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人物先進事蹟材料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71K

平時抽空寫一寫事蹟材料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大家在撰寫事蹟材料的時候肯定要注意語句通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感動人物先進事蹟材料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感動人物先進事蹟材料6篇

感動人物先進事蹟材料篇1

中國速度,刷新歷史,中國飛人蘇炳添贏得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第六名,且在半決賽中以9.83秒刷新了亞洲百米紀錄。除了你看到蘇神驚人的成績表現,背後還有很多大家所不知道的故事與真相!

1、亞洲飛人的雙重身份:不僅是運動員,還是教授

蘇炳添不僅是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研究生(20__級),還是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副教授,從這個角度而言,蘇炳添是學國際貿易專業跑得最快的研究生,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教授!

2、最自律的運動員:

蘇炳添的戰績,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他的超強自律:不抽煙、不喝酒、不泡吧、不吃禁忌食物,訓練從不偷懶,保質保量。他至今都嚴格遵守着一個專業運動員枯燥的作息規律,每天早上不到7點起牀,晚上11點前睡覺。

他的外教亨廷頓對他評價道:“蘇炳添太自律了,他的訓練態度是中國田徑運動員中少有的,根本不需要教練去鞭策。”

自律成大器,蘇神也不是一蹴而就!

3、蘇神的真實身高只有1米72,打破了短跑的身高標準

在世界短跑領域,“黃金身高”在1米8至1米9之間,而蘇炳添的身高只有1米72,從先天條件上而言,蘇炳添不算是跑百米的好苗子,相比於身高1米95跑完100米只需42步的博爾特,蘇炳添則需要至少47步才能完成。

但憑藉着1米72的身高,中國飛人蘇炳添依然在強手如林的百米跑道上,成為世界頂尖選手,這便是他驚人的爆發力與訓練技巧所致,假設蘇炳添有1米85左右的身高,他的成績理論上會更好。

20__年倫敦奧運會,蘇炳添在意識到自身與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後,決定破釜沉舟,放棄之前十多年練就的起跑經驗,重構自己的起跑技術,起跑腳由右腳改為左腳,步數由原來的47步增至48步。這個壯士斷腕的決定,極大地提升了他的起跑速度,也助他最終突破了百米10秒的大關!

4、跑道上飛奔,愛情卻很慢熱:

蘇炳添與妻子林豔芳國中便已相識,20__年蘇炳添進入廣東省隊時,歷經長達10年的異地戀,兩人於20__年“抽空”並結婚,婚禮儀式禮成後的第三天,蘇炳添就回到了跑道繼續訓練。20__年,他們的孩子降生,蘇炳添在醫院悉心照顧妻孩五天後,又歸隊開始了亞運會的備戰。

在當今娛樂圈真真假假的愛恨情仇亂象面前,蘇炳添可謂是一股清流,可謂是異地情侶、深情專一的楷模。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黃種人跑不過黑人,但蘇炳添的出現,成為照亮中國短跑的那束光,他突破的不僅是成績,更是打破了我們長期被禁錮的固有思想,“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才是中國人的骨氣與自信。

如今,89年出生的蘇炳添已32歲了,對短跑賽場而言,已處於職業生涯的末期,同項目的運動員絕大多數選擇了退役,他卻依舊保持高強度訓練,不斷改善跑步技術以對抗身體的老化,而他做到了,如此年級依然再度刷新了亞洲紀錄。

有人問:“蘇炳添的極限在哪裏”?

蘇炳添説:“年齡只是個數字,我還可以更快”。

保持野心但波瀾不驚,他譜寫的正是關於堅持,關於挑戰極限的神話,這才是真正的體育精神,這才是值得我們去崇拜與追隨的“偶像”,而不是那些或粉嫩或油膩或如wyf般正反兩面的娛樂明星!

