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先進事蹟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事蹟材料展示了一個人在特定領域內如何通過實際行動去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優秀的事蹟材料可以激發我們對於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工匠先進事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工匠先進事蹟6篇

工匠先進事蹟篇1

賀耀宇,男,漢族,中建六局上合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工程部副部長。

賀耀宇堅守上合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建設施工一線,盡職盡責投身項目建設,緊緊圍繞膠州市上合示範區建設,做“尚德膠州”的踐行者,爭做新時代中國青年,為上合示範區注入發展動能。組織開展“青年突擊隊”搶拼產值活動,與項目青年員工一道日夜堅守崗位,在保證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全力推進項目生產進度,創造了“8天1層公寓”、“7天澆築混凝土5000方”的上合速度;進行科技創新、技術質量攻關,共取得7項成果;組織青年志願服務活動,落實疫情防控、為老黨員送慰問、關愛留守兒童、幫助青年解決急難愁盼等問題,踐行企業責任擔當。

他投身建築行業已經4年,4年間他始終堅守項目施工現場,不畏艱苦,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身到項目的建設中,以高度的責任感來進行每一項工作,精益求精,力爭將每項工作做到完美。上合國際交流中心是上合示範區首個地下二層工程,基坑開挖深度超過10米,且工程地點距海直線距離僅2公里,因此基坑開挖面臨多處湧水的難題,直接影響項目正常施工。他針對基坑多處湧水現象,積極與建設單位溝通,提出增加基坑內止水帷幕和基坑外降水井的施工方案,對基坑湧水進行“外降內排”,有效解決了項目基坑湧水難題,為項目正常推進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項目組織開展“青年突擊隊”搶拼產值活動,與項目青年員工一道日夜堅守崗位,在保證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全力推進項目生產進度,創造了“8天1層公寓”“7天澆築混凝土5000方”的上合速度,為項目2021年產值目標的實現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帶領項目青年團隊優化項目管理,進行科技創新、技術質量攻關。經過努力,項目榮獲青島市建築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示範工地、順利通過山東省綠色施工科技項目中期評價、公司2021年項目管理綜合考評第一名、青島市工法一項、局級工法一項、山東省工法一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2項、中建六局2021年優秀qc小組活動成果、天津市建協bim大賽三類成果、中國信息協會優秀獎、“金標杯”bim施工成果組二等成果、完成核心期刊發表文章,《關於建築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術應用研究》、參與行業標準技術規範編制1項——《建築採暖用相變蓄熱地板幹鋪技術規範》,以上創新創造共形成技術創效500餘萬元。

在項目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積極帶領項目青年羣體落實項目疫情防控工作,每日檢查出入口測温登記、進出場人員排查、生活區消殺、防疫資料更新、組織項目全體人員核算檢測等,每項工作他都帶頭落實,躬身力行,任勞任怨,從不抱怨。

他積極踐行“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項目周邊老黨員送慰問,聆聽老黨員講黨史,使青年團隊更加堅定理想信念;他組建上合項目“混凝土”樂隊,為留守兒童及工人兄弟表演,為他們送去關愛,讓愛不再留守;成功開展“建證”品牌志願服務活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成功開展“我為青年做件事”主題實踐活動,幫助青年團隊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提升了青年團隊的歸屬感、幸福感,成功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青年的生動實踐。

工匠先進事蹟篇2

餘忠杭,圓柱齒輪製造中心車工,中共黨員,集勞動模範、先進個人、質量標兵、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於一身。

紮根崗位,勤奮好學

在幾台碩大的新型數控車旁,一台卧式普通車牀顯得毫不起眼,餘忠杭卻把它當成自己的驕傲:“儘管數控車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但是一些特種零件還是需要更靈活的普車才能完成加工,普車對手上功夫的要求也比數控車高出很多。”帶着這一份自豪,餘忠杭時刻要求自己精進技術,提升水平,用自己這台被時光打磨得熠熠生輝的普車攻克那些數控車解決不了的難題。

