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古詩《畫》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4W

優秀的教案是幫助課堂更加有秩序的文件,教案的重要性在於它有利於對教師的專業成長,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小班古詩《畫》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小班古詩《畫》教案7篇

小班古詩《畫》教案篇1

?絕句》

活動內容:古詩《絕句》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瞭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羣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_2.後兩句採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户裏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裏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裏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裏;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着將要駛向幾萬裏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裏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小班古詩《畫》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積極仿編。

3.體驗助別和被別人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出租車、小猴子、蛋寶寶、小熊、長頸鹿、小刺蝟。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小朋友,你們坐過出租車嗎?坐了以後覺得怎麼樣?

2.這裏也有一輛出租車,它是誰的呢?

3.噢,原來是小猴的出租車,你們猜猜看小後猴的出租車能否讓他的客人滿意呢?

(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説説。)

提問:會不會讓客人滿意呢?

二:理解故事內容。

1.乘客對小猴的出租車到底是否滿意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裏是怎麼説的?

(幼兒欣賞故事第一遍)

提問:

(1)故事裏誰坐了小猴的出租車?

(2)它們遇到了什麼困難?

2.小猴和蛋寶寶遇到了一些困難,結果是否滿意嗎?小幼是怎樣讓它的客人滿意的呢?

提問:

(1)、小猴是怎樣讓小熊滿意的呢?

(2)、蛋寶寶也坐了小猴的出租車,小猴又是怎昂讓蛋薄寶寶坐得滿意的呢?

最後小熊和蛋寶寶坐了小猴的出租車後覺得怎麼樣?

3.你喜歡小猴嗎?為什麼?

二.仿編活動。

1.聽説坐小猴的出租車非常滿意,小動物們都想坐小猴的出租車,還有誰也會來坐呢?

2.想想看它們遇到什麼困難?小猴會不會它們解決呢呀?

(請幼兒自由討論)

3.我們來把你的想法編進故事裏好嗎?

4.請個別幼兒講述。

三.自由表達。

1.小朋友想不想去乘一下小猴的出租車?那你希望着輛車有哪些特殊的功能呀?為什麼?

2.把你的想法去告訴給客人老師聽。

小班古詩《畫》教案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們國家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有勤勞,勇敢,誠實,文明禮貌的美德。然而在教育環節中,家庭教育也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用禮貌。恭敬的語氣對待成人。

2.學習詞彙“您好”,“請”,“再見”等禮貌用語。

3.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6.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7.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幼兒在活動中語句的連貫及禮貌詞彙的使用。難點:幼兒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

活動準備

扮演叔叔,阿姨,爺爺用的帽子,墨鏡,小提包,枴杖,白鬍子等物品。屏風,椅子,茶杯,報紙,書,糖果,蘋果,梨,香蕉等水果,小貓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在活動室中佈置成小貓的家,教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小貓,靠門處用屏風間隔,保育員戴上帽子和墨鏡扮演“叔叔”前來敲門,貓媽媽帶領小貓們有禮貌地説:“請進”。叔叔進屋後,小貓們自由選擇自己站立的位置,有禮貌地説:“叔叔,您好。叔叔,請坐”叔叔向小貓們問好後,在椅子上坐下。

2.媽媽請幾隻小貓招待客人,小貓按意願選擇一種物品,到叔叔跟前有禮貌地,恭敬地説一句話。如:“叔叔,請喝茶。”“叔叔,請看報”,“叔叔,吃水果”

3.叔叔要走了,起身告別。小貓們站立起來和叔叔道:“再見”。

4.保育員分別扮演阿姨,爺爺前來做客,媽媽帶領小貓們有禮貌地接待,並用恭敬的語氣説話。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正處於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大部分的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活動,有個別的幼兒表現得很棒,並且能夠積極主動幫助他人,幼兒的説話語句較連貫,也會用很多的禮貌性語句。由於我是一名老教師,各方面的經驗都較充足,也能很好的瞭解到處在小班階段的幼兒的性格特徵以及能力所需,因此能夠把握到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的發展。在整個活動的效果來説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幼兒的參與度高,對於一些發展較快的幼兒來説,活動相對簡單,因此也出現了個別幼兒熱情持久度不高現象。但是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各個環節中增加難度,多添加幾個禮貌性的語句及對話。可以讓發展較快的幼兒更加積極投入到活動中來。

小班古詩《畫》教案篇4

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古詩,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2、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小鵝頭飾人手一個。

2、情境設置:小“池塘”。

過程:

1、鵝媽媽帶着鵝寶寶去池塘裏游泳,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1)孩子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裏去游泳,好嗎?

