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推薦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1W

寫好教學設計,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有着良好的效果,在如今的教學活動中,教學設計已然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推薦8篇,感謝您的參閲。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推薦8篇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1

活動準備:

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織布》;

2、練聲:《精彩夏天》、《山谷迴音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樂曲並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相處在一起已經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小朋友就要畢業,老師和小朋友就要分開了,以後我們還是好朋友嗎?

(2)教師:你還記得好朋友是怎麼和你一起玩的,怎樣幫助過你嗎?

教師: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分別的時候,好朋友總是唱起這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範唱,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1)教師範唱。

(2)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教師:你聽到歌詞裏説了些什麼呢?説的最多的是一句什麼話?“舊日朋友”、“懷念”是什麼意思。

教師結合和孩子回答小結:説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誼萬歲”, “舊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懷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導幼兒第二次傾聽範唱。教師自然帶動幼兒與領座同伴目光對視,隨着節拍輕搖身體。

教師:和好朋友一起面對面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邊彈唱邊唱,引導幼兒用輕聲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師:這首歌曲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我們應該怎樣唱?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是抒情曲調,歌詞所表達了離別情緒,十分感人。

(2)教師範唱第一、二樂句,注意提醒幼兒弱拍起唱的強弱處理及延長音的情感處理。

教師彈琴,幼兒反覆跟唱歌曲。

(3)教師演唱兩段歌詞,幼兒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兒唱準弱起小節。

三、告別時刻。

1、複習《小牧民》,結束本活動。

2、教師:我們馬上就要告別了,你想和朋友怎樣告別呢?下課後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擁抱、拉鈎、擊拳等。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2

切西瓜

活動目標:

1、學習圍圓圈追逐跑。

2、能在教師的幫忙下,進行自主遊戲。

3、在遊戲中學習輪流與等待,和同伴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能四散跑開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做植物模仿操。

第1~2個八拍:春天到,柳樹發牙微微笑(上肢運動);

第3~4個八拍:夏天到,西瓜地裏咕嚕嚕跑(跳躍運動);

第5~6個八拍:秋天到,菊花柿子枝頭搖(俯背運動);

第7~8個八拍:冬天到:臘梅雪松壓不倒(腿部運動)。

(這些動作能夠重複3~4遍)

2、基本活動。

(1)和幼兒簡單談論植物與水果,進行本課遊戲。

教師:剛才我們做得模仿操裏都講到了哪些植物?

幼兒回答

教師:其中夏天的水果有什麼?(引出本節課所要玩的遊戲名稱)

幼兒回答

教師:西瓜是怎樣吃的呀?

(2)引導孩子瞭解遊戲規則,學習玩遊戲。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今日我們玩一個叫“切西瓜”的遊戲。遊戲的規則是這樣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大圓圈,請一個幼兒當切西瓜的人,邊念兒歌邊在幼兒挽起的兩手中做切的樣貌,大家一齊念“切西瓜,切西瓜,切了一個大西瓜,我把西瓜切兩半”,當唸到“半”字時,切西瓜的人把相鄰兩個幼兒的手“切開”,然後這來年兩個小朋友迅速圍着圓圈的外圍向相反方向跑,沿着圓圈跑一圈回來後,誰先佔住剛才的位置,誰為勝。贏的那個幼兒和切西瓜的人交換,遊戲重新開始。

(3)教師的指導下,請部分幼兒先示範玩一次遊戲。

(4)幼兒團體遊戲2~3詞,期間教師用語言進行指導,提醒暫時沒有玩到的`小朋友耐心等待。

(5)分組進行遊戲。

教師:此刻我們把西瓜變成兩個小西瓜,繼續玩“切西瓜“的遊戲。

幼兒分組玩切西瓜的遊戲時,教師能夠在傍邊指導或者進入他們的遊戲中去。

繼續分組,兩個西瓜變成四個小西瓜,幼兒自我選切西瓜人,自主遊戲。

3、放鬆活動。

能夠做前面的植物模仿操。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3

目標:

1、嘗試用重疊的方法畫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體會佈局的變化。

2、大膽表現自己見到過的糧食豐收的景象。

活動準備:

1、已經觀察過水稻豐收的景象。

2、繪畫用具:水彩筆,紙。

3、表現豐收的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與欣賞。

1、師啟發幼兒回憶在田野裏看的糧食豐收的景象。“我請幾位幼兒來説説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師出示田野裏糧食豐收的照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二、討論交流。

1、師:“我們已經看到過糧食豐收的景象,也看到過豐收的照片,那麼如果讓你來畫,你覺得畫什麼可以表現糧食的豐收的情景?(豐收的田野、運糧忙、收割稻子……)

2、師提出作畫要求:糧食豐收的畫面一定要畫上糧食,可以重疊畫景象,但可以不畫人。

三、自由創作繪畫。

1、幼兒自由創作畫畫。

2、教師啟發幼兒:遠的景物要畫的小一點,近的景物要畫的大一點,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師提醒幼兒要注意各種顏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評價。