不過,餘忠杭並沒有只守着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相反,他努力把自己錘鍊成一個“多面手”,打造成一顆“螺絲釘”,隨時準備向中心最需要他的地方出擊。在熟練掌握車工技能的基礎上,他又先後取得了鉗工、蝸桿磨、動平衡等工種的操作證,在有需要時及時彌補中心人員空缺,協助突破瓶頸工序。現在,他還在繼續學習新工種的操作技能,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取成長與收穫。

兢兢業業,以身作則

在統一的工裝之上,餘忠杭時刻警記在胸前別上黨徽,他用這枚閃閃的黨徽提醒自己,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影響帶動身邊人齊頭並進、勇毅前行。他時刻保持着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在質量問題上,餘忠杭精益求精、實現了全年零件加工零超差、零報廢。面對生產任務,餘忠杭更是主動攬責,不怕苦,不畏難。

去年11月,某型號動平衡工序安排十分緊張。餘忠杭投入到這場生產攻關戰鬥中。他説,只要工作需要,就竭盡全力做到最好。在他的感染之下,大家一起行動,最終成功在凌晨兩三點順利完成了任務。當大家走出生產中心時,天空中已經掛滿了繁星。餘忠杭説,那一天的星空格外美麗。

大膽創新,鋭意進取

雖然普車更加靈活、適應性更強,但數控車牀的生產效率和穩定性遠高於普車。因此,餘忠杭一直致力於工序的改善,將普車工序數字化,把需要大量技術和經驗積累才能處理完成的工序簡單化、普及化,以此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在完成的大量改善項目中,某零件空刀槽加工工序改善帶給了他滿當當的成就感。

某零件加工需要在零件內部深處角落刻出兩個空刀槽,操作空間小、刀具難以標準化,此前先用普車車出刀具再進行加工,耗時長,刀具通用性差,一次加工合格率也低。餘忠杭主動請纓,解決空刀槽加工難題。在一年多時間裏,他自己購買刀具,動手改造,進行試驗,終於研製出以“長條狀刀身+刀頭”為結構的新刀具,該刀具可以輕鬆深入零件內部進行操作,還可以靈活更換刀頭適應不同加工要求,最為重要的是,新刀具可以應用到數控車上。利用新刀具加工,該工序合格率從93%提高至100%,生產週期由3至4天縮短為1天,從高難度工序變成了人人都可操作的簡單工序。“我在這項改善裏投入多,想法多,改善的效果也好。如今,這項改善不僅解決了中心多個複雜圖號的加工問題,更是在全公司推廣開來。每當看到我的改善成功解決生產難題,助力科研生產任務完成,我就覺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餘忠杭的話語裏溢滿了自豪。

獨具慧眼,不拘一格

餘忠杭能幹、肯幹、實幹,但並不只會“蠻幹”,他經常將日常生活的細節與工作的細節結合起來,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工作“小妙招”。

磨齒班對薄壁零件進行加工時,常常產生加工振紋,造成產品加工粗糙度不合格。當大家對這一問題一籌莫展之時,餘忠杭從銅鑼中獲取了靈感:如果對鑼增加配重,鑼就振動不起來,怎麼敲都敲不響。於是,餘忠杭提出了“在零件上增加環形配重”這一方案,並自告奮勇親手加工配重塊,在一段時間的試驗後,加工振紋這一“頑疾”果然手到病除。

中心打磨零件使用的研磨輪一旦磨損就必須更換,但其實長期與零件接觸、磨損嚴重的部位只佔輪體的五分之一。餘忠杭從裁紙刀上得到啟發,他將磨損部分車去,剩下的完好部分還能繼續使用,這一舉措將研磨輪的使用壽命延長了五倍,為公司節約了大量生產成本。

餘忠杭説:“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從點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定能把事情做好。”熱愛、用心、創新,正是在崗位上的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突破,才鑄就了“勞動模範”這張金字招牌,更鑄就了“餘忠杭”這個比金子還要擲地有聲的大名。這個名字正昭示着餘忠杭取得的一切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我,忠於航發!”