(2)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3)啊,遊累了,我們來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幼兒隨地坐下。

2、結合多媒體,初步瞭解小鵝的特徵並能模仿小鵝的動作。

(1)今天媽媽請來了幾個好朋友和你們一起玩,看看它們是誰呀?(播放課件)

(2)這些小鵝長得什麼樣?(引導幼兒講出小鵝的特徵,長長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紅紅的爪子)請幼兒模仿小鵝伸脖子、游泳的動作。

(3)小鵝在水裏遊得真高興啊,你們看它們又在幹什麼了?(唱歌、跳舞)它在唱什麼歌?它們是怎麼跳舞的?

3、結合多媒體,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小鵝到底在唱什麼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完整播放課件)

(2)你聽到小鵝在唱什麼歌嗎?(引導幼兒用古詩裏的句子回答

4、再次完整欣賞古詩《詠鵝》。

小鵝唱的歌真好聽,我們跟着小鵝一起唱好嗎?

5、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1)小鵝一邊唱歌還一邊跳舞呢,我們也學着小鵝邊唱邊跳,好不好?

(2)想再跳一遍嗎?這一遍要大聲地唱給小鵝聽。

6、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古詩《詠鵝》。

這一次,小白鵝想找個朋友一起表演,你們願不願意呀?

7、結束。

今天我們和小鵝做了好朋友,還學會了小鵝的歌,你們覺得高興嗎?天也快黑了,我們該回家了,一起和小鵝説再見吧。(幼兒和小鵝道別後一起游回家)

小班古詩《畫》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學習有節拍地誦讀古詩,感悟古詩的優美韻律。

3、引導幼兒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圖片“詠鵝”。

3、用綠色紙圍成一個小“池塘”。

4、動畫幻燈片“詠鵝”。

活動過程:

(一)通過鵝媽媽帶着鵝寶寶去游泳的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鵝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裏去游泳吧!

2、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4、遊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幼兒找位子坐下)你們看這裏也有小白鵝,(出示圖片)。

5、教師: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幹什麼呀?(引導幼兒講述圖片上的內容,並將幼兒講述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

(二)結合多媒體,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教師:小朋友講的真好,你們喜歡鵝嗎?在我門代唐朝有一個小朋友叫駱賓王,他也很喜歡鵝,在他7歲的時候,他就寫了一首關於鵝的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

2、幼兒初步欣賞古詩。

3、幼兒隨動畫一起念古詩。

(三)、感悟古詩韻律。

教師:有的小朋友對這首詩可能很熟悉,誰來讀一下?(2-3位)家覺得小朋友唸的好聽還是動畫裏阿姨唸的好聽?為什麼呀?因為阿姨唸的時候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節拍有感情的朗讀,讀出的詩才更好聽。我們一起來學一下。

(四)和着音樂邊表演邊誦讀古詩。

1、教師:我們現在聽着音樂輕輕的來學學小白鵝,一邊表演動作一邊誦讀古詩,好嗎?

2、教師:今天我們玩的真高興,讓我們回家休息一會吧!

活動思: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幼兒受到美的薰陶。引導幼兒通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陶冶性情、培養高尚情操,提高幼兒音樂審美能力有好處。

小班古詩《畫》教案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課時劃分:兩課時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節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説説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裏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是什麼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麼?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裏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説明了什麼?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着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麼?

(2)指名説一説。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説説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説。

3、指名説。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麼呢?你讀了之後有什麼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幹”、“牛”相比較.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範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教學後記:學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

小班古詩《畫》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聽辨樂曲中表現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節,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嘗試用道具表現音樂故事,體驗合作表演音樂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6、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7、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配有故事的音樂。

2、蠟筆、紙。

3、大森林的ppt。

4、對樂器有二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故事

1、初步欣賞

t:在遙遠的大森林裏發生了一件大事,你們聽聽裏面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想象。)

2、再次欣賞

t:聽到裏面有誰?

3、找音色

t:有哪些樂器代表這些人和動物?

(出示樂器ppt瞭解名稱,引導幼兒將角色和音色配對。)

(二)初步表演音樂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瞭解故事裏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礎上,和老師一起製作角色道具,如頭飾、面具、指偶等。)

2、觀摩老師表演

看老師用與幼兒一同製作的道具進行表演,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3、分組分角色表演

幼兒分為三四組,每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爺爺、小鳥等),自主挑選角色道具,與同伴一起聽音樂故事參與表演。

活動反思

達爾克洛茲説:“欣賞是藝術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們可以在其中體驗人類創造音樂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力,又能夠豐富幼兒對音樂的聯想力和想象力,還能增強幼兒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直覺能力,從而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開闊音樂視野、豐富情感世界。

熱門標籤