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為抓手,加快現有農業企業、合作社信息化建設,培育壯大一麻袋、田農寶等電子商務企業,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帶動農產品銷售,推動農業產業快速發展和全縣農民脱貧奔小康。

5.加大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力推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生態化,推廣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優化農村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鞏固農村環境整治成果,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對X國道沿線採煤區及x線鐵礦區破壞山體生態環境地區進行修復治理,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進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完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建立鄉村環境治理長效機制。

6.全力推動脱貧攻堅,加快建設農村小康社會。集中力量攻堅深度貧困,加快落實政策舉措和幫扶機制,確保年底全縣x個貧困村、x名貧困人口全部脱貧,摘掉貧困縣“帽子”;突出產業脱貧“治本”功能,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脱貧增收的重中之重,堅持市場導向、效益優先,因地制宜加快特色農業、光伏產業、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發展等產業項目發展,進一步壓實“五有”全覆蓋,確保產業真正精準到村到户到人;全面推進健康扶貧和兜底扶貧,嚴格落實“三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補充醫療保險)、三救助(個人繳費救助、大病關懷救助、特困人口特殊幫扶)”醫保政策,築起因病致貧返貧的牢固防線,切實解決因病致貧返貧這一特殊羣體的特殊困難,構建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的資助體系,對低保、五保、殘疾等特困羣體應助盡助,為脱貧攻堅再戰再勝提供堅強保障;全力以赴抓好易地搬遷,按照“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要求,在加快推進集中安置小區建設的同時,發展後續產業、盤活土地資源、減免項目税費、保障搬遷户權益,統籌解決好“人、錢、地、房、樹、村、穩”七方面問題。同時,同步啟動奔小康工程,堅持將脱貧攻堅與決戰小康同步謀劃、系統推進,確保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邁入小康社會。

7.營造良好的科技人才發展環境,為鄉村振興提供農業科技和人才支撐。一是用優惠政策、優厚待遇吸引和留住專業技術人員,改善基層農業科技人才的工作環境、待遇;二是建立良好的選人用人機制,招考一批大學生到縣、鄉鎮農技崗位任職;三是選派省市優秀技術骨幹到縣、鄉掛職,為本地的農業生產提供技術保障。四是鼓勵引導年輕人回鄉就業和走出去的企業家回鄉立業,在政策範圍內給予補貼優惠、產業支持,帶動村民脱貧致富。

8.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要以户為抓手、以村委基礎、以鄉鎮為龍頭,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不斷豐富星級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村鎮的創建載體,着力發揮好各類創建典型的排頭兵作用,努力掀起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新高潮。引深XX“道德模範”、“XX好人”評選表彰活動,廣泛開展道德模範巡迴宣講和善行義舉榜建設活動,進一步健全好人評選、禮遇道德模範、幫扶困難道德模範機制,在鄉村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在全社會形成人人蔘與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9.加強黨委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領導力量,推動工作高效落實。成立鄉村振興戰略議事協調機構和鄉村振興辦,加強縣委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關事項、重大項目統籌協調和指揮調度,更好地發揮各部門作用,整合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落實各項任務。同時解決鄉村振興編制問題,配備工作人員,專職負責該項工作,促進工作順利開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