工匠先進事蹟篇3

重積累勤思考,最好的船永遠是下一條。30餘年精研手藝堪為技術領袖。

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鋼殼船似乎早已經普及了,沒人用木船出海了。實際上,在遼寧、河北一帶的濱海區,由於百年來的傳統,依然有90%左右的漁民保持了使用木船的習慣,二界溝的漁民就是木船的執着使用者。張興華是二界溝數百年木船製作手藝的優秀傳承人,漁民“排船”都樂意找張興華。船是漁民的海上之家,造船當然要找最靠實的工匠。

給船安裝底板,最見張興華的功力。船底板是船最重要的依託,一旦安裝不嚴密的話,船就有可能沉沒。一艘船要安裝80塊有不同弧度的底板,讓它們嚴密地並列為一體,最為較勁。

53歲的張興華身上有30多年的造木船手藝,雖然世事多變,但他一直不肯棄行。而今張興華是二界溝唯一精通木船製作全部工序的“掌作”師傅。排船需要木匠、捻匠、鐵匠等一應技術工種的通力合作,“掌作”是這個多工種團隊中的技術領袖。

張興華的鄉親都認為他特別巧,當地人用這個詞夸人聰明,善於做出好東西。張興華的“巧”源於勤奮持久的積累。他隨時隨地仔細觀察跟造船修船有關的各種現象,不間斷記錄下自己的觀察心得和實踐體會。手邊的煙盒,船上的紙盒,是他隨手抓到的“筆記本”。

張興華的女兒張莉畢業於大連海洋大學船舶製造專業,現在在一家船舶企業上班。痴迷於造船的張興華不滿足於古法造船,他希望能掌握現代造船知識,此時,女兒就成為他最好的老師。他還學會了用電腦設計圖樣,精確度達到1毫米。

“做一條船要長一回經驗,把我的能力和我們大家的能力都給它發揮出來,把這個船做到更好,做成經典。”張興華始終堅信,最好的船永遠是下一條。

工匠先進事蹟篇4

歐陽植竹,男,1977年1月5日出生,大專學歷,現年39歲,現任太平鎮坪石頭村黨支部書記,寧遠縣鑫農淮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03年2月至今已連續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十三年整,工作期間履職盡責,實績突出,羣眾公認。

歐陽植竹先後獲得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市優秀村支部書記、省農民科技骨幹、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全省農民脱貧致富帶頭人、全國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理事長、縣優秀人大代表、永州市勞動模範、全縣道德模範、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全省“先富帶後富”先進典型人物、湖南省科技精英等46項榮譽稱號。2016年4月被縣委推薦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人選。在縣委、縣政府關心和支持下,2010年創辦的寧遠縣鑫農淮山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全市唯一躋身進入“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歐陽植竹充分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在產業扶貧攻堅中,幫扶困難羣眾686户、1828名貧困人口脱貧,解決了近千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2015年5月2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齊續春等省、市、縣領導親臨合作社指導,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認可。

1、帶頭實行土地流轉,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經濟,帶動農民脱貧致富。近五年來,他腳踏實地,當好羣眾致富的“領頭羊”。他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創辦鑫農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種植、養殖事業,輻射帶動了坪石頭、楊家坪、李家庫、清水嶺、神旺、上下留、沙螺塘等22個村和1400多户走上致富的道路,流轉農村土地11868畝,用於種植蔬菜花草樹木,綠化荒山2800畝,為我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作出了貢獻。

2、創辦安置幫教基地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在省司法部的關心下,與縣司法局聯和創辦了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基地,安置了120名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無業可就的“三無人員”,318名安置幫教人員,安置幫教600餘人次,為社會的穩定和諧作出了極大貢獻。

