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主題教育脱貧攻堅調研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W

關於主題教育脱貧攻堅調研報告

 

XX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全省XX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加快推進XX縣脱貧攻堅,必須找準導致貧困的癥結,研究破解之策,搶抓中央大打脱貧攻堅戰的重大戰略機遇,集中火力拔掉窮根子、甩掉窮帽子。基於此,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關於調查研究工作的安排,我們於9月X日—XX日,深入全縣XX個鄉(鎮、辦事處)的XX個村,開展脱貧攻堅專題調研並形成如下報告。

一、貧困現狀

XX縣國土面積XXXX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XX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XX%。建檔立卡貧困人口X. X萬户X. XX萬人。近幾年來,XX縣按照“生態脱貧•綠色發展”主題思路,充分利用好中央、省、州幫扶力量,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貧困羣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貧困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變,現狀可概括為“一高兩低三滯後”。

一高:即貧困發生率高。XX縣下轄XX個鄉(鎮、辦事處)、XXX個村。2018年全縣貧困發生率XX.X%,比全省的XX.X%高出X個百分點,是全省貧困發生率在XX%以上的11個縣之一。截至2019年8月,全縣貧困發生率大於20%的有XX個村,佔全縣貧困村的XX.X%,其中XX個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超過XX%,X個超過40%。

兩低:即農民收入低、財政收入低。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2018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XXXX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XXX元。從收入結構看,工資性收入XXXX元、家庭經營性收入XXXX元、財產性收入XXX元、轉移性收入XXXX元,分別佔XX.X%、XX.X%、X.X%和XX.X%。從財政收入來看,2018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X.X億元,財政供養人員工資發放就需X.X億元。近年來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均超XX億元,2018年達到億元,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投入,主要依靠財政轉移支付和社會融資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非常弱。

三滯後:即經濟發展滯後、基礎設施滯後、公共服務滯後。從經濟發展來看,全縣經濟發展長期滯後,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億元,在全省XX個縣(市、區)中排名第XX位,僅佔全省生產總值的%;人均生產總值XXXXX元,僅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XX%。2018年,全縣各項增比進位測評指標綜合總得分為分,在全省XX個不考核GDP的發展困難縣中列第X位。從基礎設施建設來看,截至2018年底,全縣僅一條高速公路即滬昆高速從縣域西北角過境XX公里,不到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的X%。國道XX公里,省道XXX公里,其餘幾乎都是大山深谷間蜿蜒盤旋的縣鄉道。鄉鎮和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尤其落後,多數鄉鎮到縣城車程在1小時以上,有的甚至需4小時;仍有十分之一的建制村未通水泥路,四分之一的建制村未開通客運班線。原有縣城通往XX、XX等鄉鎮主要交通要道,因XXX水庫的修建被淹沒截斷。目前,全縣還有XX%的農村羣眾未喝上自來水,XX%的行政村尚未通寬帶,移動4G網絡也未實現全覆蓋。從公共服務來看,農村醫療和教育條件落後,全縣千人擁有衞生機構牀位數僅為XX張,僅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XX%。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僅為X人,僅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XX.X%。農村教育普及率不高,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僅為XX.X%,農村學前教育入學率僅為XXX%。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佔XX.X%,患長期慢性病及其他疾病的佔X.X%。據統計,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學、因病、因殘致貧比例高達XX%。

二、原因分析

XX縣是XX省十大重點林業縣之一,森林覆蓋率XX.X%,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長期以來,XX縣發展滯後,資源優勢並未轉化為經濟優勢,呈現出“富饒的貧困”。剖析其深度貧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然條件差,可持續發展能力弱。一是土地貧瘠破碎,平地極少。XX縣位於XX山系東段XX山東北坡麓、XX高原向XX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目前,全縣人均耕地不足0.X畝,且XX%以上為坡耕田。二是自然災害較多。大多數貧困村邊遠偏僻,災害性種類較多,乾旱、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災害頻度較大,對農民生產生活危害嚴重。全縣共有XXX個地質災害隱患點,一旦發生“天災”,殃及面廣、受災程度深。三是“人禍”時有發生。XX屬於林區縣,火災是XX農村最主要的災害之一。全縣農村住房XX%為木結構房,且村寨密集,房屋間距較近,加上消防設施缺乏,農户安全用電用火防範意識不強,火災等“人禍”時有發生。