1、師請幼兒相互看看畫面是不是體現了豐收。

2、對於敢大膽創作,體現個性化的幼兒進行表揚。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4

一、設計思路:

隨着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禮貌人的一個重要標誌。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就應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持續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和生氣是人的兩種情緒,高興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就應注意幫忙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應付那些與自己的需要和願望有衝突的情景和場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心、快樂。

本活動依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徵:行為明顯受情緒支配,情緒仍然很不穩當,容易衝動,常會為一些小事大哭大鬧。依據幼兒的成長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來設計活動的,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活動還有機整合了各領域的教育資料來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並採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三、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四、活動準備:

紅星娃娃、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娃娃、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製作表情娃娃的紙。

五、活動流程:

語言導入—》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説説高興與生氣的事—》做做高興與生氣的臉譜—》做做高興的遊戲。

(一)語言導入

1、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

3、幼兒按老師説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123)和生氣娃娃(456)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説説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貌,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説説高興與生氣的事

1、卡片聯想。

(1)説説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一起説)。

(2)遊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説説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你會怎樣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説説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你平時有什麼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樣樣?

(2)生氣時能夠做些什麼?

(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1)能夠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

(2)能夠對別人説出生氣的原因

(3)為別人想一想

(4)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

聽聽音樂、做做遊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教師小結:原先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你高興的時候,就應讓大家分享。當你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忙你解決困難的。生氣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四)做做高興生氣的臉譜

幼兒按意願選取材料製作臉譜。

(五)做做高興的遊戲

1、幼兒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臉譜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師帶幼兒到操場上做高興的遊戲。(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提問:如果你是小雞,你被老鷹抓到了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小朋友不留意撞到了你,你會怎樣做?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聖誕節的吉祥物,知道聖誕節是外國人的節日。

2、通過製作聖誕禮物,感受聖誕節歡樂的氣氛。

【活動準備】 材料:幼兒用各色銀筆,橡皮泥,棉花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談話:你們喜歡過聖誕節嗎?為什麼?

2、教師:聖誕節的時候,聖誕老爺爺會來給小朋友送聖誕禮物,你們開心嗎?

3、你們猜猜聖誕老爺爺送給我們的禮物是放在哪裏的?

4、看看這樣的聖誕襪能放禮物嗎?怎麼辦?

二、觀察聖誕襪

1、教師:看看漂亮的聖誕襪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花紋,顏色。

2、花紋:黑筆寶寶畫了什麼花紋啊?

3、教師演示 (1)撕去襪統上的雙面膠,粘上棉花(小塊粘)

(2)用黑筆寶寶畫上襪統下的花紋、周圍的花紋、中心花紋

(3)用銀筆寶寶點綴,畫上閃閃發亮的銀光燈

(4)用顏色排隊的方法粘上橡皮泥

(5)用顏色排隊的方法在橡皮泥上粘上雪花片和豆豆

(6)撕去襪子後面的雙面膠

(7)找到另一半的朋友粘起來

三、創作表現

1、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漂亮的聖誕襪?

2、教師重點指導 (1)粘棉花時,要一小塊一小塊粘 (2)畫花紋時,要畫得大些,鼓勵幼兒創造想象不同的花紋 (3)先畫花紋再裝扮 (4)顏色和材料的運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3、你們只有聖誕襪的一面,裏面不能放禮物,怎麼辦?

四、作品展示 幼兒帶着自己做的一面聖誕襪去找好朋友 “聖誕老爺爺”給小朋友送禮物,體驗製作聖誕襪的快樂。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6

1232木頭人

一、教學背景

學習對學生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給學生產生一種極大的壓力,以至於學生會厭學、怕學。對於這種情景,我們覺得把遊戲帶入課堂,讓學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時也能夠放鬆心境,這樣學生或許更能吸收知識。所以,我們從眾多的遊戲中選出了“123木頭人”的遊戲。經過這個遊戲,我們主要傳達的是讓學生們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這是此刻學生們所欠缺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反應本事還有身體調節度,讓學生更能健康的成長。

二、教學目標

1、經過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着聽口令,提高自控本事。

2、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3、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2、難點:體驗遊戲的歡樂,學會遊戲的規則。

四、教學方法:課堂體驗、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師課前準備:照相機

七、學生課前準備

1、上網查閲遊戲規則和相關的故事

2、思考怎樣在遊戲中獲勝和在生活領域中能夠用到“123木頭人”

遊戲規則。

八、教學過程設計

(一)遊戲引入

1、我們小朋友很喜歡照相,對嗎?

2、在照相的時候我們要怎樣樣呢?(儘量堅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動)

3、等一下我就要請小朋友來和我一齊來玩這個照相的遊戲,好嗎?