3、積極帶頭捐贈,關心農民疾苦。他致富不忘羣眾,真誠回報社會,他無償支助困難學生,捐資四川汶山大地震等抗災救災,當時光交納特殊黨費就達3000元,無償出資修路架橋,李家庫、坪石頭、土橋頭、龍眠洞等16個村的環村公路修建都進行了捐資。無償為上、下留村等82户困難羣眾提供種苗、化肥等生產資料,對龍眠洞等村的5名孤兒進行了資助扶持,據不完全統計,5年來各項捐獻資金在40萬元以上。

4、敢於講實話,敢為民代言。他是縣教育行業行風監督員,至今已兩屆當選為縣人大代表,不管是當村幹部,行風監督員,還是人大代表,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認真履行職責,經常深入農村羣眾瞭解民意社情,並將得到的民意信息及時反饋到相關單位,在人大代表期間,每年都有4-6件提案、議案,為農村發展,社會和諧作出了極大貢獻。

工匠先進事蹟篇5

“學技術是其次,學做人是首位,幹活要憑良心。”胡雙錢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註腳。

胡雙錢是x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一位堅守航空事業35年、加工數十萬飛機零件無一差錯的普通鉗工。對質量的堅守,已經是融入血液的習慣。他心裏清楚,一次差錯可能就意味着無可估量的損失甚至以生命為代價。他用自己總結歸納的“對比複查法”和“反向驗證法”,在飛機零件製造崗位上創造了35年零差錯的紀錄,連續十二年被公司評為“質量信得過崗位”,並授予產品免檢榮譽證書。

不僅無差錯,還特別能攻堅。在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和大型客機項目的研製和試飛階段,設計定型及各項試驗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特製件,這些零件無法進行大批量、規模化生產,鉗工是進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雙錢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澱開始發揮作用。他攻堅克難,創新工作方法,圓滿完成了arj21—700飛機起落架鈦合金作動筒接頭特製件制孔、c919大型客機項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種特製件的加工工作。胡雙錢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一定要把我們自己的裝備製造業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飛機搞上去。已經55歲的胡雙錢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最好再幹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工匠先進事蹟篇6

徐紀忠,他堅持在改革中創新突破,勇於踐行“敢於領先 敢於突破 敢於勝利”的三敢精神,積極先後推進東台、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各項工作,不論前期核准,還是工程建設,均走在同批項目的前列。

2016年12月,東台200mw海上風電項目順利併網發電,成為國內當時離岸距離最遠,單位容量最大,升壓站電壓等級最高,海況環境最複雜的海上風電場。2020年7月,如東h14#海上風電項目投入運行,成為目前國內首個智慧化海上風電場,在中國綠髮新能源產業中樹立起新標杆。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辛勤的勞動者,也包括你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着,讓我們用最簡約真摯的方式,去讚美哪些默默耕耘的勞動者。

開創海上風電建設新速度

他反覆研究海上施工技術方案,迅速成為海上風電專家,在他的帶領下,東台項目創下海上升壓站“滑移裝船、整體吊裝”、海纜“登灘排架敷設”、風機“塔筒預先拼裝,風機分體吊裝”等多項國內海上施工記錄,項目於2017年9月全部機組併網發電。

在如東項目建設中,他提煉形成的“點線面體”項目管理法,創造性的以“容缺”方式推進項目開工建設,克服新冠疫情、施工船機不足等種種困難,於2020年7月底實現首批機組併網,成為江蘇同批核準的24個項目中首個併網發電的項目。

創建海上風電示範項目

他瞄準國內海上風電示範項目的定位,形成了海上風電項目10項示範標準體系、10項技術領先成果。以“徐紀忠創新工作室”為平台,取得創新發明、qc成果獎及軟件著作等80多項科技成果,東台項目先後榮獲2019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國家優質工程獎,如東項目成為目前國內首個智慧化海上風電場,形成多個科技成果正在籌備申報工作,助力集團公司智慧新能源產業高效、綠色發展。同時,他採用邊學習邊建設的方式緊抓人才培養,通過東台項目及如東項目建設,他的團隊全面掌握了海上風電工程建設管理要素,實現了員工海上作業實踐能力和業務素養的雙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