(二)基礎設施歷史欠賬多,自我發展能力弱。一是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後。這是長期以來制約XX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20多年的歷史欠賬,使XX交通基礎設施相當落後。二是建設用地成本高。XX縣平地極少,加上XX水庫的建設淹沒土地面積平方公里,淹沒耕地面積XXXX畝,建設用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削山填谷,成本特別高,平均每畝在XX萬元以上。三是農業生產生活成本高。耕地邊遠細碎,農機使用推廣難,全縣只有X個村能部分使用大型機械耕作,絕大多數靠人力畜力等傳統原始勞作方式,難以發展特色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種植。

(三)產業發展基礎差,輻射帶動能力弱。一是產業發育弱、配套差。目前,XX仍處於工業化初期,三次產業發展水平低、產業結構層次低。2018年XX縣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X、億元,分別佔全省的%、%、%,第一產業佔比相對大、第二產業佔比小,經濟效益低。工業企業少且缺乏帶動能力、競爭力強的大企業,2018年全縣“四上”企業僅XX家,由於企業自身實力不夠,難以擴大生產規模消化更多的農產品。二是城鎮化水平低。受到交通瓶頸、消費市場、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制約,加上技術、資金、管理經驗等各種要素的嚴重缺乏,XX縣城鎮化發展緩慢、水平低,縣城發展對農村帶動能力不足。2018年,XX縣城鎮化率%,比全省的%低個百分點。三是招商引資的難度大。由於交通、用地等條件的限制,來投資開發農村特色資源的外商非常少,產業發展缺乏龍頭企業帶動。

(四)深度貧困村投入不足,脱貧摘帽能力弱。一是扶貧項目資金少。從XX個深度貧困村3年累計獲得的扶貧項目資金來看總體較少,且因資金有限,為確保貧困村出列計劃的落實,往往會整合資金項目集中力量幫扶計劃出列村,其餘村所得項目資金必然就更少。XX個深度貧困村近3年所得扶貧項目資金累計大於50萬元的只有X個,20—50萬的有XX個,10—20萬的有XX個,小於10萬的有X個。二是產業項目資金少。由於XX縣貧困村基礎條件都比較差,貧困村獲得的扶貧項目資金大多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發展產業項目資金少。

(五)思想觀念落後,自主脱貧意識弱。一是人口素質偏低。全縣户籍人口XX.X萬人中,國中以下文化程度有XX.X萬餘人,而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僅有X.X萬人。二是農村空心化較嚴重。2018年底,全縣有X.X萬貧困人口勞動力,在已就業的X.X萬人中,有X萬餘人是在縣外打工,在家務農的大部分為45歲以上人員,部分田地無人耕種,直接撂荒。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致富能力不足。許多合作社有名無實,不僅缺乏致富能人帶動,而且缺少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等,多數都是小打小鬧,帶動貧困户增收難。據統計,全縣累計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XXX餘個,能帶動農民發展的不到XX%,近半數合作社只有X至X個社員,有的甚至是隻註冊、未經營的“空殼社”。四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帶動能力弱。村幹部老齡化嚴重,45歲以上的農村幹部佔總數的XX.X%,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XX.X%。全縣農村黨員30歲以下的僅有XXX名,佔農村黨員總數的%,51歲以上的有XXXX名,佔XX.X%。

三、攻克貧困堡壘的對策建議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是打贏脱貧攻堅戰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推進XX縣脱貧攻堅,要抓住中央定點幫扶的機遇,緊緊圍繞“生態脱貧•綠色發展”主題思路,堅持以脱貧攻堅統攬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