蘇炳添,賽場上霸氣四射的蘇神,賽場外專一可靠的丈夫,學術界嚴謹創新的蘇教授……未來,也許還有更多傳奇等待着這位亞洲飛人去創造!

感動人物先進事蹟材料篇2

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上,蘇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亞洲紀錄,成為首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亞洲人。這種突破創造了歷史,這種突破振奮人心,而蘇炳添的那種堅持“進步”的精神,更加值得我們學習。

半決賽中,蘇炳添在第三小組第四道。發槍前,他揪了揪緊身衣,雙手合十,大拇指與食指擺出一個“一釐米”的手勢。賽後記者跟他求證手勢的意思,他説這是提醒自己“進步一點點就好”。

蘇炳添的“進步一點點”是中國人的一大步,也是亞洲人的一大步。但是這“一點點”是突破極限的挑戰,是要建立在日復一日的訓練與自我突破上。蘇炳添説,自己從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時間。此後,他又為自己制定接下來的0.01秒的目標,“聽起來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願意去嘗試。”

為此,他保持嚴格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堅持訓練,讓自己的身體機能在32歲還保持在巔峯狀態。就是為了能不斷實現“進步一點點”。

在知乎上回答“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種怎樣的體驗時”,蘇炳添也説訓練很累,“很枯燥,有時候確實練着練着就會想,太累了,明天還要練啊太累了,還要練那麼多年,怎麼堅持啊……”但他也説,“這樣堅持下去也是一個再次挖掘自己潛力的過程。”

蘇炳添做到了,他以9秒83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成功闖入奧運會決賽,成為中國奧運歷史第一人,刷新了亞洲紀錄。這背後是他鍥而不捨的努力、始終如一的堅持。

拿金牌可喜,刷新記錄可喜,但這些站上世界頂尖賽場的運動員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更可寶貴。“進步一點點就好”不僅是蘇炳添的追求,更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座右銘。

我們常説,“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立長志者,不期速成,從“進步一點點”開始,堅持“進步”,必將會離目標越來越近。龜兔賽跑的故事,“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語,説的都是這個道理。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能堅持的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例子:有人説要減肥,然後呢,就一頓操作猛如虎,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餓死,或者恨不得把自己累死。這種狀態明顯不可持續,於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減肥”僅僅成了一句天天掛在嘴邊的口號;有人説要閲讀,讓自己變得“有深度”,於是捧一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看了兩頁之後覺得“太有深度”,棄之……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曾經説過:“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同樣的道理,想要做成事,就不要妄圖一口吃成個胖子。要學會循序漸進、持續發展。“進步一點點就好”,就是這樣。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我們也應該提醒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即使只有“一點點”,但只要能堅持下去,數年如一日,十數年如一日地“進步”,就算我們破不了中國紀錄、亞洲紀錄,但終歸能挖掘出自己潛力,實現更好的自己。

感動人物先進事蹟材料篇3

1、蘇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暨南大學20__級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研究生,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

2、蘇炳添,1989年生於廣東,從小就表現出了良好的運動天賦。20__年11月,15歲的蘇炳添第一次參加中山市中學生田徑比賽,就以11秒72的成績奪得第一,成為轟動一時的“追風少年”。

3、之後他又被選拔進了省隊、國家隊,成績突飛猛進。20__年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上,他以10秒16奪冠,打破了周偉保持13年之久的全國紀錄。之後的兩年,蘇炳添一直雄踞中國男子百米第一的寶座。而對於這些成績,蘇炳添並沒有感到滿足,因為他要向國際水平挺進。

4、20__年5月6日,在國際田聯世界田徑挑戰賽日本川崎站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10秒04奪冠,但因比賽超過了國際田聯規定的賽場順風速上限,成績不被認可。但此次初試鋒芒,讓他信心倍增。同年8月4日,在倫敦奧運會男子100米比賽中,蘇炳添以10秒19的成績晉級半決賽,但在8月6日的半決賽中,他卻只跑了10秒28,無緣決賽。