(二)遊戲體驗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1)請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頭人”

(2)口令完畢,不許説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立即堅持靜止狀態,無論本來是什麼姿勢,都必須堅持不動。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説話,或者笑,或者行動,則這個人是這一輪的遊戲失敗者。這個人必須上去和拍照人“手牽手”(各自牽着繩子的一端),然後再開始下一輪木頭人遊戲,直到有一個“勇士”上去把繩子“砍斷”,拍照人反身抓木頭人,已被抓木頭人恢復自由身,跟着隊友一齊跑向安全地帶。

情景二:如果沒有被抓到的失敗者,那麼任意一名木頭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則拍照人必須轉身去抓木頭人,被抓到者成為新一輪遊戲的拍照人,若沒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變,進行再一輪的遊戲。

2、學生分組(分成兩大組),各自玩遊戲,教師巡視指導。

(三)討論交流

1、請獲勝的同學説一説遊戲時自我注意了什麼?

2、請失敗的同學説一説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四)遊戲總結

同學們你們今日學到了些什麼?

1、堅持。在遊戲中,每個人必須學會堅持。在別人沒有動之前的最好選擇就是不動。那裏的不動就好比我們的成功,只要你多堅持會不動你就成功了。學會堅持,讓我們與成功不僅僅是應對面,而是讓成功與我們融為一體。

2、學會令行禁止。在遊戲中,當口令喊完之後,大家必須靜止,這就是命令的作用。學會令行禁止,這個遊戲的另一心理學意義。俗話説“一切行動聽指揮”,當命令下達之後,自我的一切都必須以命令為重。

3、自控和被控制。遊戲的最終一層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遊戲中,想讓自我不動就必須自我控制。被控制是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個人從小到大,首先學會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遊戲中學會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對兒歌中好的角色榜樣產生好感並願意模仿。

2、理解並學説“糟糕”“橫衝直撞”、“胸膛“等詞。

3、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兒歌內容嘗試仿編兒歌的最後一句。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兒歌,願意模仿兒歌中好的角色榜樣

理解“糟糕”、“橫衝直撞”、“胸膛”等詞的含義

活動過程

談話引出課題

理解、熟悉兒歌內容

學習朗誦兒歌數遍

活動反思

第二次教學這一內容,反思了上一次的不足,雖然兒歌的內容貼近生活,較吸引幼兒,但是篇幅較長,對剛升入中班的孩子們還是有一定難度,因此我採取了三種方式的教學

1、圖譜引導:圖譜可以給幼兒最直接的視覺感觸,生動形象的畫面內容有利於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在學習中有了圖片的支撐,記憶的效果明顯提高了,

2、動作輔助:動作旨在於讓幼兒在兒歌的學習中不覺得太過於枯燥,且動作與語言表達也是一種協調性的練習

3、看圖自説,鞏固練習:集體教學後,我發給幼兒每人一本書,讓孩子們自己邊看圖邊念,以作為鞏固

設計意圖

兒歌是幼兒文學學習中,文字較生動簡練,也貼近幼兒生活的文學作品。中班孩子的語言表現慾望和表達能力更為增強,因此對於他們的兒歌學習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學好樣》這首兒歌運用比較形象的正反面動物作為比喻,教導了幼兒走路、坐姿、及唱歌時的良好行為習慣,這也是幼兒除了語言能力外,從這一內容中應學習到得健康能力的改進。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8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嘗試表現人物的簡單動態。

2、體驗大膽創作的愉悦。

活動準備

1、圖片-城市雕像

2、畫紙,油畫棒,四肢、頭部能活動的小紙人。

3、各種雕像的範畫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引出遊戲情景

美麗的城市裏有一羣雕像,一到晚上,它們就快樂地在一起跳舞。

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立即變成雕像,向城裏的人們展示自己的美麗。

2、引導幼兒把自己想像成“城市雕像”,隨音樂跳舞。

當聽到音樂中太陽升起的信號時,幼兒馬上做出一個造型動作;

當音樂再次響起時,幼兒繼續跳舞。

二、觀察造型動作

1、音樂停止時,教師分別模仿幾個有代表性的造型動作,請幼兒猜猜這個雕像在幹什麼。

2、出示範畫

請幼兒用小紙人擺出範畫上雕像的動作,並説説這些雕像放在城市的什麼地方比較合適。

3、請幼兒觀察自己的身體

哪些部位可以活動,哪些部位不能活動,初步瞭解關節的活動與動態表現之間的關係。

三、設計城市雕像

1、啟發孩子當設計大師,為美麗的城市設計更多、更美的雕像。

2、在輕音樂背景下,幼兒邊畫雕像,邊做相應造型或擺小紙人。

四、展示作品

1、把幼兒設計的雕像佈置在活動室中,供幼兒欣賞、模仿。

2、讓幼兒互相介紹各自設計的雕像,並商量放在什麼地方比較合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