第一,定目標,分類採取脱貧措施。一是在條件較好,有生產資源、有勞動力的“兩有”貧困户,約佔貧困人口總數的XX.X%。此類貧困户可結合其資源條件和能力素質,立足實際發展產業幫助其脱貧。二是居住在立地條件差,公共基礎設施難以延伸和保障,生產成本高、生活成本高的“兩高”貧困户,約佔貧困人口總數的XX%。此類貧困户可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脱貧,重點解決好搬遷羣眾就學、就醫、就業等問題,實現“搬遷即脱貧”。三是有一定文化,但缺技術、缺資金的“兩缺”貧困户,約佔貧困人口總數的X%。此類貧困户可通過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水平,有計劃的組織外出務工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等助其脱貧。四是因學、因病致貧的“兩因”貧困户,約佔貧困人口總數的XX.X%。此類貧困户通過落實教育專項扶貧、慢性病大病兜底救助、選聘護林員等扶貧政策確保其脱貧。五是年齡較大,文化素質低,自身能力不足,無力脱貧、無產業可發展的“兩無”貧困户,約佔貧困人口總數的XX.X%。此類貧困户採取社保兜底的辦法,全部納入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範圍,通過減量提標,實現應保盡保、托住底線,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二,抓項目,補齊發展短板。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規劃建設XX縣城鄉快速交通網絡,加快推進XX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重點解決好羣眾生產生活交通難的突出問題。積極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重點實施“組組通公路”工程,推動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二是加大易地扶貧搬遷的力度。借鑑推廣XX縣“五個三”易地扶貧搬遷的經驗,推動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落細落小落地,做到應搬盡搬。三是加大生態補償的力度。積極探索和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做好XXXX名護林員的選聘工作,確保再爭取XXXX名護林員指標,讓更多貧困羣眾實現就地脱貧,由生態環境的守護者變成受益者。四是加大醫療扶貧和教育扶貧力度。建立健全醫療保險、大病救助、醫療救助、慢性病兜底救助“四重醫療保障”制度,深化慢性病兜底救助試點探索,遏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第三,興產業,做優生態長板。一是念好“山字經”。大力發展山上經濟、林下經濟,讓貧困羣眾“靠山吃山”。把以園方公司為龍頭的“房—板—林”一體化產業項目做大做強,力爭年產值達到XX億元以上。因地制宜發展小香雞等特色產業,加快推進農產品“泉湧”發展。採取“林—藥”結合,引導羣眾擴大鈎藤、青錢柳種植面積,做大做強“XX鈎藤”這一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二是做好“水文章”。大力發展水上經濟、水下經濟,讓貧困羣眾“靠水吃水”。做好做足旅遊扶貧的大文章,加快實施“旅遊+大數據”計劃,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打造XX縣城和XX城兩個5A級旅遊景區建設,打造XX國際山地森林温泉康養谷,發展以XX文化為重點的研學體驗旅遊。大力發展稻田生態養魚,促進農民增收。三是夯實發展“基石”。加大交通水利城鎮建設投資力度,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增強發展的能力。

第四,促改革,釋放更多“紅利”。一是深入推廣“三變”改革經驗,盤活農村林地等資源,增加羣眾資產性收益和投資性收益。二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爭取上級財政加大對XX縣轉移支付規模,形成支持XX縣脱貧攻堅的強大投入合力。三是探索政府性工程“以工代賑”扶貧模式。把包括縣鄉村公路、小型農田水利、人畜飲水、基本農田、小流域治理在內的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工程項目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進行建設,增加貧困羣眾的收入。四是創新推進金融保險助推脱貧攻堅。積極開發產業“保險”產品,針對小香雞、商品豬、商品林、鈎藤等特色優勢農產品,積極推動種養殖保險、價格保險、收入保險、自然災害損失保險等綜合性保險。五是創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電商”的產業脱貧模式。堅持走“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户”之路,使村級專業合作社持續發展。

第五,建機制,增強脱貧攻堅合力。一是發揮好脱貧攻堅“指揮部”的作用。繼續堅持和完善XX縣行之有效的扶貧工作機制,發揮好就業扶貧、產業扶貧、易地移民搬遷、社會兜底扶貧、生態補償扶貧、教育扶貧、醫療衞生扶貧、旅遊扶貧等XX個脱貧攻堅指揮部的作用。二是創新干部激勵機制。在黨政主要領導不脱貧、不脱鈎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脱貧貢獻大、成長進步快”的正向激勵機制,對脱貧攻堅成績突出的幹部,破格提升政治待遇、工資待遇,讓幹部有盼頭,進一步激發幹事創業的激情和脱貧攻堅幹勁。三是加大對貧困羣眾內生動力培育力度。注重激發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的自我發展能力,引導貧困羣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脱貧致富,有效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四是加大各方幫扶力度。抓住中央定點幫扶的機遇,通過多種形式,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和省直有關部門在政策、項目、資金上的傾斜扶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