5、20__年5月31日凌晨,在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奪得季軍,開創了黃種人百米短跑成績的新紀元。

蘇炳添沒有贏得冠軍,輸了比賽,但他憑着不屈不撓的精神,永不滿足的努力,贏了每個0.01秒的進步。人生猶如賽場,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挑戰,也要進行“比賽”,不可能總是贏。但是,我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奪取哪怕是一寸,哪怕是0.01秒的進步,即便輸了也無妨,因為有進步的輸就是贏。

感動人物先進事蹟材料篇4

張桂梅同志是一名貧困山區基層教育工作者,現任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

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為育人之基。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黨建統領教學,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學模式,確立了“繼承革命傳統、發揚延安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辦學宗旨。華坪女高每週的升國旗儀式上,學生們都會鏗鏘有力地呼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女兒”。女高全體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週重温一次入黨誓詞、每週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週觀看一部紅色影片、黨員每週組織一次理論學習;每週開展一次德育課,誦讀革命故事、傳唱愛國歌曲、開辦法治講座、弘揚傳統文化;每天堅持跳革命歌曲編成的課間操,教室裏、走廊上、操場邊,古典詩詞、革命傳統標語、紅色文化警句隨處可見,讓孩子們在舉手投足、潛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愛國情操和紅色基因,不斷激發對黨忠誠、報效祖國、刻苦學習的信念。

修身律已,無私無我寫大愛。她從2001年開始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了136個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的稱呼為“媽媽”。為讓孩子們生活得好一點,她領着孩子們賣鞋、賣花,到處籌措資金,工作再忙都堅持每天到福利院看望孩子,為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温暖。她長期拖着病體忘我工作,創辦女高後,堅持每年家訪,11年來已家訪1345户,行程近11萬公里,多次舊病復發暈倒在家訪路上。她對自己近乎苛刻,多年來,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她經常出差、家訪,路途中的開支費用都是自掏腰包,從未報銷過一筆差旅費。她省吃儉用,卻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甚至提出提前預支喪葬費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她沒有親生兒女,沒有自己的家庭,沒有任何房產,她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正如她所説的:“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感動人物先進事蹟材料篇5

有這樣一位英雄的老戰士,他的名字叫朱彥夫,被譽為活着的“中國保爾·柯察金”。他的傳奇和事蹟感動了無數國人。

朱彥夫出生於1933年7月,祖籍山東沂蒙山區。他1947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軍後不久,就趕上了兩場著名的大仗——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解放戰爭中,他先後參加大小戰役、戰鬥近百次,多次負傷,3次立功。

1950年12月,在朝鮮長津湖爭奪250高地的戰鬥中,朱彥夫所在的連隊冒着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與裝備精良的美軍兩個營進行着殊死戰鬥。敵人每天在陣地上拋下數百顆炸彈,山頭被削去幾十釐米,捧一把地上的土就有十幾塊小彈片。在反反覆覆的陣地爭奪中,全連的戰友相繼犧牲,250高地上只剩下遍體鱗傷的朱彥夫一人。

面對敵人的再次衝鋒,朱彥夫把三挺機槍壓滿子彈,不停地換位射擊,死守陣地。而就在朱彥夫再一次給機槍上子彈時,眼前突然飛來幾顆手榴彈。他迅速抓起一顆扔向敵人,又抓起另一顆剛扔出手,就聽到“轟隆”一聲巨響,眼前一道火光,隨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不知過了多久,鑽心的疼痛將朱彥夫從昏迷中喚醒,身體已經被厚厚的雪花覆蓋,他想大聲喊,但喊不出聲;想伸開手,手指早已被凍壞。他一次次用冰冷的拳頭搓揉雙眼和臉部,想把沾在臉上的冰涼的東西去掉,但拳頭不聽使喚,又飢又渴之下,他索性將這個異物吞下,後來他才知道,那是被手榴彈炸出來的自己的左眼球。

出於對生命的本能渴望,朱彥夫咬緊牙關,開始在冰冷的雪地上艱難地挪動軀體向前爬行。不知爬了多久,昏迷了多少次,朱彥夫終於被兩名志願軍戰友發現救起,緊急地送往戰地救護所救治。

由於朱彥夫的傷勢太重,他被輾轉送回國內接受治療和手術。在長春軍醫大學附屬醫院,朱彥夫先後進行了47次手術,昏迷了93天,流出體外的腸子被塞了回去,醫生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朱彥夫醒來後,發現自己的雙手和雙腿都沒有了,痛心至極,滿腦子都是輕生的念頭。想餓死,但護理人員按時往他嘴裏餵食物;想跳樓,但沒有手腳連窗台都爬不上去;想吃安眠藥睡過去,好不容易攢起8片安眠藥,吃下去卻沒能把自己“解決”掉。朱彥夫自殺了三次,都沒有成功。

還是醫生的一句話點醒了朱彥夫:“你的命是我們用幾個月的時間,千難萬難,硬從死神那裏奪回來的,你有什麼資格不珍惜?”從此,朱彥夫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嚴酷的現實是,他的雙腿從膝蓋以下被全部截去,雙臂手腕以下被鋸掉,左眼成了空洞,右眼視力也下降到0.3。一個沒有四肢、沒有左眼的特等傷殘軍人,怎樣才能生存下去啊!

雖然國家對像朱彥夫這樣的特等傷殘軍人有切實的優待和撫卹保障,但朱彥夫認為自己“無手無腳仍是軍人”,他不甘於成為一個躺在牀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人。1956年,他放棄在條件優越的醫院療養康復,毅然回到了故鄉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

感動人物先進事蹟材料篇6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一樣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張順東6歲時被高壓電擊傷,由於家裏貧窮沒錢醫治,右手和雙腳潰爛先後截肢,現只有一隻手,但他始終堅信,只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健康人能做的,他也能做到。腦子靈活的他,學會了使用農用三輪車,三輪車是他生產和生活的工具。張順東的妻子叫李國秀,天生沒有雙臂,但身體的殘疾並沒有讓她變得自卑,反而激發了她異於常人的毅力。只有雙腳的她做飯、種菜和打掃衞生等都做得乾淨利索,甚至還能用雙腳嫻熟地做繡花鞋墊,她説:“縫縫補補沒有問題,我做鞋墊20餘年了,做好的鞋墊還可以拿到街上去賣,補貼家用。”

每天早上7點,當整個村子都還在沉睡時,張順東夫婦就已經起牀了。他們騎上代步三輪車,前往地裏準備幹農活。一天下來,他們要打整土地、餵養牲畜、拔菜洗菜、炒菜做飯、繡十字繡等,而這些在正常人眼中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活計經常需要夫婦二人共同完成。比如在地裏幹農活時,張順東負責挖紅薯,他單臂舉起鋤頭,用力揮下,把紅薯刨出,李國秀則把籃子放倒,用腳夾起紅薯,準確地扔進揹簍;而炒菜做飯時,張順東則用他僅有的一隻手掌着勺,李國秀在一旁用腳穩着炒菜鍋的鍋把,很多正常人都自愧不如。

在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張順東家20__年申請了農村危房改造,夫婦倆都是勤勞人,建房時為了節省運輸費用,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是張順東用三輪車從鎮上拉回來的,工期緊張時,白天黑夜不休息,一天運輸20多趟,連續拉了一個多月。依靠政府給予5.1萬元的建房補助及親朋好友的幫助,終於建起了新房。

“你是我的腳,我是你的手,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這是張順東同妻子常説的話,簡單卻樸實的話語裏,藴含着夫妻二人濃濃的愛意與共渡難關的決心。20__年,張順東家的總收入達到22661元,成功脱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